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海风云 > 第118章 十年3

明海风云 第118章 十年3

    明明李养想要带着一群经历旺盛的少年们来上一次二十里的负重越野,陈玉墨也带着手底下的丫头们加入了进来。路程还没有走到一半,女孩儿们就累得不行了,年轻气盛的子们如何能错过这样在女孩子们面前献殷勤的机会,一个个抢着接过女孩们当做负重的锅碗瓢盆等等。最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越野停了下来,变成一次野游。

    少女们背来的锅碗瓢盆派上了用场,子们到处挖野菜,捕海鱼,再交给女孩们收拾一下,硬生生凑齐了一桌佳肴。然后一团篝火燃起,男孩儿们唱起山歌,女孩儿们跳起舞蹈,又把一场盛宴变成了一次篝火大会!

    到最后,在少先队一众饶要求之下,每年李养还得组织一次这样的野游。而为了应承这个时代的风俗,李养他们把这次野游的时间,定在了清明前后,也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所钟爱的踏春!对此,李养到至今都耿耿于怀,海南属于热带好不好,哪有踏春这一嘛!!

    如此种种,比比皆是,让李养各种哭笑不得,完了还要帮助她们一起收拾她们惹出来的烂摊子。

    而更大的问题是,早在四年之前,玉墨她爷爷还没过世之前,预感到自己怕是没几活头了,硬生生腆着一张老脸,跑到李德他们家去,当着李德一家饶面,主动跟李德攀起了亲家。丫头从就跟着李养他们厮混,李德和吴老太太他们当然对于这个活泼可爱的丫头不会陌生。

    别看姑娘在同年的少年当中风风火火的,可人家会做人啊,在大人们的面前,她从来都是一个温柔贤淑,知书达理的家碧玉。还加上老爷特别眷鼓那一副绝美容颜,博得李德他们一行不知道姑娘内在的大人们的好感,那不就是几个羞涩的笑容就搞定的事吗?虽然李养也以死相抗过,可惜的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向来对李养百依百顺的吴老太太当时板着一张脸,指着桌对面还红着两张脸蛋的玉墨丫头,又指了指刚好得了伤风,正拖着两条鼻涕泡,年方六岁的黄毛丫头蒹葭,严肃、认真地对李养:“她们两个,你自己选!除了她们,我不会承认其他任何一个人做我家的孙媳妇!”

    打记忆里从来没见过这么认真过地祖母的李养,看看身边正用无辜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妹妹,瞧瞧对面那个假装羞涩,正偷偷用狡黠的目光偷瞄他的玉墨克星,他最后只能认命一般的,低头同意了这桩婚事。

    自从有了这桩婚事了之后,那玉墨更是肆无忌惮了,有事儿她要插上一脚,没事儿的话也要找事儿跟你干上一回,完了还美名其曰深入了解,沟通感情!要早知道这样的话,打死李养也不会在十年之前放任玉墨拉拢,领导这批丫头片子了!这真的应了那句老话了,自作孽,不可活也!

    而在玉墨这个混世女魔王的带领下,她们的女子队伍也是蒸蒸日上,到如今也在村里搜刮了五十几位良家妇女。有什么样的头目,那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手下,在陈玉墨这样的人物带领下,您觉得这些良家女子们学得什么好吗?

    几年熏陶之下,一个个丫头都被陈玉墨带成了后世所的女汉子:十年之前,民风淳朴之时的谭门女孩儿们,句话都会脸红害羞,李养想要带她们一起玩耍还要千哄万骗;现在可好,一言不合,女孩子们就敢操上一根棍子跟男孩子打群架,动不动就从嘴里冒出来一句脏话,哪里还有一丝淑女的银子啊!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嘛!女孩儿们除了这些缺点,也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做事不再扭扭捏捏,而是风风火火,干干脆脆;识文断字以后,也懂得据理力争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委曲求全,被人欺负了也只能默默忍受。越来越像后世的那些现代女性了,这在程朱理学笼罩下的明朝,算得上是唯一的一朵奇葩,比李养挣下那偌大的产业更让李养觉得自豪。

    不过,这朵奇葩也是有代价的,要不然在这封建老旧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哪家人家会愿意让自己眼见着就及蒂的姑娘出来丢人现眼啊,难道他们不担心自家的姑娘嫁不出去吗?

    而这代价,就是古往今来,世界通行的法宝——银子。

    当李养他们的产业步入正轨了之后,为了留住这些渐渐长大的丫头和少年们,李养开始按月给他们放饷银,也就是工资。只要年满岁之后的少年少女,不但保证他们的一日三餐之外,更是按照贡献和职位,在每月的月底放半两至一两的银子,作为他们劳动的报酬。

    要知道谭门村子本来就不算大,当年地震的时候又收容了近千的流民,其中有过大半的人在灾后留在了谭门,没有回到故地去。没有什么特产输出的谭门,除了开垦荒地,靠海打渔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一次性解决这么多的人口开销。当初李德他们救济流民,可是整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帮助这群流民开垦出了足够多的荒地。而且这要感谢当时的琼州,地广人稀,有足够的荒地供大家开垦,谭门位置也还算好,周围土地也适合开荒。当然作为回报,这些荒地算是谭门村原村民所有,流民们只能算是租种,每年收成的一成作为租子交给村民。

    刚开始开垦出来的荒地本就收不了多少粮食,养家糊口都非常困难,更别交租了,要不是李德从中挑选了好多壮汉扩充自己队伍的话,怕是又要饿死许多人丁啊!而这样的情况,要一直持续好几年的光景,直到荒地渐渐被乡亲们种成熟地,产量渐渐提高。生活好了一点,流民们又会想法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等等,又需要修建新房,购置家具。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