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第243章 天作之合(六)
热门推荐:
大学毕业,被青梅竹马拉去当声优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开局满级天赋,从普通法师开始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重返大学,开局成了富二代
少年快马扬帆,毕业直接入职保安
四合院:枪指易中海,铐走贾张氏
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沈玥搬到二房没几日,祝允明也到京。他原本打算与同乡住在苏州会馆,不过在过来拜见时,被徐氏教训了一番,还是住进沈家客院。
自打二房南下,沈宅就冷清下来,徐氏巴不得家里热闹些,族侄都留了,更不要说是亲外甥祝允明。
早在祝允明没到京前,徐氏就与大老爷提了此事,客院都是早预备好的。
最高兴的还有三老爷,祝允明之前已经数次进京,与三老爷与相熟。
现在再加上沈玥,三人说起话来,倒是投机。
之前大家之前聊的都是丹青字画,如今三老爷有心继续走科举仕途,聊的就是时文、经书这些。
沈瑞心中对于祝允明虽极为仰慕,可因要上学,早出晚归,见了两次,都是匆匆。加上进京后,历史名人见了一个又一个,状元见了几个了,未来的权臣也见了,不再像去年那样少见多怪。
一直到腊月十五,书院里正式放年假,沈瑞才得了空。
祝允明去年冬曾过去松江,与沈瑞也是认识的。
从徐氏论起来,两人如今是表兄弟,祝允明待沈瑞也亲近几分。又因沈瑞拜在王守仁门下,要走科举仕途,祝允明对于沈瑞的功课也颇为关注。
待晓得沈瑞已经通读四书,时文也做了两年,如今在京城最著名的春山读书读书,明年就要应童子试,祝允明感叹道:“后生可畏!”
沈瑞最关心的还是“四大才子”的消息,唐寅那倒霉孩子罢了,仕籍都除了,已经是民籍,没有资格再进行科举考试,那剩下的文征明与徐祯卿呢?文征明记得是科举不顺,一辈子连举人都没熬上,徐祯卿好像是中过进士的,只是不晓得是什么时候。
“吴中四才子”在南直隶早已名声鹊起,常被人联在一处说起。
沈瑞问起文、徐二人,也不算冒失。
等祝允明说了,沈瑞才晓得,徐祯卿参加今年乡试,不过落第,所以都没有进京。至于文征明,则是因岁试没过的缘故,乡试就没有下场。
文征明比祝允明小十岁,如今年过而立;徐祯卿比祝允明小十九岁,如今才二十出头。两人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即便不是举人,在世人眼中看来,都还年轻。
倒是祝允明,已经年过不惑,第四次进京应礼部试,因此压力很大。
客院灯火,都要三更后才熄,天不亮又点起。
徐氏听闻后,暗暗叹气,并没有去劝,只是叫人买了几筐白蜡,如同九如居书房那样,给客院添了几个烛台。又吩咐人取了人参,每晚客院这里,都送了人参茶。
沈玥原本作息还寻常,不过后来被祝允明带的,也不好意不勤勉,开始手不释卷。
等到沈瑞代表二房,送了一圈年礼后,衙门里也开始“封印”。
腊月二十一,风和日丽,京城的年味越来越重。
沈瑞早早起了,同玉姐、祝允明一道,随徐氏去了何学士家。
