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第601章 火中取栗活危局
热门推荐:
我过气爱豆,和天后恋爱很合理吧
村野小神农
修罗破天
掉马后,前夫后悔跪求她回头
综漫:青春期的肥宅少年也会邂逅
我是射手
穿书七零:冷面军少夜夜洗床单
港片:不败战神,开局血洗铜锣湾
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
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巴巴罗萨行动”,190个师超过五百五十万人分三个集团军群,展开了对苏联的袭击。
苏德战争就此爆发。
德军是在凌晨三点展开的突袭,全世界的目光因此都被这一场突然爆发却又在预料之中的战事所吸引。
当整个消息在全世界扩散的时候,德军便高调的宣布了首日的战果:
苏军超过1200架飞机在首日的袭击中被毁,其中有800多架的飞机是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了机场,除此之外,苏军在边境布置的大量据点被包围,德军的兵锋长驱直入了苏联境内。
一时间,全世界震动。
……
苏德战争的爆发,也让国民政府高层对未来“乐观”了起来。
他们认为苏联为了确保不会被前后夹击,应该会加大力度支持中国战场,以确保日军被拖在中国战场上,不会出现德日联合进攻苏联的局面。
故而这个时候的国民政府,立刻让军统加紧情报搜集力度。
他们需要日本对苏联蠢蠢欲动的情报,来说服苏联人加大对中国的支援力度。
戴春风领命后,向军统各区站下达了搜集相关情报的指示,并着重点要求京沪区方面尽快拿出成果来。
可收到老戴电报的张安平,却淡定的将电报点燃。
因为知晓结果的他,知道国民政府高层的期望只是镜花水月。
果然,苏德战争持续了两周以后,国民政府方面立刻打消了指望苏联加大援助的奢想——因为苏军被德军摁在地上磨擦了,严重到苏军开始了焦土抗战。
即:
【当红军部队不得不撤退时,必须运走全部铁路机车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部机车、一节车厢,不给敌人留下一公斤粮食、一公升燃料……在沦陷区,要造成使敌人及其所有走狗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
(这段话是慈父说的。)
国民政府一看这熟悉的字眼,立即感同身受。
他们情知想要让苏联加大援助的奢想落空了,甚至苏联都未必能将2.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全部援助完毕。
(事实正是如此,随着苏联局势的恶化,42年援华总顾问被召回,自顾不暇的苏联彻底的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2.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的物资援助,实际支付1.73亿美元的等额物资。)
期待苏联加大援助的希望落空了,国民政府此时便关心起另一件事:
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入苏联境内如履平地、“三月亡苏论”流传的情况下,日本人会不会对苏联进攻?
虽然四月份的时候,苏日之间就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可谁都知道条约这玩意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来被打破的,面对如此难得的机会,日本人会不会借机对苏联再一次开战?!
一旦苏日开战,之前在诺门罕吃过亏的日本人,必然会加大兵力的投入,一旦在远东加大兵力投入,那在中国的兵力自然会减少。
日本终究是国小民寡,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日军精锐的兵力在中国战场损耗严重,虽然军队的数量一次又一次的暴涨,但兵员素质、军官素质跟抗战全面爆发之际已经是判若两人了。
要是朝苏联动手,精锐部队、经验丰富的军官自然会向苏联方向倾斜,届时中国面对的可就是二流乃至三流的鬼子兵,到时候压力就会大减,甚至收复失地都不是梦想。
介于这种情况,应侍从室要求,军统各区、站、组被要求加大情报搜集力度。
张安平虽然能将日军未来的精准动向汇报上去,可没有事实依据的话,报上去只会徒增笑话,他自然只能按照现有的情报进行汇报和建言。
好在张安平手里有一张叫做“冈本平次”的王牌,通过姜思安,日本内部的动向被张安平及时的汇报了上去。
各地的情报汇总后,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苏德战争一爆发,日本的北进派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配合德军对苏联展开进攻。
但日本内部的分歧还是挺严重的,北进和南下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这一次仍然是北进派占了上风,毕竟两线夹击苏联的诱惑实在是太惊人了。
可日本人这边对诺门罕的失利仍然是心有余悸,最终做出了以下决定:
快速备战、择机而动!
