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第101章 萧衍:南朝往事
热门推荐:
仙缘逆旅:林逸的传奇
武侠神之江湖角色无敌
钻石劫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娘娘娇弱,被暴戾皇帝捧在掌心宠
和毛茸茸无障碍沟通,农场被带飞
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
萧先生,借个婚
重生六零姑娘有点颠
公元547年,三月,建康。
高欢去世的同一年,南朝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三月三日,梁武帝萧衍离开建康宫,跑到边上的同泰寺出家当和尚去了。
萧衍今年八十四岁,在南朝皇位上已经坐满了四十四年,是目前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开国皇帝。
即使把所有皇帝都算上,比他在位时间长的也只有汉武帝一人而已。
萧衍这辈子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精英阶层的巅峰人生。别人是想当官而不可得,他是当皇帝当腻了。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老爸萧顺之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族弟,先后担任侍中、卫尉、领军将军等极其重要的职务,跟南齐皇族的关系非常亲密;大哥萧懿是国家重臣,官至尚书令兼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差不多相当于全国行政和军事的第一负责人。
这样的门第出身和家庭背景已经可以碾压绝大部分人了。
更让人羡慕的是,萧衍打小就号称神童,学什么都快,所谓“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文学、音乐、书法、美术、下棋、算卦、骑马、射箭,各种各样的本事无一不精,二十多岁就已经是名闻天下的才子,与沈约、谢脁、范云等人并称“竟陵八友”。
三十岁的时候,齐武帝萧赜去世,政局有些复杂,萧衍审时度势,主动站到权臣萧鸾这一边,支持萧鸾废掉两任幼主并最终当上皇帝。
因为有拥立之功,萧衍从此开始受到重用,三十五岁就官至雍州刺史(南齐的雍州在北魏荆州的南边,治所在襄阳),主政一方。
如果正常发展,萧衍最好的结果是从封疆大吏回到中央,在三公的位置上终老。但没想到萧鸾只当了五年皇帝就死了,接班的是他的儿子,着名的东昏侯萧宝卷。
萧鸾当初是以萧道成儿子的身份即位的,而实际上他并非萧道成亲生,只是过继过来的一个侄子。由于得位不正,他登基之后对正牌的萧氏皇族开始了残酷的屠杀,五年间共砍了三十多人。
虽然杀了很多宗室,萧鸾还是担心自己死后儿子萧宝卷应付不了局面,所以特意告诫他“做事不可在人后,该杀就杀”。
结果萧宝卷别的本事没有,老爹的这句话可记得非常真切,也执行得极其彻底。他继位没多久,就把老爹留给自己的六位顾命大臣砍得一干二净,导致国内大乱,很多人起兵造反。
萧衍的政治嗅觉很灵敏,他感觉到天下即将有变,于是偷偷联系大哥萧懿让他早做准备,跟着萧宝卷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可惜萧懿对朝廷极其忠诚,萧衍接连派人劝了他三次,他都不为所动,还不辞辛劳地替萧宝卷四处灭火平叛。
萧衍见大哥如此愚忠,没办法只好自己干。他表面上积极收集民歌,显示出沉溺于文学的姿态,背地里却偷偷准备战略物资,砍伐了很多竹木沉入襄阳城西的檀溪水底。
这个檀溪就是三国时期刘备骑着的卢跃马逃命的那个地方,此时萧衍又给这里增加了一个“伐竹沉木”的新典故。
事态的发展跟萧衍预料得差不多,萧宝卷无愧于中国历史上四大炀帝之首,昏庸无道完全不可理喻,萧懿的耿耿忠心换来的奖赏却是一杯毒酒。可怜他临死之前还在担心弟弟萧衍会造反,危害国家安全。
萧懿的死讯传到雍州,萧衍知道不能等了,他当即集齐了一万多人马,命人把檀溪水底的竹木都取出来,装备了三千艘战舰,正式起兵造反。
萧衍部队的人数并不多,但时机和运气却相当好。他顺江东下,首先拿下郢州,之后开始攻打首都建康。结果没等他亲自动手,建康城内的守军和宦官就合谋把萧宝卷给砍了,开门投降。
