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章 风起
倘若想要积极地发展原始工业化,就必须要让涉足其中的群体,都能见到足以让他们眼红的财富才行。
当前围绕着北直隶、山东等地,以内务府所辖国营诸厂为主,以地方赈灾行署为辅,正在积极地发展原始工业化,特别是涉及到纺织业、冶炼业、造船业、琉璃等产业,发展势头最为迅勐。
对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崇祯皇帝已经不满足于天津对外开海,汇聚大批欧罗巴各国海商齐聚,通过大运河向北贩运售卖茶叶、丝绸、瓷器等贸易往来,崇祯皇帝想要赚取更多的银子。
过去辽地所生的变故,特别是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通过天津所筹建的军工产业,创造出的相应价值,让崇祯皇帝的目光,投向了毗邻辽地的朝鲜。
“想要大肆的掠夺财富,继而积极发展产业领域,那还是军工产业所带来的红利多啊。”
崇祯皇帝负手而立,看着眼前所挂舆图,目光锁定在朝鲜半岛方向,“武备院这个吞金兽,每年投进去的银子太多了,必须设法多开辟些财源才行,否则想多扩建规模化工坊就太难了。
要是能逐步控制住朝鲜,继而以此作为跳板,为今后筹建的大明海军,征伐倭岛谋定坚实基础,那倭岛所储金银都能逐步转移进大明,以推动大明境内的维新变法,更密集的筹建产业工坊。”
让大明重回大航海征程,这是崇祯皇帝一定会去做的事情,大明所筹建的海军力量,必然要从近海迈向远洋,继而为大明出海的各个群体保驾护航,同时夺取海上战略要地,构建大明的远洋保护屏障,为此后要推动的海外移藩谋定基础。
只是发展海上力量,可不像发展陆军那般简单,想要具备一定竞争力,就必须先扎牢根基才行,这不止是建造海上战船那般简单,所列装的战船火炮也很重要,一支高效的海军骨干同样重要。
面对这般多的问题和瓶颈,在逐一的进行攻克前,先行让郑芝龙为首的群体,吴三桂、祖泽润等群体,甚至是在京勋戚群体,分批安置到琉球镇等东南沿海地带固守,确保大明近海的安稳,稳定大明近海贸易,适当让出部分的利益,继而争取时间发展海上力量,就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等到大明新兴的海军力量,能先后将朝鲜和倭岛两地真正征服,并将上述地域逐步成为大明的倾销地,大明真正意义上的属地,那么大明就能从近海扩张,逐步朝着远洋进取有序倾斜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崇祯皇帝的内心始终坚信一点,个人势力就算表现得再强,那也终究比不过一个国朝的发展,只要发展的时间足够充沛,所遇困境能不断减少,相信要不了10年沉淀,大明就能积极进取南洋诸国了。
……
坤宁宫。
“陛下,臣妾觉得国丈的身份,不该去内务府当差。”
周皇后坐在石凳上,娥眉微蹙的看向崇祯皇帝,“内务府总揽宫廷事务,汇通票号既已转隶于内务府,那就该退出才是,不然让朝野间……”
“皇后,不必这般担忧。”
崇祯皇帝抱着朱慈烜,微笑着说道:“内务府的职官怎样安排,怎样擢授,并不归外朝有司管辖,那是朕的家事。
汇通票号能有今日的发展势头,国丈所起到的作用不小,民间有句俗话怎样说的,卸磨杀驴。
朕要这样做的话,终究是不好的。
就汇通票号当前的发展,有些事是离不开国丈的,其分管的运营领域,可谓是很重要的存在。”
说着,崇祯皇帝的视线,看向了陪朱慈烺玩耍的李定国和郑森,脸上的笑意也随即多了不少。
随着内务府的创设,过去由周皇后所管的内帑事宜,也交由钱粮衙门进行专管,周皇后也不必再像过去那般操劳了。
过去崇祯皇帝担心自己分身乏术,内帑所储银子出现纰漏,所以才让周皇后替自己分担些压力。
现在内务府的权力框架,特别是监察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起来,这帮着崇祯皇帝分去不少的压力,也让崇祯皇帝能多些时间,来后宫这边坐坐。
看着面露笑意的崇祯皇帝,坐在一旁的周皇后,还想劝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也不好再讲出来。
