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俏绣娘 第550章 收养孤儿
热门推荐:
娱乐:我的女友都是顶流
被陷害的我,反手灭了仇家满门!
高门小丫鬟
刚满18岁,系统终于来了
帝王时空
收徒返还:我能看见弟子属性词条
成神证道,从做鬼开始
退婚第一天,我继承北凉王!
好运撞末日
培养孤儿的事情是冯妈妈提出来的,沈秀便把安顿那些孤儿的事交给了冯妈妈。
冯妈妈去慈幼局的时候,没有知会慈幼局的管事,而是直接去了那些灾民的住处。
不出她所料,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不仅住的房间比较阴暗潮湿,而且被褥也有些破烂。
其中一个小女孩因为分到的被子太薄,还被冻病了。
冯妈妈刚探手给小女孩试了试额头的温度,慈幼局的管事就来了。
她没有见过冯妈妈,不过看冯妈妈的衣着气度不俗,便问冯妈妈是来做什么的。
冯妈妈直接道:“你们慈幼局的吴妈妈呢?”
吴妈妈现在就是慈幼局的主事,当初也是她在沈秀刚到玉山县时,就来为慈幼局的孩子们寻求帮助。
管事一听说她要见吴妈妈,便觉得她应该来头不小,赶紧把吴妈妈叫了过来。
吴妈妈当然是认识冯妈妈的,一见面就笑道:“您怎么来了,夫人还好吧?”
冯妈妈淡淡道:“夫人很好。不过这些灾民中的孤儿可不怎么好。”
吴妈妈忙道:“都是我不好,最近太忙了,一时没顾得上他们。”
冯妈妈道:“你不用解释。慈幼局这么多人,都要你一一照顾,你一时疏忽也是有的。我没怪你的意思,只是夫人不放心这些孤儿,所以想把他们接回府里照顾。”
吴妈妈确实没那么多精力照顾这么多人,听说沈秀要接走一部分人,当然求之不得。
那些孤儿一共有二十多人,男孩有十几人,女孩则只有六个人。
他们中最小的也有七岁大,毕竟能跟着众人一起逃难,年纪肯定不会太小。
这些孤儿有的是与父母走散的,还有的是逃难的时候没了父母的,总之这一路上都受尽了艰辛。
冯妈妈很心疼这些孩子的遭遇,把他们带回县衙后院,就让人给他们烧水洗澡。
尽管玉山县仍有些缺水,可是给这些孤儿洗澡的水不能省,等给这些孩子洗完澡,冯妈妈又拿来了二十几套旧衣裳。
男孩的衣裳是从留孩和阿壮那里要来的,女孩的衣裳则是找了些大丫留下来的旧衣裳。
等二十多个孤儿穿好衣裳,冯妈妈便带着他们去见沈秀。
沈秀先见了那十几个男孩,问了几个问题。这些男孩都是贫寒家庭的孩子,都没读过书。
当沈秀问他们可愿意读书时,只有一个男孩点了点头。
沈秀道:“过几天,我会给你们请一个先生。如果不想跟着先生读书,那可以跟着府里的阿壮习武。当然如果连习武都不愿意,那就在府里做些打扫之类的活计。”
十几个男孩的眼神都有些茫然,显然还不知道要如何选择。
只有刚才愿意读书的那个男孩开口道:“我愿意跟着先生读书。只是我还没有大名,请夫人帮我起个名字。”
这个男孩明显要比其他人聪明,沈秀难免多看了他几眼,然后笑道:“你们都是一起来的,我也不好厚此薄彼,这样吧,以后你们就以景排名,我写几个字,你们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沈秀接下来写了几个寓意不错的字,比如瑞、弘、荣、言、武等字。
那个喜欢读书的男孩选了“言”字,其他人也都挑了各自中意的名字。
如此一来,他们的大名便有了。
那个叫景言的男孩临走时,还学着丫鬟的样子朝着沈秀行了个礼。
等他们走后,冯妈妈道:“夫人觉得这个景言如何?”
