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滴水的遇见 > 第63章 统治地球的恐龙

一滴水的遇见 第63章 统治地球的恐龙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他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除鸟类外已经全部灭绝。

    虽然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而创立“恐龙’’的这一名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中国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东方译名这种语境里的“龙”特指该希腊语蜥蜴家族,如主龙、暴龙、异齿龙、梁龙、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转用性质。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部分非鸟恐龙的写照。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动物有原龙脚类和鸟盘目恐龙,以及类似哺乳类的小型爬行类。但晚期,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占了优势。这些动物可以同时吃到高与低处的植物;龙脚类主要靠吞下的石头来磨碎食物。

    大型的兽脚类猎食草食性动物;而小型的兽脚类,如腔骨龙类和细颚龙类等则追捕小型猎物,也可能以腐肉为食。

    小型兽脚类有:(三叠纪晚期)虚形龙,(侏罗纪早期)虚形龙、合踝龙、快足龙,(侏罗纪晚期)嗜鸟龙。

    大型兽脚类有:(侏罗纪早期)双冠龙、三叠中国龙、时代龙、单脊龙、斑龙、冰脊龙,(侏罗纪中期)单脊龙、斑龙、和平中华盗龙、永川龙、中棘龙、皮尔逖龙,(侏罗纪晚期)单脊龙、异特龙、角鼻龙、依潘龙、食蜥王龙、蛮龙。

    对于体形庞大的植食性恐龙来说,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他们的腿骨庞大而结实,足以负担巨大的身体。同时,他们进化出了一种巧妙的构造,减轻了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会造成力量的衰减。

    那些体形更小的、行动迅速的恐龙则进化出了一种在现代动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的特点:薄壁长骨。这种骨骼如同一根空心的管子,薄薄的外壁由重型骨骼构成,而骨骼中央则是轻得多的骨髓。行动迅速的植食性恐龙,如橡树龙,就有这种薄壁长骨。可以假定这种骨骼是为了减轻重量,从而在逃离天敌时获得更快的速度。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他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小得多。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动物则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间。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吨之间。伦敦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研究指出恐龙的体重平均值约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类体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间。

    从现有的状况较好的骨架来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原名布氏腕龙)。长颈巨龙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从多具大小相近的个体所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现正展示于柏林洪堡博物馆,该模型高12米,长22.5米,预期活体的重量在30到60吨之间。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现展示于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恐龙与其他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鸟臀目。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龙都具有往前突出的耻骨,而鸟臀目恐龙的每根耻骨都向后倾斜。除臀部结构不同外,两类恐龙在生活及行为特征上也不同。蜥臀目恐龙包括以四肢行走的草食性蜥脚类恐龙,以及几乎用两肢行走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

    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区别)。

    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着名代表有产于中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的马门溪龙,世界上已知体形最大的陆地动物--易碎双腔龙。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他们大多为肉食性,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头部很发达,为最聪明的一类。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暴龙是着名代表,其余如异特龙、南方巨兽龙、棘龙等也颇具名气。

    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脚爪的第二根指头割开猎物的腹部。

    草食性恐龙一般会有一些特殊的“装备”来对付肉食性恐龙的攻击,这些装备有时是坚韧的皮甲、骨棒或骨钉,有时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龙等。大型草食性恐龙会集体行动,一旦受到威胁,就会集体坚守阵地并反击。

    爬行动物是产卵的,恐龙也应该是这样。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一支美国探险队到蒙古寻找恐龙化石时,才获得最初的证据。

    科学家不只找到了恐龙的遗骨,还找到了它们留下的巢和巢里的蛋。这些恐龙都是一种小型的角龙--原角龙。活着时,他的大小就像一只现代的羊。他的蛋是鹅卵形的,大约宽75厘米,长15厘米,多至30只,以蛋尖向内,在巢中螺旋状排列。巢位于沙中的一个洼处,因为原角龙生活在一个多沙的地方。很多雌龙似乎在同一个集中产卵。很偶然,在其中一个巢中,找到了一只吃蛋恐龙--一偷蛋龙的化石骨骼。看来似乎这只动物在偷袭这巢时,被沙暴压死了。自那以后,很多其他种类恐龙的蛋相继被发现了。

    恐龙蛋的直径通常在10厘米--15厘米之间。在中国河南西峡县出土的一种恐龙蛋化石,长直径达30厘米,短直径12厘米,这在国内是很罕见的。

    恐龙蛋属羊膜卵,其他爬行动物以及鸡鸭等产的蛋也是羊膜卵。羊膜卵的外面包有一层既坚固又耐干燥的钙质外壳,壳上有许多小气孔是供胚眙发育时呼吸空气用的“窗口”。恐龙蛋壳厚2毫米--7毫米,是世界上最厚的蛋壳。在蛋壳的里面,含有一个大卵黄,为胚眙供应养料:个被羊膜包裹的羊膜囊,其中充满了羊水,胚胎沉漫在羊水中。另外还有一个囊,是存放排泄物用的。

    羊膜卵构造精巧、合理,在陆地上不会干涸、失水,胚胎在里面既安全又舒适。与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卵相比,条件不知好多少倍。青蛙的卵必须产在水中,一离开水它就不能成活;就是不离开水,成活率也有限。所以青蛙一次要产数十到数千颗卵,以提高成活率。

    羊膜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飞跃,是动物生殖方面的一大进步,为他们在陆地上繁殖后代创造了必需的条件。

    美国科学家发现,恐龙像鸵鸟与鸽子一样,采用坐窝孵蛋的方式鹎出后代,这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这使人类对恐龙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

    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蛋大约有数千枚之多,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素食恐龙生的。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报告说,他们与蒙古科学家组成的考古队在戈壁大沙漠中发现了一处保存异常完好的恐龙化石。这是生活在7000万年--8000万年前的一种食肉性恐龙化石,化石清楚地显示,恐龙死前正在孵蛋。它坐在窝上,窝内有15枚恐龙蛋,它的腿微微弯曲,其前爪叉开并伸向后方,似在护着自己的卵。此情此景,与今天的鸵鸟和子、母鸡孵蛋的形式并无两样。从化石上看,该恐龙很像今天的鸵鸟,只是他的尾巴较长而脖子短。

    美蒙联合考察队成员、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学部研究员路易斯·查蓬指出,对鸟类化石及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并参照已有的文献及解剖图可以看出,鸟类与恐龙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在戈壁大沙漠中的发现,第一次证实鸟与恐龙在行为上有着共同点,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是自己孵蛋育出后代。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与蒙古科学院组成的古生物考察队,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戈壁沙漠里从事考古发掘。他们是在一处名为乌哈一托尔戈特的地方,发现这一极其珍贵恐龙化石的,该地区已被列为恐龙化石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