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十八章 《后北征录》——金幼孜
热门推荐:
我是精神念师,夺舍太古神虫
诡海奇航
被迫嫁给街溜子,懒女她轻松拿捏
重生后,公主抱着她的暗卫不撒手
墨者之量子古武
穿越六零,带着妹妹去下乡
雷映刀光,鬼神泣
邪鼎
获得系统,却被美女反手搞进局子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号退庵,徘山村人。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讲授《春秋》。迁右谕德兼侍讲,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与杨荣并为文渊阁大学士,随明成祖朱棣历次北征,据马鞍立记山川地形。明仁宗即位后,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
金幼孜,出生于江西新淦,生而聪颖,“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其父雪崖先生奇之。长大后,闻清江县着名的学者聂铉归乡,任庐陵教谕,拜其为师,从聂铉学习儒家经典《春秋》。学成后,入新淦县学为邑庠生,与练子宁同学,二人十分友善,练子宁曾经对金幼孜说:“子异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无相负也。”后来练子宁确实殉死社稷,金幼孜也的确历仕累朝、位至宰辅。
幼孜赴省城南昌参加己卯科乡试,中第九名举人,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此科的考官是董伦、高逊志,幼孜列第十三名。殿试建文皇帝亲自策问,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金幼孜已经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飞跃,实现了由平民到国家储备干部的身份转变。金幼孜登第后,朝廷即授以户科给事中之职,这个官职不大,属从七品。明初仿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置左右给事中各一人,掌规谏、稽察之事,说白了,就是言官,碰到皇帝做错了什么事你就得勇敢地站出来批评指正,当然对于百官之言行,给事中也有权弹劾。
朱棣的靖难军在破南京城之际,翰林修撰王艮、解缙、吴溥、胡广等聚集在吴溥家中,相约要殉道死社稷,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慷慨激昂地发言,唯独王艮默默地哭泣不说话,最终也只有王艮饮毒自杀。据《明史·周是修传》记载:“初与士奇、解缙、胡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朱棣破城,解缙、杨士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相继迎附,表示归顺,练子宁因不屈服于强权而被杀灭族,幼孜以翰林检讨之职入直文渊阁,同直者共七人,皆参掌机密、以备顾问。
金幼孜等七人入直内阁后不到一个月皆升职,幼孜为翰林院侍讲,官阶承直郎,明成祖赐予幼孜象笏、幞头与二品织金衣等物。当时仁宗还是皇太子,成祖命翰林院官员为太子讲解儒经,才子解缙讲《尚书》、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讲解《诗经》,幼孜则负责《春秋》的解说与教授,幼孜遂承命作《春秋要旨》三卷。宣宗为皇长孙,成祖又命翰林院近侍官员辅导宣宗读书,幼孜参与其中,成为宣宗的老师。
朱棣率军队亲征北方的蒙古鞑靼部落,金幼孜、胡广、杨荣随行出征,朱棣非常赞赏幼孜的文才,每经要地,就让金幼孜记录其山川地形。当时正值初春,天寒地冻,风雪刺骨,成祖对于金幼孜等来自南方的文臣甚为关怀,大军到达兴和的时候,成祖单独召见了胡广,告诉他脚受冻的时候不要立即去烤火取暖,慢慢行走脚自然会暖和了,接着又问道:“金幼孜在哪?他的脚不会冻伤了吧?”