沈秀道:“人是有几分聪明,心思也活络。不过他应该不是读书的料,更适合做生意。”
男孩们有了大名,女孩们当然也要有。
沈秀想了个“慧”字,然后在纸上写了“静雅娴淑敏婉”六个字供她们挑选。
六个女孩,大的已经有十二三岁了,最小的也有八岁。
她们没有像男孩一样争抢,而是按着大小顺序依次拿走了那六个字。
如此一来,最大的女孩便叫慧静,最小的女孩便叫慧婉。
女孩们有了大名,都很高兴。
当沈秀问她们想学女红还是学武时,大部分女孩都选了学女红,只有叫慧雅的女孩想学武。
沈秀问她为什么。
她说这一路上,自己受到了不少委屈,这一切都因为她是女孩,没什么力气。所以她想学武,这样以后就不会有人欺负自己了。
沈秀道:“既然你有这个志向,那我就把你交给碧莲,由她教你武艺。”
碧莲自从有了红霞和黑妞两个徒弟后,一直都尽心教导她们,现在红霞和黑妞两个人已经能打出一套拳法了。
当得知沈秀要把慧雅交给她时,碧莲当然愿意自己能多收一个徒弟,不过她想让沈秀帮黑妞和红霞也起个大名。
沈秀想了想道:“红霞就改叫慧霞吧,这样也好记。至于黑妞,我记得有种兵器叫眉间刀,就叫她慧眉吧!”
碧莲觉得慧霞和慧眉这两个名字都挺好听的,就高高兴兴领走了慧雅。
而剩下的五个女孩,因为大丫不在玉山县,无人教她们女红,沈秀就先让冯妈妈教她们一些规矩。
这些孤儿安顿的差不多后,在宅院那边养病的灾民也传来了好消息,除了一个人重病不治外,其他人都没什么大碍了,只要过后稍加休养,很快就能康复。
这些病人的去处,沈秀也考虑好了。
之前乔泰跟她提过,说是瓷窑那边还缺几个人手,正好可以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送到瓷窑去。
剩下那两个体弱的妇人,沈秀把她们交给了留孩,让他在织布行给两个妇人找个清闲一点的活计。
至此,所有灾民都安置好了。
而卫宴抽选出来的那一千名青壮男子,现在也穿上了守军的服侍,开始接受正规军的训练。
卫宴一直都想提高玉山县守军的作战能力,如今有了这一千名新守军,他便让县尉天天盯着这些新兵训练。
而这些新兵刚经历逃难,在他们眼里,只要能吃饱肚子,再苦再累的训练都能坚持下来。
有他们做对比,那五百个老兵就显得特别懒散了。
县尉为了改掉老兵的懒散习性,特地把五百个老兵分散开来,希望新兵的坚强毅力能影响到他们。
效果还是有一些的,起码这些老兵不像之前那么偷懒了,只是还达不到卫宴的预期。
为了在鞑靼攻城之前,尽快提高守军的作战能力,卫宴时不时的就要去军营抽查这些士兵的训练。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第一场雪降下来之前,这些兵士总算练的像模像样了。
冯妈妈去慈幼局的时候,没有知会慈幼局的管事,而是直接去了那些灾民的住处。
不出她所料,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不仅住的房间比较阴暗潮湿,而且被褥也有些破烂。
其中一个小女孩因为分到的被子太薄,还被冻病了。
冯妈妈刚探手给小女孩试了试额头的温度,慈幼局的管事就来了。
她没有见过冯妈妈,不过看冯妈妈的衣着气度不俗,便问冯妈妈是来做什么的。
冯妈妈直接道:“你们慈幼局的吴妈妈呢?”
吴妈妈现在就是慈幼局的主事,当初也是她在沈秀刚到玉山县时,就来为慈幼局的孩子们寻求帮助。
管事一听说她要见吴妈妈,便觉得她应该来头不小,赶紧把吴妈妈叫了过来。
吴妈妈当然是认识冯妈妈的,一见面就笑道:“您怎么来了,夫人还好吧?”
