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烟火 > 第六十四章

大明烟火 第六十四章

    老朱被气笑了,也不说话,直接拿手朝着殿外一指。

    韩度心领神会,懂了,这是让自己滚。于是抱着锦盒,连忙退出大殿。

    离开奉天殿的韩度心有不甘,不能够将老朱的画像印在宝钞上,可是一种遗憾。

    韩度熟悉的纸币,还是后世那种。至于大明现在的这种宝钞,韩度看来根本就是草纸一张。

    不能把老朱的人像给印在宝钞上,韩度总觉得这是一种遗憾。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老朱对此事的反应这么大,根本不给自己解释的机会,就把自己给赶出来了。

    该怎么办呢?

    韩度边朝着宫外走,边一筹莫展。

    忽然他想了什么。

    自己或许劝不动老朱,但是有个人应该能够劝动。

    去找太子殿下,韩度主意一定,便半路一折,朝着东宫而去。

    或许是今天朱标的处理的奏折不多,韩度来的时候,朱标正在花园里休息。

    通报,等候,很快韩度便跟着宦官来到花园。

    “臣韩度,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一只手提着茶壶倒茶,一边示意韩度,“坐!”

    “谢太子殿下,”韩度依言坐下,见朱标递茶水过来,连忙接下。

    朱标喝了口茶,先韩度一步开口,“那件事情,你也不要怪父皇。你放心,本宫还在这里,你不会被他们针对的,该是你的功劳谁也别想抹杀。”

    “殿下说的是那件事啊,”韩度明白过来,无所谓的说道:“什么功劳不功劳的,臣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就算是他们排挤臣又如何?不是臣自傲,臣根本就没有帮他们放在心上。臣不是针对谁,现在的那些官员在臣看来没有一个合格的。”

    朱标听到韩度的话,喝茶的动作都瞬间僵住,一双眼睛上下扫视韩度,那意思仿佛在说,“你这不是自傲,还是什么?都已经傲的没边儿了,小视天下英雄啊。”

    不知道为什么,韩度和朱标在一起的时候,心情会放松很多。不像是他每次见到老朱,心里总会情不自禁的绷紧起一根弦。

    “殿下不相信臣的话?”韩度见朱标神情怪异的看着自己,随口问道。

    没有等朱标回答,韩度便继续说道:“如果论朝堂之上的阴谋算计,臣的确是不如那些成天混迹的人。但是,当官难道就是为了整天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吗?”

    面对韩度问题,朱标语气轻松的道:“自古有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衮衮诸公也不是只能算计,他们也是为造福一方呕心沥血的。”

    韩度揉了揉太阳穴,觉得自己和朱标之间有着认知上的差距。要是换成韩度以往的脾气,自己才懒得解释,不过谁要自己现在面对的是朱标,堂堂的大明太子殿下,未来的储君呢?不为了别人,就算是为了自己,他也要耐着性子仔细的解释一番。

    “殿下认为,能高坐庙堂条理阴阳,为官一方教化百姓,便算的上是好官了吗?”

    “难道不是这样?”朱标反问韩度,在他看来这样的官员已经算的上是少有的好官了。

    果然如此,这就是古人认知的局限。

    上位者总认为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肆意欺压百姓,便算的上是难得的好官了。

    而且这不是朱标一人认为是这样,是有史以来,从千年前开始,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如此认为。

    这和古代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是环境限制了他们的认知。古代经常打仗,不是攻伐别人,就是被别人攻伐,哪怕是现在的大明,洪武朝才立国十四年,朱元璋便连续发动了数次北伐。

    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甚至还有不少陷于战乱、流离失所的。

    因此,这时候的百姓,能够安安稳稳的活着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别的想法?遇到一个不去打扰他们的官员,百姓就认为这是好官了,就对其感恩戴德,送上万民伞。

    这就导致了,端坐庙堂碌碌无为便算的上是好官。

    自古以来,官员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从来没有为百姓考虑过一分。哪怕是那位说出振聋发聩的千古明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他呕心沥血推行的变法,那也是在为朝廷谋利,他说的话,那也不过是个虚无缥缈的境界、一个幻想而已,根本就不是具体的目标。

