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十七章 五百破阵——苏烈
热门推荐:
你抢她命格干嘛?她是玄门小祖宗!
重生之退伍从政
谜国:张女弦断邂九门
八零对照组:换亲后,我被团宠了
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
终末的十二神座
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疯批美人有小岛,年代大佬宠上心
四合院:何雨柱的年代生活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隋炀帝末年,苏定方的父亲苏邕,率领乡兵数千人,为州郡讨伐贼寇,苏定方骁勇多力,胆气超群,跟随父亲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苏邕死后,接替父亲统领部众。在郡南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将其斩杀,接着又在郡西打败了邯郸叛军首领杨公卿,追击逃兵二十多里,斩俘颇多。从此,叛军们不敢靠近州县边境,乡里都倚靠苏定方保护。
在席卷全国的隋末农民起义中,苏定方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帐下,窦建德的大将高雅贤颇为喜爱苏定方,收其为养子。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又随高雅贤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参与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高雅贤在洺水之战中阵亡,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于是归隐故乡,不为唐朝效力。
贞观初年,苏定方被唐廷启用,任匡道府折冲,随从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前往碛口,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为先锋,乘雾秘密行进,在离突厥驻地大约一里远时,大雾突然散去,苏定方望见了牙帐,于是纵马突袭,杀死了几十上百人。颉利可汗与隋朝的义成公主仅带数十骑随从逃跑,余众都俯伏投降,李靖大军赶到,东突厥溃不成军,唐军斩首万余级,俘获男女十余万、杂畜数十万。
颉利可汗率领残兵一万余人想要渡过大漠,被屯于道口的通汉道行军大总管李积部堵截。不久,东突厥各酋长均率众来降,李积俘五万余人而回。阴山之战,唐军大获全胜,彻底击败东突厥,颉利可汗败走后,投奔位于灵州西北的苏尼失,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众俘获,东突厥遂亡,其地尽归唐境。战后,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
高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唐朝遣使求援,唐高宗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苏定方等渡过辽水,高丽见唐军兵少,于是渡过贵端水迎战,苏定方等奋力进攻,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后回师,战后,苏定方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苏定方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在初战告捷后,大军到达鹰娑川,西突厥两万骑兵前来抵御。两军展开恶战,总管苏海政激战连场,未能决出胜负,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领两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形势相当危急。苏定方所部正下马休整,隔着一座小山岭,离程知节军约十里远,看到远处尘土扬起,于是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直捣敌人军营,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击溃军二十里,斩杀一千五百多人,西突厥军所丢弃的铠甲兵器、牛马纵横交错地散布在山坡原野上,无法统计。
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对程知节说:“敌军虽然逃跑了,官军死伤也很多。现在应当结成方阵,将辎重安置在军阵中间,四面列队,人马披甲,敌来就迎战,这才是万全之策。不要让士兵轻率离阵,以致造成损伤。”又假称另有诏命,说程知节恃勇轻敌,让王文度替他指挥部队,王文度随即集结大军,下令不许深入西突厥腹地。
唐军每日骑马,披甲结阵,因此战马大多瘦死,士卒疲劳,没有战斗的意志,苏定方心急如焚,对程知节说:“天子下诏征讨敌人,如今却只是防守,马饿兵疲,遇上敌人就会失败。怯懦成这个样子,如何能立功呢?再说您是大将,然而领兵在外打仗的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要看副将的眼色才能决断,按理决不会这样!何不把王文度关押起来,迅速传表章上奏朝廷等待天子命令?”程知节没有听从。
大军到达恒笃城,有胡人投降归附。王文度又说:“这些胡人现在投降,等我军撤回后,他们还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死,夺取他们的物资钱财。”苏定方说:“如果这样处置,那便是自己当贼,又怎能说是讨伐叛逆?”王文度不听,等到瓜分财物时,唯独苏定方一点都没拿。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矫诏该当判处死刑,后特除名为平民,程知节因逗遛不前且追击不力,在减免死刑后,被罢去官职。
高宗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从金山北面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率领兵众一万多帐投降。苏定方加以安抚,从中调发了一千骑兵,共同进军至曳咥河,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
战斗伊始,贺鲁轻视苏定方兵少,命左、右翼予以包围,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亲率强劲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突厥军向步兵阵地发起了三次冲锋,均不能攻入。苏定方乘乱进攻,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突厥人马数万,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二百人,突厥军奔溃。次日,苏定方整军进兵,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众来降,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数百骑向西逃走。余下的五咄陆部听闻沙钵罗可汗兵败,也分别奔往南道降于步真。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婆润率各部赶赴邪罗斯川追击败兵,自己则与任雅相率领新近投降的部众拦截突厥军后路。