何家正式嫁女的日子是明日,今日要送嫁妆。
京城婚嫁奢华,前些日子沈瑞订婚礼,都热闹了一整日,更不要说正经娶亲。官宦人家,常要搭上五日喜棚、七日喜棚的。
只是何、王两家联姻,与寻常男女做亲还不一样。
王守仁是“病退”,又是续娶,亲事仓促,不好太热闹。
何家这里,徐颍之丧了未婚夫,即便这次不算是再嫁,可也不好大张旗鼓。
如此一来,两家都没有宴请外客,请的就都是至亲好友。
何家本是寒门,宗亲族人少,看起来就越发冷清。
徐氏虽早早地给外甥女准备了丰厚的添妆礼,可看到门庭冷清模样,心里还是不好受。
沈瑞随着何泉之、何泰之、祝允明一道,往王家送妆。
王家这里,因王华门生众多的缘故,倒是比何家要热闹些。只是宾客虽多,正主却迟迟没有露面。
王守仁之前即是“病退”,如今即便是续娶之喜,出来见客时依旧蜡黄脸,在人前匆匆露了一面,就以身体不好休息去。
沈瑞昨日来过王家,晓得王守仁真正的身体状况,倒是没有什么担心。何泰之阴沉着脸,眼圈都红了;祝允明跟在何泉之身边,与王门弟子说话,可眼中也难掩忧色。
他实不明白,为何疼爱女儿的姨母、姨父会给女儿寻这样的亲事,门第是清贵,新郎官也是才子,可这身子骨委实令人担心。
只是这都要行大礼,他身为亲戚,都觉得糟心,也不想说什么给何家人添堵。
何泰之却是憋不住话的,待王守仁下去,就将沈瑞拉倒一边,咬牙切齿道:“瑞表哥,你得告诉我实话,王守仁他……他到底病的重不重……”
沈瑞见他这般为姐姐难过,心里也为难。
王守仁的情况,瞒着外人,却没有瞒着何学士夫妇。否则何学士夫妇即便希望女儿早些嫁人,走出沈珞去世的阴霾,可也不会舍得真的让女儿去做“冲喜新娘”。
之所以没告诉何泰之,多半也是因他年小藏不住喜怒的缘故。
沈瑞这一迟疑,何泰之的心就沉了下去,他跺脚道:“我爹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要给姐姐定下这样的亲事……万一……万一……可让姐姐怎么活……不行,我不能让姐姐嫁给这样的人……”
沈珞坠马而亡,沈二太太大闹的何家,何颍之“命硬克夫”的流言早已传来。如今嫁给了“病秧子”,真要有万一,就是坐实了之前的流言蜚语,吐沫星子都能逼死她。
沈瑞见他炸毛,忙一把拉住,道:“表弟不要着急,师公昨日还请了太医过来,老师身体无大碍,年后回乡休养两年就好了……”
何泰之却是不信这个说辞,在他看来昨日还请了太医,那就是没有病愈。
“不行,我要去寻王侍郎,这门亲事不能就这样结了……”何泰之很是激动,身子晃动,想要挣开沈瑞的手。
两人本就角落里说话,可何泰之这声量一高,就引得旁人侧目。
“噤声!”沈瑞使劲一攥他胳膊,皱眉低声道:“难道只有你疼表姐,姨母、姨父都不疼……”
何泰之抬起头,面上带了愤愤:“那是瑞表哥老师,瑞表哥到底算是哪边的?还是在瑞表哥眼中,老师亲近,我们这些表姐、表弟是外一路的……”
虽说他已经十一岁,可姊弟情深,委屈愤怒之下,眼泪都出来了。
这熊孩子。
沈瑞被迁怒了,哭笑不得,想着何泰之这一年来对自己的亲近,便也不忍瞒他,低声道:“老师已经病愈……只是之前在官场上得罪了人,如今在避祸,不敢让人晓得,才露了一面就又回房休息的……”
何泰之闻言,不由惊愕。
他瞪了沈瑞半响,方醒过神来,小声道:“真的?”
沈瑞白了他一眼:“骗你作甚?”
