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元末 第14章 败逃
热门推荐:
搬运末日科技!开局上交可控核聚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穿成农家女:美男陪我一起来种地
傻了吧?我才是幕后疯批大反派
沟壑出路
熟练度固定100,我无敌了!
夺回身体后,开局催眠京圈太子爷
末日之神秘救赎
被迫参加恋综,结果成了天王
此刻,连上赵信等人,他们这个百人队还剩二十六个弟兄,现在没有队正、百户,危急之时,底层的军卒都习惯性地要寻找主心骨。
这些人大半都是白天跟随赵信逃回来的,对赵信也算服气,加上赵信和陈棋两个又是十夫长,算是这里地位最高的几个军官了,所以他们怎么说,大伙儿便都怎么做。
赵信深深知道,在这个逃命的时刻,做好组织工作的重要性远一切,所以干脆擅作主张,把二十多人重新编配一番。
在这二十六人中,除了赵信和陈棋外,还有邱智(由书友爱自己的修罗oo7客串)和瞿远(由书友吉德堡客串)两个什长,这两人都是红巾军老兵,按理说,他们两人的资历远比赵信来得深。
但邱智这人颇为内敛,平素在军营里话就不多,此刻也只是默默无语,一切都听赵信的安排。
至于瞿远,他倒是自负有几分力气,心气也比较高,但白天刚被赵信在乱军中救了命,在赵信面前便自感矮了一头,暂时唯有听命行事的份。
赵信将二十六人重新做了编排,让陈棋、邱智和瞿远各领八人,自己不领兵,只是让吴袭跟随在自己身边。
这么一番安排大大出乎几人的预料,手下带不带兵,事关军权问题,虽然只是几个兵,但那也是军权啊!
邱智诧异地看了赵信一眼,没有多说话,瞿远则干脆放下了心来,反而为之前担忧赵信要压过自己的心思有些惭愧。
自从怀仁一战后,陈棋就越来越对赵信言听计从,颇有一种‘凡是赵信说的,都正确,凡是赵信做的,都得拥护’的感觉,此刻自然更不会反对。
这个时候,赵信其实耍了个滑头,虽说没有领兵,但实际上却等同于把他自己安排在了凌驾于三个什长的位置上。
大伙儿一块儿行动,赵信是这番调配的安排者,手下虽然只有吴袭一个兵,但那三个什长遇到事情会不来和他商量吗?更何况还有陈棋这个‘嫡系’全力支持他!
做好安排,赵信又吩咐牛二去将干粮取来,一一打包分给众人,这个‘吩咐’是必要的,是对大伙儿有利的,所以也是很正常的。
牛二本人很自然地就听从了吩咐,牛二的什长邱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个细节相当关键,习惯的力量非常可怕,当大家习惯了听从赵信的吩咐后,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众人静坐在营帐内,赵信再次‘吩咐’吴袭用刀子将牛皮营帐割出一条条细带,然后要求大家绑在鞋上扎紧,顺势又将小腿绑了。
大伙儿将信将疑地按照赵信所教的方法,扎了个简陋的绑腿,感觉颇为怪异。
瞿远绑好后原地跳了跳,皱眉道:“赵兄弟,有些紧,不是很舒服!”
而吴袭也是笑着问道:“赵什长,这么绑作甚?”吴袭对赵信的称呼由‘赵兄弟’改为‘赵什长’,显示出赵信的权威初步得到彰显。
赵信笑着解释了一番,告诉大伙儿这么绑虽然感觉绷得有些难受,但跑起来更加利索。
赵信没有过多的解释扎绑腿可以保证腿脚在长途奔行中的各项好处,只是用了最容易理解的‘利索’二字,这么一说,大伙儿纷纷点头,确实,大家都感觉脚脖子上力道增加了许多。
就在大伙儿焦急等待之中,只听营外马蹄响起,赵信让吴袭出去探察,才知道是张忠回来了。
大伙儿这才放下心来,又过了片刻,便有人到各帐传令,让大伙儿马上拔营起寨,敢战营中立刻喧闹起来。
赵信这个百人队早已做好准备,第一个赶到张忠的中军大帐外等候,没有多久,只剩两千来人的敢战营纷纷集中过来。
但因为事起仓促,大伙儿听说要拔营撤退,都有些慌乱,许多人根本没有收拾,随手抄起兵刃就赶了过来,连衣裳都没有整理好,一片乱哄哄的样子。
张忠也顾不得许多,见大致差不多了,便立刻吩咐整队出,出营向北而行追赶中军,民夫营已经在中军的保护下先期出了,那里自有粮草辎重,所以张忠连一应军缁器具都不要了。
大军在黑暗中绕过城墙,默默向北,至于为什么不是向南,这与红巾军出征前的战略目标有关,中路伐元军的终极目标是北上草原攻下元上都,与东路伐元军南北夹击元大都。
由于大部分弟兄都患有夜盲症,夜幕中,大伙儿只能磕磕碰碰地在可以夜视的弟兄们拉扯下一路前行。
走了一个多时辰,就见大同方向燃起冲天大火,火光映红了半片天,却是殿后的弟兄放火焚烧来不及搬走的辎重,大伙儿心里更加慌乱,脚步加快了许多。
又过了一会儿,东面忽然传来一片呐喊厮杀声,很快,后方又有喊杀声自后方传来,此刻,但凡头脑稍微灵光点的人都明白,这是追兵到了!