朱棣不仅很欣赏幼孜的文采,而且对幼孜本人也极为爱重,两人话很投机,据金幼孜自己的记述,每晚明成祖都要和他在营帐里深谈到夜半二、三更,足见幼孜受宠信之程度。大军从凌霄峰出发,由于行军速度较快,幼孜、胡广、杨荣三人没有来得及跟上明成祖的车驾,迷路失陷于山谷中,经过艰难跋涉才在第二天的早晨到达大营,幼孜三人去拜见成祖,成祖见到三人后喜出望外,问:“你们怎么才来?”三人答以迷失方向之由,成祖听后大笑,说:“你们也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幼孜三人出,遇见兵部尚书方宾,方宾告诉他们说昨日皇上在途中多次召见你们三个人,久久不见人来,就知道你们肯定是迷路了,很是担忧一共派了三十人四处寻找你们的踪迹,早晨又增派了十余人前去,不曾想你们自己回来了。幼孜听后甚为感动,他在《北征前录》中说道:“幼孜自惟以一介书生,荷蒙圣上眷顾,顷刻不忘,天地之德,将何以为报。”真情地流露出对成祖的知遇之恩,和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由于朱棣想要掩盖自己篡夺皇位的事实与罪名,对于建文年间已经修好的史书《太祖实录》中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甚为不满,遂诏儒臣重新修撰一部为自己正名的史书,金幼孜参与撰修。朱棣亲征蒙古瓦剌部,幼孜与胡广、杨荣皆随从出征,幼孜撰有《北征后录》一卷,回京后,成祖命金幼孜、胡广、杨荣等文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次年书成,赏赐甚厚。
朱棣率军从北京出发,亲征蒙古阿鲁台部,是为第三次北征,幼孜随行,由于深入蒙古腹地,军士疲惫、后勤难以跟进,加上离敌军大本营尚远,幼孜遂与杨荣上疏言利害,成祖从之,遂下诏班师。七月,成祖再次亲征蒙古阿鲁台部,幼孜从,途中侦知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大军驻师不进,十月,也先土干投降,成祖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十一月,班师回京。鞑靼部进犯明朝边关,明成祖组织第五次北征,一代英主朱棣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将在这次征伐途中终结,再没能回到北京的紫禁城,而随行的金幼孜也想不到自己,会在这次北征途中发挥决定这个帝国未来命运的作用。
这一次出师进行的并不顺利,据《明史·杨荣传》记载:“当是时,帝凡五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成祖很是惶惑,召集群臣询问进退之策,群臣皆惧罪,唯唯不敢言,只有金幼孜一人劝谏说不宜孤军深入,成祖不听。大军到达开平的时候,成祖做了一个梦,说一个神仙反复和自己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知何意,便以之问杨荣与幼孜,杨荣和金幼孜答道:“陛下北征之举,目的在于除暴安民,但是大漠自然环境恶劣,若孤军深入,恐有丧师之危险,愿陛下留心。”成祖听后认为二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命二人草诏班师,并宣谕诸部。
还师至榆木川时,朱棣驾崩,年六十五,随行太监马云不知所措,秘密地与阁臣杨荣、金幼孜商议处置之策。杨、金二人认为六军在外,离京师尚远,应该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又熔锡为棺,以礼装殓成祖之遗体,放在御车中。为掩人耳目,二人还做到了“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有人建议以他事之名书写一道敕令,将皇帝驾崩的消息告诉留守北京的皇太子,杨、金二人反对说:“先帝在世时诏令称‘敕’,如今皇上已经驾崩了如何称‘敕’,如此是为诈,罪不小。”众人皆点头称是,二人遂草拟遗诏,令皇太子朱高炽继皇帝位。