“怪不得我爹我娘同意‘冲喜’,大哥也没有反对……”何泰之后知后觉道:“好啊,只瞒了我一个,难道我就是信不过的么……”
他越说越气,望向不远处坐着的何泉之,恨不得要上前理论的模样,到底知晓分寸,晓得不能闹出来,就气呼呼地看着沈瑞埋怨道:“我向来与瑞表哥好,瑞表哥却不提前知会我一声,害我担心了这许久……”
沈瑞低声道:“是我错了,改日摆酒给表弟请罪。”
何泰之见他老实认错,倒是不好再迁怒,有些怏怏:“旁人家的喜事办的恁地热闹,姐姐的亲事却这样,受了这些委屈……”
沈瑞小声安慰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别的我不敢说什么,老师不仅学问好,人品也是顶好的……”说到这里,忍不住附耳小声道:“老师德行堪为君子,不二色……”
这句话要是说给旁人听,是极有诱惑力的。毕竟如今这个世道,仕宦人家,除了公主下降之外,有几个女子能不与人分丈夫的。
何泰之只有十一岁,即便读书读的好,可在男女之事上还是懵懵懂懂。
加上何学士当年是“高娶”,夫妻感情又好,并未置妾室;沈大老爷与徐氏早年虽因求子置过妾室,后来子嗣没求成,也都散了妾。
至于乡下何家那边的亲戚,倒是有置妾的,不过同灶上婢似的,花钱买人使唤,抬脚就能卖了的。
因此何泰之对于内宅争斗,便也没有直观认识,只道:“这有什么可说的?不会是有病吧?”
沈瑞翻了个白眼道:“反正是难得的人品,你回去说与姨母、表姐说,看她们欢喜不喜欢……”
能名正言顺地置妾室通房的世代,像王守仁这样的操守,堪为“圣人”。更不要说王守仁原配已经去世三年半,他又是壮年。
何泰之觉得被小瞧了,可也没有与沈瑞再就此事拌嘴。
不过等到回家后,何泰之就悄悄与小徐氏说了。
“若真是如此,那就是你姐姐的福气……”小徐氏听了这个消息,果然很高兴。
不过待何泰之再去告诉何颍之,何颍之却没有什么反应。
何泰之见姐姐人前带笑,人后怅然若失,心里只觉得酸酸的。
虽晓得姐姐心里未必能忘得了青梅竹马的沈珞,可何泰之也晓得“逝者已矣”,便将沈瑞平素里赞王守仁的那些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 ?月初了,双倍月票中,肯求保底月票。
?
????
(本章完)
自打二房南下,沈宅就冷清下来,徐氏巴不得家里热闹些,族侄都留了,更不要说是亲外甥祝允明。
早在祝允明没到京前,徐氏就与大老爷提了此事,客院都是早预备好的。
最高兴的还有三老爷,祝允明之前已经数次进京,与三老爷与相熟。
现在再加上沈玥,三人说起话来,倒是投机。
之前大家之前聊的都是丹青字画,如今三老爷有心继续走科举仕途,聊的就是时文、经书这些。
沈瑞心中对于祝允明虽极为仰慕,可因要上学,早出晚归,见了两次,都是匆匆。加上进京后,历史名人见了一个又一个,状元见了几个了,未来的权臣也见了,不再像去年那样少见多怪。
一直到腊月十五,书院里正式放年假,沈瑞才得了空。
祝允明去年冬曾过去松江,与沈瑞也是认识的。
从徐氏论起来,两人如今是表兄弟,祝允明待沈瑞也亲近几分。又因沈瑞拜在王守仁门下,要走科举仕途,祝允明对于沈瑞的功课也颇为关注。
待晓得沈瑞已经通读四书,时文也做了两年,如今在京城最著名的春山读书读书,明年就要应童子试,祝允明感叹道:“后生可畏!”
