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三十六章 吴首任丞相——孙邵
热门推荐:
师兄,我才是哥哥啊!
国家接班人
末世女魂穿抗战年代
一身大圣神通,碾压高武合理吧
弑神弑佛
宝可梦:大地的暴君
人到晚年,绝美魔女拿我当炉鼎!
我一个残疾你让我出道做偶像!?
诸天万界:系统制造商
孙邵,本为孔融功曹,融称曰“廊庙才也”。从刘繇於江东。及权统事,数陈便宜,以为应纳贡聘,权即从之。拜庐江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为丞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张温、暨艳奏其事,邵辞位请罪,权释令复职,年六十三卒。
历数魏蜀吴,两家丞相功勋卓着,为何江东吴家孙邵名不见经传?曹魏与蜀汉的首任丞相,都是功苦功高、享誉盛名。那么孙吴呢?孙邵,知名度之低,就连《三国志》都没有为其立传,《三国演义》更是只字不提,孙邵的生平,在《三国志》裴注引《吴录》当中可以看到,孙邵虽然也姓孙,不过他是出身北海,和出身吴郡的孙吴皇族没什么关系。
孙邵,不是孙权的本族人,生长在青州北海国,曾经受知于国相孔融,当了孔融的功曹。其后,在扬州刺史刘繇下面作官,于刘繇战败以后,被孙策收用。孙权上台以后,他劝孙权对许县朝廷纳贡上表,弄好了对曹操的关系,颇受孙权赏识。孙权先后任命孙邵为庐江郡太守,与车骑将军长史,那时候已经是建安十四年,在孙权与刘备打胜了曹操以后,刘备上表推荐孙权为“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再过了十几年,孙权称王,定国号为“吴”,年号为“黄武”,孙权正式确立自己的政权后,论功封赏。
但在丞相一职上他却犹豫不定,张昭和孙邵毫无争议地成为唯二的候选人:论资历,两人同为一国元老,论功勋,两人同样显赫;论人缘,两人也都深得众臣爱戴,最后孙权考虑再三,放弃多次直言劝谏而引起不快的托孤重臣张昭,封他当年在阳羡做县长时的老师孙邵,为吴国首任丞相,加威远将军,并封阳羡侯。
孙邵位居丞相,而在《三国志》东吴的部分,竟然没有一卷或一分卷的传记,这是因为他与一位姓张名温的格格不入,而陈寿所根据的史料,是张温的“党羽”韦昭所写。孙邵当丞相,当到黄武四年病故,《吴录》说他享年三十六岁,费解。孙权已经实岁四十四岁,孙邵作过刘繇的僚屑,不可能年纪比孙权,还小了八岁。
吴主认为当时的官僚选举制度存在弊端,希望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但这样的改革又势必与江东各大家族的利益不合,因此他依照太傅张温的推荐,起用了没有太大后台的吴郡人暨艳,担任选曹郎,令其直接听命于自己。暨艳上位之后,立即发起大规模的官吏考察运动,措施十分严厉,不称职的官员们几乎都被弹劾降级,能保住官职的人不到十分之一。被弹劾的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当时江东的官二代,这些人几乎都被发配去军营充军,任由将军们指挥。毫无疑问,暨艳的行为损害到了不少江东大族的既得利益,追溯其因,背后就是意图借机削弱,江东各大豪门势力的吴主孙权。
但暨艳和他的举荐者张温,显然都是恃宠而骄的人,得到孙权信任和宠爱的他们,就在这一年,竟然把弹劾的矛头指向了丞相孙邵,理由是孙邵原来担任车骑将军长史时,其下属行为不检点,而孙邵觉察后未能及时制止,对下属显然是包庇纵容的态度,遭此弹劾,深知学生性格的孙老师惭愧地写了封奏折,深刻检讨自己的过失,并辞去丞相一职谢罪。
这个时候还是重感情的孙权站了出来,亲自上门,为老师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表示对所谓的“过失”不予追究的同时请求老师继续任职,与此同时,暨艳过分激进的改革措施彻底激怒了既得利益者们,很多在这场考核中被撤职的人纷纷上书,指责暨艳做事全凭感情不讲道理,请求孙权对暨艳进行处分,心虚的孙权不得已之下,只得跳过审判阶段,直接将暨艳赐死,吴国吏治闹剧就此暂告一段落。
‘暨艳案’了结一年后,63岁的孙邵在建业病逝,临终前他上表孙权,推荐了顾谭、诸葛恪等一批新生代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吴国的中坚力量,他病逝一个月后,孙权任命太常顾雍接任丞相一职。
孙邵于官居丞相的不到三年时间,有过什么重大贡献,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仅仅知道的是在这不到三年的期间,孙权受不了曹丕催遣“任子”的压迫,对蜀汉信使往返,言归于好,这可能是由于孙邵作了如此的政策上的建议。
