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俏绣娘 第621章 女大不中留
宝桃私下里早收过郭文送来的几样东西,对于嫁给郭文这件事,她当然是愿意的。
冯妈妈来问她的意思时,宝桃便羞答答的点了点头。
冯妈妈本来还有些犹豫的,如今见宝桃也点了头,便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宝桃是冯妈妈的亲生女儿,郭文又是她手下得力的管事。他们两个结成一对,对于沈秀来说也是件好事。
为了让冯妈妈面子上好看一些,沈秀在给他们定亲的时候,没有厚此薄彼。
当初知月定亲的时候,沈秀给了她几件首饰,几匹绸缎。
如今轮到宝桃,沈秀同样是让宝桃从她的首饰匣里挑了几件首饰,然后又从库里拿出了几匹绸缎给她做嫁衣。
这门亲事定下后,刘海便和郭文去了西南。
如今西南被武定侯平定的差不多了,很多道路也都通了。
刘海和郭文有心想借着这次机会大挣一笔,因此购置了很多江南的茶叶和瓷器,准备用这些东西换回西南的药材和蜀锦。
他们两个人常年奔波在外,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倒是宝桃,因为刚和郭文定亲,就听说对方又出发去了西南,心里难免惦记几分。
冯妈妈私下里让她想开一些,郭文管着商队的事,以后走南闯北也是常有的事。
而在沈秀面前,冯妈妈不免吐露了几句实话,“难怪说女大不中留,这还没成亲呢,宝桃这丫头就一心向着她那未婚夫了。这要是成了亲,只怕就把我这个亲娘抛到脑后了。”
沈秀笑道:“冯妈妈你怕什么,左右我会替你养老的。再说还有二郎呢,二郎可是你亲手带大的,他将来不会不管你的。”
冯妈妈道:“还是夫人好,第一胎就是个儿子。我要是当初能生个儿子,说不定还能在夫人身边做个管事。”
沈秀看了眼自己的肚子道:“儿子有儿子的好,女儿也有女儿的好。只可惜我这两年迟迟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将来还能不能生出女儿来。”
冯妈妈道:“顾老神医不是说了吗,夫人您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沈秀嗯了一声:“我只是想给二郎添个弟弟妹妹。他前几天还嚷嚷别家都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就只有他孤单一个人。”
大丫出嫁没多久,就把二丫接了过去。如今府里只剩下了栓子,而栓子每天早出晚归去唐家上学堂,有时候遇到阴天下雨,也会在那边过夜。
如今府里多数时候,只剩下了二郎一个人。偏偏他又是喜欢热闹的性子,经常看不见栓子和大丫他们,便嚷嚷着没人陪他玩,没人陪他说话。
冯妈妈道:“二郎如今大了,身边却只有景言一个小厮。要不要再给他配个小厮,这样就能多一个人配他玩耍。”
沈秀摇头道:“还是不要了。相公上次还跟我说,二郎太贪玩了,每天从学堂回来,就只知道带着景言掏鸟窝。要是再给他配一个小厮,指不定相公怎么说呢!”
“要是我能给他生个弟弟妹妹,还能让二郎帮着带孩子,这样他也不无聊。只是这孩子迟迟不来,那就只能给二郎找些事情做了。”
沈秀道:“我想给二郎请个精通琴书的先生,琴艺和书法都能陶冶情操,刚好可以磨一磨二郎的性子。”
二郎性子太跳脱了,而弹琴和练字都需要平心静气,这样便能让二郎静下心来。
冯妈妈道:“夫人要想请先生的话,这事宜早不宜迟。大人明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一旦离开这里,要想再找个好先生就难了。”
江南比其他地方都要富庶,相对的,有名气的琴师和书法大家也是一抓一大把。
而其他地方就没有江南这么便利的条件了。
沈秀道:“这事确实得抓紧。”她和卫宴已经商量好了,为了磨练二郎的性子,将来会选一个偏僻的地方待上三年。
那种偏僻的地方,想要寻个好点的先生肯定是难上加难。
可要是在杭州这里找,就怕他们离开杭州时,对方会舍不得跟他们一起走。
冯妈妈道:“只要夫人多给些束修,应该会有先生愿意跟着我们离开的。”
沈秀道:“希望吧!明天我就去找温夫人和陈夫人,有他们两个人帮忙,应该能尽快找到合适的人选。”
温夫人是知府夫人,而陈夫人交际广阔,有这两个人帮忙,找个合适的先生应该不在话下。
沈秀把这件事托付给两人后,没几天,温夫人和陈夫人都托人送了信过来。
温夫人推荐的先生人选是杭州的一个名士,只不过这个名士要的束修有些多,一年要五百两银子。