沈瑞最关心的还是“四大才子”的消息,唐寅那倒霉孩子罢了,仕籍都除了,已经是民籍,没有资格再进行科举考试,那剩下的文征明与徐祯卿呢?文征明记得是科举不顺,一辈子连举人都没熬上,徐祯卿好像是中过进士的,只是不晓得是什么时候。
“吴中四才子”在南直隶早已名声鹊起,常被人联在一处说起。
沈瑞问起文、徐二人,也不算冒失。
等祝允明说了,沈瑞才晓得,徐祯卿参加今年乡试,不过落第,所以都没有进京。至于文征明,则是因岁试没过的缘故,乡试就没有下场。
文征明比祝允明小十岁,如今年过而立;徐祯卿比祝允明小十九岁,如今才二十出头。两人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即便不是举人,在世人眼中看来,都还年轻。
倒是祝允明,已经年过不惑,第四次进京应礼部试,因此压力很大。
客院灯火,都要三更后才熄,天不亮又点起。
徐氏听闻后,暗暗叹气,并没有去劝,只是叫人买了几筐白蜡,如同九如居书房那样,给客院添了几个烛台。又吩咐人取了人参,每晚客院这里,都送了人参茶。
沈玥原本作息还寻常,不过后来被祝允明带的,也不好意不勤勉,开始手不释卷。
等到沈瑞代表二房,送了一圈年礼后,衙门里也开始“封印”。
腊月二十一,风和日丽,京城的年味越来越重。
沈瑞早早起了,同玉姐、祝允明一道,随徐氏去了何学士家。
何家正式嫁女的日子是明日,今日要送嫁妆。
京城婚嫁奢华,前些日子沈瑞订婚礼,都热闹了一整日,更不要说正经娶亲。官宦人家,常要搭上五日喜棚、七日喜棚的。
只是何、王两家联姻,与寻常男女做亲还不一样。
王守仁是“病退”,又是续娶,亲事仓促,不好太热闹。
何家这里,徐颍之丧了未婚夫,即便这次不算是再嫁,可也不好大张旗鼓。
如此一来,两家都没有宴请外客,请的就都是至亲好友。
何家本是寒门,宗亲族人少,看起来就越发冷清。
徐氏虽早早地给外甥女准备了丰厚的添妆礼,可看到门庭冷清模样,心里还是不好受。
沈瑞随着何泉之、何泰之、祝允明一道,往王家送妆。
王家这里,因王华门生众多的缘故,倒是比何家要热闹些。只是宾客虽多,正主却迟迟没有露面。
王守仁之前即是“病退”,如今即便是续娶之喜,出来见客时依旧蜡黄脸,在人前匆匆露了一面,就以身体不好休息去。
沈瑞昨日来过王家,晓得王守仁真正的身体状况,倒是没有什么担心。何泰之阴沉着脸,眼圈都红了;祝允明跟在何泉之身边,与王门弟子说话,可眼中也难掩忧色。
他实不明白,为何疼爱女儿的姨母、姨父会给女儿寻这样的亲事,门第是清贵,新郎官也是才子,可这身子骨委实令人担心。
只是这都要行大礼,他身为亲戚,都觉得糟心,也不想说什么给何家人添堵。
何泰之却是憋不住话的,待王守仁下去,就将沈瑞拉倒一边,咬牙切齿道:“瑞表哥,你得告诉我实话,王守仁他……他到底病的重不重……”
沈瑞见他这般为姐姐难过,心里也为难。
王守仁的情况,瞒着外人,却没有瞒着何学士夫妇。否则何学士夫妇即便希望女儿早些嫁人,走出沈珞去世的阴霾,可也不会舍得真的让女儿去做“冲喜新娘”。
之所以没告诉何泰之,多半也是因他年小藏不住喜怒的缘故。
沈瑞这一迟疑,何泰之的心就沉了下去,他跺脚道:“我爹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要给姐姐定下这样的亲事……万一……万一……可让姐姐怎么活……不行,我不能让姐姐嫁给这样的人……”
沈珞坠马而亡,沈二太太大闹的何家,何颍之“命硬克夫”的流言早已传来。如今嫁给了“病秧子”,真要有万一,就是坐实了之前的流言蜚语,吐沫星子都能逼死她。
