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忠心耿耿的王承恩!
热门推荐:
神奇世界之旅
1955重生回到从前
空之壁垒2
术法界
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诡异降临我开局召唤黑白无常
清冷美人总腿软,疯批大佬太狠了
顶级向导!哨兵们被迷得神魂颠倒
全民御兽:天赋有亿点点强
三更时分,王承恩带上几名心腹太监和一队锦衣卫,出宫探查消息去了。
五更时分,王承恩气喘吁吁的回到了乾清宫中。
忐忑不安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直没有睡觉,见到王承恩回来了,连忙询问道:“王大伴,情况如何了,是不是建奴诈城?”
“老奴恭喜圣上,不是建奴诈城,而是陕西的勤王之师来了!”
“确定?”
“确定,老奴出宫之后,先是去了周阁老府上,详细询问了一下情况,看了三边总督府发放的通关文牒、调兵均令等物,保真不假。
老奴不放心,离开周阁老府上之后,又亲自登上德胜门的门楼,而后派了几名心腹人,坐在大竹筐之中,从城墙上顺了下去,进入对方营地查看……最后确认无疑了,来的这支人马,名曰:天威军,乃是三边总督—杨鹤亲自派来勤王的,领军者名叫秦锋,官拜副游击将军之职!”
“秦锋……秦锋……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朕似乎在奏折中看到过……嗯,朕想起来了,秦锋,那个十九岁的小将!”
朱由检略加沉思,想起了两个月之前,三边总督杨鹤呈上来过一份剿灭西北流寇有功将士的名单和履历,请求朝廷予以嘉奖。
那份名单中,就有秦锋的名字,位列末尾处,并请求加封副游击将军之职……朱由检之所以记住了这个名字,皆因秦锋的年纪太小了,只有区区十九岁,这个年龄立功受封,在军队中着实罕见,故而印象深刻!
……
“既是从陕西来的勤王兵马,为何山西、直隶两地的官员们,没有任何兵马过境的奏报送来呢……再说了,进京勤王乃是天大之事,三边总督杨鹤不派大将前来,却派了一名十九岁的小将统兵,未免有欠妥当了吧?”
“回圣上的话,老奴调查清楚了,这支人马为了快一些来到京城勤王,并没有走山西、直隶的道路,而是北出塞外,再折而向东,沿着蒙古大戈壁滩南部一路疾行至滦河西岸,再向南从喜峰口进入京畿地区,最后来到京城脚下的,整个行程两千六百余里。
至于杨总督,向来忠心耿耿、做事稳重,这次派一名小将前来勤王护驾,估计这个叫秦锋的小将确有过人之处吧!”
“原来如此,从塞外一路疾行而来,跑了两千六百多里路,真是难为他们了,忠良之臣,忠良之臣啊!”
朱由检虽然不懂军事,可也知道一支孤军在塞外行进有多危险、多艰难,敢如此行事者,绝对是忠勇之臣。
另外吗,朱由检想起一件事来,今年初春之时,杨鹤曾经连上十几份奏折,提醒朝廷加强京畿一带的防御,提防女真人绕路入关。
这些奏折,自己和内阁辅臣们全都看过了,认为说的有一定道理,却没有按照奏折上提醒的,立刻加强京畿地区的防御,至于原因,主要是两条:
一是内阁辅臣们全都认为,女真大军不可能远行千里、绕路入关,那会犯了兵家大忌!
二是没钱!
如今大明朝廷的税收,七成都用到了关—宁—锦防线上,其余三成维持朝廷正常运转都困难,拖欠俸禄、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实在是没有能力加强京畿一带的防御了。
结果呢,消耗了朝廷七成税收的蓟辽总督—袁崇焕,非但没能收复辽东失地,还让女真大军杀到京畿重地了,而一向缺粮缺饷的三边总督杨鹤,却第一个派来了勤王之师。
两相比较之下,朱由检对杨鹤大加赞赏的同时,对袁崇焕则是更加厌恶了,并生出了换人、严惩的心思。
至于这个叫秦锋的小将军,能力如何尚未可知,但凭其不避艰难、第一个来到京城勤王护驾,就该好好嘉奖一番才是。
“王大伴,传旨户部:速速调拨库银五万两、上等绸缎一千匹,送到城外军营之中,犒赏一众将士们!”