日本人要等待的“机”,自然是德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大量歼灭苏联主力。
而按照德军目前的进攻速度,日本人便做出了一个动手的时间:
八月二十九日。
随着这个时间的确定,日本人便开始了快速备战。
他们以军演为名,秘密调集军队前往苏中边界,在七月底便已经准备了七十多万部队,再加上本土已经完成了动员的部队,零零散散加起来足足有百万之众。
大量的物资因此也在向东北集结,数以万吨的粮食、足够远东之军一个季度的石油、大量的军火……
……
张安平通过东北区、通过姜思安,获取了无数日军即将对苏联动武的情报,再加上连日军都准备动手的时间都搞到了,这种情况下,张坑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不,“坑”一把苏联老哥?
咦,怎么喊老哥了?!
他知道日本人最终没有选择北进,而是选择了南下,苏联在日军大规模南下后也开始陆陆续续将远东的驻军撤走,填进了对德作战中——所以,能不能让苏联老哥贡献一把力量?
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张安平想起了四月份苏联跟日本人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遂下定了决心——
坑!
一封电报自上海发出,传到了重庆的军统局本部。
……
军统局本部。
副局长办公室。
戴春风捏着手里长长的电报,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电报是张安平发来的——除了他这个外甥,估计也没几个人敢把电报写这么长吧。
电报里,张安平总结了一番当前日本人的动静,将一副日本人磨刀霍霍随时向苏军动手的画面描绘了出来。
然后……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了分析,大意是:
尽管日军做好了对苏的战争准备,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德军将轻易击溃苏军的基础上、即建立在德军三月亡苏的基础上。
张安平认为尽管苏军开战之初的表现称得上不堪入目,但苏联有漫长的纵深,有广袤的领土和人口,苏联在度过了最初阶段的手足无措后,一定会凭借大量的牺牲来减少国土沦陷的速度、继而跟德军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他以中日之间的战争为例,论述了人口大国、土地大国在面对侵略时候的赢面,得出了德军在经过了前期的快速推进后,必然会被拖入俄罗斯的酷寒冬季,当德军的锐气消散后,战争会进入僵持阶段。
对大国来说,僵持就意味着胜利的到来。
随后,他开始分析日本的情况。
张安平认为此时的日本高层已经后悔了对华的全面战争,有了这个教训在,经历过诺门罕失败的日军,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是不会贸然跟苏联开战的。
他认为日本人的绝对的把握是指:
苏联的主力被悉数全歼或者德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苏联的远东军在兵力上严重落后于日军。
如果日本大本营认为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们不会将手上的力量梭哈在苏联,相反,一旦日本人感受到了无机可趁,南下派必然将占据上峰,届时日本人的战略将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而根据现有的情报可以明确:
日本人已经在为南下做准备了,只是苏德战争的爆发让日本人的北山派重新抬头,可一旦无机可趁,南下将是日本人唯一的出路。
这些分析之后,真正的“戏肉”来了。
张安平建议向苏联军事援华总顾问提供日军目前的所有情报,让他意识到日军对远东动手已经是无可避免。
然后,我方在东北的力量全部动员起来,以梭哈的决心通过各种方式来打击日军的后勤,包括但不限于炸毁物资、炸毁铁路、迟滞运输等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人感念于苏联在我国被侵略时候的仗义执言和支援,愿意付出天大的代价为苏联远东军拖延日本军队而战!
我们愿意付出天大的代价为你们而战,那作为老哥的苏联,这时候为我们在东北的武装力量提供微不足道的支援,这应该是道义吧?
如果你们觉得这样会破坏【苏日中立条约】,那没关系,东西就放到苏联境内,我们的人自己拿——这总没问题吧?
我们的要求也不高,每个战士配备一支武器不过分吧?配备点配套的弹药不过分吧?另外把伤兵营、新兵训练营设在老哥眼皮子底下……这也不过分吧?
我们为了老哥你,甘愿付出天大的代价,我体谅老哥你的情况,可老哥你现在是在受苦没错,但咱们把之前的信用贷款交易彻底的搞定这不过分吧?!
——以上这些全都是张安平的潜台词哈。
老实说,张安平的这个建议让老戴很动心、非常的动心、特别的动心。
原因很简单,根据现有的情报可以肯定一件事:日本有意对苏联动手。
即便如张安平所说,日本最终不会选择对苏联动手,可这时候国军若是如此表现必然会获得苏联的感激。
国与国之间,感激其实微不足道,但在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心怀感激可是很大的加分项。
一旦苏联能解决困境,那对中国的支援将会达到一个空前的地步。
退一万步说,即便没有日后,就凭在东北的付出,让苏联完成接下来的信用贷款和君援,这说到底也是值得的!