萧衍没敢直接篡位,而是先立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当皇帝,自己担任大司马,之后又进位相国、梁公、梁王,步步为营,直到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才接受禅让登上帝位,南朝的国号也由齐变成了梁。
萧衍登基之后,在昔日好友沈约、范云等人的支持下,励精图治认真治理国家,使得南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东晋以来最繁荣的阶段。所谓“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
除了文治之外,萧衍还跟北魏进行过几次正面较量,着名的钟离之战就是在他当皇帝第六年的时候发生的。
当时北魏号称兴兵百万,打算一举荡平东南。但战斗最终以南梁获胜而结束,北魏阵亡十余万,淹死十余万,被俘五万多,传奇名将杨大眼负伤撤退,主帅元英也弃军逃跑。这一战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也为萧衍的武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的来看,萧衍的出身、能力、魅力、魄力都是顶级的存在,运气更是好到难以置信。比起司马睿、刘裕、萧道成这几届苦哈哈的前任,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天选之子。可以说,如果能够平安过完人生的最后几年,萧衍几乎就是完美人生的绝佳样板。
但再完美的人生难免也会有一些缺憾,这些缺憾主要来自萧衍的儿子们。
萧衍的结发妻子名叫郗徽,是前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外孙女。郗徽十五岁嫁给萧衍,三十二岁去世,两人共相知相守十七年,可惜郗徽只给萧衍生了三位公主,并没有留下子嗣。为了怀念郗徽,萧衍终生没有再立皇后,他的儿子都是妃嫔所生,太子的母亲丁令光也只是在后来才升到了贵嫔。
萧衍的儿子不算多,一共有八个,出生时间也很集中,长子萧统跟八子萧纪只差了八岁。
这些儿子长大之后,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
第一个出事的是他的次子萧综。
公元525年,也就是六镇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萧综趁着南北交战的机会,叛逃到北魏那边去了。
关于萧综的故事在前面第三十三章有简单的介绍,大概情况就是他怀疑自己是萧宝卷的遗腹子,萧衍是他的杀爹仇人,所以跑到北朝去投奔自己的叔叔萧宝寅,打算为爹报仇。
萧衍本人从来都没在意遗腹子这个传闻,对萧综一直非常宠爱,实在没想到这个冤家会来这一出,他盛怒之下下令除去萧综的宗室属籍,把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废为庶人,但很快又心软把这些惩罚措施都撤销了。等到萧综(到北魏后改名为萧赞)受萧宝寅叛变牵连,最终病死在北魏之后,萧衍还派人去把他的遗骨带回南朝,附葬在自己的陵墓边上。
第二个出事的是他的四儿子萧绩。
在萧衍的儿子中,萧绩绝对是个乖孩子,史载他“寡玩好,少嗜欲,居无仆妾,躬事约俭”,所有收入全都上缴国库。他曾经当过南兖州刺史,颇有政绩。但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皇子,健康情况却一直不好,在公元529年因病去世,殁年二十五岁。
第三个出事的是他的长子,也就是皇太子萧统。
萧统的太子地位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萧衍出兵讨伐萧宝卷那一年已经三十八岁了,但一直没有子嗣。在古代当老大没儿子是非常大的不稳定因素,甚至会影响到部下敢不敢为他继续卖命。没想到九月的时候,萧衍就得到了儿子出生的喜讯,后面的事情也突然变得极其顺利,先是镇守建康东府城的宁朔将军徐元瑜献城归降,紧接着唯一能跟萧衍掰手腕的荆州刺史萧颖胄也突然病逝,最后在十二月初六晚上萧宝卷被杀,建康被正式占领。当时天下都认为这是萧统天命所归的征兆。
萧衍登基之后,年仅两岁的萧统被正式立为皇太子,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萧统一向以仁德闻名朝野,生活俭朴,刻己待人,同时还酷爱读书写作,东宫号称有书近三万册,他还主持编纂了一本文集,也就是着名的《昭明文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这本书才得以流传下来。
