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 第二百零三章 没钱了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第二百零三章 没钱了

    七天的审查,总算是把分散各地的训练基地跑了一个遍,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数。

    等楚才浩刚准备去张谋子的办公室汇报这几天的工作情况,才刚走进大楼,迎面就走来一个脸色焦急的工作人员。

    “楚导,可算是等到您了!”工作人员说完,把一个公文夹递了上来。

    “张导人呢?这些不是应该给他吗?”

    下意识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公文夹,翻了翻,疑惑地问道。

    “张导因为一些技术问题,昨天凌晨就飞往米国,交代说由您这边统筹。”

    楚才浩看着手上的琳琅满目的物资采购明细表,面露苦涩,这才刚出差回来,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又要开始做制片人的工作。

    这种繁琐的事情几个副导演都是能躲就躲,只有张谋子躲不了才硬着头皮挑起来,估计是怕楚才浩电话拒绝,直接来个先斩后奏,让他推不了。

    “陈导、和张导呢?”

    楚才浩准备协商一下,把工作分一下,这么多琐事,一个人不得忙死?

    工作人员知道他说的是导演组的另外两位导演陈为亚和张继纲,苦笑道:“陈导陪着一块去米国了,张导前天一大早就跑去大兴基地审查节目了,说是要出差几天。”

    楚才浩无语至极,恨得牙痒痒,还真是信任我啊,这群老六!

    对着一脸可怜巴巴的死劲盯着自己,生怕自己也跑了的工作人员,无奈的说道:“资料晚上再看,现在最紧急处理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好在拍《连理枝》和这段时间筹备,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要不然突然冒出来这么一推事情,还真会搞得手忙脚乱。

    “自模表演中道具,预算超标了。”

    楚才浩翻着白眼,这么小的事都要请示自己:“这是我们需要头疼的吗?直接找多个厂商报价啊,如果造价低,我们就直接买,如果高了,就想办法去压价。”

    “我们已经协调过几家商家了,这个报价已经是属于最低价格了。”项目协调组组长韦蓝芬,得到通知赶来过来,这时候听到楚才浩语气中的不满,走上前解释道。

    随后把奥运会的资金情况,简略的讲解了一遍。

    “怎么这么少?”楚才浩吃惊道。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没想到整个奥运会开幕式全部加起来,居然还不如一个亚运会的预算。

    韦蓝芬苦笑的点了点头,对于楚才浩惊讶的表情早就见怪不怪,只要是知道奥运预算情况的人无疑不都是这种表情。

    楚才浩仍不相信的翻开物资采购明细表,越看越,脸色就越黑。

    难怪只要没事的时候总是能见到张某子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面直挠头,之前还总觉得他扣扣嗖嗖的,看来还真是错怪他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这点钱能把奥运会搞得这么大气磅礴,还真是难为他了。

    不过,现在是难为我了。

    楚才浩结结巴巴的问道:“张导有说过什么时候回来吗?”

    “10天….半个月吧!?”韦蓝芬不确定的说道。

    还能怎么说?拍板的人都不在了,只能硬着头皮暂时先挑起来。

    再联系自摸生产商,当面谈一谈的时候。

    还没等穿上外套走出去,就一个人拉到一旁的工作室里,一起做一下手套制作商的思想工作。

    现在碰到的这个问题就是开场的绘画表演需要一种专门研制的手套,由于奥运会采购审批严格,生产商拿不到经费,不愿意提前制作。

    事情是一个小事,就是很繁琐。

    “导演,手续都是全的,我保证肯定给他钱,就是他先垫着,走完程序,一定第一时间把钱给到。”

    政府一个协调资金项目的工作人员保证道。

    厂家坐在那不说话,面露难色。

    见到这种状况,楚才浩表示理解。

    在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有一句流传深广的话,叫做——有拖无欠。

    各种流程层层过审,只要是涉及资金方面的工作,流程实在是太复杂了,搞不好公司就因为这笔拖欠工资,最后导致资金链破裂。

    也难怪有些厂家宁愿不开张,都想不做政府生意。

    “你的难处我也理解。”

    楚才浩沉思了一下,转头对着政府工作人员说道:

    “给个具体的时间,你星期几能拿到钱?”

    工作人员默默计算了一下,扳着手指说道:“今天是周五,明天周六周日,两天领导都不上班,我要打报告最快最快,也要三天,周四可以拿到。”

    楚才浩点了点头,对着厂家:

    “你都听到了,这样,你就先垫着,周四如果钱没有打进来,你来找我,这事情我给你负责,这样没问题吧!”

    一旁的工作人员都纷纷劝道:“楚导,都出来保证了,你还不放心…”

    “我们这么大的总部都在这,还能跑的掉不成,随时都可以过来找我们。”

    “........”

    见楚才浩都站出来保证,厂家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

    等送走这位老板后,又带着一帮人跑去自摸厂,一边实地检查一下厂商整体实力,一边想着在压低一点价格。

    没想到来到现场,老板居然是一个外国人,早早的就等在门口,见到楚才浩的时候似乎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带着几人参观起来。

    其实想想就不奇怪,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过来建厂的外国人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是涉及到精细方面,这个时间段大部分都是外国人进行投资建厂。

    “.....整体还是满意的,其实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希望能不能在便宜点,为了这点东西,花这么多钱,不要说我,就是总导演都没有这个拍板的权利.....”参观完,楚才浩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好在楚才浩这张脸还是值点钱,在付出合照和签名的代价后,总算是拿到了一个成本价。

    一个良好的开头,是好的开始。

    接下来楚才浩奔波于各大经销商之间,制作费的紧张,只能亲自下场,有的时候为了几万块的事情和厂家们讨价还价。

    没有资金的支撑,楚才浩只能套着枷锁,在没预算的夹缝中求生存,左挪后移,勉力支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