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恬喜嫁 第211章
热门推荐:
运气逆天,死亡游戏里我疯狂发癫
甄嬛传之入宫就是为了当太后
综漫:我,南小鸟,太阳之子
冷酷人生的救赎
替邻居奶奶重活一回后,又穿书了
千山灵俞:我欲成魔
嫡女毒妃,摄政王的心尖宠
都重生了,还当我是舔狗PUA啊
斩神:我秃了,也强了!
所以,在这储君的争夺之中,即使皇长子什么都不做,即使二皇子随着年龄的渐长,已经学会了如何才能不动声色的将人拉上自己这艘船,但二皇子到底还是居于劣势的。
沈兆临的想法很简单,比起锦上添花,总是雪中送炭要更让人印象深刻。
在二皇子潜龙之时就送上自己的助力,若能助着二皇子夺得储君之位,等到将来二皇子坐上那把椅子,他不就有了从龙之功?
到那时,他娶了安阳郡主,这还能是他青云之路上的阻碍吗?
当然不能!
沈兆临手里的筹码其实很少。
他毕竟已经做了太久的富贵闲人,也没有真正的走入过那权利的中心,所以他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也就只有他那个是穆宗一脉最后一点骨血的儿子了。
对于很多人,就比如沈兆临来说,那时候的沈熙还只是个顽劣的孩子。
但对于远在辽城的更多人来说,沈熙这个穆宗一脉最后的骨血,却是他们的某种寄托,让他们能够一直牢牢记得,在当年的危急关头,有那样一个人,明明是天子之尊,却愿意为了他的子民,而让自己身陷险境。
历代帝王都常说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的也就是民心与民意了。
百姓也许没有多少的权势,大多数百姓甚至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但当这样的民心拧成一股绳时,就算是天子之尊,也不得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
在沈熙的事上,便是如此。
二皇子手里缺少有力的筹码,若是能将沈熙掌控在手里,无论是要借着沈熙能牵动的民心与民意做些什么,还是要借此给大皇子身上嫁祸些什么,不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吗?
对于一心只想往权势上扑的人来说,就算是亲生儿子,也不是什么不能牺牲的。
更何况,在沈兆临的设想里,他也只是借由自己的儿子向二皇子那里递上这么一份投名状而已,并不代表沈熙就真的会因此而有什么事。
既然如此,借着儿子来达成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毕竟,沈熙的生命都是他给的。
因为安阳郡主而只能被迫做个富贵闲人,又因为安阳郡主生的儿子而回到权利之巅,在沈兆临看来,这就像是一个宿命的轮回一般。
有了这样的打算,沈兆临半点也没有浪费时间,就透过隐秘的渠道与二皇子那里搭上了话。
二皇子对沈兆临的提议自然是极为感兴趣的。
这才有了五年前的七夕夜里,沈熙差点被人掳走的事发生。
沈兆临只是没想到,他将一切都计划到了,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他手下的人在掳走沈熙的时候,竟然会被徐玉见碰到,还让徐玉见又救了沈熙一回。
……
景泰帝想到下面的人查到的这些消息,微沉着脸暗自冷哼。
做帝王的就没有不多疑的。
他们品尝过他们身下坐着的那把龙椅能带来怎样的权势,那种立于世间的巅峰之处,俯视一切人与事的感觉,只要尝过一次,就绝对不会再松手。
景泰帝自然也是如此。
上次沈熙进宫的那通叫屈,就在景泰帝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怀疑的种子,让他顺着沈熙透露出来的那些事往下查了下去。
景泰帝为的自然不会是沈熙,他只不过是为了印证心里的怀疑而已。
只是没想到,这一查,就能查到了他的儿子身上。
身为帝王,景泰帝对整个天下都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他不容许任何人在他身后做这样的小动作,就算那个人是他的亲生儿子,也不可以。
景泰帝以前在几个儿子之中确实最欣赏二皇子。
比起温厚、只有守成之能的皇长子来说,二皇子不仅聪明,还有种永远不知满足的进取心,这一点却是与景泰帝年轻时有几分相像的。