如果萧统顺利接班,差不多也可以是文帝景帝那样的守成之主
但萧衍太能活了,萧统做了三十年太子也没看到接班的希望。
当然,萧统本身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没太在乎这些,毕竟父母都健在自己的心情也很好。可惜他母亲丁令光没他老爹的本身,在四十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丁令光是萧衍最重要的后妃,地位几乎相当于皇后。她一共为萧衍生了三个儿子,除了老大萧统之外,还有老三萧纲和老五萧续。
丁令光去世后,萧统很伤心,打算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安葬母亲。
用来安葬太子母亲的地肯定价值不菲,有个人眼馋这笔钱,就偷偷贿赂一个叫俞三副的宦官,让他帮忙把自己的地卖给萧统,承诺如果卖三百万的话,就分给俞三副一百万。
俞三副见钱眼开,他知道没理由说服萧统,于是就从萧衍那里下手。他对萧衍道:“太子打算买的那块地,不如我推荐的这块地对皇上更吉利。”
萧衍年纪大了,对风水禁忌这些事极其在意,别的通通不管,只要对我有利就行。于是他直接下旨用这块地安葬丁令光。
这块地从风水上来说实际上是有些问题的,但老爸已经拍板,萧统也没办法。
丁令光下葬之后,有个道士过来找萧统,说这块地虽然有瑕疵,对长子不利,但只要做点儿厌祷的工作,还是可以把影响消除掉的。
萧统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就按照道士的指点在墓地边上埋了些包括蜡鹅在内的用来厌祷的东西。至于为什么用蜡鹅,有人认为是借用谐音“纳我”的意思,希望老爹不嫌弃自己。
厌祷是当时常用的祈祷鬼神的方法,严格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厌胜,就是埋东西来承恩致福;另一类是厌魅,就是埋东西来诅咒别人。萧统这个做法本质上属于厌胜。
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萧统有两个亲信互相争风吃醋。一个觉得另一个抢了自己的地位,于是就偷偷跑到萧衍那里告状,说对方偷偷帮太子做厌祷,可能会影响到皇上。
萧衍当即派人去墓地排查,果然发现了厌祷的物品。
萧衍可不管蜡鹅是什么意思,你们胆敢在对我有利的地方放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摆明了是要破坏风水谋害朕。他大为震怒,下令彻查此事。中书令徐勉担心此事会像汉武帝时巫蛊之祸那样扩大化,最终牵连到太子,于是拼死上谏,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萧衍,最终只是把那个出主意的道士给砍了。
可惜徐勉这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因为如果搞清楚前因后果,萧统还可以自证清白,但现在这样胡乱结束,萧统想辩解也没机会了。
从此之后父子之间就出现了隔阂,萧统由于忧惧,心理压力与日俱增,身体状况也开始一天不如一天。
三十一岁那年,萧统在乘舟时不慎落水受伤,病情很快恶化,他怕父亲担心,不许随从把消息告诉萧衍。等一个月后萧衍得到报告的时候,萧统已经去世了。民众得知消息之后大为惊愕,举国上下悲恸不已。
按规矩来说,萧统的长子萧欢是第一继承人,但萧衍由于之前跟萧统存在芥蒂,不想再立萧统一脉,打算改立三子萧纲。
这个行为严重不合规矩,萧衍担心大臣们有意见,前后犹豫了一个多月才颁布册立新太子的诏书。
诏书一出,朝野哗然,反对声音不绝于耳。为了安抚人心,萧衍把萧统的儿子都封到大郡当王爷,女儿等同于正式的公主,原太子妃蔡氏的待遇也保持不变,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算暂时压制住舆论。但萧统的死对南朝是极大的损失,影响非常深远。
第四个出事的是他的五儿子萧续。