对于所设内务府一事,周皇后的心里是不理解的,明明有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为何还要再创设内务府,还单独擢升一批文官,归拢到内务府这一体系下,这分明就是让内廷和外朝的关系更尖锐。
不过后宫不得干政,尽管有着些许不理解,但是周皇后还是恪守此规矩,并没有多说其他。
“陛下,按照您先前所说,这后宫里年满28岁及以上的宫女,都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按照进宫的年限长短,内务府会发放一笔银子。”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周皇后想了想,看向崇祯皇帝说道:“不过这批宫女的规模不少,怎样将这批宫女进行安置,还请陛下能早日定夺。”
“朕都想好了。”
崇祯皇帝抱着朱慈烜,开口道:“朕会在京营挑选一批适龄未婚的将校,让双方进行挑选,唯有双方情投意合,朕会赐婚。
今后内廷所辖宫女,一律按照此制来办,年满28岁及以上的宫女,没有能有所晋升的话,就发放离宫银子,由内务府负责安排她们的出处。
至于后宫的那些女官,有想要离开后宫的,都参考所定规矩来办,毕竟这紫禁城并非是她们的归宿。”
明确谴派后宫适龄宫女一事,崇祯皇帝想了很久,他是大明皇帝不假,但是他不能让一帮怀揣着梦想进宫的人,终其一生都锁在这冰冷的深宫后院内,能得到宠幸的终究是少数,那剩下的大多数还是要安排出路的。
崇祯皇帝可不想自己有朝一日,被一帮心怀怨恨的宫女所谋害,何况让这一批批身处紫禁城的宫女,赐婚给京营的中低层将校,还能极好的笼络这批少壮派,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对崇祯皇帝有利的。
礼教,有些的确要遵循,但有些必须要改。
周皇后有些惊疑,她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这般安排,此事若叫外朝有司的大臣知晓,只怕会引起不小的争议吧。
毕竟这件事情对于礼法而言,并不是什么好的决断。
“皇爷,军机处诸大臣求见。”
就在周皇后想说些什么时,匆匆赶来的王承恩,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据军机处所收奏疏,九边出事了。”
当前围绕着北直隶、山东等地,以内务府所辖国营诸厂为主,以地方赈灾行署为辅,正在积极地发展原始工业化,特别是涉及到纺织业、冶炼业、造船业、琉璃等产业,发展势头最为迅勐。
对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崇祯皇帝已经不满足于天津对外开海,汇聚大批欧罗巴各国海商齐聚,通过大运河向北贩运售卖茶叶、丝绸、瓷器等贸易往来,崇祯皇帝想要赚取更多的银子。
过去辽地所生的变故,特别是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通过天津所筹建的军工产业,创造出的相应价值,让崇祯皇帝的目光,投向了毗邻辽地的朝鲜。
“想要大肆的掠夺财富,继而积极发展产业领域,那还是军工产业所带来的红利多啊。”
崇祯皇帝负手而立,看着眼前所挂舆图,目光锁定在朝鲜半岛方向,“武备院这个吞金兽,每年投进去的银子太多了,必须设法多开辟些财源才行,否则想多扩建规模化工坊就太难了。
要是能逐步控制住朝鲜,继而以此作为跳板,为今后筹建的大明海军,征伐倭岛谋定坚实基础,那倭岛所储金银都能逐步转移进大明,以推动大明境内的维新变法,更密集的筹建产业工坊。”
让大明重回大航海征程,这是崇祯皇帝一定会去做的事情,大明所筹建的海军力量,必然要从近海迈向远洋,继而为大明出海的各个群体保驾护航,同时夺取海上战略要地,构建大明的远洋保护屏障,为此后要推动的海外移藩谋定基础。
只是发展海上力量,可不像发展陆军那般简单,想要具备一定竞争力,就必须先扎牢根基才行,这不止是建造海上战船那般简单,所列装的战船火炮也很重要,一支高效的海军骨干同样重要。
