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烟火 > 二百零五章 脱身

大明烟火 二百零五章 脱身

    韩度心里忍不住摇头,这是不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啊。

    不知道蓝玉是因为一直以来在军营里面待惯了,还是他天性如此的原因。嘴上没有把门,爱说些大话。

    上下嘴皮子一碰,动不动就说他的酒是整个京城里面最好的。你这是把老朱放在那里?把太子放在那里?

    更过分的是,动不动就把老朱拉出来作伐。什么叫不比宫里的御酒差?难道你还想要和老朱平起平坐?

    “大哥慎言!”韩度脸色瞬间冷峻下来。盯着蓝玉,劝道:“皇上是君父,用度自然是最好的。你这就虽好,但是万万不敢和皇上相提并论的。”

    蓝玉见韩度说的郑重,也反应过来自己失言。气势弱了下来,“大哥就是这么,这么一说,没有别的意思。”

    末了,补了一句,“再说了,御酒本侯也不是没有喝过......”

    韩度见蓝玉尤自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好耐心的规劝道:“大哥,你说者或许无心,但是听者未必无意。皇上现在毕竟是天下至尊,不同于以往。有些话,以前可以随意一些,但是现在未必说的。”

    韩度也不好把话说的太重,蓝玉本来就是耿直的性子。如果把话说的太重了,万一激发起他的逆反心理,那才是弄巧成拙。

    “好啦,大哥知道了。”蓝玉有些不耐烦的挥手。

    韩度便不再多说什么,看蓝玉的表情都知道他没有把自己的话给放在心上。不过韩度再着急也没用,这种事情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只能够徐徐图之,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慢慢的去改变蓝玉。

    蓝玉继续盯着韩度,说道:“你要是真有好酒,那现在就回去搬来,咱们一醉方休。”

    韩度稳稳的坐在凳子上,没有动弹,笑着说道:“现在我也没有,但是我知道一种酿造美酒的办法。如果大哥你能够等上几天,我就可以给你酿造出来。是男人就要骑最烈的马,喝最烈的酒。”

    眼睛在面前轻蔑的扫了一眼,嘴里啧啧有声,“像这种酒,喝着没有什么意思。”

    见韩度把这酒说的一文不值,其他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信韩度说的话。

    而蓝玉是不信的,虽然他不知道韩度说的最烈的酒是什么样子,但是他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酒,短短几天时间也是不可能酿造出来的。

    蓝玉盯着韩度,忽然笑了,他知道韩度是怕了,故意找借口想要脱身。

    便道:“那咱们就赌一赌,贤弟要是能够在十天之内酿造出你说的那种烈酒,那咱们上次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不过如果你不能,那你就把这桌子上的酒全都喝下去,怎么样?”

    韩度看着桌子上十几个大酒坛子,这一个恐怕都要装三十斤酒。真要是让自己一个人喝下去,就是喝死了都不可能。

    不过韩度胸有成竹,站起来,伸手和蓝玉击掌,笑道:“一言为定。”

    说完便起身告辞,挥一挥衣袖走了。

    韩度还没有回到家里,就被老朱给提溜到面前。

    “皇上找微臣,有何要事?”

    老朱斜靠在龙椅上,听了韩度的话,慢条斯理的说道:“前几天信国公来找朕,说是要开一家酒楼,希望朕允许。”

    韩度闻言,顿时了然。

    看来汤和的速度不慢,竟然真的来找过老朱了。

    老朱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抬眼看了看韩度,才继续说道:“是你的主意?”

    闻言,韩度谄笑一下,试着解释,“皇上明鉴,也不能说是微臣的主意。臣只是见信国公喜欢吃这些,便给他提了一下。”

    韩度的狡辩毫无作用,老朱心里心知肚明。

    只是老朱对此不想追究韩度而已,便没有多说什么。犹豫了片刻,老朱说道:“汤和这么多年,没想到越活越来劲了。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想着开什么酒楼。只是你们开酒楼就开酒楼吧,为什么想要把朕拉上?朕看的起这仨瓜俩枣的吗?”

    “是是是,皇上富有天下岂能在乎这点散碎银子?”韩度立刻陪笑,“多半是因为信国公心里惦记着陛下,这才到陛下面前献丑的吧。”

    韩度也不知道汤和究竟和老朱说了些什么,看老朱的样子,汤和多半是和他说了愿意给老朱分成的事情。至于,究竟有没有请老朱帮忙号召大家吃海鲜,韩度就不知道了。

    老朱听了,不置可否。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停下回头问韩度:“你以为朕真的有必要,号召百姓吃那些东西吗?”

    果然,汤和把这事也给老朱说了。

    韩度闻言,顿时神色一肃,说道:“绝对有必要,皇上。自古以来,天下的粮食就没有足够吃的时候。如果百姓能够多吃一口海鲜,那么就能够节约一口的粮食下来。如果百姓一年的食粮,海鲜能够占到一半,那么就有同样的一半粮食节约下来。如果每年都能够节约下来这么多的粮食,那朝廷就再也不用担心什么荒年、灾年了,即便是遇到大灾之年,朝廷手里有粮,也就有余力养活百姓。”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不管是朝廷和人都是一样。只要能够养活百姓,那天下太平的日子便不远了。

    现在大明更不就没有储备的粮食,老朱虽然下旨各县设置有粮仓。丰年的时候,把百姓多余的粮食储备近粮仓,而一旦遇到灾年,便将这些粮食拿出来,赈济百姓。

    可以说,老朱的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由于这个时候粮食亩产量低,本来能被储备就不多,而干旱洪涝频发,今年或许是丰年刚刚储备了一点粮食,明年或许就遇到干旱或者是洪涝。好不容易储备起来的粮食,又要拿出去赈济百姓。

    如此下来,这个政策几乎是形同虚设,顶不上什么大用。

    根本原因就是粮食太少。

    说完,韩度紧紧的盯着老朱,想要知道老朱究竟是什么想法。毕竟开食源的事情,早就和老朱说起过了。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丝毫消息,韩度也拿捏不准老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