当然这位名士的水平,也对得起这五百两银子。他的一手琴技和书法,在杭州都是有名的,除此以外,他还精通棋艺和绘画。
一年五百两银子,对于沈秀来说,当然是拿得出的。
她在意的是这位名士是杭州本地人,恐怕将来不会跟着他们去外地赴任。
不过沈秀还是派人去问了问,结果如她所料,这位名士确实没有离开杭州的打算。
而陈夫人这边给沈秀推荐的人选,则是陈家旁支的一个老姑娘。
这位陈姑娘是家里的独女,从小就很受宠,是被父母从小当做男孩教养大的,不仅熟读诗书,琴棋书画也不在话下。
只是她父母因为没有儿子,便想替她招一个女婿上门。
哪知道那些愿意入赘的人,她和父母都看不上。而看上的人,对方又不愿意入赘。
因此一年一年便耽误了下来。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她也拖到了二十来岁。
如今族中欺负她没有兄弟,虽然不至于侵占她家的产业,但也时不时给她添些堵。
幸好她和陈夫人关系不错,陈夫人看她一个孤女不容易,也肯照应几分。
如今沈秀要找先生,陈夫人便把她荐了过来,也是替她找一个靠山的意思。
冯妈妈道:“这位陈姑娘好是好,不过可惜是位女子。”
二郎若是女子,由这位陈姑娘教琴艺和书法,那是最好不过了。
沈秀道:“其实二郎年纪还小,陈姑娘还能教他几年。而且有个女先生也好,将来我若是生了女儿,就可以不必另寻先生了。”
“只是就怕这陈姑娘不肯远离故土,若她不愿意离开杭州,那就没办法了。”
冯妈妈道:“夫人可以请陈夫人帮忙问一问,这位陈姑娘既然经常受族人挤兑,未必会不愿意。”
沈秀道:“你说的也对。那我就让陈夫人帮我问一问,只要她肯愿意跟我们走,我肯定不会亏待她。”
冯妈妈来问她的意思时,宝桃便羞答答的点了点头。
冯妈妈本来还有些犹豫的,如今见宝桃也点了头,便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宝桃是冯妈妈的亲生女儿,郭文又是她手下得力的管事。他们两个结成一对,对于沈秀来说也是件好事。
为了让冯妈妈面子上好看一些,沈秀在给他们定亲的时候,没有厚此薄彼。
当初知月定亲的时候,沈秀给了她几件首饰,几匹绸缎。
如今轮到宝桃,沈秀同样是让宝桃从她的首饰匣里挑了几件首饰,然后又从库里拿出了几匹绸缎给她做嫁衣。
这门亲事定下后,刘海便和郭文去了西南。
如今西南被武定侯平定的差不多了,很多道路也都通了。
刘海和郭文有心想借着这次机会大挣一笔,因此购置了很多江南的茶叶和瓷器,准备用这些东西换回西南的药材和蜀锦。
他们两个人常年奔波在外,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倒是宝桃,因为刚和郭文定亲,就听说对方又出发去了西南,心里难免惦记几分。
冯妈妈私下里让她想开一些,郭文管着商队的事,以后走南闯北也是常有的事。
而在沈秀面前,冯妈妈不免吐露了几句实话,“难怪说女大不中留,这还没成亲呢,宝桃这丫头就一心向着她那未婚夫了。这要是成了亲,只怕就把我这个亲娘抛到脑后了。”
沈秀笑道:“冯妈妈你怕什么,左右我会替你养老的。再说还有二郎呢,二郎可是你亲手带大的,他将来不会不管你的。”
冯妈妈道:“还是夫人好,第一胎就是个儿子。我要是当初能生个儿子,说不定还能在夫人身边做个管事。”
沈秀看了眼自己的肚子道:“儿子有儿子的好,女儿也有女儿的好。只可惜我这两年迟迟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将来还能不能生出女儿来。”
冯妈妈道:“顾老神医不是说了吗,夫人您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沈秀嗯了一声:“我只是想给二郎添个弟弟妹妹。他前几天还嚷嚷别家都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就只有他孤单一个人。”
大丫出嫁没多久,就把二丫接了过去。如今府里只剩下了栓子,而栓子每天早出晚归去唐家上学堂,有时候遇到阴天下雨,也会在那边过夜。
如今府里多数时候,只剩下了二郎一个人。偏偏他又是喜欢热闹的性子,经常看不见栓子和大丫他们,便嚷嚷着没人陪他玩,没人陪他说话。
冯妈妈道:“二郎如今大了,身边却只有景言一个小厮。要不要再给他配个小厮,这样就能多一个人配他玩耍。”
沈秀摇头道:“还是不要了。相公上次还跟我说,二郎太贪玩了,每天从学堂回来,就只知道带着景言掏鸟窝。要是再给他配一个小厮,指不定相公怎么说呢!”
