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一百三十九章 西晋奠基——司马懿
热门推荐:
我一个残疾你让我出道做偶像!?
诸天万界:系统制造商
四合院:我是何大清亲弟
团宠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横的崽
傻大阳,求求你,弄死我吧
大召荣耀
我是精神念师,夺舍太古神虫
诡海奇航
被迫嫁给街溜子,懒女她轻松拿捏
司马懿,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文学掾。曹操称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与陈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襄樊之战时和蒋济劝曹操勿迁都,可割南封孙权,令其袭杀关羽,事后如他所料。曹丕代汉后,司马懿节节高升,开始掌握重权。曹叡继位后,司马懿坐镇宛城,督荆、豫二州军事,主持荆州对吴攻战,后接替曹真总管对蜀汉的防御任务,数次成功防御诸葛亮北伐。在淮南和上邽的屯田成效显着,为魏军屯的创办人。后出兵平公孙渊。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后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早在三国时期,坊间传闻当世有四大权谋家,即“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幼麒是姜维,冢虎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是司马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西晋王朝的真正奠基者。司马懿为后人熟知的事迹,恐怕就是和诸葛亮的七年抗战史了。期间虽然司马懿败数居多,可是在与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上都能算是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的诸葛亮的战斗中,司马懿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诸葛亮在被围困多日后,于营中病逝,此后蜀郡便兵败如山倒,如果不是当时魏明帝不肯下令,司马懿很可能就会成功直捣黄龙,彻底灭掉蜀国。
司马懿活到七十三岁,在纷乱不定、物质贫瘠的魏晋年代,这已经算是高寿了。要知道魏晋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司马懿大半生都位居人臣之首,累牍繁简、驰骋沙场的政治生涯,本应是最消耗人的生命力的,并且所谓“伴君如伴虎”,人的生命一旦走上仕途就不受保障了,可是司马懿终究还是顺利走完大半人生路,靠的不是灵丹妙药延年益寿,而是他的大智慧和大机智。
司马懿擅长装病,曹操还是一个小领主时,便找人礼聘司马懿,司马懿明白,当时的曹操还不是汉朝统治者的对手,长期待在他的身边是件危险的差事,所以就装病在床。曹操屡次请人去打探虚实,结果每一个使者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动也不动,都相信司马懿真的中风了,后来曹操也相信了这一事实,短时间内没有再去找司马懿。最厉害的是,司马懿晚年的时候,魏帝曹芳年幼,曹爽党群意欲篡权夺位,司马懿为避一时风头,同时也给自己积蓄力量,一举铲除曹爽党群,再次装病,曹爽认为天下间唯一能对他篡权之事,构成不利影响的就是司马懿这个老骨头,并且也早有耳闻,司马懿极其擅长装病,所以便派出心腹上门,察看其是否真病了。探子进了司马家大门后,司马懿就以他的老谋深算,给后学们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将计就计”。司马懿在两名婢女的搀扶下,于厅中会见了探子,这时一婢女递上一碗汤药,司马懿用嘴去接,结果喝得汤药流满了衣领,把前胸衣弄得斑斑驳驳,探子又向司马懿试探性提问,司马懿直接伪装成说话已经不灵便的样子,吞吞吐吐、含糊结舌,一副不日就将赴死的颓态,探子一看,老家伙都成这样了,赶紧回去把这好消息报告了曹爽,这次装病很好地麻痹了曹爽,基本上让曹爽放弃了对司马懿的戒心,从而也对后来司马懿一网打尽曹爽党群,提前投了一枚烟雾弹。这等城府,这等演技,要放在现今,估计横扫各项影帝奖项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在当时,这种战术为司马懿避去,很多不可直面的麻烦和祸事,也为他日后重新崛起进行了有效的软缓冲。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三朝老臣,两度被主上托孤。第一次是曹丕死的时候,把曹睿托付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第二次再被曹睿托孤时,已经六十岁了。司马懿当时可是战功赫赫、履历丰富。曹魏对外作战一共有四条战线,辽东对公孙家,汉中对蜀汉,宛城一线、合肥一线对东吴。在这四条战线上,司马懿都统帅过军队立过战功。其中在辽东平定公孙渊、在上庸平定孟达叛乱的过程中,无不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能和大将风范。在曹操曹丕曹睿三朝,司马懿勤勤恳恳,忠心不二,为主上分忧,为生民立命,被视为朝廷的栋梁。