景泰帝自认自己继为以来,大梁朝在他的手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更是将乾德帝在位时对大梁朝虎视眈眈的几个夷族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只能纳岁称臣,让大梁朝不仅国富,而且民强。
正因为如此,景泰帝自然也就认为,他能做到如此,若是能有一个与他有着同样心性的儿子继承皇位,说不得也能让大梁朝再进一步。
对于心中有沟壑的帝王来说,没有什么比开疆扩土更有成就感了。
景泰帝甚至想过,若二皇子真的优秀到足以让他的兄长被他的光芒所掩,立他为太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了,也仅是一个想法而已。
毕竟,大梁朝自打立国之日起,写在礼制之中的就是立嫡立长,就连景泰帝自己,也是因为占了一个“嫡”字才能在几岁的幼年之时就被封为太子,又顺利即位的。
他既是这个规矩的得益者,自然不能轻易的破坏这条规矩。
只不过,景泰帝虽然欣赏二皇子的进取心,却无法容忍二皇子这时候就开始打着皇位的主意了。
对景泰帝这样早就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人来说,很多东西只能由他给,而不能由其他人主动来抢。
就比如这皇位。
更何况……
景泰帝也只是有过那么一个想法,而没有确定真的要将这天下交到二皇子手里。
也所以,在查到二皇子与沈兆临私底下打的这些主意之后,景泰帝是极为恼怒的。
景泰帝向来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就算是在他身边呆了几十年的心腹,也只能凭经验揣测他的喜怒,但这时是在华太后面前,他倒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心情,甚至还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母后,”景泰帝与华太后说话时神色极为恭敬,“朕决定要立储了。”
华太后先前正说着安阳郡主和离之事呢,猛然听到景泰帝提起要立储,先是一怔,然后却也点头笑道,“储君等同于国本,早些立太子自是于国有利之事。”
并没问景泰帝到底要立哪位皇子。
这也正是景泰帝为何会在华太后跟前说起这些事的原因了。
华太后虽是景泰帝的生母,在当初景泰帝被立为太子以及登基时都在他身后推了一把,却从未因此就认为自己应该骑到景泰帝的头上,反而事事都由着景泰帝自己拿主意,从来没有想过要干涉。
在这皇宫之中,已属十分不易了。
沈兆临的想法很简单,比起锦上添花,总是雪中送炭要更让人印象深刻。
在二皇子潜龙之时就送上自己的助力,若能助着二皇子夺得储君之位,等到将来二皇子坐上那把椅子,他不就有了从龙之功?
到那时,他娶了安阳郡主,这还能是他青云之路上的阻碍吗?
当然不能!
沈兆临手里的筹码其实很少。
他毕竟已经做了太久的富贵闲人,也没有真正的走入过那权利的中心,所以他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也就只有他那个是穆宗一脉最后一点骨血的儿子了。
对于很多人,就比如沈兆临来说,那时候的沈熙还只是个顽劣的孩子。
但对于远在辽城的更多人来说,沈熙这个穆宗一脉最后的骨血,却是他们的某种寄托,让他们能够一直牢牢记得,在当年的危急关头,有那样一个人,明明是天子之尊,却愿意为了他的子民,而让自己身陷险境。
历代帝王都常说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的也就是民心与民意了。
百姓也许没有多少的权势,大多数百姓甚至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但当这样的民心拧成一股绳时,就算是天子之尊,也不得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
在沈熙的事上,便是如此。
二皇子手里缺少有力的筹码,若是能将沈熙掌控在手里,无论是要借着沈熙能牵动的民心与民意做些什么,还是要借此给大皇子身上嫁祸些什么,不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吗?