队伍哗然间顷刻崩散,大伙儿再也顾不得队形,慌乱着就开始向前狂奔,得益于赵信之前的撤退安排,赵信、陈棋、瞿远等二十六人在溃逃中保持了完整的建制。
尽管途中多次遭遇追击的小股骑兵和步卒,但二十六人的小队却没有如同其他红巾军一般疯狂逃窜,而是转过身来停下脚步,前排长枪、后排弓箭严阵以待。
对于这种组织完整的部队,追军是没有兴趣上前厮杀的,更多的级就在前方,何必在这里搏命?
而对于大队追兵,赵信往往领着众人躲藏起来或者改变方向逃跑,因此,二十六人的小队一路上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折损一人。
这种有序地行进式撤退在保证了相对安全的同时,也丧失了度,除了因为身负粮食和兵器之外,度上的丧失还有被赵信刻意压制下来的原因。
对于这一点,瞿远第一个提出了异议,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么个走法,根本赶不上大部队,更糟糕的是,这一路上都是追兵,等到那些追兵退回来的时候,双方还将再次遭遇。
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弟兄的支持,不过,邱智在这一点上却是坚决支持赵信,他在深思熟虑后把赵信这么做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每天五十余里的行进度是合适的,这样可以在遭遇敌军的时候有体力投入战斗,再者,穷寇莫追,对于追兵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级可以领取军功。
这些人大半都是白天跟随赵信逃回来的,对赵信也算服气,加上赵信和陈棋两个又是十夫长,算是这里地位最高的几个军官了,所以他们怎么说,大伙儿便都怎么做。
赵信深深知道,在这个逃命的时刻,做好组织工作的重要性远一切,所以干脆擅作主张,把二十多人重新编配一番。
在这二十六人中,除了赵信和陈棋外,还有邱智(由书友爱自己的修罗oo7客串)和瞿远(由书友吉德堡客串)两个什长,这两人都是红巾军老兵,按理说,他们两人的资历远比赵信来得深。
但邱智这人颇为内敛,平素在军营里话就不多,此刻也只是默默无语,一切都听赵信的安排。
至于瞿远,他倒是自负有几分力气,心气也比较高,但白天刚被赵信在乱军中救了命,在赵信面前便自感矮了一头,暂时唯有听命行事的份。
赵信将二十六人重新做了编排,让陈棋、邱智和瞿远各领八人,自己不领兵,只是让吴袭跟随在自己身边。
这么一番安排大大出乎几人的预料,手下带不带兵,事关军权问题,虽然只是几个兵,但那也是军权啊!
邱智诧异地看了赵信一眼,没有多说话,瞿远则干脆放下了心来,反而为之前担忧赵信要压过自己的心思有些惭愧。
自从怀仁一战后,陈棋就越来越对赵信言听计从,颇有一种‘凡是赵信说的,都正确,凡是赵信做的,都得拥护’的感觉,此刻自然更不会反对。
这个时候,赵信其实耍了个滑头,虽说没有领兵,但实际上却等同于把他自己安排在了凌驾于三个什长的位置上。
大伙儿一块儿行动,赵信是这番调配的安排者,手下虽然只有吴袭一个兵,但那三个什长遇到事情会不来和他商量吗?更何况还有陈棋这个‘嫡系’全力支持他!