“老奴遵旨!”
一番折腾下来,天色已经放亮了,王承恩顾不上休息,先是前往司礼监,将皇帝的旨意写成了一份敕书,而后找到掌印太监曹化淳,说明情况,加盖玉玺,接着手持敕书、前往户部传旨。
没想到,敕书宣读之后,户部一众官员们拒绝执行。
倒不是户部官员们胆大包天,有意抗旨不遵,而是户部掌管的太仓里面,实在调拨不出这么多银子了。
要知道,自从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信了东林党的忽悠,减免了各地的商业税、关税、茶税、矿税之后,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就缩水了一大截子;而随着宗室人口不断增加、辽东战事频繁等原因,朝廷的财政开支却是直线上升。
结果就是: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女真大军在京畿地区横冲直撞,为了加强京师防御:修补城墙,加宽护城河、打造兵器、征集青壮入伍、囤积粮草……银子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让本就空虚的国库变的更加空虚,如今连五万两银子、一千匹绸缎都拿不出来了。
能拿多少呢?
户部官员们翻了半响账本,拿出了六千两银子、二百匹绸缎。
这与皇帝要求的数目相差太远了,王承恩自然不答应了,又和户部官员们扯皮了一番,后者无奈之下,咬着后槽牙又添了四千两银子、一百匹绸缎,而后就死活不肯再添了。
户部尚书、左右侍郎更是硬着脖子表示,国库空虚、实在没法再添了,如果再催逼的话,三人只能挂印辞官、回家抱孩子去了。
无奈之下,王承恩只能返回宫中,将情况如实禀报,崇祯帝—朱由检听完之后,不禁满脸的黑线。
天威军有七千多人,一万两银子、三百匹丝绸,平均下来一人只有一两多银子。
长途跋涉、吃苦受累,第一个来到京城勤王护驾,却只得这么点赏赐,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吧?
“王大伴,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银子了,朕又不好赏赐太薄、寒了将士之心,这可如何是好啊?”
“回圣上的话,依老奴之见,可以从内承运库当中调拨一些财物,犒赏天威军的将士们,渡过眼前难关!”
“从内承运库调拨财物,这个嘛……这个嘛……”
就像个人有私房钱一样,皇帝同样有自己的小金库,位于皇宫的西北角上,叫做内承运库,又叫内宫十二库,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
至于内承运库的收入,主要有两项:一是在京畿周围设置的皇庄、皇店,每年可以盈利四五十万两白银,以及若干实物。
二是南方几省税粮折收的金花银,扣除京师内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的俸禄之后,余下的归皇帝所有,每年大概五六十万两银子!
二者相加,大约一百万两银子,以及若干实物,理论上来说,足够皇帝的日常开销了,还能有一些剩余。
大明立国至今二百五十多年了,如果内承运库年年有剩余的话,加在一起,绝对是一大笔财富了。
问题是,大明朝的皇帝并非个个节俭,能造的亦是不少,尤其是成化、正德、嘉靖、万历这几位,有的修宫殿,有的玩猛兽,有的炼金丹……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致使内承运库经常入不敷出,还得想办法四处抠银子用。
……
到朱由检继位之时,内承运库剩余的钱财,只有黄金四万多两,白银六十多万两,以及少量实物。
之后西北大旱,调拨了十万两银子用于赈灾。
辽西军饷不足,户部官员无能为力,又多次从内承运库调拨金银补充军饷。
女真大军入关,为了加强京师防御,又支出了一大笔财物。
……
种种因素下,三年多时间下来,崇祯皇帝的小金库非但没有增长,反而缩水了一大半,如今再往外掏银子,自然是心疼的要命了。
可事关京师安危,再是心疼,也得咬牙掏银子,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口道:“好吧,传朕口谕,从内承运库中调拨五万……不,三万……不,两万两银子,加上户部的一万两和三百匹绸缎,犒赏天威军将士之用。
王大伴,你亲自去办这件事,告诉将士们,只要奋勇杀敌,保卫京师,待建奴退兵之后,朕一定重重赏赐。
另外吗,军中将士大都粗犷,接旨之时,若有失礼之处,不要过于计较了,一切以安抚军心为主,明白吗?”
“圣上放心,老奴明白了,老奴这就带人出城,前去安抚一众将士们!”