萧续比高欢早去世四天。关于萧续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他虽然也是丁令光所生,但跟他两个哥哥没法比。萧续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财,他去世前把个人积蓄都献给萧衍,萧衍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这么有钱。
自此为止,萧衍的八个儿子已经没了四个,只剩下老三萧纲、老六萧纶、老七萧绎和老八萧纪。
而且萧衍让萧纲当太子的行为也严重破坏了立嫡不立长的原则,导致南梁的皇位继承权出现混乱。既然正常的继承顺序已经被扔到一边,那老三跟老六老七老八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各位皇子从此都有了竞争帝位的借口。
但萧衍并不在乎这些,他现在年纪大了,一心向佛。儿子萧续去世还不到两个月,他就跑到同泰寺脱下皇袍换上袈裟,宣称要舍身事佛,不回去了。
皇帝要出家,大臣们却并没太慌,因为他们都清楚萧衍想要干啥。
萧衍干这个事并不是第一次了。严格来说,这是他第四次出家。根据前几次的经验,他的目的就是让大臣们给寺庙捐钱。
大臣们明知道皇帝又开始讹人,但也没办法,现在东魏那边高欢刚刚去世,正是时局动荡的时候,没有皇帝坐镇不行,所以大家咬着牙凑够了一亿万钱从菩萨那里把皇帝给赎了回来。
当时的计数方法是十万为亿,一亿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亿,而南梁采用的是铁钱,跟铜钱的对比是二对一,所以又相当于五亿铜钱,根据当时的物价换算成黄金的话,大致在一吨左右。这笔钱虽然不少,但当时南朝殷富,官员贪腐也很严重,满朝文武一起凑也不算太费劲。
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之后,萧衍看到钱已经到位,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皇宫。
萧衍也听说了高欢去世的消息,但他觉得这件事应该不会影响东西魏之间的互相掐架格局,南朝还是在边上吃瓜看热闹就好,等到北边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摘桃子。
萧衍现在还不知道的是,看似无辜的南梁即将成为这次政治事件的最大受害者,高欢去世的余波很快就会横扫江南,一场空前的浩劫已经无可避免,当前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将因此出现彻底的改变。
高欢去世的同一年,南朝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三月三日,梁武帝萧衍离开建康宫,跑到边上的同泰寺出家当和尚去了。
萧衍今年八十四岁,在南朝皇位上已经坐满了四十四年,是目前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开国皇帝。
即使把所有皇帝都算上,比他在位时间长的也只有汉武帝一人而已。
萧衍这辈子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精英阶层的巅峰人生。别人是想当官而不可得,他是当皇帝当腻了。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老爸萧顺之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族弟,先后担任侍中、卫尉、领军将军等极其重要的职务,跟南齐皇族的关系非常亲密;大哥萧懿是国家重臣,官至尚书令兼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差不多相当于全国行政和军事的第一负责人。
这样的门第出身和家庭背景已经可以碾压绝大部分人了。
更让人羡慕的是,萧衍打小就号称神童,学什么都快,所谓“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文学、音乐、书法、美术、下棋、算卦、骑马、射箭,各种各样的本事无一不精,二十多岁就已经是名闻天下的才子,与沈约、谢脁、范云等人并称“竟陵八友”。
三十岁的时候,齐武帝萧赜去世,政局有些复杂,萧衍审时度势,主动站到权臣萧鸾这一边,支持萧鸾废掉两任幼主并最终当上皇帝。
因为有拥立之功,萧衍从此开始受到重用,三十五岁就官至雍州刺史(南齐的雍州在北魏荆州的南边,治所在襄阳),主政一方。