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先行回京,驰报皇太子成祖晏驾之事,金幼孜则在后负责护送成祖梓宫回京。八月甲辰,杨荣到达京师,皇太子朱高炽派自己的儿子皇太孙朱瞻基,前往开平奉迎成祖梓宫,己酉,皇太孙至军中,始发丧。民间盛传金幼孜“七日为君”的故事,大致说金幼孜护送成祖梓宫回京途中一切诏令皆出自幼孜之手,代行皇帝之权,距杨荣到达京师之日刚好七天,故曰“七日为君”。然《明史》中说杨荣在七月壬辰开始出发回京,在八月甲辰抵达北京,以此推算,其间有12天,不止7日,故此事虽有之,然时间不确。
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是为仁宗,仁宗对于永乐朝内阁旧臣,尤其是当过自己老师的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更加倚任,皆委以重用。幼孜进官户部右侍郎,仍兼文渊阁大学士、翰林学士之职。宣宗被立为皇太子,群臣加恩,幼孜拜资善大夫、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遇甚厚。
仁宗命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人,在北京承天门外一起审理囚犯,并给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下诏,规定以后审判重要案犯必须要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位内阁大学士参加。仁宗在西角门召见廷臣,颁赐制诰,并对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人说:“三位爱卿和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都是先帝信赖的重臣,朕也要依靠你们治理好天下,朕曾经听闻以前的君王不喜欢大臣的直言劝谏,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之臣,也害怕皇帝的威严,一味顺从皇帝的旨意和脸色,常常保持沉默以自保。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应该引以为戒啊。”遂赐金幼孜、杨荣、杨士奇、蹇义、夏原吉五人银章各一枚,上面刻有“绳愆纠缪”四字,意思是如果皇帝或者朝政有什么过失,他们五人可以凭此上述直谏,不受阻碍。仁宗在五人的诰词后加上了两句话——“勿谓崇高而难入,勿以有所从违而或怠”,鼓励他们直言,幼孜等人见仁宗如此信任倚重,皆顿首称谢。
金幼孜由于自从考中进士在京师为官,25年来从未回过家乡,思乡念亲之情可想而知,故金幼孜上奏仁宗说母亲罗氏年老、自己又长年未回,甚是想念,望皇上体谅臣子之心,准其归乡看望母亲。仁宗表示很理解,同意其回乡省母,并给以兵部勘合,可以享受沿途驿站的招待,在金幼孜之前,朝中大臣没有请假归乡看望亲人的先例,至此皇帝下诏,规定若三年以上未与至亲相见的,可以告假归省。金幼孜回家后不久,生母罗氏便去世了,幼孜遂留在培山老家处理母亲的丧事,宣宗皇帝即位后,下诏起用,恢复原官,又命幼孜担任总裁官,负责纂修成祖、仁宗两朝实录。
宣宗命幼孜持节前往宁夏,册封庆王府中安化郡王和真宁郡王的王妃,幼孜所到之处,详细询问兵士、百姓之疾苦,一一记录下来,回朝后上奏皇帝,宣宗皆听从接纳。永乐、洪熙两朝实录修成,皇帝颁赐幼孜白金鞍马、金织袭衣等物,并赐宴于中府。幼孜跟随宣宗巡视边关,经过鸡鸣山时,宣宗说道:“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幼孜对曰:“太宗寻悔此役,故建悯忠阁。”宣宗又说:“此山崩于元顺帝时,为元亡征。”幼孜再对:“顺帝亡国之主,是山不崩,国亦必亡。”
年过花甲的金幼孜患疾,宣宗命御医前往金幼孜家中诊断,幼孜病情恶化,同僚好友杨荣、杨士奇前往其家看望,幼孜病重之时仍废私念公,说道:“死无足惜,但愧无以报朝廷、益生民。”家人请求幼孜上书祈恩于子,幼孜正色说道:“此君子所耻也。”说完,幼孜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四岁。
金幼孜有五子:长昭伯,娶吉水县周岐凤之女为妻;次武伯、坚伯、文伯、寿伯;女五,皆有归。对于幼孜之遗文,其子昭伯辑为十卷,编为《金文靖集》,于成化年间付梓出版。另外,幼孜还撰有《北征前、后二录》各一卷。
