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海风云 > 第1287章 告示

明海风云 第1287章 告示

    律法章程的制定,从来都是一件好时良久且繁琐等事情,洪门至今为止所使用的律法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承袭了大明朝的法律。

    不过,大明朝的律法当中,实在有太多不壤的地方了,比如诛连、宫刑等等,而且很多法律上弹性太大,让主审官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就造成了很多达官显贵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特权。

    清明廉洁的官员从来都是凤毛麟角的东西,对于一般官员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能在自己任上获取足够的利益,为自己和家族争取更多的回报。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除非不到逼不得已,他们其实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告官的,可真要走到这一步,也就意味着这些百姓们已然是走投无路了。

    李养在前世之时,依稀还记得一些话来描述法律的:法律是对于普通百姓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保证人类生劣根性能够被遏制的强有力手段。

    或许,李养已经忘了原话是什么了,他也不在意这原话是如何,但是他却在意一点,那就是通过法律,能够让百姓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拥有什么权力等等。

    一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名字是李养按照前世记忆所取等名字,但是其盖范围却是极广,囊括了整个百姓民间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只要不是恶性的刑事案件,其实处罚条例的内容几乎都能涵盖,可以帮助治安局更好的处理民间事宜。

    作为最为注重章程条约的地方,洪门其实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制定过无数等章程条约、操守来制约百姓们的各种过激举动,处理各类百姓民间生活当中所出现的矛盾纠纷。

    但是法律这个的东西,从来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随着洪门的发展,有些章程已经失去了效果,有些章程则出现了漏洞等等,使得洪门的章程条约逐渐变得臃肿。

    最重要的一点,洪门的章程条约,更多出自与洪门政府机构,百姓们更多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步,这对于一个团体未来的发展而言,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法律更偏向于统治阶层,而不照顾广大百姓的地步。

    或许如今的洪门,因为有李养他们这些开明而公正的领导者存在,法律会更倾向于对百姓们等保护但是在李养之后,他们却永远无法避免,法律未来的平会朝着统治阶层倾斜的事实。

    一如现在的大明朝,在开国之初朱元璋是何等在意百姓农耕,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律法当中对于高官、王权贵族们的照顾一步步加大,到现在大江南北到处烽烟四起,其追根到底还不是大明律法朝贵族士绅们倾向太重,百姓们甚至连自己的土地都无法保住,大量土地兼并加上灾人祸横行,这才造成了整个王朝的溃散。

    因此,李养现在筹建这一个立法会,其着力点除了是想要安置洪门退休成员以外,同时也是想要让普通百姓能够参与进立法当中来,由他们来制定、监督一条条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法律。

    “兹有洪门政府筹备立法局,凡洪门下属百姓中能读文识字,有切身见解的人才,皆可至洪门各居委会重话报名参与!”

    “立法会之功能:制定一系列事关洪门大众民生、行事规矩等章程条约的专门机构。”

    “立法会所制定的法律,在经过全体立法会成员同意之后,将会在整个大员岛上通校”

    “报名要求:凡洪门年满十六之男女,在大员岛各地居住时间超过三年以上并有详细居住证明者,需能读文识字。”

    “报名时间:自本公告张贴之日起,至崇祯十四年二月十五日终。”

    “本次招募立法会成员共计三百名,除一百名成员为洪门政府成员担任外,其余两百成员皆由红边门麾下各方百姓、商人、、学者、工人之流选拔!”

    “凡被招入治安局之成员,每月可享受立法津贴三块大元银币,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与洪门政府成员看齐,过节过年之福利待遇与洪门政府成员等同。”

    一张告示张贴出来,顿时引爆了整个洪门势力范围之内的百姓阶层,或许很多百姓们对此更多是将其视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也有不少的有识之士们,纷纷动了心思,找上各自的居委会去开始报名了。

    当然,立法这种事情,不是一般普通老百姓能够胜任的,洪门虽然广开大门招募立法成员,可是依旧会有一定的要求。

    好在一点,洪门本身一直都在注重教育,特别是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很多福利待遇更好的工作都会需要一个学历要求,这就变相地在迫使百姓们能够主动去读书认字,以求能够改变他们等工作机会。

    而且,就像前面曾过的一样,此时的大明朝文人阶层,夜正好处于一个跟西方文化交流时期,前后大贤王阳明先生之心学开拓儒家子弟的眼界心扉,后有利玛窦、郭居敬等西洋神甫,为了推广他们等宗教,将西方先进的文化带入大明朝中,对明朝的文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冲击,使得大明朝很多的文人阶层并不像世人所意味的那般腐化顽固。

    而在大员岛上,因为洪门特立独行的发展政策,以及各种迥然有异与华夏数千年历史的制度章程,让不少被打开了心扉的大明开明的文人们不远千里前来取经,寻找一条能够达成文人墨客们数千年来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因此,在如今的基隆镇中,其实夜拥有着为数不少的大明文人阶层,他们不比洪门普通的百姓,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寻找工作,他们可是有着丰富的认知和经历,眼界也非是这些百姓所能比拟的。

    当洪门政府这一个告示贴上去之后,第一个星期过去了,洪门政府就接到了差不多三千多份名单的报名表,就算初步筛选出一些不合乎要求的报名名单,却也依然有着差不多两千余份的名单。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名单还在逐渐地扩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