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赏风花雪月 第252章 上卷 曾经年少 你们就朝这条山路一直往前走就好了
热门推荐:
一不小心变僵尸
我的身份曝光后,出轨前妻跪求复婚
苟在美食的俘虏
贵妃她娇又媚,疯批暴君拿命宠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好兄弟,原来你是Omega
小人物也要修仙
天下第一狱
御灵天路
252
大巴上午10点多的时候到达县城,吴小军和韩宇皓拿着罗清芳家的地址去车站售票窗口问售票员怎么坐车,售票大姊非常热心,急促地说:“快到后面停车场,到这个镇上的车每天只有一趟,车子还等几分钟就要走了,错过了就只能等明天了。”
几个人热情地道谢,赶紧跑往停车场,车子正准备出发。
是一辆窄小破旧的中巴车,车上已挤满了乡下的村民,车子的走道上塞满了扁担箩筐,蛇皮袋,有些蛇皮袋中还可听到鸡鸭烦闷的嘶叫声。
车上没有空调,异味和炎热塞满了车厢。
车厢尾部还剩几个空座,几个人跨过一堆层层叠叠的扁担、箩筐、蛇皮袋,好不容易走到车尾。
行李放下,坐好,先松一口气。
正是炎炎夏日,空气如同闷热的蒸气把人紧紧包裹起来,无处逃逸,莫名地燥热。
车子渐渐驶出城关,道路逐渐狭窄起来,崎岖不平的石子路,坑坑洼洼,车子剧烈颠簸,一路尘烟。
刘小婉感到头昏,腹内翻江倒海,无法抑制地恶心和难受。
长这么大,第一次晕车了,那滋味真不好受。
韩宇皓见她满脸痛苦的样子,心急如焚,着急地叫司机停车。
刘小婉强忍着难受说:“还是别停了,反正只有1个小时左右,我可以忍一忍。”
吴小军母亲也总是一坐车就晕车晕得天翻地覆,所以他颇有经验,跟韩宇皓说:“晕车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一说话,分散注意力,更容易晕。你让她靠在你肩上,闭上眼睛,不要说话,就会好一些。”
刘小婉痛苦不堪,也完全顾不得众多睽睽,直接闭上眼睛靠在韩宇皓肩上。
难受程度果然减轻了,韩宇皓一直担心地低头看她,发现她面部表情逐渐趋于平静,才放下悬着的心。
一路摇拽颠簸,中巴车终于到达了镇上。
韩宇皓一边提着行李,一边搀扶着刘小婉下了车。
吴小军关心地问:“你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吐?如果想吐的话,就尽量吐出来,只要吐出来,立即就会好受多了。”
刘小婉说:“没事,已经好多了,主要是太颠簸了,否则也不会晕车。”
已经上午11点多了,快要吃中饭的时间,韩宇皓想到三位不速之客突然跑到罗清芳家中,人家肯定手忙脚乱,要忙着做饭,便说:“要不我们在镇上吃点东西再过去吧,省得人家做饭。”
刘小婉也是同样的想法,立即赞同:“好啊好啊。”
吴小军提起行李,“那好吧,我们转一转,看镇上有没有吃饭的地方。”
这里所谓的镇,其实只是很普通很简陋的一条乡下街道,简陋的房子沿街建成一排,规模很小,但在那贫困的乡村,这就算他们心目中的繁华之所了。
镇上还有供销社和邮局。
每逢尾数带2、5、8的日子,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会到这里来赶集,商品都是村民自家种的粮食和鸡鸭鱼肉。
每到赶集的日子,镇上便熙熙壤壤,一片嘈杂,如同一场盛大的节日。
因为在偏僻的乡村,娱乐、热闹的场所实在太贫乏了。
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镇上很安静冷清。几个人提着行李从街头走到街尾,也就只花了几分钟。
本呆在屋内的乡亲们,见到几个一看就是来自城市的姑娘小伙子,非常好奇,纷纷从屋内移到屋外,好奇地打量。
找不到吃饭的餐馆,吴小军像旁边的一位老奶奶打听:“奶奶,这条街哪里有吃饭的地方?”
