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六十三章 四溟山人——谢榛
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明代布衣诗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谢榛,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出身寒微,自幼喜通轻侠,爱好声乐,师从乡丈苏东皋学诗,1写的乐府曲辞,即在临清、德平一带传诵。西游彰德,献诗于赵康王朱厚煜,为所宾礼,因成为赵王门客。彰德旧为邺地,是汉末建安时期文人荟萃之地,而赵王亦富有文才,喜揽文士,这应该是谢榛居邺的原因。
谢榛不耐陪宴凑趣的帮闲生活,遂以邺城为中心,开始了大河南北的浪游,20余年间,南向沿江而东,游庐山,至南京;溯江而上,观览荆襄形胜。北赴京都,登居庸关,游五峰山,写下了不少纪游诗。与其交往者,大部分是地方官吏、宗室藩王,也有僧侣、隐逸、酒家、学子,其诗也大半是友人唱酬、抒情言怀之作。其间,他曾两登嵩山,寻访禅僧;朱仙镇凭吊抗金英雄岳飞,吹台悼念李白、杜甫、高适。虽其很少与农民接触,但对农民的痛苦生活也有所了解,并表示了深切同情,如《渔樵叹》。
谢榛以淡泊自许,但仍关心时事,内阁首辅夏言和兵部尚书曾铣,因反对权奸严嵩,遭谗被杀,一些友人亦因此而先后贬谪外地,他写了不少安慰、鼓励他们的诗歌。在河南听到浚县卢柟冤狱,即北游赴京,奔走于公卿之间,最终使冤狱得以平雪。
鞑靼攻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朝野震动,严嵩不准诸将出击,致使京畿之地惨遭虏掠。诗人睹此,忧愤无端,写《秋日即事五首》《哀哉行》《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郊外人家,时经虏后,慨然有赋》诸诗以纪其事。
谢榛自关中还,过彰德,谒见赵康王的曾孙穆王朱常清。这位穆王也雅好谢榛诗,待以优礼,在招待谢榛的宴席上,穆王命所爱贾姬奏其所制竹枝词,榛大为感动,第二天一早献新词14阙,姬全部谱曲演奏。穆王招待谢榛,宴后,“盛礼而归姬于榛,榛游燕、赵间,至大名,客请赋寿诗百章,成80余首,投笔而逝。”
谢榛第一次赴京期间,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相识。当时李攀龙、王世贞初出茅庐,而谢榛已是声闻遐迩的老诗人了,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写诗,探索诗歌创作的道路。再度返京时,李攀龙、王世贞与徐中行、梁有誉、宗臣、吴国伦等遂邀谢榛,结为诗社,史称“后七子”。在结社之初,谢榛以布衣执牛耳,为七子领袖,以后王世贞推尊李攀龙,而排斥谢榛,李攀龙诗名渐盛,遂成为“七子”魁首。
在“后七子”中,是唯一提出较完备的论诗主张的人,《四溟诗话》即其论诗言论的结集,主张复古,认为诗至盛唐便发展到了顶点。但他反对尺尺寸寸的模拟、蹈袭古人成句,主张据眼前景翻出新意。谢榛论诗主取法盛唐,与“前七子”及“后七子”诸人并无不同,而在如何取法古人的方法上,则有许多不同,并指出盛唐诸人有可瑕疵之处,并非尽善。宋诗亦时有佳句,未可全废,持论较李攀龙、王世贞诸人公允,谢榛论诗,以格调为主,然也十分重视感兴,与李攀龙、王世贞诸人模拟论不同,已开启性灵、神韵之渐。
谢榛,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出身寒微,自幼喜通轻侠,爱好声乐,师从乡丈苏东皋学诗,1写的乐府曲辞,即在临清、德平一带传诵。西游彰德,献诗于赵康王朱厚煜,为所宾礼,因成为赵王门客。彰德旧为邺地,是汉末建安时期文人荟萃之地,而赵王亦富有文才,喜揽文士,这应该是谢榛居邺的原因。
谢榛不耐陪宴凑趣的帮闲生活,遂以邺城为中心,开始了大河南北的浪游,20余年间,南向沿江而东,游庐山,至南京;溯江而上,观览荆襄形胜。北赴京都,登居庸关,游五峰山,写下了不少纪游诗。与其交往者,大部分是地方官吏、宗室藩王,也有僧侣、隐逸、酒家、学子,其诗也大半是友人唱酬、抒情言怀之作。其间,他曾两登嵩山,寻访禅僧;朱仙镇凭吊抗金英雄岳飞,吹台悼念李白、杜甫、高适。虽其很少与农民接触,但对农民的痛苦生活也有所了解,并表示了深切同情,如《渔樵叹》。
谢榛以淡泊自许,但仍关心时事,内阁首辅夏言和兵部尚书曾铣,因反对权奸严嵩,遭谗被杀,一些友人亦因此而先后贬谪外地,他写了不少安慰、鼓励他们的诗歌。在河南听到浚县卢柟冤狱,即北游赴京,奔走于公卿之间,最终使冤狱得以平雪。
鞑靼攻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朝野震动,严嵩不准诸将出击,致使京畿之地惨遭虏掠。诗人睹此,忧愤无端,写《秋日即事五首》《哀哉行》《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郊外人家,时经虏后,慨然有赋》诸诗以纪其事。
谢榛自关中还,过彰德,谒见赵康王的曾孙穆王朱常清。这位穆王也雅好谢榛诗,待以优礼,在招待谢榛的宴席上,穆王命所爱贾姬奏其所制竹枝词,榛大为感动,第二天一早献新词14阙,姬全部谱曲演奏。穆王招待谢榛,宴后,“盛礼而归姬于榛,榛游燕、赵间,至大名,客请赋寿诗百章,成80余首,投笔而逝。”
谢榛第一次赴京期间,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相识。当时李攀龙、王世贞初出茅庐,而谢榛已是声闻遐迩的老诗人了,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写诗,探索诗歌创作的道路。再度返京时,李攀龙、王世贞与徐中行、梁有誉、宗臣、吴国伦等遂邀谢榛,结为诗社,史称“后七子”。在结社之初,谢榛以布衣执牛耳,为七子领袖,以后王世贞推尊李攀龙,而排斥谢榛,李攀龙诗名渐盛,遂成为“七子”魁首。
在“后七子”中,是唯一提出较完备的论诗主张的人,《四溟诗话》即其论诗言论的结集,主张复古,认为诗至盛唐便发展到了顶点。但他反对尺尺寸寸的模拟、蹈袭古人成句,主张据眼前景翻出新意。谢榛论诗主取法盛唐,与“前七子”及“后七子”诸人并无不同,而在如何取法古人的方法上,则有许多不同,并指出盛唐诸人有可瑕疵之处,并非尽善。宋诗亦时有佳句,未可全废,持论较李攀龙、王世贞诸人公允,谢榛论诗,以格调为主,然也十分重视感兴,与李攀龙、王世贞诸人模拟论不同,已开启性灵、神韵之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