……
行礼之后,王承恩出了乾清宫,而后带着几名心腹太监和一队锦衣卫,抬着三万两银子和三百匹绸缎,自德胜门出城,直奔数里外的天威军大营……
五更时分,王承恩气喘吁吁的回到了乾清宫中。
忐忑不安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直没有睡觉,见到王承恩回来了,连忙询问道:“王大伴,情况如何了,是不是建奴诈城?”
“老奴恭喜圣上,不是建奴诈城,而是陕西的勤王之师来了!”
“确定?”
“确定,老奴出宫之后,先是去了周阁老府上,详细询问了一下情况,看了三边总督府发放的通关文牒、调兵均令等物,保真不假。
老奴不放心,离开周阁老府上之后,又亲自登上德胜门的门楼,而后派了几名心腹人,坐在大竹筐之中,从城墙上顺了下去,进入对方营地查看……最后确认无疑了,来的这支人马,名曰:天威军,乃是三边总督—杨鹤亲自派来勤王的,领军者名叫秦锋,官拜副游击将军之职!”
“秦锋……秦锋……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朕似乎在奏折中看到过……嗯,朕想起来了,秦锋,那个十九岁的小将!”
朱由检略加沉思,想起了两个月之前,三边总督杨鹤呈上来过一份剿灭西北流寇有功将士的名单和履历,请求朝廷予以嘉奖。
那份名单中,就有秦锋的名字,位列末尾处,并请求加封副游击将军之职……朱由检之所以记住了这个名字,皆因秦锋的年纪太小了,只有区区十九岁,这个年龄立功受封,在军队中着实罕见,故而印象深刻!
……
“既是从陕西来的勤王兵马,为何山西、直隶两地的官员们,没有任何兵马过境的奏报送来呢……再说了,进京勤王乃是天大之事,三边总督杨鹤不派大将前来,却派了一名十九岁的小将统兵,未免有欠妥当了吧?”
“回圣上的话,老奴调查清楚了,这支人马为了快一些来到京城勤王,并没有走山西、直隶的道路,而是北出塞外,再折而向东,沿着蒙古大戈壁滩南部一路疾行至滦河西岸,再向南从喜峰口进入京畿地区,最后来到京城脚下的,整个行程两千六百余里。
至于杨总督,向来忠心耿耿、做事稳重,这次派一名小将前来勤王护驾,估计这个叫秦锋的小将确有过人之处吧!”
“原来如此,从塞外一路疾行而来,跑了两千六百多里路,真是难为他们了,忠良之臣,忠良之臣啊!”
朱由检虽然不懂军事,可也知道一支孤军在塞外行进有多危险、多艰难,敢如此行事者,绝对是忠勇之臣。
另外吗,朱由检想起一件事来,今年初春之时,杨鹤曾经连上十几份奏折,提醒朝廷加强京畿一带的防御,提防女真人绕路入关。
这些奏折,自己和内阁辅臣们全都看过了,认为说的有一定道理,却没有按照奏折上提醒的,立刻加强京畿地区的防御,至于原因,主要是两条:
一是内阁辅臣们全都认为,女真大军不可能远行千里、绕路入关,那会犯了兵家大忌!
二是没钱!
如今大明朝廷的税收,七成都用到了关—宁—锦防线上,其余三成维持朝廷正常运转都困难,拖欠俸禄、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实在是没有能力加强京畿一带的防御了。
结果呢,消耗了朝廷七成税收的蓟辽总督—袁崇焕,非但没能收复辽东失地,还让女真大军杀到京畿重地了,而一向缺粮缺饷的三边总督杨鹤,却第一个派来了勤王之师。
两相比较之下,朱由检对杨鹤大加赞赏的同时,对袁崇焕则是更加厌恶了,并生出了换人、严惩的心思。
至于这个叫秦锋的小将军,能力如何尚未可知,但凭其不避艰难、第一个来到京城勤王护驾,就该好好嘉奖一番才是。
“王大伴,传旨户部:速速调拨库银五万两、上等绸缎一千匹,送到城外军营之中,犒赏一众将士们!”
“老奴遵旨!”