如果正常发展,萧衍最好的结果是从封疆大吏回到中央,在三公的位置上终老。但没想到萧鸾只当了五年皇帝就死了,接班的是他的儿子,着名的东昏侯萧宝卷。
萧鸾当初是以萧道成儿子的身份即位的,而实际上他并非萧道成亲生,只是过继过来的一个侄子。由于得位不正,他登基之后对正牌的萧氏皇族开始了残酷的屠杀,五年间共砍了三十多人。
虽然杀了很多宗室,萧鸾还是担心自己死后儿子萧宝卷应付不了局面,所以特意告诫他“做事不可在人后,该杀就杀”。
结果萧宝卷别的本事没有,老爹的这句话可记得非常真切,也执行得极其彻底。他继位没多久,就把老爹留给自己的六位顾命大臣砍得一干二净,导致国内大乱,很多人起兵造反。
萧衍的政治嗅觉很灵敏,他感觉到天下即将有变,于是偷偷联系大哥萧懿让他早做准备,跟着萧宝卷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可惜萧懿对朝廷极其忠诚,萧衍接连派人劝了他三次,他都不为所动,还不辞辛劳地替萧宝卷四处灭火平叛。
萧衍见大哥如此愚忠,没办法只好自己干。他表面上积极收集民歌,显示出沉溺于文学的姿态,背地里却偷偷准备战略物资,砍伐了很多竹木沉入襄阳城西的檀溪水底。
这个檀溪就是三国时期刘备骑着的卢跃马逃命的那个地方,此时萧衍又给这里增加了一个“伐竹沉木”的新典故。
事态的发展跟萧衍预料得差不多,萧宝卷无愧于中国历史上四大炀帝之首,昏庸无道完全不可理喻,萧懿的耿耿忠心换来的奖赏却是一杯毒酒。可怜他临死之前还在担心弟弟萧衍会造反,危害国家安全。
萧懿的死讯传到雍州,萧衍知道不能等了,他当即集齐了一万多人马,命人把檀溪水底的竹木都取出来,装备了三千艘战舰,正式起兵造反。
萧衍部队的人数并不多,但时机和运气却相当好。他顺江东下,首先拿下郢州,之后开始攻打首都建康。结果没等他亲自动手,建康城内的守军和宦官就合谋把萧宝卷给砍了,开门投降。
萧衍没敢直接篡位,而是先立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当皇帝,自己担任大司马,之后又进位相国、梁公、梁王,步步为营,直到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才接受禅让登上帝位,南朝的国号也由齐变成了梁。
萧衍登基之后,在昔日好友沈约、范云等人的支持下,励精图治认真治理国家,使得南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东晋以来最繁荣的阶段。所谓“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
除了文治之外,萧衍还跟北魏进行过几次正面较量,着名的钟离之战就是在他当皇帝第六年的时候发生的。
当时北魏号称兴兵百万,打算一举荡平东南。但战斗最终以南梁获胜而结束,北魏阵亡十余万,淹死十余万,被俘五万多,传奇名将杨大眼负伤撤退,主帅元英也弃军逃跑。这一战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也为萧衍的武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的来看,萧衍的出身、能力、魅力、魄力都是顶级的存在,运气更是好到难以置信。比起司马睿、刘裕、萧道成这几届苦哈哈的前任,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天选之子。可以说,如果能够平安过完人生的最后几年,萧衍几乎就是完美人生的绝佳样板。
但再完美的人生难免也会有一些缺憾,这些缺憾主要来自萧衍的儿子们。
萧衍的结发妻子名叫郗徽,是前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外孙女。郗徽十五岁嫁给萧衍,三十二岁去世,两人共相知相守十七年,可惜郗徽只给萧衍生了三位公主,并没有留下子嗣。为了怀念郗徽,萧衍终生没有再立皇后,他的儿子都是妃嫔所生,太子的母亲丁令光也只是在后来才升到了贵嫔。
萧衍的儿子不算多,一共有八个,出生时间也很集中,长子萧统跟八子萧纪只差了八岁。
这些儿子长大之后,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
第一个出事的是他的次子萧综。
公元525年,也就是六镇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萧综趁着南北交战的机会,叛逃到北魏那边去了。