适逢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部将请求稍事休息,苏定方说:“敌人依恃大雪,以为我军不能前进,必休整兵马,现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上,如果迟缓放纵让他们远逃而去,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领兵踏雪进发,昼夜兼程,沿途所过地区收取其逃散的人口牲畜,至双河长驱直入,在距离贺鲁驻地一百里时,苏定方下令摆好阵势前进,逼近金牙山,趁其狩猎时无备,纵兵进击,击败贺鲁的部属数万人。
贺鲁率其残部继续逃亡,苏定方穷追至碎叶水,尽夺其众,沙钵罗可汗仅率其子咥运、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西北的苏咄城,被城主伊沮达官诱捕,最终由萧嗣业带回。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他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百姓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畜牧业生产,凡被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十姓部落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安西都护府迁回高昌故地。
西突厥灭亡后,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依两厢分治的策略,分别设置蒙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并将西突厥“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苏定方凯旋归来,先献俘于昭陵之后,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唐朝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
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葱岭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其所部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阗。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苏定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而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便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强行进军三百里,至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都曼大惊,率军在城门外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逃到马保城。苏定方又挥师速攻,唐军进逼城门之下,到了夜间,后续部队陆续赶到,将城池四面包围起来,并伐木以制造攻城器械,遍布城下,都曼无计可施,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东都洛阳,高宗亲临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有关官员请依法处置都曼,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希望饶其性命。”唐高宗说:“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了都曼。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苏定方因功被加赐在邢州钜鹿的实封食邑五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唐朝对原属西突厥势力范围内的葱岭以西诸国,再次进行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至此,唐帝国统辖的西部疆域直抵咸海,臻于极致。
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唐朝已决意东征百济,但苏定方此时尚在西域,故高宗迟迟未命将出师。刚生擒都曼、献俘洛阳的苏定方又随高宗巡幸太原,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高宗又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协同唐朝大军作战。
唐军从城山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从东岸出兵,依山摆开阵势,与百济军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了整个海洋,相继到达。百济军战败,阵亡数千人,余众奔逃溃散。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距城约二十里时,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率军迎击,大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济都城泗沘城,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扶余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率其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他,扶余泰无法阻止,苏定方趁势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唐朝旗帜。城中人心惶恐,扶余泰无可奈何,只好开城投降,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扶余义慈来降,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都前来奉表归诚。