可老戴还是有一个担心:
如果真的以这种心态动用在东北的力量,那必然会迎来日本人最残酷的爆发,很可能这一战之后,东北的军统力量就会损失殆尽。
去年的时候,日寇在东北展开了残酷的扫荡,军统组织的武装也好还是抗联也好,都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好不容易恢复了元气,如果全都赔进去……
可老戴不禁又想起还未完成了苏联军援,若是以牺牲东北武装力量的代价将高层已经不看好的剩余军援解决,这终究是一笔赚大的买卖。
再三权衡以后,老戴决意向侍从室请示。
……
此时的国民政府,对苏联能否将剩下的军援到位持严重的悲观态度——毕竟,苏联在战场上太拉垮了,拉垮到国民政府对苏联以后能否存在都持悲观态度。
这时候军统突然献上了一计,让侍从室这边瞬间来了兴趣。
对侍从室来说,东北鞭长莫及,不管东北的敌后武装有多么庞大或者凄惨,根本难以影响到前线,所以从来都是不太关注。
这也是军统一直没有在东北大肆发展的缘由,若不是张安平的坚持,出人出力,东北这时候压根就没有像样的军统组织。
所以,以不太关注的棋子、“弃子”,去换取苏联的军援完成,对侍从室来说,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侍从室连花园口决堤这样的事都能做出来,又怎么会在意遥远的东北的“弃子”?
“侍从长”下定决心后,狠狠的夸奖了一番戴春风,在对比隔壁徐蒽增的拉垮,“侍从长”只有一个想法:
还是亲儿子靠谱啊!
“侍从长”做出了决定以后,国民政府便动了起来,开始了跟苏联援华总顾问的磋商。
……
苏德战起,日本会向苏联进攻,这其实是众所公认之事,苏联这边更是因为日军所谓的军演,做到了枕戈待旦的地步——总不能让日本鬼子跟德国人一样再把自个打个措不及手吧?
可以说,此时的苏联已经做好了不得不两线作战的准备。
而此时,国民政府跳出来说愿意穷一切代价为苏联拖住敌人而战,苏联人自然感到异常的兴奋。
至于国民政府提及的条件,在苏联人看来真的不是问题。
【我他吗两周的时间丢了一百五十万军队、几千辆坦克、几千架飞机,相比这个损失,支援东北的敌后武装一丁点单兵武器算什么?
无非就是撑死了几万人的枪支而已,如果能达到迟滞日军的目的,这一丁点付出,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完全的履行信用借款的军援,也算不上多大的事,毕竟只剩下几千万美元的军援了而已。
双方一拍即合。
因为有了国民政府的例子,苏联对抗联也产生了“兴趣”,国军既然可以这样做,那抗联也可以啊!
……
张安平一直关注着跟援华总顾问的谈判,得知双方一拍即合后,立马通过老岑向组织汇报:
无论如何,一定要促成抗联跟军统东北武装的联合,两支力量联合后在东北展开对日的积极作战。
同时他在电报里给给钱大姐支招,让钱大姐向东北抗联的通知转达:一定要找一些海量的猛人跟苏联老哥拉关系,一定要让苏联老哥看到咱们不缺人只缺武器的“凄惨状况”。
收到电报的钱大姐对张安平再一次表现出来的“无赖”哭笑不得,但因为张安平早就汇报了他的看法,她知道张安平这是为了东北的局势做的努力。
她将情况汇报上去以后,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再加上苏联已经向我方转述了类似的要求,故而上级在慎重考虑后,同意了苏联人的要求,并请苏联援华总顾问为中人,撮合军统东北武装跟抗联的全方位合作。
援华总顾问自然愿意当这个中人,便邀请国共双方的专人进行了会谈。
换做是其他战场,老戴是绝对不会同意跟中共方面携手。
可恰恰这是东北。
在他看来,东北的军统武装,此战之后会进入衰退期,说不得还会退入苏联。
同时这件事还关系着苏联对华剩下的多达九千多万美元的军援,且还是侍从长同意的,这种情况下,和中共联合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到底,他虽然认可了张安平的判断,但对东北武装力量的未来充满了悲观,既然是弃子,那跟中共联合又何妨?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援华总顾问很容易就达成了目的,东北的两支力量就此联合一起。
说起来也搞笑,这一幕其实是张安平一手促成的,但在联合后,反对声音最响的也是他张安平。
用张安平的话说:
“我的学生都是党国栋梁,他们眼中只有党国、只有领袖,决不能跟地下党同流合污!”