老奶奶还勉强听得懂普通话,热情地说:“有有有,我带你们去。
她带着大家往前走,走到一户关闭的房门前,边敲门边大声说:“秀秀,来客人啦。”
门开,出来一个满面笑容的中年妇女,把他们迎进去,问知他们想吃什么,给他们倒好开水,便进厨房忙活去了。
这是一家简陋的餐馆,其实也称不上餐馆,只是赶集时开张接待一下客人,平日基本不开张。
没有装饰,没有布置,也就自家的大厅里,摆几张吱吱呀呀摇摆不定的旧餐桌。
老板娘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功夫就端出来三碗菜、一碗西红柿蛋花汤。
因为刘小婉不能吃辣,吴小军又无辣不欢,所以交代老板娘一碗菜放辣,其余两碗菜别放辣。
刘小婉起身给大家盛好饭,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青蒜炒腊肉,往口里一放,立即皱了皱眉头。
一旁的老板娘见状,笑着问:“辣吗?”
刘小婉说:“有一点,不过没关系。”
老板娘不好意思地说:“那看来你是真的不能吃辣,这碗菜我一点辣都没放,可能前一道菜是辣的,刷完锅后,锅上还带着辣味。”
韩宇皓一边礼貌地安慰老板娘:“没事的,可以吃的。”一边忙着给刘小婉倒水。
吴小军也夹了一筷子青蒜炒腊肉尝了尝,感觉没有丝毫辣味,不禁笑了笑,终于理解“不同人不同感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吃完饭,付好钱,吴小军请教老板娘罗清芳那个村如何走,老板娘热情得很,说:“这个村离这里不太远,大约走四、五里山路就到了,我送你们到那个山路口,你们一直顺着山路往前走,路上逢人问一下就知道了。”
三个人一边此起彼伏地道谢,一边跟着老板娘一直走到一道山路口。
“到了,你们就朝这条山路一直往前走就好了。”老板娘指着山路说。
几个人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本章完)
大巴上午10点多的时候到达县城,吴小军和韩宇皓拿着罗清芳家的地址去车站售票窗口问售票员怎么坐车,售票大姊非常热心,急促地说:“快到后面停车场,到这个镇上的车每天只有一趟,车子还等几分钟就要走了,错过了就只能等明天了。”
几个人热情地道谢,赶紧跑往停车场,车子正准备出发。
是一辆窄小破旧的中巴车,车上已挤满了乡下的村民,车子的走道上塞满了扁担箩筐,蛇皮袋,有些蛇皮袋中还可听到鸡鸭烦闷的嘶叫声。
车上没有空调,异味和炎热塞满了车厢。
车厢尾部还剩几个空座,几个人跨过一堆层层叠叠的扁担、箩筐、蛇皮袋,好不容易走到车尾。
行李放下,坐好,先松一口气。
正是炎炎夏日,空气如同闷热的蒸气把人紧紧包裹起来,无处逃逸,莫名地燥热。
车子渐渐驶出城关,道路逐渐狭窄起来,崎岖不平的石子路,坑坑洼洼,车子剧烈颠簸,一路尘烟。
刘小婉感到头昏,腹内翻江倒海,无法抑制地恶心和难受。
长这么大,第一次晕车了,那滋味真不好受。
韩宇皓见她满脸痛苦的样子,心急如焚,着急地叫司机停车。
刘小婉强忍着难受说:“还是别停了,反正只有1个小时左右,我可以忍一忍。”
吴小军母亲也总是一坐车就晕车晕得天翻地覆,所以他颇有经验,跟韩宇皓说:“晕车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一说话,分散注意力,更容易晕。你让她靠在你肩上,闭上眼睛,不要说话,就会好一些。”
刘小婉痛苦不堪,也完全顾不得众多睽睽,直接闭上眼睛靠在韩宇皓肩上。
难受程度果然减轻了,韩宇皓一直担心地低头看她,发现她面部表情逐渐趋于平静,才放下悬着的心。
一路摇拽颠簸,中巴车终于到达了镇上。
