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第1786章 反馈
济宁城最终还是陷落了,在孔有德苏醒之后召开议事的五之后。
当然,这也跟第三军将士在行有余力之时,主动放弃了城防守备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第三军最后突围出去,往北撤湍士兵,再一次锐减到不足两万的数目,而他们的对手付出的代价,则是超过一半的将士,就此折损在济宁城下。
如是结果之下,明朝军队最后也只能放弃了继续北上的计划,兵锋止步于济宁市的地界上,哪怕此时第三军损失同样不,实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而很显然,第三军将士也猜到了明朝军队下一步动向,在宁阳县停下了脚步,与之维持着对峙的同时,还向后方北京城发出求援信件。
孔有德自己都觉得很是丢人,他所率领的第三军在洪堂诸路军队当中,已然丢尽了脸面,无数次的失败事件在他们军中留下耻辱的一笔。
“混账东西,他孔有德是不是没长脑子?这才多久,他就又给老子送来这份战败文书!!”
国防部部长办公室,吴杰接到加急文书的那一刻,便整个人不好了,在办公室里将孔有德骂了个狗血淋头。
“枉费老子在庭议之上给他机会,让其将功补过去找回丢失的颜面,现在看来似乎是错了!”
“早应该将他给降职查办,或许就没有这一场失利了。”
本来只是来述职,汇报新兵训练进展的第五军第一旅旅长施琅,不敢多发一言,虽然他尚还算年轻,可也看得出此时部长吴杰正在气头上。
倒是一旁的副部长吴超,站出来为孔有德开脱几分。
“这事儿也未必全怪孔有德军长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济宁孔氏如川大妄为,早几百年便挖掘出一条直通城外之密道,并为明军所用。在重创我守城军队,轻易攻破城池防线的同时,还给予将士们士气打击。”
“慈计谋设计,换做任何一军在济宁城,也不会讨得好去,更别第三军本就是残军,兵力不足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能解决,能给予明朝东线主力七万士兵的互换,已经算是他们做的甚好了。”
“在我看来,孔有德军长便是不能将功抵过,可是也不至于被撤职查办吧!”
随同求援文书一同回来的,还有外卫厅送来关于济宁市战局的复盘文书,上面详细记述了济宁市战役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就连孔有德遭遇到的危险也无有遗漏。
“…………”
似乎是自己发泄得够了,同时也承认吴超所言非虚,吴杰暴躁的性子也终于冷静了下来,转头望向那站得笔直,一动不敢动的年轻人:“你觉得呢?吴超部长得有没有道理?”
施琅一直不敢言语,就是怕引火烧身,却不成想这火主动找上了自己,当时心头就开始直打鼓起来。
不过,毕竟是年轻气盛,又从事需要勇气的军人职业,在沉默不足两口气的时间之后,施琅却是出言,出自己的见解来:“以属下看,此时追究胜负已经已非是当务之急,反而属下以为在济宁城战役之后,明朝东线军队的实力折损一半有余,便是明朝官府及时补充兵源,怕也是得花一两个月时间。”
“而济宁市城防修缮,还有军队补给等问题,更是需要大量精力与物力,若是此时我军集中一支主力部队,就此展开反击,或许不但能够收复失地,甚至能够直接威胁大明应府王都所在!”
毕竟是年轻人,施琅在听到吴杰询问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正面回答吴杰的问题,反而是突发奇想出他内心对于这场战役之后,所暴露出来的战机。
“…………”
吴杰和吴超两人对视一眼,既有无奈的味道,同时眼神中也多了几分闪光之处。
“兵源呢?”
“第三军现在可以完全残废了,便是将济宁以北驻守各据点之兵力抽调回来,他们一军残余兵力怕也伤口不足三万之数。”
“而明朝军队光是屯于济宁市的兵力,就有七八万之数,更别他们后方各据点中,在危机时刻全部动员,至少能够补充十万兵力。”
“凭第三军这些残兵,如何做到反击呢?”
吴杰面身沉凝,实则眼神闪烁有意挑刺地考究起施琅来。
“回部长,属下现在所操练的新兵,第一批十万战士其实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足可以走上战场,补充道军队当中去了。”
施琅并非无的放矢,他之前被留守在东北关外,后来随着关外渐渐平静下来,他又立了功勋被国防部调回北京城担任第五军第一旅旅长职务,足见他本人能力早就为吴杰他们所承认了。
“而且就像学堂里学到的那样,新兵最快的成才方式便是真正经历一场战斗,在战场山河磨砺一番,他们所学到的技巧才会真正掌握到。”
吴杰不动声色,眼神中赞许神色一闪即逝:“如果真要按照你所建议的计划执行下去,那你觉得,孔有德军长还能够胜任反攻主将对职务吗?”
“若是不能,你又觉得谁能胜任此职务呢?”
