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九十二章 历仕四帝——范慎
范慎,男,字孝敬,徐州广陵郡人,东吴中后期大臣,三国时期军事家、评论家。范慎的才干能文能武,范慎的为人严谨刚直,范慎的德行敦厚优秀,范慎的资历无与伦比,可以说,范慎是东吴中期一代人中的佼佼者。
范慎,对于知己的君主竭尽忠诚,对于清高有节操的朋友情意深厚,当时的士人以此敬重他,着有时政、文学论文二十篇,名曰《矫非》。
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于是立长子孙登为太子,为他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范慎与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谢景、刁玄、羊衜被选入侍奉太子,侍讲诗书,出从骑射。当时名闻天下的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最受器重,号为“太子四友”,而名望略逊的谢景、范慎、刁玄、羊衜号为“小四友”,于是东宫被世人称为多贤士,范慎时任太子宾客。当时,孙登让侍中胡综创作《宾友目》,里面称“究学甄微,游夏同科,则范慎。”但羊衜却不认同,对孙登说:“孝敬深而狭。”
孙亮即位,征辟范慎入朝担任侍中,之后又出补武昌左部督,在武昌整顿治理军队。吴末帝孙皓迁都武昌,非常忌惮范慎,下诏说:“范慎功勋德操都优秀出众,是朕所敬重和凭仗的,所以应该登上三公,用来顺应众人的期望。”于是任命范慎担任太尉,但范慎不满意自己作为名士却长期担任武将,于是托以自己年迈多病为由,告老辞官。当时他所统领的军队无论将军还是士卒都舍不得他,全营都为他的离开痛哭流涕,凤凰三年,病逝于家中,享年六十九岁。
范慎,自年少就才学深厚,德行优秀,还着有论文数十篇,可以说范慎本应为一代大儒名臣。但事与愿违,自孙登去世后,他除了一开始担任过侍中外,其余一生都被派遣到军中练兵。虽然成为了一代名将,却始终与自己的志向本意相违背,所以到了晚年被册封为太尉后,范慎眼见自己熬了多年还是不能转任文职,心灰意冷之下,就直接抗命辞官归隐了,可以说,范慎之才,更偏向于治政、治学上。
从他人对范慎的评价可以看出,范慎才名卓着,所以他虽然属于“小四友”之一,但仍然被孙登《宾友目》提为与诸葛恪、顾谭齐名,犹胜“大四友”中的张休、陈表;而且范慎为人严厉稳重,刚直不屈,所以孙皓日益昏庸后,最忌惮的人中就有范慎。
最后从范慎的资历看,范慎从孙权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已出仕,先后辅佐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皇帝,可谓是四朝元老,见证了东吴从兴盛走向衰败,他的一生,就是东吴的一本活历史,他也是孙皓朝独一一位吴大帝时期遗留重臣,在东吴后期,资历与政治目光无人能比。
范慎,对于知己的君主竭尽忠诚,对于清高有节操的朋友情意深厚,当时的士人以此敬重他,着有时政、文学论文二十篇,名曰《矫非》。
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于是立长子孙登为太子,为他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范慎与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谢景、刁玄、羊衜被选入侍奉太子,侍讲诗书,出从骑射。当时名闻天下的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最受器重,号为“太子四友”,而名望略逊的谢景、范慎、刁玄、羊衜号为“小四友”,于是东宫被世人称为多贤士,范慎时任太子宾客。当时,孙登让侍中胡综创作《宾友目》,里面称“究学甄微,游夏同科,则范慎。”但羊衜却不认同,对孙登说:“孝敬深而狭。”
孙亮即位,征辟范慎入朝担任侍中,之后又出补武昌左部督,在武昌整顿治理军队。吴末帝孙皓迁都武昌,非常忌惮范慎,下诏说:“范慎功勋德操都优秀出众,是朕所敬重和凭仗的,所以应该登上三公,用来顺应众人的期望。”于是任命范慎担任太尉,但范慎不满意自己作为名士却长期担任武将,于是托以自己年迈多病为由,告老辞官。当时他所统领的军队无论将军还是士卒都舍不得他,全营都为他的离开痛哭流涕,凤凰三年,病逝于家中,享年六十九岁。
范慎,自年少就才学深厚,德行优秀,还着有论文数十篇,可以说范慎本应为一代大儒名臣。但事与愿违,自孙登去世后,他除了一开始担任过侍中外,其余一生都被派遣到军中练兵。虽然成为了一代名将,却始终与自己的志向本意相违背,所以到了晚年被册封为太尉后,范慎眼见自己熬了多年还是不能转任文职,心灰意冷之下,就直接抗命辞官归隐了,可以说,范慎之才,更偏向于治政、治学上。
从他人对范慎的评价可以看出,范慎才名卓着,所以他虽然属于“小四友”之一,但仍然被孙登《宾友目》提为与诸葛恪、顾谭齐名,犹胜“大四友”中的张休、陈表;而且范慎为人严厉稳重,刚直不屈,所以孙皓日益昏庸后,最忌惮的人中就有范慎。
最后从范慎的资历看,范慎从孙权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已出仕,先后辅佐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皇帝,可谓是四朝元老,见证了东吴从兴盛走向衰败,他的一生,就是东吴的一本活历史,他也是孙皓朝独一一位吴大帝时期遗留重臣,在东吴后期,资历与政治目光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