韩宇皓一边提着行李,一边搀扶着刘小婉下了车。
吴小军关心地问:“你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吐?如果想吐的话,就尽量吐出来,只要吐出来,立即就会好受多了。”
刘小婉说:“没事,已经好多了,主要是太颠簸了,否则也不会晕车。”
已经上午11点多了,快要吃中饭的时间,韩宇皓想到三位不速之客突然跑到罗清芳家中,人家肯定手忙脚乱,要忙着做饭,便说:“要不我们在镇上吃点东西再过去吧,省得人家做饭。”
刘小婉也是同样的想法,立即赞同:“好啊好啊。”
吴小军提起行李,“那好吧,我们转一转,看镇上有没有吃饭的地方。”
这里所谓的镇,其实只是很普通很简陋的一条乡下街道,简陋的房子沿街建成一排,规模很小,但在那贫困的乡村,这就算他们心目中的繁华之所了。
镇上还有供销社和邮局。
每逢尾数带2、5、8的日子,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会到这里来赶集,商品都是村民自家种的粮食和鸡鸭鱼肉。
每到赶集的日子,镇上便熙熙壤壤,一片嘈杂,如同一场盛大的节日。
因为在偏僻的乡村,娱乐、热闹的场所实在太贫乏了。
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镇上很安静冷清。几个人提着行李从街头走到街尾,也就只花了几分钟。
本呆在屋内的乡亲们,见到几个一看就是来自城市的姑娘小伙子,非常好奇,纷纷从屋内移到屋外,好奇地打量。
找不到吃饭的餐馆,吴小军像旁边的一位老奶奶打听:“奶奶,这条街哪里有吃饭的地方?”
老奶奶还勉强听得懂普通话,热情地说:“有有有,我带你们去。
她带着大家往前走,走到一户关闭的房门前,边敲门边大声说:“秀秀,来客人啦。”
门开,出来一个满面笑容的中年妇女,把他们迎进去,问知他们想吃什么,给他们倒好开水,便进厨房忙活去了。
这是一家简陋的餐馆,其实也称不上餐馆,只是赶集时开张接待一下客人,平日基本不开张。
没有装饰,没有布置,也就自家的大厅里,摆几张吱吱呀呀摇摆不定的旧餐桌。
老板娘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功夫就端出来三碗菜、一碗西红柿蛋花汤。
因为刘小婉不能吃辣,吴小军又无辣不欢,所以交代老板娘一碗菜放辣,其余两碗菜别放辣。
刘小婉起身给大家盛好饭,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青蒜炒腊肉,往口里一放,立即皱了皱眉头。
一旁的老板娘见状,笑着问:“辣吗?”
刘小婉说:“有一点,不过没关系。”
老板娘不好意思地说:“那看来你是真的不能吃辣,这碗菜我一点辣都没放,可能前一道菜是辣的,刷完锅后,锅上还带着辣味。”
韩宇皓一边礼貌地安慰老板娘:“没事的,可以吃的。”一边忙着给刘小婉倒水。
吴小军也夹了一筷子青蒜炒腊肉尝了尝,感觉没有丝毫辣味,不禁笑了笑,终于理解“不同人不同感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吃完饭,付好钱,吴小军请教老板娘罗清芳那个村如何走,老板娘热情得很,说:“这个村离这里不太远,大约走四、五里山路就到了,我送你们到那个山路口,你们一直顺着山路往前走,路上逢人问一下就知道了。”
三个人一边此起彼伏地道谢,一边跟着老板娘一直走到一道山路口。
“到了,你们就朝这条山路一直往前走就好了。”老板娘指着山路说。
几个人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