吴杰继续将话题拉回来,盯着施琅继续问道。
当听到部长吴杰透露出赞同自己建议的味道时,施琅神情便变得有些兴奋了,三十好几的他在军队当中算得上是亲壮派,野心自然更加强盛,尤其需要建立功勋,然后往上攀升。
在辽宁省驻防时,施琅虽然也有亲自上过十余次战场,可是东北地界里此时已是没有能够挑战洪朝统治地位的势力存在,这些战事却也不过是打闹而已,至少不能让施琅满意。
“属下以为,孔军长新败,正是憋足了劲儿想要挽回颜面之时,之前战事不利,大多责任其实并不在他,与其从新征调主将,到不如继续让他主持战事,或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
既然自己谏言或许能够实现,那么施琅自是更希望此事能够更加稳妥,故而在仔细斟酌之后,给出了他的判断。
当然,这也跟第三军将士在行有余力之时,主动放弃了城防守备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第三军最后突围出去,往北撤湍士兵,再一次锐减到不足两万的数目,而他们的对手付出的代价,则是超过一半的将士,就此折损在济宁城下。
如是结果之下,明朝军队最后也只能放弃了继续北上的计划,兵锋止步于济宁市的地界上,哪怕此时第三军损失同样不,实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而很显然,第三军将士也猜到了明朝军队下一步动向,在宁阳县停下了脚步,与之维持着对峙的同时,还向后方北京城发出求援信件。
孔有德自己都觉得很是丢人,他所率领的第三军在洪堂诸路军队当中,已然丢尽了脸面,无数次的失败事件在他们军中留下耻辱的一笔。
“混账东西,他孔有德是不是没长脑子?这才多久,他就又给老子送来这份战败文书!!”
国防部部长办公室,吴杰接到加急文书的那一刻,便整个人不好了,在办公室里将孔有德骂了个狗血淋头。
“枉费老子在庭议之上给他机会,让其将功补过去找回丢失的颜面,现在看来似乎是错了!”
“早应该将他给降职查办,或许就没有这一场失利了。”
本来只是来述职,汇报新兵训练进展的第五军第一旅旅长施琅,不敢多发一言,虽然他尚还算年轻,可也看得出此时部长吴杰正在气头上。
倒是一旁的副部长吴超,站出来为孔有德开脱几分。
“这事儿也未必全怪孔有德军长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济宁孔氏如川大妄为,早几百年便挖掘出一条直通城外之密道,并为明军所用。在重创我守城军队,轻易攻破城池防线的同时,还给予将士们士气打击。”
“慈计谋设计,换做任何一军在济宁城,也不会讨得好去,更别第三军本就是残军,兵力不足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能解决,能给予明朝东线主力七万士兵的互换,已经算是他们做的甚好了。”
“在我看来,孔有德军长便是不能将功抵过,可是也不至于被撤职查办吧!”
随同求援文书一同回来的,还有外卫厅送来关于济宁市战局的复盘文书,上面详细记述了济宁市战役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就连孔有德遭遇到的危险也无有遗漏。
“…………”
似乎是自己发泄得够了,同时也承认吴超所言非虚,吴杰暴躁的性子也终于冷静了下来,转头望向那站得笔直,一动不敢动的年轻人:“你觉得呢?吴超部长得有没有道理?”
施琅一直不敢言语,就是怕引火烧身,却不成想这火主动找上了自己,当时心头就开始直打鼓起来。
不过,毕竟是年轻气盛,又从事需要勇气的军人职业,在沉默不足两口气的时间之后,施琅却是出言,出自己的见解来:“以属下看,此时追究胜负已经已非是当务之急,反而属下以为在济宁城战役之后,明朝东线军队的实力折损一半有余,便是明朝官府及时补充兵源,怕也是得花一两个月时间。”
“而济宁市城防修缮,还有军队补给等问题,更是需要大量精力与物力,若是此时我军集中一支主力部队,就此展开反击,或许不但能够收复失地,甚至能够直接威胁大明应府王都所在!”
毕竟是年轻人,施琅在听到吴杰询问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正面回答吴杰的问题,反而是突发奇想出他内心对于这场战役之后,所暴露出来的战机。
“…………”
吴杰和吴超两人对视一眼,既有无奈的味道,同时眼神中也多了几分闪光之处。
“兵源呢?”
“第三军现在可以完全残废了,便是将济宁以北驻守各据点之兵力抽调回来,他们一军残余兵力怕也伤口不足三万之数。”
“而明朝军队光是屯于济宁市的兵力,就有七八万之数,更别他们后方各据点中,在危机时刻全部动员,至少能够补充十万兵力。”
“凭第三军这些残兵,如何做到反击呢?”
吴杰面身沉凝,实则眼神闪烁有意挑刺地考究起施琅来。
“回部长,属下现在所操练的新兵,第一批十万战士其实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足可以走上战场,补充道军队当中去了。”
施琅并非无的放矢,他之前被留守在东北关外,后来随着关外渐渐平静下来,他又立了功勋被国防部调回北京城担任第五军第一旅旅长职务,足见他本人能力早就为吴杰他们所承认了。
“而且就像学堂里学到的那样,新兵最快的成才方式便是真正经历一场战斗,在战场山河磨砺一番,他们所学到的技巧才会真正掌握到。”
吴杰不动声色,眼神中赞许神色一闪即逝:“如果真要按照你所建议的计划执行下去,那你觉得,孔有德军长还能够胜任反攻主将对职务吗?”
“若是不能,你又觉得谁能胜任此职务呢?”
吴杰继续将话题拉回来,盯着施琅继续问道。
当听到部长吴杰透露出赞同自己建议的味道时,施琅神情便变得有些兴奋了,三十好几的他在军队当中算得上是亲壮派,野心自然更加强盛,尤其需要建立功勋,然后往上攀升。
在辽宁省驻防时,施琅虽然也有亲自上过十余次战场,可是东北地界里此时已是没有能够挑战洪朝统治地位的势力存在,这些战事却也不过是打闹而已,至少不能让施琅满意。
“属下以为,孔军长新败,正是憋足了劲儿想要挽回颜面之时,之前战事不利,大多责任其实并不在他,与其从新征调主将,到不如继续让他主持战事,或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
既然自己谏言或许能够实现,那么施琅自是更希望此事能够更加稳妥,故而在仔细斟酌之后,给出了他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