下书看 > 葬宋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枪的设想

葬宋 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枪的设想

    宋中央银行,无论是谁听着都觉得有些怪怪的,但坚持之下,也只能叫做这个名字了。.Qb⑤、

    当然,有皇室出身的赵若梓出人主事之人。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意见,特别是对于平日里和这个皇室之人来往比较密切的几个商人,诸如郭敬财等都是十分的高兴。因为听太师说,这个大宋中央银行类似于大宋的金银店、柜坊等等作用。

    自从蒙古人入侵江南之前,商人们都为了货币的不统一头痛。长期存在的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现在蒙古人欲专行纸钞,但是在江南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使他们颇感不便,但是战火四处可见,金银店、柜坊兼营兑换价钱往往是随心所欲。不断投机倒卖,企图牟取暴利。

    现在大宋要是官办兑换货币的话,那么以后商人们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可是没有等商人们敲锣打鼓的送上牌匾,一个让他们伤心的事情就接踵而来。

    就是大宋中央银行不但承担兑换货币的事情,还要承担保险、债券行等事务。债券的行是为了募集第一批大宋中央银行的资金,说好了,由战争中所获得的战利品或是拍卖战争后的土地于产业后偿还。

    可是在这个年,谁听说过这种业务呢?就连赵若梓听的也是迷迷糊糊,再加上姜明懂的只是一个表面,深处他也不知道,不过幸亏有陈宜中这个老狐狸,是一个投机钻营的老手了,很快的就将条文拟定了下来,大概意思就是说行债券仿造民间借贷之法,有利息共存,但是远远低于民间私下借贷的利息。

    每攻占一个地方之后,城缴获皆为战利品,债券可充当现钱进行购买债券行期一般为两年为限,过期之后,持有人可以拿着其债券向大宋中央银行兑换当时各种货币,利息照付。

    不过就算这样,姜明也没有想到一向积弱的南宋,在商人的眼里还是比较有威信的|快的就有很多商家加入到其中,本来大宋中央银行准备暂时先筹措资金三百万贯。有政事堂和皇室出资一半,民间筹措一半。

    没有想到还没有等政事堂和皇出手,民间募集款项就已经达到了三百万贯,不由的使姜明心里暗暗的吃惊。南宋果然是藏富于民啊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福州,加上一些外来的商贾,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筹了三百万贯。要是江南真的收回,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然募集了资金,那么对于兵卒保险之事也有了着落。先筹募的资金,都归军方所有,然后由军方再掉个头照士卒数量和具体条款付给大宋中央银行,然后若是有士卒受伤,则由大宋中央银行负责士卒的全部医疗费用。如果阵亡,则每个士卒家里由当铺支付二百贯抚恤金。一年之后,双方和约到期有剩余,则全给大宋中央银行方看情况再继续协商如何续约。

    这样地话。如果地多了可以支付一部分钱来退还债券地商人费用。再多了则作为借贷给军方买军需之物。而除了次募集购买债券之外剩下地机会就要由军方出面在政事堂派人地参与下进行了。

    大宋中银行之事负责保险或兑换货币等事务。别地不再插手。至于存贷暂时只在官方进行。民间短时间之内不要想到有人会相信这些。

    第一批参加保险地。当然是赤红军了。由赤红军最高统帅侯强出面。和大宋中央银行签订了契约。把出售战争债券之款项接收过来。再以赤红军每名士卒十贯钱地保险费用、和水手、船工以五贯钱地保险费用支付清楚。共计一百五十万贯。

    而剩余地一百五十万贯钱以寄存地方式放在大宋中央银行。需要凭借侯强和姜明二人共同地印鉴。才能支取用来购买军需武器和火药等战争物资。

    而其他诸如勇兵、乡兵。只能靠本人自愿出资加入保险。不过一旦被选入赤红军。则就会由军方负责承担。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带动其地积极性。

    因为做完这一切。赤红军就要出征了。在战争中。士卒将士难免会有所损伤。至于补充人员肯定要从这些勇兵和乡兵之中挑选。因为当初在建军时。姜明就是出于将其建成预备队那样地武装。随时可以抽调入赤红军。平常负责治安和守卫任务。然后就是日常训练。以便于

