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州精要纪 第七十四章 行宫之围
秋日清晨的篱山,凉风飕飕,随意吹舞着北中路大军和东中路大军的旌旗。
靖王渠梁溢早已抵达了包围行宫的营地,怒不可遏的他,将所有脾气都倾泻在了南东勤的身上。皇帝和睿王一行逃回行宫,虽是苟延残喘,但势必要将他重兵包围皇都城并最终登上帝位的计划拖延下去。
不过,靖王渠梁溢此刻还不能下令攻城,一是因为之前的一轮攻城尝试宣告失败,损失惨重,大军需要休养补给,二是因为他们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材,须临时赶制。
北右路大军驻扎在篱山的兵力虽然众多,但为了全面封锁篱山,确保皇帝陛下秋猎的安全无虞,他们的兵力却十分分散。面对着由徐图贵率领远道而来的北中路叛军的进攻,他们很快就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宁卫川自己亲自率领的十营骑兵,现在成了整个北右路大军仅剩的战力。但他们却遭到了徐图贵的北右路大军的持续夹击。双方虽然胜负未定,但久久地纠缠在了一起,两军交战几乎辇转了小半个篱山猎场。直到此刻,两军仍在对峙,这可急坏了宁卫川,他还不知道陛下此刻的近况,又没法挣脱叛军的追杀前去护驾。
现在这局面下,除了深信这小小的玉脂瓶里装着的灵药,渠梁衍没有其他任何选择。在樊清风交代他用法和用量后,他缓缓走到了他父皇的寝宫里。
皇帝的吃喝的任何膳食、茶饮、药汤等等,都要经过好几道流程的检验。即便像渠梁衍这样的皇子,他也无法直接将那瓶灵药直接灌入他父皇的口中。这件事,只能由他下决定,也只有他能扛得起责任。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屏退了寝宫内的所有人,包括他父皇的近侍太监赵青云以及留房值守的一名御医。
皇帝渠梁宇躺在御榻上,气色消沉,神志不清,他没有任何迟疑就喝下了渠梁衍灌入他口中的半匙液体,不久便陷入了昏迷沉睡之中。
渠梁衍将刚刚屏退下去的众人重新较入了寝宫,随即便走出了寝宫,期待着奇迹能够出现。过了一会,他来到了行宫的城墙之上。
“殿下,派出去的十路斥候兵全都毫无消息传回,我们目前亦未收到宁将军的消息,靖王的叛军应该已经掐断了行宫对外的所有通道,好在赵都尉及时将求援的信号发出去了。”苏彣说道。
“叛军有备而来,正好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所有的防卫计划都是针对虬兽安排的,兵力太过分散了,根本挡不住叛军的突袭。我们虽然侥幸逃回了行宫,依靠这城墙亦能撑上一阵,但大皇兄绝不会就此罢手,轻易放弃的,他肯定会再派重兵猛攻,如果援军无法及时赶到,我们有如困兽,终究还是要败的。”渠梁衍望着城墙两三里外的大片叛军的营帐,无奈地说道。
“殿下,宁将军手里还有一万骑兵,此刻肯定在全力清缴叛军,有宁将军在外围掣肘,叛军一时半会还无法攻入行宫。但最大的问题是粮草,行宫里现在不下八千人,北右路大军的粮草又都存放在兵驿之中,行宫里的储粮最多能维持十天。”赵云歌拱手道。