对于一心只想往权势上扑的人来说,就算是亲生儿子,也不是什么不能牺牲的。
更何况,在沈兆临的设想里,他也只是借由自己的儿子向二皇子那里递上这么一份投名状而已,并不代表沈熙就真的会因此而有什么事。
既然如此,借着儿子来达成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毕竟,沈熙的生命都是他给的。
因为安阳郡主而只能被迫做个富贵闲人,又因为安阳郡主生的儿子而回到权利之巅,在沈兆临看来,这就像是一个宿命的轮回一般。
有了这样的打算,沈兆临半点也没有浪费时间,就透过隐秘的渠道与二皇子那里搭上了话。
二皇子对沈兆临的提议自然是极为感兴趣的。
这才有了五年前的七夕夜里,沈熙差点被人掳走的事发生。
沈兆临只是没想到,他将一切都计划到了,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他手下的人在掳走沈熙的时候,竟然会被徐玉见碰到,还让徐玉见又救了沈熙一回。
……
景泰帝想到下面的人查到的这些消息,微沉着脸暗自冷哼。
做帝王的就没有不多疑的。
他们品尝过他们身下坐着的那把龙椅能带来怎样的权势,那种立于世间的巅峰之处,俯视一切人与事的感觉,只要尝过一次,就绝对不会再松手。
景泰帝自然也是如此。
上次沈熙进宫的那通叫屈,就在景泰帝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怀疑的种子,让他顺着沈熙透露出来的那些事往下查了下去。
景泰帝为的自然不会是沈熙,他只不过是为了印证心里的怀疑而已。
只是没想到,这一查,就能查到了他的儿子身上。
身为帝王,景泰帝对整个天下都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他不容许任何人在他身后做这样的小动作,就算那个人是他的亲生儿子,也不可以。
景泰帝以前在几个儿子之中确实最欣赏二皇子。
比起温厚、只有守成之能的皇长子来说,二皇子不仅聪明,还有种永远不知满足的进取心,这一点却是与景泰帝年轻时有几分相像的。
景泰帝自认自己继为以来,大梁朝在他的手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更是将乾德帝在位时对大梁朝虎视眈眈的几个夷族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只能纳岁称臣,让大梁朝不仅国富,而且民强。
正因为如此,景泰帝自然也就认为,他能做到如此,若是能有一个与他有着同样心性的儿子继承皇位,说不得也能让大梁朝再进一步。
对于心中有沟壑的帝王来说,没有什么比开疆扩土更有成就感了。
景泰帝甚至想过,若二皇子真的优秀到足以让他的兄长被他的光芒所掩,立他为太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了,也仅是一个想法而已。
毕竟,大梁朝自打立国之日起,写在礼制之中的就是立嫡立长,就连景泰帝自己,也是因为占了一个“嫡”字才能在几岁的幼年之时就被封为太子,又顺利即位的。
他既是这个规矩的得益者,自然不能轻易的破坏这条规矩。
只不过,景泰帝虽然欣赏二皇子的进取心,却无法容忍二皇子这时候就开始打着皇位的主意了。
对景泰帝这样早就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人来说,很多东西只能由他给,而不能由其他人主动来抢。
就比如这皇位。
更何况……
景泰帝也只是有过那么一个想法,而没有确定真的要将这天下交到二皇子手里。
也所以,在查到二皇子与沈兆临私底下打的这些主意之后,景泰帝是极为恼怒的。
景泰帝向来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就算是在他身边呆了几十年的心腹,也只能凭经验揣测他的喜怒,但这时是在华太后面前,他倒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心情,甚至还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母后,”景泰帝与华太后说话时神色极为恭敬,“朕决定要立储了。”
华太后先前正说着安阳郡主和离之事呢,猛然听到景泰帝提起要立储,先是一怔,然后却也点头笑道,“储君等同于国本,早些立太子自是于国有利之事。”
并没问景泰帝到底要立哪位皇子。
这也正是景泰帝为何会在华太后跟前说起这些事的原因了。
华太后虽是景泰帝的生母,在当初景泰帝被立为太子以及登基时都在他身后推了一把,却从未因此就认为自己应该骑到景泰帝的头上,反而事事都由着景泰帝自己拿主意,从来没有想过要干涉。
在这皇宫之中,已属十分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