    补充进赤红军中。

    至于勇军的统领,已经任命陈虎担任,虽然他还是有些不甘心守卫,只想着上前厮杀的位置,但是在其兄长的劝导之下,还是比较乐意的接受了这个任命。

    乡军仍然有许继荣统领,不过此时他已经达到了福州,因为台湾在经营几年之后,暂时已经可以暂时放手任其展了,同时,姜明以主事政事堂的身份,任命张鹤兼任台湾知府,负责台湾的一切事物,现在张鹤已经搬到了台中盆地新建的行宫附近驻扎办公,至于基隆的兵工基地上,已经找好了接班人,是张鹤培养起来的。

    而且张鹤还在为姜明研制一种新式火器,就是火枪的制作。其实在那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叫做火枪的武器,还是宋朝的工匠明的。以巨绣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也就是子弹)。点燃引信后,火药喷,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

    当时叫做“突火枪”,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弹丸。

    不过这种原始火枪真正所能起到的,也只有心理威慑作用。

    先,在姜明改进火药配之前由于火药的原料配比问题,其推力相当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步,又因为射击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运用现代的“三点一线”式瞄准方式,再因为其枪管为竹管,在射击了大约四到五次之后,枪管末段的竹质就会因为火药爆炸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会折断,更有甚,射击的时候因为膛压过高干脆炸膛,竹子哪里撑的住那样的爆炸。

    其实在姜提出之前,张鹤凭借改进后的火药曾经尝试过,但是绣筒怎么能经得住新式火药的威力呢?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知道姜明所创造的炼钢法能成量的冶炼精钢之后,张鹤的心思又活络起来,曾经做过一只火枪给姜明看,虽然距离燧枪还很远很远,但是姜明感觉已经贴近了火绳枪的范畴了,不过就是做工实在是简陋了一些。特别是枪管打造的十分粗大,可能受到了当时冶炼工艺,简直像一只小型火炮一般,还真的不是一般臂力的人能使用,而且这种生产方法也不能成批量的成产。

    过就算是能批量生产姜明也没有打算使用,因为这种火枪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会进水而不能火。不光是雨天不能使用,就连风大时也能使用,因为风会不利于士卒们装填火药。而且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击百步内的目标。

    不过张鹤的这举动虽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本来姜明本身也对于宋朝的工艺不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只是象征性的改进了飞雷炮,而没有想到往枪支上面展,但是看到了最原始的突火枪之后,创造的心思又动了起来。

    因此,当姜明破例的留在了基隆近半个月,一直和张鹤研究关于燧枪的可能性。虽然姜明从来没有造过枪支,但是多了几百年经验的他没有吃过猪肉,但是总是见过猪跑吧。

    几天后,第一张火枪图纸诞生。这把枪有些像是姜明后世用过的气枪,钢制枪管,木质枪身。后装燧,枪身上固定了打火锤等物。

    枪管为钢制三尺左右,由于有精钢则可以缩小内径至一指,尾端正上方有一小细孔,供引火。引火孔右侧稍前方开了一条长三寸左右的添弹槽,供子弹填入。填入子弹,在火孔上放上火石与硫混合物做的“炮子”,扣动扳机,打火锤落下,打着炮子,引燃子弹里面的火药,子弹射出。

    姜明所能讲的也只有这些了,还有就是子弹的改进,用装填好筛选均匀的火药颗粒卷入了专用的易燃硝纸中,头部则裹上钢珠弹丸,这样便于士卒们携带和装填子弹。

    剩下的问题,什么关于如何最快的添加子弹,后装填子弹的好处,还有就是关于射击距离的测试和火药的改进等事务就交与张鹤领着人来完成了。但是不能耽误赤红军的换装。这个是姜明提出的要求。

    不过张鹤很有信心在短时间之内研成功。于是姜明索性又讲了关于连的设想,还有和火炮的同样原理等才离去。因为赤红军真的要出了。

    免费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