“要是我能给他生个弟弟妹妹,还能让二郎帮着带孩子,这样他也不无聊。只是这孩子迟迟不来,那就只能给二郎找些事情做了。”
沈秀道:“我想给二郎请个精通琴书的先生,琴艺和书法都能陶冶情操,刚好可以磨一磨二郎的性子。”
二郎性子太跳脱了,而弹琴和练字都需要平心静气,这样便能让二郎静下心来。
冯妈妈道:“夫人要想请先生的话,这事宜早不宜迟。大人明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一旦离开这里,要想再找个好先生就难了。”
江南比其他地方都要富庶,相对的,有名气的琴师和书法大家也是一抓一大把。
而其他地方就没有江南这么便利的条件了。
沈秀道:“这事确实得抓紧。”她和卫宴已经商量好了,为了磨练二郎的性子,将来会选一个偏僻的地方待上三年。
那种偏僻的地方,想要寻个好点的先生肯定是难上加难。
可要是在杭州这里找,就怕他们离开杭州时,对方会舍不得跟他们一起走。
冯妈妈道:“只要夫人多给些束修,应该会有先生愿意跟着我们离开的。”
沈秀道:“希望吧!明天我就去找温夫人和陈夫人,有他们两个人帮忙,应该能尽快找到合适的人选。”
温夫人是知府夫人,而陈夫人交际广阔,有这两个人帮忙,找个合适的先生应该不在话下。
沈秀把这件事托付给两人后,没几天,温夫人和陈夫人都托人送了信过来。
温夫人推荐的先生人选是杭州的一个名士,只不过这个名士要的束修有些多,一年要五百两银子。
当然这位名士的水平,也对得起这五百两银子。他的一手琴技和书法,在杭州都是有名的,除此以外,他还精通棋艺和绘画。
一年五百两银子,对于沈秀来说,当然是拿得出的。
她在意的是这位名士是杭州本地人,恐怕将来不会跟着他们去外地赴任。
不过沈秀还是派人去问了问,结果如她所料,这位名士确实没有离开杭州的打算。
而陈夫人这边给沈秀推荐的人选,则是陈家旁支的一个老姑娘。
这位陈姑娘是家里的独女,从小就很受宠,是被父母从小当做男孩教养大的,不仅熟读诗书,琴棋书画也不在话下。
只是她父母因为没有儿子,便想替她招一个女婿上门。
哪知道那些愿意入赘的人,她和父母都看不上。而看上的人,对方又不愿意入赘。
因此一年一年便耽误了下来。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她也拖到了二十来岁。
如今族中欺负她没有兄弟,虽然不至于侵占她家的产业,但也时不时给她添些堵。
幸好她和陈夫人关系不错,陈夫人看她一个孤女不容易,也肯照应几分。
如今沈秀要找先生,陈夫人便把她荐了过来,也是替她找一个靠山的意思。
冯妈妈道:“这位陈姑娘好是好,不过可惜是位女子。”
二郎若是女子,由这位陈姑娘教琴艺和书法,那是最好不过了。
沈秀道:“其实二郎年纪还小,陈姑娘还能教他几年。而且有个女先生也好,将来我若是生了女儿,就可以不必另寻先生了。”
“只是就怕这陈姑娘不肯远离故土,若她不愿意离开杭州,那就没办法了。”
冯妈妈道:“夫人可以请陈夫人帮忙问一问,这位陈姑娘既然经常受族人挤兑,未必会不愿意。”
沈秀道:“你说的也对。那我就让陈夫人帮我问一问,只要她肯愿意跟我们走,我肯定不会亏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