昨晚,赵云歌突然率领两营骑兵杀回,一举解围,立了一大功。
皇帝渠梁宇身中暗箭之后,赵云歌本是奉命先行返回,一路布置皇帝返回行宫的防卫安排。但他率领一百余骑赤焰军骑兵刚下山不久,就在返程的官道上便遭到了一大队来历不明的兵马偷袭,伤亡惨重。他和仅剩的十几名骑兵不得不放弃原来行军方向,朝外围奔逃而去,但那队兵马紧追不舍,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
半个时辰过后,赵云歌领着残兵竟突然碰上了赶去驰援皇帝陛下的宁卫川。那队穷追不放的兵马突遭北右路大军,顿时乱了方针,很快便被屠杀殆尽,领头的那位将领也在与赵云歌的厮杀之下败下阵来,活活被生擒。
这名被生擒的将领很快便被宁卫川手下一名大将给认出,原来他就是东中路大军的骑兵营都尉董禹。
宁卫川就地审问起了董禹,从其口中得知了靖王谋反的事情,大感震惊与意外。事关皇帝陛下安危,他来不及多问,便匆忙动身前去救驾。他挪出两营骑兵营给赵云歌,要赵云歌好生看住叛将董禹,无论如何要将此人安全带回行宫,因为这是指证靖王谋逆的人证。赵云歌率押解着董禹跟在宁卫川的大军之后。
没过多久,宁卫川的北右路大军便遇上了一支叛军,随即两军大战,一时战事胶着难分。赵云歌率领两营骑兵营没有参战,而是绕过战场,朝皇帝狩猎的山头飞奔而去。
天很快便黑了下来,整个篱山围场上到处都是火把,到处都是大军。为了避开叛军,赵云歌的队伍不敢大规模生起火把,只由领头带路的十余名骑兵手举火把居前引路,而且一直绕着弯路前进。
就在行军路上,突然杀出了一伙骑马的陌生人,他们身着长衫而未穿戴铠甲,背负长剑而手中未持长枪。黑暗之中,虽然这伙人虽然出现得太过突然,但他们的装扮一看就知道并非叛军。就在他准备开口质问之时,对方队伍中走出一人先他开口,此人自称是问天阁弟子樊清风,有事找将军相问。随即,赵云歌与樊清风二人轮流问答,你来我往,因为共同熟悉的两个人——苏彣和睿王渠梁衍的原因,二人很快便熟络起来了。
樊清风从赵云歌口中得知了靖王谋反的真相后,便决定领着自己的师弟们和赵云歌的人马赶去救驾。
在林野之中行军了一个多时辰后,赵云歌和樊清风终于赶到了叛军围堵皇帝陛下的山头,此时林地里火把麻密闪烁亮光,刀剑嘈杂的撞击声响彻夜空,正好是苏彣率领着赤焰军骑兵营与叛军激烈交战。将交战双方的情况打探清楚后,二人便领着众人杀将过去。
为了提醒前方正在激战的苏彣知晓援军赶到,更是提醒他,他的师弟们也赶来支援了,樊清风和他的二十几名师弟们二人一队,挥剑互击。来自经脉深处独门武力,激发出强大的剑气,使得双剑互击之后发出了尖锐刺耳的铿锵之声,谓之剑语。剑语乃问天阁的独门秘籍,这是问天阁弟子相互传递信息的绝密手段。
“但愿宁将军能够力挽狂澜,将叛军一一歼灭,解行宫之围了。刺客叛军正在伐林建造云梯,过了今晚,叛军可就随时会攻城了,还请诸位坚守岗位,不给叛军任何可乘之机。”渠梁衍说道,然后又转向苏彣继续说到:“有劳苏兄和众位问天阁弟子了!”