一番折腾下来,天色已经放亮了,王承恩顾不上休息,先是前往司礼监,将皇帝的旨意写成了一份敕书,而后找到掌印太监曹化淳,说明情况,加盖玉玺,接着手持敕书、前往户部传旨。
没想到,敕书宣读之后,户部一众官员们拒绝执行。
倒不是户部官员们胆大包天,有意抗旨不遵,而是户部掌管的太仓里面,实在调拨不出这么多银子了。
要知道,自从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信了东林党的忽悠,减免了各地的商业税、关税、茶税、矿税之后,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就缩水了一大截子;而随着宗室人口不断增加、辽东战事频繁等原因,朝廷的财政开支却是直线上升。
结果就是: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女真大军在京畿地区横冲直撞,为了加强京师防御:修补城墙,加宽护城河、打造兵器、征集青壮入伍、囤积粮草……银子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让本就空虚的国库变的更加空虚,如今连五万两银子、一千匹绸缎都拿不出来了。
能拿多少呢?
户部官员们翻了半响账本,拿出了六千两银子、二百匹绸缎。
这与皇帝要求的数目相差太远了,王承恩自然不答应了,又和户部官员们扯皮了一番,后者无奈之下,咬着后槽牙又添了四千两银子、一百匹绸缎,而后就死活不肯再添了。
户部尚书、左右侍郎更是硬着脖子表示,国库空虚、实在没法再添了,如果再催逼的话,三人只能挂印辞官、回家抱孩子去了。
无奈之下,王承恩只能返回宫中,将情况如实禀报,崇祯帝—朱由检听完之后,不禁满脸的黑线。
天威军有七千多人,一万两银子、三百匹丝绸,平均下来一人只有一两多银子。
长途跋涉、吃苦受累,第一个来到京城勤王护驾,却只得这么点赏赐,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吧?
“王大伴,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银子了,朕又不好赏赐太薄、寒了将士之心,这可如何是好啊?”
“回圣上的话,依老奴之见,可以从内承运库当中调拨一些财物,犒赏天威军的将士们,渡过眼前难关!”
“从内承运库调拨财物,这个嘛……这个嘛……”
就像个人有私房钱一样,皇帝同样有自己的小金库,位于皇宫的西北角上,叫做内承运库,又叫内宫十二库,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
至于内承运库的收入,主要有两项:一是在京畿周围设置的皇庄、皇店,每年可以盈利四五十万两白银,以及若干实物。
二是南方几省税粮折收的金花银,扣除京师内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的俸禄之后,余下的归皇帝所有,每年大概五六十万两银子!
二者相加,大约一百万两银子,以及若干实物,理论上来说,足够皇帝的日常开销了,还能有一些剩余。
大明立国至今二百五十多年了,如果内承运库年年有剩余的话,加在一起,绝对是一大笔财富了。
问题是,大明朝的皇帝并非个个节俭,能造的亦是不少,尤其是成化、正德、嘉靖、万历这几位,有的修宫殿,有的玩猛兽,有的炼金丹……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致使内承运库经常入不敷出,还得想办法四处抠银子用。
……
到朱由检继位之时,内承运库剩余的钱财,只有黄金四万多两,白银六十多万两,以及少量实物。
之后西北大旱,调拨了十万两银子用于赈灾。
辽西军饷不足,户部官员无能为力,又多次从内承运库调拨金银补充军饷。
女真大军入关,为了加强京师防御,又支出了一大笔财物。
……
种种因素下,三年多时间下来,崇祯皇帝的小金库非但没有增长,反而缩水了一大半,如今再往外掏银子,自然是心疼的要命了。
可事关京师安危,再是心疼,也得咬牙掏银子,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口道:“好吧,传朕口谕,从内承运库中调拨五万……不,三万……不,两万两银子,加上户部的一万两和三百匹绸缎,犒赏天威军将士之用。
王大伴,你亲自去办这件事,告诉将士们,只要奋勇杀敌,保卫京师,待建奴退兵之后,朕一定重重赏赐。
另外吗,军中将士大都粗犷,接旨之时,若有失礼之处,不要过于计较了,一切以安抚军心为主,明白吗?”
“圣上放心,老奴明白了,老奴这就带人出城,前去安抚一众将士们!”
……
行礼之后,王承恩出了乾清宫,而后带着几名心腹太监和一队锦衣卫,抬着三万两银子和三百匹绸缎,自德胜门出城,直奔数里外的天威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