金幼孜为人比较内向,在内阁七人中最为静默,历事三朝皆为亲信之臣,宠遇不衰,然幼孜深知为人为臣要谦卑的道理,故其一生“不伐善”、“不骛名”,“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还把自己生活起居之所取名为“退庵”,以表其心志。幼孜处理公务时勤恳踏实,与同僚相处皆能谦让,学问渊博,所作之文类其德性,故四方求文之人极多,世人每得幼孜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皆视若珍宝。
明初文学创作以“台阁体”为宗,而幼孜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金幼孜还擅长楷书、行书,书法造诣亦颇好,幼孜还曾经担任过一次会试考官、四次廷试读卷官。观其一生,清明自守,未尝以片语涉乱。既卒,自王侯公卿以下百官都前往哭吊,皆有“丧善人之叹”。同僚密友杨荣作神道碑铭,杨士奇作墓志铭。
金幼孜,出生于江西新淦,生而聪颖,“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其父雪崖先生奇之。长大后,闻清江县着名的学者聂铉归乡,任庐陵教谕,拜其为师,从聂铉学习儒家经典《春秋》。学成后,入新淦县学为邑庠生,与练子宁同学,二人十分友善,练子宁曾经对金幼孜说:“子异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无相负也。”后来练子宁确实殉死社稷,金幼孜也的确历仕累朝、位至宰辅。
幼孜赴省城南昌参加己卯科乡试,中第九名举人,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此科的考官是董伦、高逊志,幼孜列第十三名。殿试建文皇帝亲自策问,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金幼孜已经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飞跃,实现了由平民到国家储备干部的身份转变。金幼孜登第后,朝廷即授以户科给事中之职,这个官职不大,属从七品。明初仿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置左右给事中各一人,掌规谏、稽察之事,说白了,就是言官,碰到皇帝做错了什么事你就得勇敢地站出来批评指正,当然对于百官之言行,给事中也有权弹劾。
朱棣的靖难军在破南京城之际,翰林修撰王艮、解缙、吴溥、胡广等聚集在吴溥家中,相约要殉道死社稷,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慷慨激昂地发言,唯独王艮默默地哭泣不说话,最终也只有王艮饮毒自杀。据《明史·周是修传》记载:“初与士奇、解缙、胡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朱棣破城,解缙、杨士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相继迎附,表示归顺,练子宁因不屈服于强权而被杀灭族,幼孜以翰林检讨之职入直文渊阁,同直者共七人,皆参掌机密、以备顾问。
金幼孜等七人入直内阁后不到一个月皆升职,幼孜为翰林院侍讲,官阶承直郎,明成祖赐予幼孜象笏、幞头与二品织金衣等物。当时仁宗还是皇太子,成祖命翰林院官员为太子讲解儒经,才子解缙讲《尚书》、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讲解《诗经》,幼孜则负责《春秋》的解说与教授,幼孜遂承命作《春秋要旨》三卷。宣宗为皇长孙,成祖又命翰林院近侍官员辅导宣宗读书,幼孜参与其中,成为宣宗的老师。
朱棣率军队亲征北方的蒙古鞑靼部落,金幼孜、胡广、杨荣随行出征,朱棣非常赞赏幼孜的文才,每经要地,就让金幼孜记录其山川地形。当时正值初春,天寒地冻,风雪刺骨,成祖对于金幼孜等来自南方的文臣甚为关怀,大军到达兴和的时候,成祖单独召见了胡广,告诉他脚受冻的时候不要立即去烤火取暖,慢慢行走脚自然会暖和了,接着又问道:“金幼孜在哪?他的脚不会冻伤了吧?”
