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所属年代 > 拜年的那天

所属年代 拜年的那天

    第二天一早,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昨夜没有守岁过十二点放鞭炮的的人家,会在一早放起鞭炮,这也称为“接年”,而那些鞭炮声只影响了大人,熟睡的孩子没受到丝毫影响,依旧在被窝里睡的昏天暗地,不到九点以后没有一个孩子会起床。

    大年初一这天,已经有人打来电话,说会过来拜年,还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来拜年的人都不会来太早,一般都要十点以后才会到,这既不影响大人们备菜,也不影响孩子们睡懒觉,这个就是大人怎么叫孩子起床吃早饭,孩子都不为所动的理由。

    一早,大伯和大妈,誉枫都过来了。

    大伯烧的饭菜很好吃,家里如果来人而大伯有空的话,都会过来烧饭烧菜,像拜年这种多人聚餐活动,如果爸爸没有回来过年,掌勺的人肯定就是大伯,奶奶和大妈只能给大伯打打下手,洗洗菜,切切菜,在灶台下添添柴火。

    快十一点的时候,拜年的人来了,这是属于两队人马,一方是爹爹堂兄弟的子女,一方是奶奶的娘家侄子,主人迎上去,给拜年的男人们递上香烟,带至屋内,招呼着坐着,招呼着吃上瓜子花生糖果,接着沏上一壶茶,端给客人手里,客人迎进屋内时,放下拜年礼品,嘴里推让着递过来的烟,手却很诚实的接过,立马“吞云吐雾起来。”

    女人们则抓起对方的手开始客套起来,唠起家长里短,悲欢离合,那神情语气仿佛一年只能相见这一次。这真是一门学问,木木经常听她们说起的台词,鸡皮疙瘩会起来,这没有嘲讽的意思,反之是敬佩,怎么用一两句话用一两个老家土话,顺畅或不顺畅的连在一起,把长辈说的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尤其是对小孩子,嘴里左一个“我的小乖乖”右一个“我的小乖乖”,左一个“怎么这么懂事”右一个“怎么这么懂事”,羞的小孩子低着头,止不住的老脸一红,比大人的脸更像老脸。

    说完见面的话,就开始拉桌子“布阵”了,桌布一铺,麻将一倒,纸牌牌九就位,茶水香烟上齐,男人们就开始了叼着烟运筹帷幄了。

    拜年的女人们穿的衣着光鲜,不适合在柴火灶台下,满是油烟的厨房中活动,却依然时不时要来厨房转悠几圈,然后对着主家说上几句“要不要帮忙”。主家人一个在灶台上挥动着锅铲,一个在灶台下双手折断树枝,连连笑着说不需要不需要,没有什么要忙的,厨房油烟大,树枝柴火都是灰,快出去吧,别把衣服弄脏了。

    女人们穿着高跟小靴子,长款羽绒服,拍着自己袖子上飘落下来的柴火灰烬,扭着腰,离开了厨房,在院子里拿起桌子上的茶叶水,手里抓了把瓜子边喝着水,边踩着小高跟去牌桌那里,看看自家男人赢钱了还是输钱了。

    这像一场老旧胶片般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