百济平定后,其国被分为五部,唐朝“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纳入唐朝版图。灭百济后,苏定方纵兵大掠,引发黑齿常之等百济遗民反抗,他围剿失利,所得二百余城陆续反叛,苏定方携左骁卫郎将刘仁愿受命率领一万名唐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熊津都督府城,自己则率百济国王、贵族九十三人和百姓一万两千多人等俘虏渡海凯旋。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前后获赏赐的珍宝无以计数,唐廷为庆祝攻灭百济,“赐天下大酺三日”,并加授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早在唐太宗时期,太宗李世民便数次进攻高丽,并一度御驾亲征,但因诸种原因,仍未达到灭高丽的最终目的,苏定方回国献俘后不久,高宗开始策划第二次征伐。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丽。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朝廷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同中书门下三品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以讨伐高丽。
苏定方在浿江大破高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军包围平壤城,北线的陆路唐军进展却相对缓慢,高丽权臣渊盖苏文遣其长子泉男生率精兵数万,固守鸭绿江,唐军无法渡江,双方一直僵持到九月底。天气开始寒冷,鸭绿江水结成坚冰,唐军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踏冰而过,鼓噪奋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追击数十里,斩首三万级,其余部众全都投降,泉男生仅以身免。
正当契苾何力率领的北路唐军顺利推进,将南下与苏定方合围平壤时,漠北铁勒九姓发生了叛乱,回纥比粟毒与同罗、仆固进犯边境。高宗为平北方叛乱,只得召契苾何力、萧嗣业二人班师,此次突然事件,使得唐军南北合击高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了持久战。入冬后,高丽冰天雪地,气候及其它因素再次成为唐军进攻的羁绊。
此前,高宗让新罗王子金仁问回国“举兵相应”,新罗文武王亲率大军北上,欲与苏定方会师,但在瓮山城遭到百济残余势力抵抗,直到攻陷此城。其后苏定方催促新罗送粮,高宗也敕令新罗给苏定方军输军粮,新罗直到十二月才准备好军粮,由金庾信押运北上。由于新罗军士不至,粮道不继,唐军开始出现粮草、冬衣的补给问题,进攻的最佳时机已不复存在。
任雅相在军中病逝,沃沮道总管庞孝泰所率岭南水军五千余人,在蛇水被渊盖苏文击败,庞孝泰与其子十三人一同阵亡。新罗的军粮才被送到苏定方的军营,苏定方判断攻克平壤已不可能,遂解除包围,班师回国。
唐朝西北边境局势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此后吐谷浑被打败,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放弃国土投奔凉州,请求移居唐朝内地。高宗任命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别屯兵于凉州和鄯州,以防备吐蕃,又任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为吐谷浑的后援。
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高宗在最初时尚不知情,等从他处听说了苏定方逝世的消息后,颇为悲伤痛惜,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赠,卿等不说,致使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言及于此,不禁哀伤悲叹。”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隋炀帝末年,苏定方的父亲苏邕,率领乡兵数千人,为州郡讨伐贼寇,苏定方骁勇多力,胆气超群,跟随父亲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苏邕死后,接替父亲统领部众。在郡南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将其斩杀,接着又在郡西打败了邯郸叛军首领杨公卿,追击逃兵二十多里,斩俘颇多。从此,叛军们不敢靠近州县边境,乡里都倚靠苏定方保护。
在席卷全国的隋末农民起义中,苏定方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帐下,窦建德的大将高雅贤颇为喜爱苏定方,收其为养子。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又随高雅贤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参与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高雅贤在洺水之战中阵亡,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于是归隐故乡,不为唐朝效力。
贞观初年,苏定方被唐廷启用,任匡道府折冲,随从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前往碛口,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为先锋,乘雾秘密行进,在离突厥驻地大约一里远时,大雾突然散去,苏定方望见了牙帐,于是纵马突袭,杀死了几十上百人。颉利可汗与隋朝的义成公主仅带数十骑随从逃跑,余众都俯伏投降,李靖大军赶到,东突厥溃不成军,唐军斩首万余级,俘获男女十余万、杂畜数十万。
颉利可汗率领残兵一万余人想要渡过大漠,被屯于道口的通汉道行军大总管李积部堵截。不久,东突厥各酋长均率众来降,李积俘五万余人而回。阴山之战,唐军大获全胜,彻底击败东突厥,颉利可汗败走后,投奔位于灵州西北的苏尼失,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众俘获,东突厥遂亡,其地尽归唐境。战后,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
高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唐朝遣使求援,唐高宗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苏定方等渡过辽水,高丽见唐军兵少,于是渡过贵端水迎战,苏定方等奋力进攻,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后回师,战后,苏定方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苏定方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在初战告捷后,大军到达鹰娑川,西突厥两万骑兵前来抵御。两军展开恶战,总管苏海政激战连场,未能决出胜负,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领两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形势相当危急。苏定方所部正下马休整,隔着一座小山岭,离程知节军约十里远,看到远处尘土扬起,于是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直捣敌人军营,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击溃军二十里,斩杀一千五百多人,西突厥军所丢弃的铠甲兵器、牛马纵横交错地散布在山坡原野上,无法统计。