朱棣不仅很欣赏幼孜的文采,而且对幼孜本人也极为爱重,两人话很投机,据金幼孜自己的记述,每晚明成祖都要和他在营帐里深谈到夜半二、三更,足见幼孜受宠信之程度。大军从凌霄峰出发,由于行军速度较快,幼孜、胡广、杨荣三人没有来得及跟上明成祖的车驾,迷路失陷于山谷中,经过艰难跋涉才在第二天的早晨到达大营,幼孜三人去拜见成祖,成祖见到三人后喜出望外,问:“你们怎么才来?”三人答以迷失方向之由,成祖听后大笑,说:“你们也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幼孜三人出,遇见兵部尚书方宾,方宾告诉他们说昨日皇上在途中多次召见你们三个人,久久不见人来,就知道你们肯定是迷路了,很是担忧一共派了三十人四处寻找你们的踪迹,早晨又增派了十余人前去,不曾想你们自己回来了。幼孜听后甚为感动,他在《北征前录》中说道:“幼孜自惟以一介书生,荷蒙圣上眷顾,顷刻不忘,天地之德,将何以为报。”真情地流露出对成祖的知遇之恩,和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由于朱棣想要掩盖自己篡夺皇位的事实与罪名,对于建文年间已经修好的史书《太祖实录》中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甚为不满,遂诏儒臣重新修撰一部为自己正名的史书,金幼孜参与撰修。朱棣亲征蒙古瓦剌部,幼孜与胡广、杨荣皆随从出征,幼孜撰有《北征后录》一卷,回京后,成祖命金幼孜、胡广、杨荣等文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次年书成,赏赐甚厚。
朱棣率军从北京出发,亲征蒙古阿鲁台部,是为第三次北征,幼孜随行,由于深入蒙古腹地,军士疲惫、后勤难以跟进,加上离敌军大本营尚远,幼孜遂与杨荣上疏言利害,成祖从之,遂下诏班师。七月,成祖再次亲征蒙古阿鲁台部,幼孜从,途中侦知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大军驻师不进,十月,也先土干投降,成祖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十一月,班师回京。鞑靼部进犯明朝边关,明成祖组织第五次北征,一代英主朱棣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将在这次征伐途中终结,再没能回到北京的紫禁城,而随行的金幼孜也想不到自己,会在这次北征途中发挥决定这个帝国未来命运的作用。
这一次出师进行的并不顺利,据《明史·杨荣传》记载:“当是时,帝凡五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成祖很是惶惑,召集群臣询问进退之策,群臣皆惧罪,唯唯不敢言,只有金幼孜一人劝谏说不宜孤军深入,成祖不听。大军到达开平的时候,成祖做了一个梦,说一个神仙反复和自己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知何意,便以之问杨荣与幼孜,杨荣和金幼孜答道:“陛下北征之举,目的在于除暴安民,但是大漠自然环境恶劣,若孤军深入,恐有丧师之危险,愿陛下留心。”成祖听后认为二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命二人草诏班师,并宣谕诸部。
还师至榆木川时,朱棣驾崩,年六十五,随行太监马云不知所措,秘密地与阁臣杨荣、金幼孜商议处置之策。杨、金二人认为六军在外,离京师尚远,应该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又熔锡为棺,以礼装殓成祖之遗体,放在御车中。为掩人耳目,二人还做到了“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有人建议以他事之名书写一道敕令,将皇帝驾崩的消息告诉留守北京的皇太子,杨、金二人反对说:“先帝在世时诏令称‘敕’,如今皇上已经驾崩了如何称‘敕’,如此是为诈,罪不小。”众人皆点头称是,二人遂草拟遗诏,令皇太子朱高炽继皇帝位。
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先行回京,驰报皇太子成祖晏驾之事,金幼孜则在后负责护送成祖梓宫回京。八月甲辰,杨荣到达京师,皇太子朱高炽派自己的儿子皇太孙朱瞻基,前往开平奉迎成祖梓宫,己酉,皇太孙至军中,始发丧。民间盛传金幼孜“七日为君”的故事,大致说金幼孜护送成祖梓宫回京途中一切诏令皆出自幼孜之手,代行皇帝之权,距杨荣到达京师之日刚好七天,故曰“七日为君”。然《明史》中说杨荣在七月壬辰开始出发回京,在八月甲辰抵达北京,以此推算,其间有12天,不止7日,故此事虽有之,然时间不确。