正因为如此,曹睿托孤给司马懿的时候,场面十分感人。当时司马懿刚刚在辽东与公孙渊打完仗,回洛阳的途中做了一个梦,梦到曹睿趴在自己的膝盖上说:“看看我的脸。”司马懿一看发现与往常不同。醒后他有不好的预感。果然三日之中接到五封诏书,催他赶紧回宫见面。司马懿一夜之间赶路四百里回到洛阳,病重的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我忍着死,就是为了见你一面,现在见上了,死也没有遗憾了。”又让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子,言之切切的说“这是我的儿子,你千万别认错了啊。”司马懿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后来司马家夺权篡位,人们再看这一场景的时候心中便别有万千滋味。编纂《晋书》的时候,唐太宗就亲自提笔上阵,痛斥司马懿辜负了主上的“忍死之托”。
司马懿经历三代托孤辅主,多年政治经验的积累,使他培养了一群可靠精干的羽翼臣子,终于在扫除曹爽党群后,成功从幕后走向台前,如同当初曹操以魏代汉般,以晋代魏,控制着几乎整个天下的政权。然后司马懿到死,都没有封王称帝,其实以他当时权倾天下的条件完全可以做到,他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很可能是因为受曹氏一门恩泽太深,没有曹操就没有司马懿,曹操知司马懿、识司马懿、信司马懿,曹操之后的曹丕、曹叡都是如此,甚至到了魏文帝时期,无论是文帝还是明帝与司马懿商讨天下大事时,都是亲自奔赴司马懿家中,对司马懿的待遇宛如汉待萧何般。
司马懿这一人物形象十分复杂,无法简单的说他是贤臣还是佞臣,甚至你都无法确切的说出他对曹魏竟是忠心耿耿,还是早就包藏祸心,司马懿经历了积极效忠到反叛夺权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政治立场逐渐转变。《三国演义》对于司马懿的描写基本上还是符合历史的。魏明帝时期,司马懿才被正式委以重任,从而能充分发挥他的军政才干,即率兵抵御诸葛亮,这与《三国演义》的叙述大致相同。
由于司马懿及其子孙在夺权过程中的手段太过于残忍、狡诈,以至于后来的东晋明帝司马绍都看不下去了,东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明帝问前世为何能得到天下,王导于是陈述司马懿是怎样创业的,又提到司马昭时高贵乡公曹髦被弑之事,明帝将脸埋于床上羞愧地说:“如你所言,晋朝如何得以长久啊!”
早在三国时期,坊间传闻当世有四大权谋家,即“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幼麒是姜维,冢虎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是司马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西晋王朝的真正奠基者。司马懿为后人熟知的事迹,恐怕就是和诸葛亮的七年抗战史了。期间虽然司马懿败数居多,可是在与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上都能算是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的诸葛亮的战斗中,司马懿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诸葛亮在被围困多日后,于营中病逝,此后蜀郡便兵败如山倒,如果不是当时魏明帝不肯下令,司马懿很可能就会成功直捣黄龙,彻底灭掉蜀国。
司马懿活到七十三岁,在纷乱不定、物质贫瘠的魏晋年代,这已经算是高寿了。要知道魏晋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司马懿大半生都位居人臣之首,累牍繁简、驰骋沙场的政治生涯,本应是最消耗人的生命力的,并且所谓“伴君如伴虎”,人的生命一旦走上仕途就不受保障了,可是司马懿终究还是顺利走完大半人生路,靠的不是灵丹妙药延年益寿,而是他的大智慧和大机智。