为此,老戴特意向张安平发来了电报,告诉张安平这是为了党国大计考虑,你就不要乱发牢骚,一定要告诫你的学生,要为了大局考虑……
这封电报差点把张安平整笑了。
好嘛,尚方宝剑来了,以后东北出了啥情况,这封电报在这里摆着,跟他张安平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
东北的敌后武装处境非常艰难。
那里的情况特殊,和主战场是不同的。
主战场这边说到底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辅相成,但在东北,压根就没有正面战场,游击作战极其艰难,武器装备全靠缴获,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许忠义在上海打磨了数年,再加上有张安平给予的大量的金钱支持,他在东北也勉强维系着军统武装不到两成的补给,剩下的补给终究是要靠缴获。
可以说东北的军统武装,度日如年。
而现在,他们突然间得到了来自苏联的补给,用宫恕的话来说,那就是:
沃特玛多久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了?
抗联的情况类似,腰包里的子弹鼓起来后,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正应了一句话:
汉奸屯(贬义词)粮我囤(褒义词)枪,汉奸就是我粮仓!
两支武装阔绰起来后,两家相互联合,开始了敌后的大规模破袭作战,再加上军统这边受张安平影响,经常给“榜一大哥”发去战果照片,倒是让“榜一大哥”越发欢喜了,恨不得天天刷火箭。
恶劣的东北局势,因为“榜一大哥”的卖力支持,就这么被盘活了!
日本人大怒,一边调兵遣将的扫荡,一边拎着“苏日中立条约”向苏联发出了抗议。
苏联人呵呵一笑:
我可没有派过一兵一卒过境支援抗日武装,你怎么能污蔑我呢?
然后,他们反手加大了支援的力度。
因为苏联的特工发现东北的抗日武装,竟然严重的迟滞了日军物资、军队集结的速度。
那还等什么,加大支援力度啊!
如果能把日本人拖到冬天,估计面对西伯利亚的极端严寒,日本人到时候恐怕下不了梭哈的决心——这不就轻易争取了半年的时间吗?
没想到不出人只出一丁点物资,竟然还有如此之奇效!
受此影响,苏军在苏德战争的中后期,竟然还将大量的敌后游击队的军官送到抗联这边来取经。
……
1941年八月底。
日本大本营对苏德战场的局势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分析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放弃北上!
原因很简单,德军在经过了最初的快速挺进、大规模歼灭战后,推进的速度从之前每天的平均三十公里降到了寥寥几公里,且苏军的滚筒战术已经开始有效的应对起了德军的闪电作战。
日军经过多次分析得出结论:
短时间内德国人是不可能击败苏军的。
此时如果他们贸然将百万大军投入到对苏作战中,一旦陷入了僵局,日军将会不可避免的崩溃。
北进之路,彻底堵死。
回过头再审视局势,日本人发现北边的“棕熊”是会将自己拖进泥潭的怪兽,可南边呢?
被德国人打到灭国投降的法国势力?
联手法国都被德国人摁地上摩擦的英国势力?
他们在亚洲的势力本质上就是殖民势力,只要打出“解放”的招牌,他们的对手只有英法在殖民地少量的驻军!
唯一值得忧虑的就是美国人。
可是相比隔壁轻易就囤兵几十万的苏联,美国人……好像不是那么难招惹啊!
再看看这些列强在亚洲的地盘:
缅甸、越南、南洋……
这些地方资源充沛,且只有少量的殖民者武装,相比难啃的中苏,这些地方简直就是美国贫民窟里的花姑娘啊!
南下!南下!南下!
自此,日本人的南下战略彻底敲定!
日本人回过头来,开始调离进驻到中苏边境的军队,这时候一算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日本人差点哭了。
辛辛苦苦从本土、中国战场抽调部队,再加上关东军,在边境组成了百万大军,还调集了天文数字的各种物资做好了大战的准备。
结果?
结果一枪未发就原路返回,调集的物资又得转向中国战场,最悲催的是大量的物资还因为抗日武装力量的袭扰而战损——来来回回一折腾,一场大规模战役所需要的消耗就这么搭进去了,可没有一丁点的收获。
不对,不是没收获——在东北分明收获了更加难缠、更加阔绰的对手。
以至于南下派破口大骂:
“该死的陆军马鹿,纯粹就是只会浪费钱粮的混蛋!”
……
此时的“幕后大黑手”,盘算完这波火中取栗的收获后,感觉天更蓝了、空气更香甜了,就是看到日本鬼子,也突然觉得眉清目秀了。
“难得碰到这么顺眼的小鬼子,我就少捅你一刀吧!”