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对程知节说:“敌军虽然逃跑了,官军死伤也很多。现在应当结成方阵,将辎重安置在军阵中间,四面列队,人马披甲,敌来就迎战,这才是万全之策。不要让士兵轻率离阵,以致造成损伤。”又假称另有诏命,说程知节恃勇轻敌,让王文度替他指挥部队,王文度随即集结大军,下令不许深入西突厥腹地。
唐军每日骑马,披甲结阵,因此战马大多瘦死,士卒疲劳,没有战斗的意志,苏定方心急如焚,对程知节说:“天子下诏征讨敌人,如今却只是防守,马饿兵疲,遇上敌人就会失败。怯懦成这个样子,如何能立功呢?再说您是大将,然而领兵在外打仗的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要看副将的眼色才能决断,按理决不会这样!何不把王文度关押起来,迅速传表章上奏朝廷等待天子命令?”程知节没有听从。
大军到达恒笃城,有胡人投降归附。王文度又说:“这些胡人现在投降,等我军撤回后,他们还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死,夺取他们的物资钱财。”苏定方说:“如果这样处置,那便是自己当贼,又怎能说是讨伐叛逆?”王文度不听,等到瓜分财物时,唯独苏定方一点都没拿。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矫诏该当判处死刑,后特除名为平民,程知节因逗遛不前且追击不力,在减免死刑后,被罢去官职。
高宗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从金山北面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率领兵众一万多帐投降。苏定方加以安抚,从中调发了一千骑兵,共同进军至曳咥河,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
战斗伊始,贺鲁轻视苏定方兵少,命左、右翼予以包围,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亲率强劲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突厥军向步兵阵地发起了三次冲锋,均不能攻入。苏定方乘乱进攻,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突厥人马数万,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二百人,突厥军奔溃。次日,苏定方整军进兵,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众来降,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数百骑向西逃走。余下的五咄陆部听闻沙钵罗可汗兵败,也分别奔往南道降于步真。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婆润率各部赶赴邪罗斯川追击败兵,自己则与任雅相率领新近投降的部众拦截突厥军后路。
适逢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部将请求稍事休息,苏定方说:“敌人依恃大雪,以为我军不能前进,必休整兵马,现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上,如果迟缓放纵让他们远逃而去,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领兵踏雪进发,昼夜兼程,沿途所过地区收取其逃散的人口牲畜,至双河长驱直入,在距离贺鲁驻地一百里时,苏定方下令摆好阵势前进,逼近金牙山,趁其狩猎时无备,纵兵进击,击败贺鲁的部属数万人。
贺鲁率其残部继续逃亡,苏定方穷追至碎叶水,尽夺其众,沙钵罗可汗仅率其子咥运、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西北的苏咄城,被城主伊沮达官诱捕,最终由萧嗣业带回。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他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百姓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畜牧业生产,凡被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十姓部落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安西都护府迁回高昌故地。
西突厥灭亡后,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依两厢分治的策略,分别设置蒙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并将西突厥“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苏定方凯旋归来,先献俘于昭陵之后,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唐朝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
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葱岭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其所部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阗。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苏定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而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便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强行进军三百里,至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都曼大惊,率军在城门外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逃到马保城。苏定方又挥师速攻,唐军进逼城门之下,到了夜间,后续部队陆续赶到,将城池四面包围起来,并伐木以制造攻城器械,遍布城下,都曼无计可施,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东都洛阳,高宗亲临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有关官员请依法处置都曼,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希望饶其性命。”唐高宗说:“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了都曼。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苏定方因功被加赐在邢州钜鹿的实封食邑五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唐朝对原属西突厥势力范围内的葱岭以西诸国,再次进行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至此,唐帝国统辖的西部疆域直抵咸海,臻于极致。