关于萧综的故事在前面第三十三章有简单的介绍,大概情况就是他怀疑自己是萧宝卷的遗腹子,萧衍是他的杀爹仇人,所以跑到北朝去投奔自己的叔叔萧宝寅,打算为爹报仇。
萧衍本人从来都没在意遗腹子这个传闻,对萧综一直非常宠爱,实在没想到这个冤家会来这一出,他盛怒之下下令除去萧综的宗室属籍,把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废为庶人,但很快又心软把这些惩罚措施都撤销了。等到萧综(到北魏后改名为萧赞)受萧宝寅叛变牵连,最终病死在北魏之后,萧衍还派人去把他的遗骨带回南朝,附葬在自己的陵墓边上。
第二个出事的是他的四儿子萧绩。
在萧衍的儿子中,萧绩绝对是个乖孩子,史载他“寡玩好,少嗜欲,居无仆妾,躬事约俭”,所有收入全都上缴国库。他曾经当过南兖州刺史,颇有政绩。但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皇子,健康情况却一直不好,在公元529年因病去世,殁年二十五岁。
第三个出事的是他的长子,也就是皇太子萧统。
萧统的太子地位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萧衍出兵讨伐萧宝卷那一年已经三十八岁了,但一直没有子嗣。在古代当老大没儿子是非常大的不稳定因素,甚至会影响到部下敢不敢为他继续卖命。没想到九月的时候,萧衍就得到了儿子出生的喜讯,后面的事情也突然变得极其顺利,先是镇守建康东府城的宁朔将军徐元瑜献城归降,紧接着唯一能跟萧衍掰手腕的荆州刺史萧颖胄也突然病逝,最后在十二月初六晚上萧宝卷被杀,建康被正式占领。当时天下都认为这是萧统天命所归的征兆。
萧衍登基之后,年仅两岁的萧统被正式立为皇太子,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萧统一向以仁德闻名朝野,生活俭朴,刻己待人,同时还酷爱读书写作,东宫号称有书近三万册,他还主持编纂了一本文集,也就是着名的《昭明文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这本书才得以流传下来。
如果萧统顺利接班,差不多也可以是文帝景帝那样的守成之主
但萧衍太能活了,萧统做了三十年太子也没看到接班的希望。
当然,萧统本身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没太在乎这些,毕竟父母都健在自己的心情也很好。可惜他母亲丁令光没他老爹的本身,在四十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丁令光是萧衍最重要的后妃,地位几乎相当于皇后。她一共为萧衍生了三个儿子,除了老大萧统之外,还有老三萧纲和老五萧续。
丁令光去世后,萧统很伤心,打算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安葬母亲。
用来安葬太子母亲的地肯定价值不菲,有个人眼馋这笔钱,就偷偷贿赂一个叫俞三副的宦官,让他帮忙把自己的地卖给萧统,承诺如果卖三百万的话,就分给俞三副一百万。
俞三副见钱眼开,他知道没理由说服萧统,于是就从萧衍那里下手。他对萧衍道:“太子打算买的那块地,不如我推荐的这块地对皇上更吉利。”
萧衍年纪大了,对风水禁忌这些事极其在意,别的通通不管,只要对我有利就行。于是他直接下旨用这块地安葬丁令光。
这块地从风水上来说实际上是有些问题的,但老爸已经拍板,萧统也没办法。
丁令光下葬之后,有个道士过来找萧统,说这块地虽然有瑕疵,对长子不利,但只要做点儿厌祷的工作,还是可以把影响消除掉的。
萧统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就按照道士的指点在墓地边上埋了些包括蜡鹅在内的用来厌祷的东西。至于为什么用蜡鹅,有人认为是借用谐音“纳我”的意思,希望老爹不嫌弃自己。
厌祷是当时常用的祈祷鬼神的方法,严格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厌胜,就是埋东西来承恩致福;另一类是厌魅,就是埋东西来诅咒别人。萧统这个做法本质上属于厌胜。
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萧统有两个亲信互相争风吃醋。一个觉得另一个抢了自己的地位,于是就偷偷跑到萧衍那里告状,说对方偷偷帮太子做厌祷,可能会影响到皇上。
萧衍当即派人去墓地排查,果然发现了厌祷的物品。