张安平一刀结果了落单的小鬼子,留下“燕双鹰”的大名后飘然离去。
随着上海行动力量的逐渐撤离,“燕双鹰”大名好久没有在上海响起了,以至于不少汉奸又蹦跶了起来。
见此情况,张安平这个大“boss”只得亲自出马,以“燕双鹰”收拾小鬼子刷存在感。
回去的路上,他心想:
时机差不多了,该见见周佛亥了。
苏德战争就此爆发。
德军是在凌晨三点展开的突袭,全世界的目光因此都被这一场突然爆发却又在预料之中的战事所吸引。
当整个消息在全世界扩散的时候,德军便高调的宣布了首日的战果:
苏军超过1200架飞机在首日的袭击中被毁,其中有800多架的飞机是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了机场,除此之外,苏军在边境布置的大量据点被包围,德军的兵锋长驱直入了苏联境内。
一时间,全世界震动。
……
苏德战争的爆发,也让国民政府高层对未来“乐观”了起来。
他们认为苏联为了确保不会被前后夹击,应该会加大力度支持中国战场,以确保日军被拖在中国战场上,不会出现德日联合进攻苏联的局面。
故而这个时候的国民政府,立刻让军统加紧情报搜集力度。
他们需要日本对苏联蠢蠢欲动的情报,来说服苏联人加大对中国的支援力度。
戴春风领命后,向军统各区站下达了搜集相关情报的指示,并着重点要求京沪区方面尽快拿出成果来。
可收到老戴电报的张安平,却淡定的将电报点燃。
因为知晓结果的他,知道国民政府高层的期望只是镜花水月。
果然,苏德战争持续了两周以后,国民政府方面立刻打消了指望苏联加大援助的奢想——因为苏军被德军摁在地上磨擦了,严重到苏军开始了焦土抗战。
即:
【当红军部队不得不撤退时,必须运走全部铁路机车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部机车、一节车厢,不给敌人留下一公斤粮食、一公升燃料……在沦陷区,要造成使敌人及其所有走狗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
(这段话是慈父说的。)
国民政府一看这熟悉的字眼,立即感同身受。
他们情知想要让苏联加大援助的奢想落空了,甚至苏联都未必能将2.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全部援助完毕。
(事实正是如此,随着苏联局势的恶化,42年援华总顾问被召回,自顾不暇的苏联彻底的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2.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的物资援助,实际支付1.73亿美元的等额物资。)
期待苏联加大援助的希望落空了,国民政府此时便关心起另一件事:
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入苏联境内如履平地、“三月亡苏论”流传的情况下,日本人会不会对苏联进攻?
虽然四月份的时候,苏日之间就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可谁都知道条约这玩意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来被打破的,面对如此难得的机会,日本人会不会借机对苏联再一次开战?!
一旦苏日开战,之前在诺门罕吃过亏的日本人,必然会加大兵力的投入,一旦在远东加大兵力投入,那在中国的兵力自然会减少。
日本终究是国小民寡,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日军精锐的兵力在中国战场损耗严重,虽然军队的数量一次又一次的暴涨,但兵员素质、军官素质跟抗战全面爆发之际已经是判若两人了。
要是朝苏联动手,精锐部队、经验丰富的军官自然会向苏联方向倾斜,届时中国面对的可就是二流乃至三流的鬼子兵,到时候压力就会大减,甚至收复失地都不是梦想。
介于这种情况,应侍从室要求,军统各区、站、组被要求加大情报搜集力度。
张安平虽然能将日军未来的精准动向汇报上去,可没有事实依据的话,报上去只会徒增笑话,他自然只能按照现有的情报进行汇报和建言。
好在张安平手里有一张叫做“冈本平次”的王牌,通过姜思安,日本内部的动向被张安平及时的汇报了上去。
各地的情报汇总后,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苏德战争一爆发,日本的北进派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配合德军对苏联展开进攻。
但日本内部的分歧还是挺严重的,北进和南下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这一次仍然是北进派占了上风,毕竟两线夹击苏联的诱惑实在是太惊人了。
可日本人这边对诺门罕的失利仍然是心有余悸,最终做出了以下决定:
快速备战、择机而动!
日本人要等待的“机”,自然是德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大量歼灭苏联主力。
而按照德军目前的进攻速度,日本人便做出了一个动手的时间:
八月二十九日。
随着这个时间的确定,日本人便开始了快速备战。
他们以军演为名,秘密调集军队前往苏中边界,在七月底便已经准备了七十多万部队,再加上本土已经完成了动员的部队,零零散散加起来足足有百万之众。
大量的物资因此也在向东北集结,数以万吨的粮食、足够远东之军一个季度的石油、大量的军火……
……
张安平通过东北区、通过姜思安,获取了无数日军即将对苏联动武的情报,再加上连日军都准备动手的时间都搞到了,这种情况下,张坑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不,“坑”一把苏联老哥?
