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十六章 白莲教——林三、唐赛儿
热门推荐:
邪鼎
获得系统,却被美女反手搞进局子
送礼你提的,真送了你又不敢收?
快穿:炮灰不摆烂
炼丹房打杂,从废丹合成开始修仙
我在末日中艰难生存
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
末世直播召唤黑粉后,惊动了国家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林三,山东蒲台县人,唐赛儿之夫。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朱棣又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是主要战场。朱棣做皇帝后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大修宫殿,为了供养京师官员及军队,又组织南粮北调,修浚运河,开凿会通河,大量征调民夫,山东人民首当其冲。永乐年间,山东又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百姓吃树皮、草根、苟延生存,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广大人民陷入绝境,唐赛儿的父亲被抓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冲进宫府讨粮,林三被杀害。
唐赛儿,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林三之妻。林三死后据说唐赛儿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赛儿研习后通晓法术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在益都卸石棚寨起事。唐赛儿起事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军队,杀了青州都指挥使高风,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朝廷派出京师精兵,由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前来征讨,明军仗人多势众,包围了唐赛儿山寨,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突围而出,唐赛儿的部众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围安邱,唐赛儿部最后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但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踪。
山东蒲台,在元朝末年曾经是红巾军控制的地区,刘福通便派毛贵攻破胶州、莱州、益都、滨州等地,从此这一带在红巾军控制下,明教也从此深入到民间,直到明初,明教作为一种民间传播的秘密宗教,在当地保持了很大的影响。
唐赛儿,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民间宗教传播的环境中,自幼便开始诵读佛经,并以“佛母”自称,而她又略通武艺和兵法,效法元末红巾军,以白莲教联络民众。她的丈夫林三,也是明教成员,而且很可能是当地明教的领导者,只是较早去世,于是当地明教的秘密传播,便由唐赛儿承担起来。
唐赛儿的传教范围不仅仅在蒲台,到她发动起义的前夕,除蒲台之外,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都发展了大量教众。传说是唐赛儿一次祭奠丈夫归来时,在山麓见到石罅中露出一个石匣角,挖出来看,匣中有天书、宝剑等物,从此她便通晓法术,运用神剑,剪纸人马作战,完全成为了一个真正为教众们所信奉的“佛母”,这显然是唐赛儿为传播明教的宣传,而实际上她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是因为她能够真正有助于那些失去生计的贫民。
沉重的赋役和连年的灾荒,给山东地区民间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寻找生路的农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了对宗教的信仰上面,唐赛儿所发展的教众很快便多达数万人,从而令地方官府感到畏惧与束手无策。永乐十八年,一封奏折由直隶沂州卫传到了朱棣手中:“莒州贼董彦杲等聚众两千余人,以红白旗为号,大行劫杀,莒州千户孙恭等往招抚,杀其从者,势甚猖獗。”这就是唐赛儿起义。
实际上,在沂州卫上奏之前的几个月,唐赛儿的教众已经起义。唐赛儿的部下董彦杲、刘俊、宾鸿等率众两千余人,占据益都卸石棚寨,以红白旗为号,声势日盛。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带兵围剿卸石棚寨,唐赛儿利用益都山区的有利地形,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将官兵引进了葫芦谷,在狭隘的山谷中,唐赛儿带领伏兵杀入敌阵,大败官兵,高凤也被杀死。吃了亏的官府也随后便派莒州千户孙恭前往招抚,起义军他们拒绝了孙恭,并把随同前往的官兵也杀掉。只是这些事情都被地方官一直隐瞒不报,他们采取能镇压就镇压,能招抚就招抚策略,最终却是“三司皆以不蚤发系狱”。
地方上出了这等大事,朱棣闻奏大惊,山东是漕运要道,是供给京师的基础,朱棣遂命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都指挥使刘忠为副总兵官,精选5000京师精锐人马赶来镇压。临行之前,朱棣面授机宜:“贼凭高无水,且乏资粮,当坐困之,勿图近攻。”
初战告捷,唐赛儿起义军声威大振,她以卸石棚寨为根据地,不久又占领了莒州、即墨等县城,打击官府和豪富地主。青州以东的各地民众纷纷响应起义,“毁官衙,烧仓库”,开仓济贫,队伍迅速发展至2万多人,震动了京师。青州以东各地的群众纷纷响应,益都、诸城、安丘、莒州、胶州等州县先后出现了十几支义军。
同时,其他起义军也与明军展开了搏斗,其中以安丘城的战斗最为激烈。当时,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义军一万余人围攻安丘城,眼看就要攻下时,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率兵赶到,使起义军腹背受敌,最后失败。地方首领赵琬被俘就义,义军死伤两千多人,被俘者四千余人,皆被明军所杀,妻小被官府没收为奴,至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唐赛儿起义便被镇压下去。