既然孙邵是孙权如此重视的人,那么为什么《三国志》对他的记载却这么少呢?《三国志》裴注引《志林》,提出一个看法:《三国志》的<吴书>,主要是改编自孙吴大臣韦昭所编写的《吴书》,而韦昭出身吴郡,属于孙吴本土派,对于“外地人”的孙邵,就任丞相自然会多方打压,期间本土派还甚至上表弹劾孙邵,一度让他辞职下台。
由于这个缘故,韦昭在编写《吴书》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识地忽略孙邵的生平事迹。
历数魏蜀吴,两家丞相功勋卓着,为何江东吴家孙邵名不见经传?曹魏与蜀汉的首任丞相,都是功苦功高、享誉盛名。那么孙吴呢?孙邵,知名度之低,就连《三国志》都没有为其立传,《三国演义》更是只字不提,孙邵的生平,在《三国志》裴注引《吴录》当中可以看到,孙邵虽然也姓孙,不过他是出身北海,和出身吴郡的孙吴皇族没什么关系。
孙邵,不是孙权的本族人,生长在青州北海国,曾经受知于国相孔融,当了孔融的功曹。其后,在扬州刺史刘繇下面作官,于刘繇战败以后,被孙策收用。孙权上台以后,他劝孙权对许县朝廷纳贡上表,弄好了对曹操的关系,颇受孙权赏识。孙权先后任命孙邵为庐江郡太守,与车骑将军长史,那时候已经是建安十四年,在孙权与刘备打胜了曹操以后,刘备上表推荐孙权为“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再过了十几年,孙权称王,定国号为“吴”,年号为“黄武”,孙权正式确立自己的政权后,论功封赏。
但在丞相一职上他却犹豫不定,张昭和孙邵毫无争议地成为唯二的候选人:论资历,两人同为一国元老,论功勋,两人同样显赫;论人缘,两人也都深得众臣爱戴,最后孙权考虑再三,放弃多次直言劝谏而引起不快的托孤重臣张昭,封他当年在阳羡做县长时的老师孙邵,为吴国首任丞相,加威远将军,并封阳羡侯。
孙邵位居丞相,而在《三国志》东吴的部分,竟然没有一卷或一分卷的传记,这是因为他与一位姓张名温的格格不入,而陈寿所根据的史料,是张温的“党羽”韦昭所写。孙邵当丞相,当到黄武四年病故,《吴录》说他享年三十六岁,费解。孙权已经实岁四十四岁,孙邵作过刘繇的僚屑,不可能年纪比孙权,还小了八岁。
吴主认为当时的官僚选举制度存在弊端,希望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但这样的改革又势必与江东各大家族的利益不合,因此他依照太傅张温的推荐,起用了没有太大后台的吴郡人暨艳,担任选曹郎,令其直接听命于自己。暨艳上位之后,立即发起大规模的官吏考察运动,措施十分严厉,不称职的官员们几乎都被弹劾降级,能保住官职的人不到十分之一。被弹劾的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当时江东的官二代,这些人几乎都被发配去军营充军,任由将军们指挥。毫无疑问,暨艳的行为损害到了不少江东大族的既得利益,追溯其因,背后就是意图借机削弱,江东各大豪门势力的吴主孙权。
但暨艳和他的举荐者张温,显然都是恃宠而骄的人,得到孙权信任和宠爱的他们,就在这一年,竟然把弹劾的矛头指向了丞相孙邵,理由是孙邵原来担任车骑将军长史时,其下属行为不检点,而孙邵觉察后未能及时制止,对下属显然是包庇纵容的态度,遭此弹劾,深知学生性格的孙老师惭愧地写了封奏折,深刻检讨自己的过失,并辞去丞相一职谢罪。
这个时候还是重感情的孙权站了出来,亲自上门,为老师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表示对所谓的“过失”不予追究的同时请求老师继续任职,与此同时,暨艳过分激进的改革措施彻底激怒了既得利益者们,很多在这场考核中被撤职的人纷纷上书,指责暨艳做事全凭感情不讲道理,请求孙权对暨艳进行处分,心虚的孙权不得已之下,只得跳过审判阶段,直接将暨艳赐死,吴国吏治闹剧就此暂告一段落。
‘暨艳案’了结一年后,63岁的孙邵在建业病逝,临终前他上表孙权,推荐了顾谭、诸葛恪等一批新生代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吴国的中坚力量,他病逝一个月后,孙权任命太常顾雍接任丞相一职。
孙邵于官居丞相的不到三年时间,有过什么重大贡献,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仅仅知道的是在这不到三年的期间,孙权受不了曹丕催遣“任子”的压迫,对蜀汉信使往返,言归于好,这可能是由于孙邵作了如此的政策上的建议。
既然孙邵是孙权如此重视的人,那么为什么《三国志》对他的记载却这么少呢?《三国志》裴注引《志林》,提出一个看法:《三国志》的<吴书>,主要是改编自孙吴大臣韦昭所编写的《吴书》,而韦昭出身吴郡,属于孙吴本土派,对于“外地人”的孙邵,就任丞相自然会多方打压,期间本土派还甚至上表弹劾孙邵,一度让他辞职下台。
由于这个缘故,韦昭在编写《吴书》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识地忽略孙邵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