咦,怎么喊老哥了?!
他知道日本人最终没有选择北进,而是选择了南下,苏联在日军大规模南下后也开始陆陆续续将远东的驻军撤走,填进了对德作战中——所以,能不能让苏联老哥贡献一把力量?
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张安平想起了四月份苏联跟日本人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遂下定了决心——
坑!
一封电报自上海发出,传到了重庆的军统局本部。
……
军统局本部。
副局长办公室。
戴春风捏着手里长长的电报,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电报是张安平发来的——除了他这个外甥,估计也没几个人敢把电报写这么长吧。
电报里,张安平总结了一番当前日本人的动静,将一副日本人磨刀霍霍随时向苏军动手的画面描绘了出来。
然后……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了分析,大意是:
尽管日军做好了对苏的战争准备,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德军将轻易击溃苏军的基础上、即建立在德军三月亡苏的基础上。
张安平认为尽管苏军开战之初的表现称得上不堪入目,但苏联有漫长的纵深,有广袤的领土和人口,苏联在度过了最初阶段的手足无措后,一定会凭借大量的牺牲来减少国土沦陷的速度、继而跟德军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他以中日之间的战争为例,论述了人口大国、土地大国在面对侵略时候的赢面,得出了德军在经过了前期的快速推进后,必然会被拖入俄罗斯的酷寒冬季,当德军的锐气消散后,战争会进入僵持阶段。
对大国来说,僵持就意味着胜利的到来。
随后,他开始分析日本的情况。
张安平认为此时的日本高层已经后悔了对华的全面战争,有了这个教训在,经历过诺门罕失败的日军,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是不会贸然跟苏联开战的。
他认为日本人的绝对的把握是指:
苏联的主力被悉数全歼或者德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苏联的远东军在兵力上严重落后于日军。
如果日本大本营认为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们不会将手上的力量梭哈在苏联,相反,一旦日本人感受到了无机可趁,南下派必然将占据上峰,届时日本人的战略将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而根据现有的情报可以明确:
日本人已经在为南下做准备了,只是苏德战争的爆发让日本人的北山派重新抬头,可一旦无机可趁,南下将是日本人唯一的出路。
这些分析之后,真正的“戏肉”来了。
张安平建议向苏联军事援华总顾问提供日军目前的所有情报,让他意识到日军对远东动手已经是无可避免。
然后,我方在东北的力量全部动员起来,以梭哈的决心通过各种方式来打击日军的后勤,包括但不限于炸毁物资、炸毁铁路、迟滞运输等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人感念于苏联在我国被侵略时候的仗义执言和支援,愿意付出天大的代价为苏联远东军拖延日本军队而战!
我们愿意付出天大的代价为你们而战,那作为老哥的苏联,这时候为我们在东北的武装力量提供微不足道的支援,这应该是道义吧?
如果你们觉得这样会破坏【苏日中立条约】,那没关系,东西就放到苏联境内,我们的人自己拿——这总没问题吧?
我们的要求也不高,每个战士配备一支武器不过分吧?配备点配套的弹药不过分吧?另外把伤兵营、新兵训练营设在老哥眼皮子底下……这也不过分吧?
我们为了老哥你,甘愿付出天大的代价,我体谅老哥你的情况,可老哥你现在是在受苦没错,但咱们把之前的信用贷款交易彻底的搞定这不过分吧?!
——以上这些全都是张安平的潜台词哈。
老实说,张安平的这个建议让老戴很动心、非常的动心、特别的动心。
原因很简单,根据现有的情报可以肯定一件事:日本有意对苏联动手。
即便如张安平所说,日本最终不会选择对苏联动手,可这时候国军若是如此表现必然会获得苏联的感激。
国与国之间,感激其实微不足道,但在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心怀感激可是很大的加分项。
一旦苏联能解决困境,那对中国的支援将会达到一个空前的地步。
退一万步说,即便没有日后,就凭在东北的付出,让苏联完成接下来的信用贷款和君援,这说到底也是值得的!