做好安排,赵信又吩咐牛二去将干粮取来,一一打包分给众人,这个‘吩咐’是必要的,是对大伙儿有利的,所以也是很正常的。
牛二本人很自然地就听从了吩咐,牛二的什长邱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个细节相当关键,习惯的力量非常可怕,当大家习惯了听从赵信的吩咐后,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众人静坐在营帐内,赵信再次‘吩咐’吴袭用刀子将牛皮营帐割出一条条细带,然后要求大家绑在鞋上扎紧,顺势又将小腿绑了。
大伙儿将信将疑地按照赵信所教的方法,扎了个简陋的绑腿,感觉颇为怪异。
瞿远绑好后原地跳了跳,皱眉道:“赵兄弟,有些紧,不是很舒服!”
而吴袭也是笑着问道:“赵什长,这么绑作甚?”吴袭对赵信的称呼由‘赵兄弟’改为‘赵什长’,显示出赵信的权威初步得到彰显。
赵信笑着解释了一番,告诉大伙儿这么绑虽然感觉绷得有些难受,但跑起来更加利索。
赵信没有过多的解释扎绑腿可以保证腿脚在长途奔行中的各项好处,只是用了最容易理解的‘利索’二字,这么一说,大伙儿纷纷点头,确实,大家都感觉脚脖子上力道增加了许多。
就在大伙儿焦急等待之中,只听营外马蹄响起,赵信让吴袭出去探察,才知道是张忠回来了。
大伙儿这才放下心来,又过了片刻,便有人到各帐传令,让大伙儿马上拔营起寨,敢战营中立刻喧闹起来。
赵信这个百人队早已做好准备,第一个赶到张忠的中军大帐外等候,没有多久,只剩两千来人的敢战营纷纷集中过来。
但因为事起仓促,大伙儿听说要拔营撤退,都有些慌乱,许多人根本没有收拾,随手抄起兵刃就赶了过来,连衣裳都没有整理好,一片乱哄哄的样子。
张忠也顾不得许多,见大致差不多了,便立刻吩咐整队出,出营向北而行追赶中军,民夫营已经在中军的保护下先期出了,那里自有粮草辎重,所以张忠连一应军缁器具都不要了。
大军在黑暗中绕过城墙,默默向北,至于为什么不是向南,这与红巾军出征前的战略目标有关,中路伐元军的终极目标是北上草原攻下元上都,与东路伐元军南北夹击元大都。
由于大部分弟兄都患有夜盲症,夜幕中,大伙儿只能磕磕碰碰地在可以夜视的弟兄们拉扯下一路前行。
走了一个多时辰,就见大同方向燃起冲天大火,火光映红了半片天,却是殿后的弟兄放火焚烧来不及搬走的辎重,大伙儿心里更加慌乱,脚步加快了许多。
又过了一会儿,东面忽然传来一片呐喊厮杀声,很快,后方又有喊杀声自后方传来,此刻,但凡头脑稍微灵光点的人都明白,这是追兵到了!
队伍哗然间顷刻崩散,大伙儿再也顾不得队形,慌乱着就开始向前狂奔,得益于赵信之前的撤退安排,赵信、陈棋、瞿远等二十六人在溃逃中保持了完整的建制。
尽管途中多次遭遇追击的小股骑兵和步卒,但二十六人的小队却没有如同其他红巾军一般疯狂逃窜,而是转过身来停下脚步,前排长枪、后排弓箭严阵以待。
对于这种组织完整的部队,追军是没有兴趣上前厮杀的,更多的级就在前方,何必在这里搏命?
而对于大队追兵,赵信往往领着众人躲藏起来或者改变方向逃跑,因此,二十六人的小队一路上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折损一人。
这种有序地行进式撤退在保证了相对安全的同时,也丧失了度,除了因为身负粮食和兵器之外,度上的丧失还有被赵信刻意压制下来的原因。
对于这一点,瞿远第一个提出了异议,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么个走法,根本赶不上大部队,更糟糕的是,这一路上都是追兵,等到那些追兵退回来的时候,双方还将再次遭遇。
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弟兄的支持,不过,邱智在这一点上却是坚决支持赵信,他在深思熟虑后把赵信这么做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每天五十余里的行进度是合适的,这样可以在遭遇敌军的时候有体力投入战斗,再者,穷寇莫追,对于追兵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级可以领取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