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唐朝已决意东征百济,但苏定方此时尚在西域,故高宗迟迟未命将出师。刚生擒都曼、献俘洛阳的苏定方又随高宗巡幸太原,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高宗又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协同唐朝大军作战。
唐军从城山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从东岸出兵,依山摆开阵势,与百济军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了整个海洋,相继到达。百济军战败,阵亡数千人,余众奔逃溃散。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距城约二十里时,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率军迎击,大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济都城泗沘城,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扶余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率其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他,扶余泰无法阻止,苏定方趁势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唐朝旗帜。城中人心惶恐,扶余泰无可奈何,只好开城投降,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扶余义慈来降,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都前来奉表归诚。
百济平定后,其国被分为五部,唐朝“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纳入唐朝版图。灭百济后,苏定方纵兵大掠,引发黑齿常之等百济遗民反抗,他围剿失利,所得二百余城陆续反叛,苏定方携左骁卫郎将刘仁愿受命率领一万名唐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熊津都督府城,自己则率百济国王、贵族九十三人和百姓一万两千多人等俘虏渡海凯旋。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前后获赏赐的珍宝无以计数,唐廷为庆祝攻灭百济,“赐天下大酺三日”,并加授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早在唐太宗时期,太宗李世民便数次进攻高丽,并一度御驾亲征,但因诸种原因,仍未达到灭高丽的最终目的,苏定方回国献俘后不久,高宗开始策划第二次征伐。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丽。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朝廷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同中书门下三品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以讨伐高丽。
苏定方在浿江大破高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军包围平壤城,北线的陆路唐军进展却相对缓慢,高丽权臣渊盖苏文遣其长子泉男生率精兵数万,固守鸭绿江,唐军无法渡江,双方一直僵持到九月底。天气开始寒冷,鸭绿江水结成坚冰,唐军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踏冰而过,鼓噪奋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追击数十里,斩首三万级,其余部众全都投降,泉男生仅以身免。
正当契苾何力率领的北路唐军顺利推进,将南下与苏定方合围平壤时,漠北铁勒九姓发生了叛乱,回纥比粟毒与同罗、仆固进犯边境。高宗为平北方叛乱,只得召契苾何力、萧嗣业二人班师,此次突然事件,使得唐军南北合击高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了持久战。入冬后,高丽冰天雪地,气候及其它因素再次成为唐军进攻的羁绊。
此前,高宗让新罗王子金仁问回国“举兵相应”,新罗文武王亲率大军北上,欲与苏定方会师,但在瓮山城遭到百济残余势力抵抗,直到攻陷此城。其后苏定方催促新罗送粮,高宗也敕令新罗给苏定方军输军粮,新罗直到十二月才准备好军粮,由金庾信押运北上。由于新罗军士不至,粮道不继,唐军开始出现粮草、冬衣的补给问题,进攻的最佳时机已不复存在。
任雅相在军中病逝,沃沮道总管庞孝泰所率岭南水军五千余人,在蛇水被渊盖苏文击败,庞孝泰与其子十三人一同阵亡。新罗的军粮才被送到苏定方的军营,苏定方判断攻克平壤已不可能,遂解除包围,班师回国。
唐朝西北边境局势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此后吐谷浑被打败,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放弃国土投奔凉州,请求移居唐朝内地。高宗任命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别屯兵于凉州和鄯州,以防备吐蕃,又任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为吐谷浑的后援。
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高宗在最初时尚不知情,等从他处听说了苏定方逝世的消息后,颇为悲伤痛惜,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赠,卿等不说,致使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言及于此,不禁哀伤悲叹。”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