可老戴还是有一个担心:
如果真的以这种心态动用在东北的力量,那必然会迎来日本人最残酷的爆发,很可能这一战之后,东北的军统力量就会损失殆尽。
去年的时候,日寇在东北展开了残酷的扫荡,军统组织的武装也好还是抗联也好,都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好不容易恢复了元气,如果全都赔进去……
可老戴不禁又想起还未完成了苏联军援,若是以牺牲东北武装力量的代价将高层已经不看好的剩余军援解决,这终究是一笔赚大的买卖。
再三权衡以后,老戴决意向侍从室请示。
……
此时的国民政府,对苏联能否将剩下的军援到位持严重的悲观态度——毕竟,苏联在战场上太拉垮了,拉垮到国民政府对苏联以后能否存在都持悲观态度。
这时候军统突然献上了一计,让侍从室这边瞬间来了兴趣。
对侍从室来说,东北鞭长莫及,不管东北的敌后武装有多么庞大或者凄惨,根本难以影响到前线,所以从来都是不太关注。
这也是军统一直没有在东北大肆发展的缘由,若不是张安平的坚持,出人出力,东北这时候压根就没有像样的军统组织。
所以,以不太关注的棋子、“弃子”,去换取苏联的军援完成,对侍从室来说,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侍从室连花园口决堤这样的事都能做出来,又怎么会在意遥远的东北的“弃子”?
“侍从长”下定决心后,狠狠的夸奖了一番戴春风,在对比隔壁徐蒽增的拉垮,“侍从长”只有一个想法:
还是亲儿子靠谱啊!
“侍从长”做出了决定以后,国民政府便动了起来,开始了跟苏联援华总顾问的磋商。
……
苏德战起,日本会向苏联进攻,这其实是众所公认之事,苏联这边更是因为日军所谓的军演,做到了枕戈待旦的地步——总不能让日本鬼子跟德国人一样再把自个打个措不及手吧?
可以说,此时的苏联已经做好了不得不两线作战的准备。
而此时,国民政府跳出来说愿意穷一切代价为苏联拖住敌人而战,苏联人自然感到异常的兴奋。
至于国民政府提及的条件,在苏联人看来真的不是问题。
【我他吗两周的时间丢了一百五十万军队、几千辆坦克、几千架飞机,相比这个损失,支援东北的敌后武装一丁点单兵武器算什么?
无非就是撑死了几万人的枪支而已,如果能达到迟滞日军的目的,这一丁点付出,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完全的履行信用借款的军援,也算不上多大的事,毕竟只剩下几千万美元的军援了而已。
双方一拍即合。
因为有了国民政府的例子,苏联对抗联也产生了“兴趣”,国军既然可以这样做,那抗联也可以啊!
……
张安平一直关注着跟援华总顾问的谈判,得知双方一拍即合后,立马通过老岑向组织汇报:
无论如何,一定要促成抗联跟军统东北武装的联合,两支力量联合后在东北展开对日的积极作战。
同时他在电报里给给钱大姐支招,让钱大姐向东北抗联的通知转达:一定要找一些海量的猛人跟苏联老哥拉关系,一定要让苏联老哥看到咱们不缺人只缺武器的“凄惨状况”。
收到电报的钱大姐对张安平再一次表现出来的“无赖”哭笑不得,但因为张安平早就汇报了他的看法,她知道张安平这是为了东北的局势做的努力。
她将情况汇报上去以后,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再加上苏联已经向我方转述了类似的要求,故而上级在慎重考虑后,同意了苏联人的要求,并请苏联援华总顾问为中人,撮合军统东北武装跟抗联的全方位合作。
援华总顾问自然愿意当这个中人,便邀请国共双方的专人进行了会谈。
换做是其他战场,老戴是绝对不会同意跟中共方面携手。
可恰恰这是东北。
在他看来,东北的军统武装,此战之后会进入衰退期,说不得还会退入苏联。
同时这件事还关系着苏联对华剩下的多达九千多万美元的军援,且还是侍从长同意的,这种情况下,和中共联合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到底,他虽然认可了张安平的判断,但对东北武装力量的未来充满了悲观,既然是弃子,那跟中共联合又何妨?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援华总顾问很容易就达成了目的,东北的两支力量就此联合一起。
说起来也搞笑,这一幕其实是张安平一手促成的,但在联合后,反对声音最响的也是他张安平。
用张安平的话说:
“我的学生都是党国栋梁,他们眼中只有党国、只有领袖,决不能跟地下党同流合污!”
为此,老戴特意向张安平发来了电报,告诉张安平这是为了党国大计考虑,你就不要乱发牢骚,一定要告诫你的学生,要为了大局考虑……
这封电报差点把张安平整笑了。
好嘛,尚方宝剑来了,以后东北出了啥情况,这封电报在这里摆着,跟他张安平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
东北的敌后武装处境非常艰难。
那里的情况特殊,和主战场是不同的。
主战场这边说到底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辅相成,但在东北,压根就没有正面战场,游击作战极其艰难,武器装备全靠缴获,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许忠义在上海打磨了数年,再加上有张安平给予的大量的金钱支持,他在东北也勉强维系着军统武装不到两成的补给,剩下的补给终究是要靠缴获。
可以说东北的军统武装,度日如年。
而现在,他们突然间得到了来自苏联的补给,用宫恕的话来说,那就是:
沃特玛多久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了?