司马懿擅长装病,曹操还是一个小领主时,便找人礼聘司马懿,司马懿明白,当时的曹操还不是汉朝统治者的对手,长期待在他的身边是件危险的差事,所以就装病在床。曹操屡次请人去打探虚实,结果每一个使者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动也不动,都相信司马懿真的中风了,后来曹操也相信了这一事实,短时间内没有再去找司马懿。最厉害的是,司马懿晚年的时候,魏帝曹芳年幼,曹爽党群意欲篡权夺位,司马懿为避一时风头,同时也给自己积蓄力量,一举铲除曹爽党群,再次装病,曹爽认为天下间唯一能对他篡权之事,构成不利影响的就是司马懿这个老骨头,并且也早有耳闻,司马懿极其擅长装病,所以便派出心腹上门,察看其是否真病了。探子进了司马家大门后,司马懿就以他的老谋深算,给后学们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将计就计”。司马懿在两名婢女的搀扶下,于厅中会见了探子,这时一婢女递上一碗汤药,司马懿用嘴去接,结果喝得汤药流满了衣领,把前胸衣弄得斑斑驳驳,探子又向司马懿试探性提问,司马懿直接伪装成说话已经不灵便的样子,吞吞吐吐、含糊结舌,一副不日就将赴死的颓态,探子一看,老家伙都成这样了,赶紧回去把这好消息报告了曹爽,这次装病很好地麻痹了曹爽,基本上让曹爽放弃了对司马懿的戒心,从而也对后来司马懿一网打尽曹爽党群,提前投了一枚烟雾弹。这等城府,这等演技,要放在现今,估计横扫各项影帝奖项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在当时,这种战术为司马懿避去,很多不可直面的麻烦和祸事,也为他日后重新崛起进行了有效的软缓冲。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三朝老臣,两度被主上托孤。第一次是曹丕死的时候,把曹睿托付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第二次再被曹睿托孤时,已经六十岁了。司马懿当时可是战功赫赫、履历丰富。曹魏对外作战一共有四条战线,辽东对公孙家,汉中对蜀汉,宛城一线、合肥一线对东吴。在这四条战线上,司马懿都统帅过军队立过战功。其中在辽东平定公孙渊、在上庸平定孟达叛乱的过程中,无不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能和大将风范。在曹操曹丕曹睿三朝,司马懿勤勤恳恳,忠心不二,为主上分忧,为生民立命,被视为朝廷的栋梁。
正因为如此,曹睿托孤给司马懿的时候,场面十分感人。当时司马懿刚刚在辽东与公孙渊打完仗,回洛阳的途中做了一个梦,梦到曹睿趴在自己的膝盖上说:“看看我的脸。”司马懿一看发现与往常不同。醒后他有不好的预感。果然三日之中接到五封诏书,催他赶紧回宫见面。司马懿一夜之间赶路四百里回到洛阳,病重的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我忍着死,就是为了见你一面,现在见上了,死也没有遗憾了。”又让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子,言之切切的说“这是我的儿子,你千万别认错了啊。”司马懿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后来司马家夺权篡位,人们再看这一场景的时候心中便别有万千滋味。编纂《晋书》的时候,唐太宗就亲自提笔上阵,痛斥司马懿辜负了主上的“忍死之托”。
司马懿经历三代托孤辅主,多年政治经验的积累,使他培养了一群可靠精干的羽翼臣子,终于在扫除曹爽党群后,成功从幕后走向台前,如同当初曹操以魏代汉般,以晋代魏,控制着几乎整个天下的政权。然后司马懿到死,都没有封王称帝,其实以他当时权倾天下的条件完全可以做到,他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很可能是因为受曹氏一门恩泽太深,没有曹操就没有司马懿,曹操知司马懿、识司马懿、信司马懿,曹操之后的曹丕、曹叡都是如此,甚至到了魏文帝时期,无论是文帝还是明帝与司马懿商讨天下大事时,都是亲自奔赴司马懿家中,对司马懿的待遇宛如汉待萧何般。
司马懿这一人物形象十分复杂,无法简单的说他是贤臣还是佞臣,甚至你都无法确切的说出他对曹魏竟是忠心耿耿,还是早就包藏祸心,司马懿经历了积极效忠到反叛夺权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政治立场逐渐转变。《三国演义》对于司马懿的描写基本上还是符合历史的。魏明帝时期,司马懿才被正式委以重任,从而能充分发挥他的军政才干,即率兵抵御诸葛亮,这与《三国演义》的叙述大致相同。
由于司马懿及其子孙在夺权过程中的手段太过于残忍、狡诈,以至于后来的东晋明帝司马绍都看不下去了,东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明帝问前世为何能得到天下,王导于是陈述司马懿是怎样创业的,又提到司马昭时高贵乡公曹髦被弑之事,明帝将脸埋于床上羞愧地说:“如你所言,晋朝如何得以长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