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是为仁宗,仁宗对于永乐朝内阁旧臣,尤其是当过自己老师的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更加倚任,皆委以重用。幼孜进官户部右侍郎,仍兼文渊阁大学士、翰林学士之职。宣宗被立为皇太子,群臣加恩,幼孜拜资善大夫、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遇甚厚。
仁宗命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人,在北京承天门外一起审理囚犯,并给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下诏,规定以后审判重要案犯必须要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位内阁大学士参加。仁宗在西角门召见廷臣,颁赐制诰,并对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人说:“三位爱卿和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都是先帝信赖的重臣,朕也要依靠你们治理好天下,朕曾经听闻以前的君王不喜欢大臣的直言劝谏,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之臣,也害怕皇帝的威严,一味顺从皇帝的旨意和脸色,常常保持沉默以自保。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应该引以为戒啊。”遂赐金幼孜、杨荣、杨士奇、蹇义、夏原吉五人银章各一枚,上面刻有“绳愆纠缪”四字,意思是如果皇帝或者朝政有什么过失,他们五人可以凭此上述直谏,不受阻碍。仁宗在五人的诰词后加上了两句话——“勿谓崇高而难入,勿以有所从违而或怠”,鼓励他们直言,幼孜等人见仁宗如此信任倚重,皆顿首称谢。
金幼孜由于自从考中进士在京师为官,25年来从未回过家乡,思乡念亲之情可想而知,故金幼孜上奏仁宗说母亲罗氏年老、自己又长年未回,甚是想念,望皇上体谅臣子之心,准其归乡看望母亲。仁宗表示很理解,同意其回乡省母,并给以兵部勘合,可以享受沿途驿站的招待,在金幼孜之前,朝中大臣没有请假归乡看望亲人的先例,至此皇帝下诏,规定若三年以上未与至亲相见的,可以告假归省。金幼孜回家后不久,生母罗氏便去世了,幼孜遂留在培山老家处理母亲的丧事,宣宗皇帝即位后,下诏起用,恢复原官,又命幼孜担任总裁官,负责纂修成祖、仁宗两朝实录。
宣宗命幼孜持节前往宁夏,册封庆王府中安化郡王和真宁郡王的王妃,幼孜所到之处,详细询问兵士、百姓之疾苦,一一记录下来,回朝后上奏皇帝,宣宗皆听从接纳。永乐、洪熙两朝实录修成,皇帝颁赐幼孜白金鞍马、金织袭衣等物,并赐宴于中府。幼孜跟随宣宗巡视边关,经过鸡鸣山时,宣宗说道:“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幼孜对曰:“太宗寻悔此役,故建悯忠阁。”宣宗又说:“此山崩于元顺帝时,为元亡征。”幼孜再对:“顺帝亡国之主,是山不崩,国亦必亡。”
年过花甲的金幼孜患疾,宣宗命御医前往金幼孜家中诊断,幼孜病情恶化,同僚好友杨荣、杨士奇前往其家看望,幼孜病重之时仍废私念公,说道:“死无足惜,但愧无以报朝廷、益生民。”家人请求幼孜上书祈恩于子,幼孜正色说道:“此君子所耻也。”说完,幼孜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四岁。
金幼孜有五子:长昭伯,娶吉水县周岐凤之女为妻;次武伯、坚伯、文伯、寿伯;女五,皆有归。对于幼孜之遗文,其子昭伯辑为十卷,编为《金文靖集》,于成化年间付梓出版。另外,幼孜还撰有《北征前、后二录》各一卷。
金幼孜为人比较内向,在内阁七人中最为静默,历事三朝皆为亲信之臣,宠遇不衰,然幼孜深知为人为臣要谦卑的道理,故其一生“不伐善”、“不骛名”,“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还把自己生活起居之所取名为“退庵”,以表其心志。幼孜处理公务时勤恳踏实,与同僚相处皆能谦让,学问渊博,所作之文类其德性,故四方求文之人极多,世人每得幼孜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皆视若珍宝。
明初文学创作以“台阁体”为宗,而幼孜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金幼孜还擅长楷书、行书,书法造诣亦颇好,幼孜还曾经担任过一次会试考官、四次廷试读卷官。观其一生,清明自守,未尝以片语涉乱。既卒,自王侯公卿以下百官都前往哭吊,皆有“丧善人之叹”。同僚密友杨荣作神道碑铭,杨士奇作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