抗联的情况类似,腰包里的子弹鼓起来后,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正应了一句话:
汉奸屯(贬义词)粮我囤(褒义词)枪,汉奸就是我粮仓!
两支武装阔绰起来后,两家相互联合,开始了敌后的大规模破袭作战,再加上军统这边受张安平影响,经常给“榜一大哥”发去战果照片,倒是让“榜一大哥”越发欢喜了,恨不得天天刷火箭。
恶劣的东北局势,因为“榜一大哥”的卖力支持,就这么被盘活了!
日本人大怒,一边调兵遣将的扫荡,一边拎着“苏日中立条约”向苏联发出了抗议。
苏联人呵呵一笑:
我可没有派过一兵一卒过境支援抗日武装,你怎么能污蔑我呢?
然后,他们反手加大了支援的力度。
因为苏联的特工发现东北的抗日武装,竟然严重的迟滞了日军物资、军队集结的速度。
那还等什么,加大支援力度啊!
如果能把日本人拖到冬天,估计面对西伯利亚的极端严寒,日本人到时候恐怕下不了梭哈的决心——这不就轻易争取了半年的时间吗?
没想到不出人只出一丁点物资,竟然还有如此之奇效!
受此影响,苏军在苏德战争的中后期,竟然还将大量的敌后游击队的军官送到抗联这边来取经。
……
1941年八月底。
日本大本营对苏德战场的局势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分析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放弃北上!
原因很简单,德军在经过了最初的快速挺进、大规模歼灭战后,推进的速度从之前每天的平均三十公里降到了寥寥几公里,且苏军的滚筒战术已经开始有效的应对起了德军的闪电作战。
日军经过多次分析得出结论:
短时间内德国人是不可能击败苏军的。
此时如果他们贸然将百万大军投入到对苏作战中,一旦陷入了僵局,日军将会不可避免的崩溃。
北进之路,彻底堵死。
回过头再审视局势,日本人发现北边的“棕熊”是会将自己拖进泥潭的怪兽,可南边呢?
被德国人打到灭国投降的法国势力?
联手法国都被德国人摁地上摩擦的英国势力?
他们在亚洲的势力本质上就是殖民势力,只要打出“解放”的招牌,他们的对手只有英法在殖民地少量的驻军!
唯一值得忧虑的就是美国人。
可是相比隔壁轻易就囤兵几十万的苏联,美国人……好像不是那么难招惹啊!
再看看这些列强在亚洲的地盘:
缅甸、越南、南洋……
这些地方资源充沛,且只有少量的殖民者武装,相比难啃的中苏,这些地方简直就是美国贫民窟里的花姑娘啊!
南下!南下!南下!
自此,日本人的南下战略彻底敲定!
日本人回过头来,开始调离进驻到中苏边境的军队,这时候一算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日本人差点哭了。
辛辛苦苦从本土、中国战场抽调部队,再加上关东军,在边境组成了百万大军,还调集了天文数字的各种物资做好了大战的准备。
结果?
结果一枪未发就原路返回,调集的物资又得转向中国战场,最悲催的是大量的物资还因为抗日武装力量的袭扰而战损——来来回回一折腾,一场大规模战役所需要的消耗就这么搭进去了,可没有一丁点的收获。
不对,不是没收获——在东北分明收获了更加难缠、更加阔绰的对手。
以至于南下派破口大骂:
“该死的陆军马鹿,纯粹就是只会浪费钱粮的混蛋!”
……
此时的“幕后大黑手”,盘算完这波火中取栗的收获后,感觉天更蓝了、空气更香甜了,就是看到日本鬼子,也突然觉得眉清目秀了。
“难得碰到这么顺眼的小鬼子,我就少捅你一刀吧!”
张安平一刀结果了落单的小鬼子,留下“燕双鹰”的大名后飘然离去。
随着上海行动力量的逐渐撤离,“燕双鹰”大名好久没有在上海响起了,以至于不少汉奸又蹦跶了起来。
见此情况,张安平这个大“boss”只得亲自出马,以“燕双鹰”收拾小鬼子刷存在感。
回去的路上,他心想:
时机差不多了,该见见周佛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