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起争论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起争论

    楚才浩耳朵被震得出现了耳鸣,等缓过神。

    就看到周围的人已经蜂拥而来,他把团团围住。

    二女最先发现,所以抢占了先机,挤到楚才浩最跟前,娟娟有些磕巴的说道:“请问您是楚才浩先生吗?”

    虽然是疑问句,但却用肯定的语气问道。

    楚才浩听出了眼前这个就是叫破了自己行踪的女孩,苦笑一声,包严的这么裹实,都被发现了。

    取下口罩和眼镜后,笑着说道:“我能说不是吗?”

    琪琪见状果然是本人,激动的拉扯着娟娟,又碰又跳的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众人一见真是本人,同样很是激动,不由围拢的更加密集了。

    “能帮我们签个名吗?我们可喜欢你的书了!”

    “这个就要先问问老板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店。”

    知道推脱不过去的,楚才浩询问道。

    “不麻烦,不麻烦!”

    闻讯赶来的老板,挤不进去,只能在搬了一个凳子站在上面围观,这时候听到楚才浩的询问,高举着双手,在最外围边蹦跳,边大声高喊。

    生怕一个回答慢了人就走了。

    “哎幼!”

    一时忘记自己还站在凳子上,一个没站稳,从凳子上摔倒了下来,好在被人及时扶住,没受到什么伤。

    挣脱开搀扶,马上开始张罗起来。

    楚才浩从柜台要了一支笔后,坐下来后,挨个开始签名。

    “你们叫什么名字?”

    二女因为是最先发现的,理所当然排在第一位:

    “我叫萧娟!”

    “我叫唐琪!”

    楚才浩问了都是什么字后,唰唰的在两本书书的第一页分别写下了不同的祝福。

    等签完名,还有这么多人在排队,二人有些不舍的告辞,离开前还嘴里连连说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看这本书。

    楚才浩自是笑呵呵的点头感谢。

    本来以为最多就一两百人,签个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谁知道人越聚越多,很多人通过qq等通讯设施都知道楚才浩在骑河路新华书店开签售会。

    而得到签名的人,则是忍不住在论坛炫耀。

    要知道从楚才浩第一本书之后就再也没办过类似的签售会,虽然奇怪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就举办签售会,但并不影响众人呼朋唤友,结伴而来。

    就连有事去不了,或者远在他地的,都纷纷求着本地的朋友能不能帮个忙,要个签名。

    五湖四海,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不同肤色人就像赶集一样汇聚而来,抄着各种口音的一边艰难的挪动,一边激动的和周边的人的聊着天。

    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最后连交警都被惊动,不得不出动过来维持秩序。

    老板看着楚才浩的书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笑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连连催促道:“快点,去进货,只要是楚才浩的书,有多少我要多少!”

    ......

    明明是思想门槛和学术门槛都挺高的书,却直接创下了月榜销售奇迹,当月直接以雷霆扫落叶的的形势登上了本月的畅销书榜首。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聊春晚,那么这段时间“明朝”这两个字直接成为了整个社会新闻热点,众人都不由对明朝发生的事情发生浓厚的兴趣。

    只要是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电影。电视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

    一本书带火了一个朝代,明明是应该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却没有引发众人的惊奇,只因为作者的名字叫——楚才浩。

    当然每本大火的书籍,也容易伴随非议。

    可惜当反对者想要从中挑毛病的时候,看着那序章里面一行行感谢名单的人名后,就算有在多的话都得咽下去。

    名单的里面的每一个人不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这些人的姓名可能普通人听都没听过,但却是文坛明国史领域的权威,能得到这些人的认可,《万历十五年》的专业性已经母庸置疑。

    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而能打败权威的也就只有权威。

    在历史学上,分布着有很多流派。

    这就不得不提到其中两个对立学派,年鉴学派和兰克史学派。

    年鉴学派成立之初就是为了反对兰克模式的“新史学“思想。

    兰克史学要求不对历史做价值判断,是反对一切带着主观情绪研究历史的,而年鉴学派恰恰提倡就是历史学观点应当有系统、适当的说明,并注重逻辑的合理,说白点就是允许小心求证,大胆假设。

    楚才浩这段时候学习的正是对隆国历史学界影响比较大的年鉴学派,《万历十五年》恰好体现的就是出自年鉴学派的“大历史观”。

    虽说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发展,派系之间的划分早就模湖不清,研究年鉴学派的学者未必不能研究“兰克史学”,楚才浩写得这本《万历十五年》,虽然主题方向是采用年鉴学派的“大历史观”,但一些思路还是借鉴了“兰克史学”的客观主义史学观。

    但偏偏有一些老古董抱着非友即敌的陈旧思想不放,而且这段时间年鉴学派的理论这么出风头,间接引起了这一部分人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不满。

    唐恪就是属于“兰克史学”的领军人物,他自然对楚才浩写的这本《万历十五年》看不惯,说白了,就是八字不合,双方的史学理论大相径庭,甚至在学术上互为敌人。

    只是看了几页,唐恪就有点接受不了,在他看来,这本《万历十五年》写得太浅白了,更适合作为历史入门书籍。而且即便作为入门书籍,《万历十五年》都不过关,因为这本书的主观色彩太浓重,这和他所尊崇的理念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过喷人,也要讲究基本法,要喷得有理有据,让人说不出话来,唐恪拿着这本《万历十五年》开始闭关谢客,一边理解作者的隐藏主观感情,一边查找是否有史料引用错误。

    得亏楚才浩仔细修改了几个月,参考了大量文献和专家学者的建议,否则以黄仁宇那充满主观臆测的原着,必然让他轻松找到错误点,大肆抨击。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

    历史上看似平平澹澹的一年,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可是就在这风平浪静之下,历史的悲剧序幕再一次被拉开,一个帝国似乎又即将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又是一天傍晚,唐恪神情复杂再次放下手中的《万历十五年》。

    久久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