萧衍可不管蜡鹅是什么意思,你们胆敢在对我有利的地方放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摆明了是要破坏风水谋害朕。他大为震怒,下令彻查此事。中书令徐勉担心此事会像汉武帝时巫蛊之祸那样扩大化,最终牵连到太子,于是拼死上谏,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萧衍,最终只是把那个出主意的道士给砍了。
可惜徐勉这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因为如果搞清楚前因后果,萧统还可以自证清白,但现在这样胡乱结束,萧统想辩解也没机会了。
从此之后父子之间就出现了隔阂,萧统由于忧惧,心理压力与日俱增,身体状况也开始一天不如一天。
三十一岁那年,萧统在乘舟时不慎落水受伤,病情很快恶化,他怕父亲担心,不许随从把消息告诉萧衍。等一个月后萧衍得到报告的时候,萧统已经去世了。民众得知消息之后大为惊愕,举国上下悲恸不已。
按规矩来说,萧统的长子萧欢是第一继承人,但萧衍由于之前跟萧统存在芥蒂,不想再立萧统一脉,打算改立三子萧纲。
这个行为严重不合规矩,萧衍担心大臣们有意见,前后犹豫了一个多月才颁布册立新太子的诏书。
诏书一出,朝野哗然,反对声音不绝于耳。为了安抚人心,萧衍把萧统的儿子都封到大郡当王爷,女儿等同于正式的公主,原太子妃蔡氏的待遇也保持不变,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算暂时压制住舆论。但萧统的死对南朝是极大的损失,影响非常深远。
第四个出事的是他的五儿子萧续。
萧续比高欢早去世四天。关于萧续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他虽然也是丁令光所生,但跟他两个哥哥没法比。萧续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财,他去世前把个人积蓄都献给萧衍,萧衍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这么有钱。
自此为止,萧衍的八个儿子已经没了四个,只剩下老三萧纲、老六萧纶、老七萧绎和老八萧纪。
而且萧衍让萧纲当太子的行为也严重破坏了立嫡不立长的原则,导致南梁的皇位继承权出现混乱。既然正常的继承顺序已经被扔到一边,那老三跟老六老七老八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各位皇子从此都有了竞争帝位的借口。
但萧衍并不在乎这些,他现在年纪大了,一心向佛。儿子萧续去世还不到两个月,他就跑到同泰寺脱下皇袍换上袈裟,宣称要舍身事佛,不回去了。
皇帝要出家,大臣们却并没太慌,因为他们都清楚萧衍想要干啥。
萧衍干这个事并不是第一次了。严格来说,这是他第四次出家。根据前几次的经验,他的目的就是让大臣们给寺庙捐钱。
大臣们明知道皇帝又开始讹人,但也没办法,现在东魏那边高欢刚刚去世,正是时局动荡的时候,没有皇帝坐镇不行,所以大家咬着牙凑够了一亿万钱从菩萨那里把皇帝给赎了回来。
当时的计数方法是十万为亿,一亿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亿,而南梁采用的是铁钱,跟铜钱的对比是二对一,所以又相当于五亿铜钱,根据当时的物价换算成黄金的话,大致在一吨左右。这笔钱虽然不少,但当时南朝殷富,官员贪腐也很严重,满朝文武一起凑也不算太费劲。
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之后,萧衍看到钱已经到位,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皇宫。
萧衍也听说了高欢去世的消息,但他觉得这件事应该不会影响东西魏之间的互相掐架格局,南朝还是在边上吃瓜看热闹就好,等到北边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摘桃子。
萧衍现在还不知道的是,看似无辜的南梁即将成为这次政治事件的最大受害者,高欢去世的余波很快就会横扫江南,一场空前的浩劫已经无可避免,当前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将因此出现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