    甚至是历朝历代将天下视为己物的皇家也是一样,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从来没有为百姓考虑过分毫。

    直到新朝建立,太宗说出了铿锵有力的“解决温饱问题”这句话,才算的上是将以往先贤的理想,变成了明确的、确确实实存在的、可行的目标。

    “可是殿下,百姓需要教化吗?”韩度轻笑着问了一句。

    这还有疑问,百姓当然需要教化!朱标正要反驳韩度。

    但没等他回答,韩度便斩钉截铁的说道:“百姓不需要所谓的教化,圣人有云,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吃的饱穿的暖,才是第一位的,至于什么教化,不过是那些官员以无能以为功罢了。”

    “以无能以为功......”朱标略微沉吟片刻,看着一脸坚定的韩度,不得不苦笑道:“你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你这些话今天在本宫这里说说就罢了,可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否则本宫恐怕都难以保全你。”

    韩度嘿嘿一笑,“殿下放心,臣还没有活够呢,怎么可能随便给自己挖坑。刚才这些话臣不仅不会透露分毫,而且出了这个门,就算是殿下说是臣说的,臣也不会承认的。”

    “不承认才好,”朱标哈哈一笑,笑过之后神情又顿时落寞下来。“你说的真好,每一个百姓都能够吃的饱穿的暖,那该是怎样的一幅盛世之景?不过恐怕难以实现,自古以来,哪怕是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天下间也同样有着忍饥挨饿的百姓,根本不可能做到你说的那样。”

    “那殿下认为是实现了好,还是没有实现的好?”韩度看着朱标,略带深意的问。

    朱标微微颔首,“自然是实现了的好,如此盛世,本宫哪怕是看上一眼也值了。但可惜的是太难了,几乎不可能实现。”

    韩度仔细的看了朱标良久,见他说的丝毫不做假,便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古人没有做到的事情,今天的殿下未必就做不到。殿下身为大明储君,当有囊括四海之意,雄踞八荒之心。昔日,春秋战国天下纷乱数百年,世人也皆以为天下便一直如此继续割据下去。但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不也是做到了前人没有做到的事情了吗?更何况,功成不必在我。就算是殿下做不到,但只要殿下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不出六世,自然水到渠成。”

    “好,说的好,说的是太好了。哈哈哈......”朱标兴奋的站了起来,在韩度面前来回走动,嘴里不停念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在我......”。

    朱标虽然辅国多年,但从来没现在这一刻目标清晰。

    朱标于战乱割据中出生,一出生便受到老朱的极度喜爱。老朱不仅给朱标请了大儒启蒙,等他长成之后,更是亲自教导他战阵争锋之术。

    朱标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再加上他天性仁厚,深知民间疾苦,向来被朝廷众人所警重。

    大明建立之后的第一年,朱标便被册封为太子,次年便被老朱带在身边教导帝王之学,甚至是朝会都让他站立一旁学习。

    现在更是让他监国,可以说老朱是把最好的全部都给了朱标。

    朱标虽然一一接受了父皇的给予的一切,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存在他的心里。那就是他虽然接受了父皇给予的一切,但这些是老朱推给他的,究竟是不是他想要的,谁也不知道。

    以往朱标坦然的接受这一切,事事照着父皇吩咐的去做,等父皇龙御归天之后,他便顺理成章的接过皇位,然后像父皇那样去治理国家。

    看清楚,是像父皇那样治理国家。

    关键是“像”,而不是朱标自己知道该怎么去治理国家。

    说简单一点,就是朱标没有他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目标。

    但是现在,目标出现了。

    “让天下百姓吃的饱穿的暖,哪怕是自己做不到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尽量多做一点,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就行。”

    韩度一句话点醒了朱标,让他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焕发出独立的精神光彩。

    “从此刻起,我朱标,大明太子是独一无二的。我就是我,不再是谁的影子,哪怕是父皇也不行。”朱标的精神意志好似一团火炬,以往分散四周的精神一点点的汇聚起来,凝练成一整体。

    韩度见此,也是目瞪口呆。他只不过是随意感叹几句,没有想到会引来朱标如此巨大的反应。

    “不知道爱卿,能否助本宫一臂之力?”朱标忽然抓住韩度的双手,郑重其事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