沈瑞见他炸毛,忙一把拉住,道:“表弟不要着急,师公昨日还请了太医过来,老师身体无大碍,年后回乡休养两年就好了……”
何泰之却是不信这个说辞,在他看来昨日还请了太医,那就是没有病愈。
“不行,我要去寻王侍郎,这门亲事不能就这样结了……”何泰之很是激动,身子晃动,想要挣开沈瑞的手。
两人本就角落里说话,可何泰之这声量一高,就引得旁人侧目。
“噤声!”沈瑞使劲一攥他胳膊,皱眉低声道:“难道只有你疼表姐,姨母、姨父都不疼……”
何泰之抬起头,面上带了愤愤:“那是瑞表哥老师,瑞表哥到底算是哪边的?还是在瑞表哥眼中,老师亲近,我们这些表姐、表弟是外一路的……”
虽说他已经十一岁,可姊弟情深,委屈愤怒之下,眼泪都出来了。
这熊孩子。
沈瑞被迁怒了,哭笑不得,想着何泰之这一年来对自己的亲近,便也不忍瞒他,低声道:“老师已经病愈……只是之前在官场上得罪了人,如今在避祸,不敢让人晓得,才露了一面就又回房休息的……”
何泰之闻言,不由惊愕。
他瞪了沈瑞半响,方醒过神来,小声道:“真的?”
沈瑞白了他一眼:“骗你作甚?”
“怪不得我爹我娘同意‘冲喜’,大哥也没有反对……”何泰之后知后觉道:“好啊,只瞒了我一个,难道我就是信不过的么……”
他越说越气,望向不远处坐着的何泉之,恨不得要上前理论的模样,到底知晓分寸,晓得不能闹出来,就气呼呼地看着沈瑞埋怨道:“我向来与瑞表哥好,瑞表哥却不提前知会我一声,害我担心了这许久……”
沈瑞低声道:“是我错了,改日摆酒给表弟请罪。”
何泰之见他老实认错,倒是不好再迁怒,有些怏怏:“旁人家的喜事办的恁地热闹,姐姐的亲事却这样,受了这些委屈……”
沈瑞小声安慰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别的我不敢说什么,老师不仅学问好,人品也是顶好的……”说到这里,忍不住附耳小声道:“老师德行堪为君子,不二色……”
这句话要是说给旁人听,是极有诱惑力的。毕竟如今这个世道,仕宦人家,除了公主下降之外,有几个女子能不与人分丈夫的。
何泰之只有十一岁,即便读书读的好,可在男女之事上还是懵懵懂懂。
加上何学士当年是“高娶”,夫妻感情又好,并未置妾室;沈大老爷与徐氏早年虽因求子置过妾室,后来子嗣没求成,也都散了妾。
至于乡下何家那边的亲戚,倒是有置妾的,不过同灶上婢似的,花钱买人使唤,抬脚就能卖了的。
因此何泰之对于内宅争斗,便也没有直观认识,只道:“这有什么可说的?不会是有病吧?”
沈瑞翻了个白眼道:“反正是难得的人品,你回去说与姨母、表姐说,看她们欢喜不喜欢……”
能名正言顺地置妾室通房的世代,像王守仁这样的操守,堪为“圣人”。更不要说王守仁原配已经去世三年半,他又是壮年。
何泰之觉得被小瞧了,可也没有与沈瑞再就此事拌嘴。
不过等到回家后,何泰之就悄悄与小徐氏说了。
“若真是如此,那就是你姐姐的福气……”小徐氏听了这个消息,果然很高兴。
不过待何泰之再去告诉何颍之,何颍之却没有什么反应。
何泰之见姐姐人前带笑,人后怅然若失,心里只觉得酸酸的。
虽晓得姐姐心里未必能忘得了青梅竹马的沈珞,可何泰之也晓得“逝者已矣”,便将沈瑞平素里赞王守仁的那些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 ?月初了,双倍月票中,肯求保底月票。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