面对这般多的问题和瓶颈,在逐一的进行攻克前,先行让郑芝龙为首的群体,吴三桂、祖泽润等群体,甚至是在京勋戚群体,分批安置到琉球镇等东南沿海地带固守,确保大明近海的安稳,稳定大明近海贸易,适当让出部分的利益,继而争取时间发展海上力量,就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等到大明新兴的海军力量,能先后将朝鲜和倭岛两地真正征服,并将上述地域逐步成为大明的倾销地,大明真正意义上的属地,那么大明就能从近海扩张,逐步朝着远洋进取有序倾斜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崇祯皇帝的内心始终坚信一点,个人势力就算表现得再强,那也终究比不过一个国朝的发展,只要发展的时间足够充沛,所遇困境能不断减少,相信要不了10年沉淀,大明就能积极进取南洋诸国了。
……
坤宁宫。
“陛下,臣妾觉得国丈的身份,不该去内务府当差。”
周皇后坐在石凳上,娥眉微蹙的看向崇祯皇帝,“内务府总揽宫廷事务,汇通票号既已转隶于内务府,那就该退出才是,不然让朝野间……”
“皇后,不必这般担忧。”
崇祯皇帝抱着朱慈烜,微笑着说道:“内务府的职官怎样安排,怎样擢授,并不归外朝有司管辖,那是朕的家事。
汇通票号能有今日的发展势头,国丈所起到的作用不小,民间有句俗话怎样说的,卸磨杀驴。
朕要这样做的话,终究是不好的。
就汇通票号当前的发展,有些事是离不开国丈的,其分管的运营领域,可谓是很重要的存在。”
说着,崇祯皇帝的视线,看向了陪朱慈烺玩耍的李定国和郑森,脸上的笑意也随即多了不少。
随着内务府的创设,过去由周皇后所管的内帑事宜,也交由钱粮衙门进行专管,周皇后也不必再像过去那般操劳了。
过去崇祯皇帝担心自己分身乏术,内帑所储银子出现纰漏,所以才让周皇后替自己分担些压力。
现在内务府的权力框架,特别是监察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起来,这帮着崇祯皇帝分去不少的压力,也让崇祯皇帝能多些时间,来后宫这边坐坐。
看着面露笑意的崇祯皇帝,坐在一旁的周皇后,还想劝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也不好再讲出来。
对于所设内务府一事,周皇后的心里是不理解的,明明有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为何还要再创设内务府,还单独擢升一批文官,归拢到内务府这一体系下,这分明就是让内廷和外朝的关系更尖锐。
不过后宫不得干政,尽管有着些许不理解,但是周皇后还是恪守此规矩,并没有多说其他。
“陛下,按照您先前所说,这后宫里年满28岁及以上的宫女,都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按照进宫的年限长短,内务府会发放一笔银子。”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周皇后想了想,看向崇祯皇帝说道:“不过这批宫女的规模不少,怎样将这批宫女进行安置,还请陛下能早日定夺。”
“朕都想好了。”
崇祯皇帝抱着朱慈烜,开口道:“朕会在京营挑选一批适龄未婚的将校,让双方进行挑选,唯有双方情投意合,朕会赐婚。
今后内廷所辖宫女,一律按照此制来办,年满28岁及以上的宫女,没有能有所晋升的话,就发放离宫银子,由内务府负责安排她们的出处。
至于后宫的那些女官,有想要离开后宫的,都参考所定规矩来办,毕竟这紫禁城并非是她们的归宿。”
明确谴派后宫适龄宫女一事,崇祯皇帝想了很久,他是大明皇帝不假,但是他不能让一帮怀揣着梦想进宫的人,终其一生都锁在这冰冷的深宫后院内,能得到宠幸的终究是少数,那剩下的大多数还是要安排出路的。
崇祯皇帝可不想自己有朝一日,被一帮心怀怨恨的宫女所谋害,何况让这一批批身处紫禁城的宫女,赐婚给京营的中低层将校,还能极好的笼络这批少壮派,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对崇祯皇帝有利的。
礼教,有些的确要遵循,但有些必须要改。
周皇后有些惊疑,她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这般安排,此事若叫外朝有司的大臣知晓,只怕会引起不小的争议吧。
毕竟这件事情对于礼法而言,并不是什么好的决断。
“皇爷,军机处诸大臣求见。”
就在周皇后想说些什么时,匆匆赶来的王承恩,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据军机处所收奏疏,九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