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一章 建立后汉——刘知远
热门推荐:
刁蛮小仙的校园逆袭之旅
我在西游路上收徒弟
斗罗之玄天传奇
汉末乱入争霸
狱医
想要低调,可实力不允许
抓鬼:我刘禅没有实力全靠关系
开局解锁帝王游戏,掌握九名奴隶
刚上大学,我老婆居然是校花学姐
刘知远,称帝后改名刘暠,沙陀族,太原府太原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自幼不好嬉戏,沉重宴言,长大后,与后晋高祖石敬瑭皆为后唐明宗帐下偏将。因曾解救石敬瑭于战场,故当石敬瑭出镇太原时,任刘知远为押衙。在后唐废帝时期,石敬瑭将要举兵,刘知远与桑维翰为之谋划,从而成为后晋开国功臣,并开始统领禁军,迁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忠武节度使。杜重威代刘知远领忠武军,刘知远徙任归德节度使。刘知远待任为邺都留守,徙任为北京留守。后晋出帝即位后,与契丹断绝关系,为避免刘知远居功有异志,先后封其为太原王、北平王,拜北面行营都统。但刘知远并未出兵抵御契丹,反而在契丹灭后晋时奉表于耶律德光。
在看清契丹无法稳定中原局势的情况下,稳定并收取中原各个藩镇的军心,入东京,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后汉建立之后,首要任务是稳定中原局势,而其中一大隐患即天雄节度使杜重威,亲征杜重威,使其归服。刘知远长子魏王刘承训去世,刘知远悲痛万分,以致病重不起,刘知远更名为刘暠,数日后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次子刘承佑即位,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
刘知远,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部下为军卒。
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
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假借契丹军的力量,消灭后唐,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晋,为晋高祖。
为了报答契丹的帮助,石敬瑭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并称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刘知远对石敬瑭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对契丹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啊!”果然,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中原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后晋建立后,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日趋显贵。
石敬瑭死去,养子石重贵即位,为后晋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
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大军直抵澶州,派蕃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伟王,累迁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太尉,之后诛杀吐谷浑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义宗统领五族中其余的人,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
在这段时期,刘知远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半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一下。
契丹进犯京师,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耶律德光具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
刘知远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按契丹的礼法,贵重的大臣才能得到这种赏赐,就像按汉族礼仪赐给假节一样,王峻拿着木拐,契丹人望见他都纷纷到路边避让。王峻回来后,对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一定不能攻占中原,于是便商议建国。
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他的文武将吏等,认为中原没有主人,刘知远的威望日益隆盛,众心所归,写信劝他登上帝位,刘知远谦让不答应,此后众官三次上书,诸军将吏、贵臣耆老,一个接一个地恳切陈请,才发布文告应允。
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
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后,刘知远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佑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称帝。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
契丹军进入中原后,到处以“打草谷”的名义掠夺财物、杀害无辜百姓,中原地区人民反抗不断,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萧干守卫汴京,刘知远看准时机,采纳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正确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很快拿下了洛阳和汴京。
稳定中原局势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与原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对调,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以不死,此时魏州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杜重威出城投降,刘知远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
刘知远,因伤长子刘承训之死而病重,召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托孤,临终前,刘知远认为杜重威反复无常,于是授意托孤大臣除掉他。随即驾崩,时年54岁,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其子刘承佑继位,为后汉隐帝。
在看清契丹无法稳定中原局势的情况下,稳定并收取中原各个藩镇的军心,入东京,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后汉建立之后,首要任务是稳定中原局势,而其中一大隐患即天雄节度使杜重威,亲征杜重威,使其归服。刘知远长子魏王刘承训去世,刘知远悲痛万分,以致病重不起,刘知远更名为刘暠,数日后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次子刘承佑即位,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
刘知远,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部下为军卒。
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
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假借契丹军的力量,消灭后唐,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晋,为晋高祖。
为了报答契丹的帮助,石敬瑭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并称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刘知远对石敬瑭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对契丹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啊!”果然,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中原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后晋建立后,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日趋显贵。
石敬瑭死去,养子石重贵即位,为后晋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
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大军直抵澶州,派蕃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伟王,累迁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太尉,之后诛杀吐谷浑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义宗统领五族中其余的人,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
在这段时期,刘知远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半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一下。
契丹进犯京师,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耶律德光具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
刘知远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按契丹的礼法,贵重的大臣才能得到这种赏赐,就像按汉族礼仪赐给假节一样,王峻拿着木拐,契丹人望见他都纷纷到路边避让。王峻回来后,对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一定不能攻占中原,于是便商议建国。
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他的文武将吏等,认为中原没有主人,刘知远的威望日益隆盛,众心所归,写信劝他登上帝位,刘知远谦让不答应,此后众官三次上书,诸军将吏、贵臣耆老,一个接一个地恳切陈请,才发布文告应允。
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
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后,刘知远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佑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称帝。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
契丹军进入中原后,到处以“打草谷”的名义掠夺财物、杀害无辜百姓,中原地区人民反抗不断,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萧干守卫汴京,刘知远看准时机,采纳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正确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很快拿下了洛阳和汴京。
稳定中原局势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与原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对调,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以不死,此时魏州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杜重威出城投降,刘知远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
刘知远,因伤长子刘承训之死而病重,召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托孤,临终前,刘知远认为杜重威反复无常,于是授意托孤大臣除掉他。随即驾崩,时年54岁,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其子刘承佑继位,为后汉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