冯妈妈淡淡道:“夫人很好。不过这些灾民中的孤儿可不怎么好。”
吴妈妈忙道:“都是我不好,最近太忙了,一时没顾得上他们。”
冯妈妈道:“你不用解释。慈幼局这么多人,都要你一一照顾,你一时疏忽也是有的。我没怪你的意思,只是夫人不放心这些孤儿,所以想把他们接回府里照顾。”
吴妈妈确实没那么多精力照顾这么多人,听说沈秀要接走一部分人,当然求之不得。
那些孤儿一共有二十多人,男孩有十几人,女孩则只有六个人。
他们中最小的也有七岁大,毕竟能跟着众人一起逃难,年纪肯定不会太小。
这些孤儿有的是与父母走散的,还有的是逃难的时候没了父母的,总之这一路上都受尽了艰辛。
冯妈妈很心疼这些孩子的遭遇,把他们带回县衙后院,就让人给他们烧水洗澡。
尽管玉山县仍有些缺水,可是给这些孤儿洗澡的水不能省,等给这些孩子洗完澡,冯妈妈又拿来了二十几套旧衣裳。
男孩的衣裳是从留孩和阿壮那里要来的,女孩的衣裳则是找了些大丫留下来的旧衣裳。
等二十多个孤儿穿好衣裳,冯妈妈便带着他们去见沈秀。
沈秀先见了那十几个男孩,问了几个问题。这些男孩都是贫寒家庭的孩子,都没读过书。
当沈秀问他们可愿意读书时,只有一个男孩点了点头。
沈秀道:“过几天,我会给你们请一个先生。如果不想跟着先生读书,那可以跟着府里的阿壮习武。当然如果连习武都不愿意,那就在府里做些打扫之类的活计。”
十几个男孩的眼神都有些茫然,显然还不知道要如何选择。
只有刚才愿意读书的那个男孩开口道:“我愿意跟着先生读书。只是我还没有大名,请夫人帮我起个名字。”
这个男孩明显要比其他人聪明,沈秀难免多看了他几眼,然后笑道:“你们都是一起来的,我也不好厚此薄彼,这样吧,以后你们就以景排名,我写几个字,你们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沈秀接下来写了几个寓意不错的字,比如瑞、弘、荣、言、武等字。
那个喜欢读书的男孩选了“言”字,其他人也都挑了各自中意的名字。
如此一来,他们的大名便有了。
那个叫景言的男孩临走时,还学着丫鬟的样子朝着沈秀行了个礼。
等他们走后,冯妈妈道:“夫人觉得这个景言如何?”
沈秀道:“人是有几分聪明,心思也活络。不过他应该不是读书的料,更适合做生意。”
男孩们有了大名,女孩们当然也要有。
沈秀想了个“慧”字,然后在纸上写了“静雅娴淑敏婉”六个字供她们挑选。
六个女孩,大的已经有十二三岁了,最小的也有八岁。
她们没有像男孩一样争抢,而是按着大小顺序依次拿走了那六个字。
如此一来,最大的女孩便叫慧静,最小的女孩便叫慧婉。
女孩们有了大名,都很高兴。
当沈秀问她们想学女红还是学武时,大部分女孩都选了学女红,只有叫慧雅的女孩想学武。
沈秀问她为什么。
她说这一路上,自己受到了不少委屈,这一切都因为她是女孩,没什么力气。所以她想学武,这样以后就不会有人欺负自己了。
沈秀道:“既然你有这个志向,那我就把你交给碧莲,由她教你武艺。”
碧莲自从有了红霞和黑妞两个徒弟后,一直都尽心教导她们,现在红霞和黑妞两个人已经能打出一套拳法了。
当得知沈秀要把慧雅交给她时,碧莲当然愿意自己能多收一个徒弟,不过她想让沈秀帮黑妞和红霞也起个大名。
沈秀想了想道:“红霞就改叫慧霞吧,这样也好记。至于黑妞,我记得有种兵器叫眉间刀,就叫她慧眉吧!”
碧莲觉得慧霞和慧眉这两个名字都挺好听的,就高高兴兴领走了慧雅。
而剩下的五个女孩,因为大丫不在玉山县,无人教她们女红,沈秀就先让冯妈妈教她们一些规矩。
这些孤儿安顿的差不多后,在宅院那边养病的灾民也传来了好消息,除了一个人重病不治外,其他人都没什么大碍了,只要过后稍加休养,很快就能康复。
这些病人的去处,沈秀也考虑好了。
之前乔泰跟她提过,说是瓷窑那边还缺几个人手,正好可以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送到瓷窑去。
剩下那两个体弱的妇人,沈秀把她们交给了留孩,让他在织布行给两个妇人找个清闲一点的活计。
至此,所有灾民都安置好了。
而卫宴抽选出来的那一千名青壮男子,现在也穿上了守军的服侍,开始接受正规军的训练。
卫宴一直都想提高玉山县守军的作战能力,如今有了这一千名新守军,他便让县尉天天盯着这些新兵训练。
而这些新兵刚经历逃难,在他们眼里,只要能吃饱肚子,再苦再累的训练都能坚持下来。
有他们做对比,那五百个老兵就显得特别懒散了。
县尉为了改掉老兵的懒散习性,特地把五百个老兵分散开来,希望新兵的坚强毅力能影响到他们。
效果还是有一些的,起码这些老兵不像之前那么偷懒了,只是还达不到卫宴的预期。
为了在鞑靼攻城之前,尽快提高守军的作战能力,卫宴时不时的就要去军营抽查这些士兵的训练。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第一场雪降下来之前,这些兵士总算练的像模像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