在唐赛儿起义失败后,朱棣派柳升指挥军队追击从卸石棚寨突围的起义军,把俘获的起义军将领全部处死,但是起义军首领唐赛儿却已逃走,这使朱棣震怒,下令将柳升下狱,将参议、按察使、布政使以及出现起义各县的官吏全部处死。为了防止唐赛儿出家为尼,混入道姑行列,永乐帝在同年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于是先后有一万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师诘问,但是唐赛儿还是“不知所终”。
唐赛儿,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林三之妻。林三死后据说唐赛儿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赛儿研习后通晓法术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在益都卸石棚寨起事。唐赛儿起事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军队,杀了青州都指挥使高风,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朝廷派出京师精兵,由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前来征讨,明军仗人多势众,包围了唐赛儿山寨,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突围而出,唐赛儿的部众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围安邱,唐赛儿部最后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但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踪。
山东蒲台,在元朝末年曾经是红巾军控制的地区,刘福通便派毛贵攻破胶州、莱州、益都、滨州等地,从此这一带在红巾军控制下,明教也从此深入到民间,直到明初,明教作为一种民间传播的秘密宗教,在当地保持了很大的影响。
唐赛儿,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民间宗教传播的环境中,自幼便开始诵读佛经,并以“佛母”自称,而她又略通武艺和兵法,效法元末红巾军,以白莲教联络民众。她的丈夫林三,也是明教成员,而且很可能是当地明教的领导者,只是较早去世,于是当地明教的秘密传播,便由唐赛儿承担起来。
唐赛儿的传教范围不仅仅在蒲台,到她发动起义的前夕,除蒲台之外,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都发展了大量教众。传说是唐赛儿一次祭奠丈夫归来时,在山麓见到石罅中露出一个石匣角,挖出来看,匣中有天书、宝剑等物,从此她便通晓法术,运用神剑,剪纸人马作战,完全成为了一个真正为教众们所信奉的“佛母”,这显然是唐赛儿为传播明教的宣传,而实际上她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是因为她能够真正有助于那些失去生计的贫民。
沉重的赋役和连年的灾荒,给山东地区民间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寻找生路的农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了对宗教的信仰上面,唐赛儿所发展的教众很快便多达数万人,从而令地方官府感到畏惧与束手无策。永乐十八年,一封奏折由直隶沂州卫传到了朱棣手中:“莒州贼董彦杲等聚众两千余人,以红白旗为号,大行劫杀,莒州千户孙恭等往招抚,杀其从者,势甚猖獗。”这就是唐赛儿起义。
实际上,在沂州卫上奏之前的几个月,唐赛儿的教众已经起义。唐赛儿的部下董彦杲、刘俊、宾鸿等率众两千余人,占据益都卸石棚寨,以红白旗为号,声势日盛。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带兵围剿卸石棚寨,唐赛儿利用益都山区的有利地形,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将官兵引进了葫芦谷,在狭隘的山谷中,唐赛儿带领伏兵杀入敌阵,大败官兵,高凤也被杀死。吃了亏的官府也随后便派莒州千户孙恭前往招抚,起义军他们拒绝了孙恭,并把随同前往的官兵也杀掉。只是这些事情都被地方官一直隐瞒不报,他们采取能镇压就镇压,能招抚就招抚策略,最终却是“三司皆以不蚤发系狱”。
地方上出了这等大事,朱棣闻奏大惊,山东是漕运要道,是供给京师的基础,朱棣遂命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都指挥使刘忠为副总兵官,精选5000京师精锐人马赶来镇压。临行之前,朱棣面授机宜:“贼凭高无水,且乏资粮,当坐困之,勿图近攻。”
初战告捷,唐赛儿起义军声威大振,她以卸石棚寨为根据地,不久又占领了莒州、即墨等县城,打击官府和豪富地主。青州以东的各地民众纷纷响应起义,“毁官衙,烧仓库”,开仓济贫,队伍迅速发展至2万多人,震动了京师。青州以东各地的群众纷纷响应,益都、诸城、安丘、莒州、胶州等州县先后出现了十几支义军。
同时,其他起义军也与明军展开了搏斗,其中以安丘城的战斗最为激烈。当时,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义军一万余人围攻安丘城,眼看就要攻下时,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率兵赶到,使起义军腹背受敌,最后失败。地方首领赵琬被俘就义,义军死伤两千多人,被俘者四千余人,皆被明军所杀,妻小被官府没收为奴,至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唐赛儿起义便被镇压下去。
在唐赛儿起义失败后,朱棣派柳升指挥军队追击从卸石棚寨突围的起义军,把俘获的起义军将领全部处死,但是起义军首领唐赛儿却已逃走,这使朱棣震怒,下令将柳升下狱,将参议、按察使、布政使以及出现起义各县的官吏全部处死。为了防止唐赛儿出家为尼,混入道姑行列,永乐帝在同年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于是先后有一万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师诘问,但是唐赛儿还是“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