“请殿下放心!”苏彣等一众人纷纷拱手道。
“走,我们先去审一审那个董禹!”渠梁衍说道,随后走下城墙,苏彣和赵云歌走在后面跟了过去。
靖王渠梁溢早已抵达了包围行宫的营地,怒不可遏的他,将所有脾气都倾泻在了南东勤的身上。皇帝和睿王一行逃回行宫,虽是苟延残喘,但势必要将他重兵包围皇都城并最终登上帝位的计划拖延下去。
不过,靖王渠梁溢此刻还不能下令攻城,一是因为之前的一轮攻城尝试宣告失败,损失惨重,大军需要休养补给,二是因为他们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材,须临时赶制。
北右路大军驻扎在篱山的兵力虽然众多,但为了全面封锁篱山,确保皇帝陛下秋猎的安全无虞,他们的兵力却十分分散。面对着由徐图贵率领远道而来的北中路叛军的进攻,他们很快就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宁卫川自己亲自率领的十营骑兵,现在成了整个北右路大军仅剩的战力。但他们却遭到了徐图贵的北右路大军的持续夹击。双方虽然胜负未定,但久久地纠缠在了一起,两军交战几乎辇转了小半个篱山猎场。直到此刻,两军仍在对峙,这可急坏了宁卫川,他还不知道陛下此刻的近况,又没法挣脱叛军的追杀前去护驾。
现在这局面下,除了深信这小小的玉脂瓶里装着的灵药,渠梁衍没有其他任何选择。在樊清风交代他用法和用量后,他缓缓走到了他父皇的寝宫里。
皇帝的吃喝的任何膳食、茶饮、药汤等等,都要经过好几道流程的检验。即便像渠梁衍这样的皇子,他也无法直接将那瓶灵药直接灌入他父皇的口中。这件事,只能由他下决定,也只有他能扛得起责任。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屏退了寝宫内的所有人,包括他父皇的近侍太监赵青云以及留房值守的一名御医。
皇帝渠梁宇躺在御榻上,气色消沉,神志不清,他没有任何迟疑就喝下了渠梁衍灌入他口中的半匙液体,不久便陷入了昏迷沉睡之中。
渠梁衍将刚刚屏退下去的众人重新较入了寝宫,随即便走出了寝宫,期待着奇迹能够出现。过了一会,他来到了行宫的城墙之上。
“殿下,派出去的十路斥候兵全都毫无消息传回,我们目前亦未收到宁将军的消息,靖王的叛军应该已经掐断了行宫对外的所有通道,好在赵都尉及时将求援的信号发出去了。”苏彣说道。
“叛军有备而来,正好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所有的防卫计划都是针对虬兽安排的,兵力太过分散了,根本挡不住叛军的突袭。我们虽然侥幸逃回了行宫,依靠这城墙亦能撑上一阵,但大皇兄绝不会就此罢手,轻易放弃的,他肯定会再派重兵猛攻,如果援军无法及时赶到,我们有如困兽,终究还是要败的。”渠梁衍望着城墙两三里外的大片叛军的营帐,无奈地说道。
“殿下,宁将军手里还有一万骑兵,此刻肯定在全力清缴叛军,有宁将军在外围掣肘,叛军一时半会还无法攻入行宫。但最大的问题是粮草,行宫里现在不下八千人,北右路大军的粮草又都存放在兵驿之中,行宫里的储粮最多能维持十天。”赵云歌拱手道。
昨晚,赵云歌突然率领两营骑兵杀回,一举解围,立了一大功。
皇帝渠梁宇身中暗箭之后,赵云歌本是奉命先行返回,一路布置皇帝返回行宫的防卫安排。但他率领一百余骑赤焰军骑兵刚下山不久,就在返程的官道上便遭到了一大队来历不明的兵马偷袭,伤亡惨重。他和仅剩的十几名骑兵不得不放弃原来行军方向,朝外围奔逃而去,但那队兵马紧追不舍,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
半个时辰过后,赵云歌领着残兵竟突然碰上了赶去驰援皇帝陛下的宁卫川。那队穷追不放的兵马突遭北右路大军,顿时乱了方针,很快便被屠杀殆尽,领头的那位将领也在与赵云歌的厮杀之下败下阵来,活活被生擒。
这名被生擒的将领很快便被宁卫川手下一名大将给认出,原来他就是东中路大军的骑兵营都尉董禹。
宁卫川就地审问起了董禹,从其口中得知了靖王谋反的事情,大感震惊与意外。事关皇帝陛下安危,他来不及多问,便匆忙动身前去救驾。他挪出两营骑兵营给赵云歌,要赵云歌好生看住叛将董禹,无论如何要将此人安全带回行宫,因为这是指证靖王谋逆的人证。赵云歌率押解着董禹跟在宁卫川的大军之后。
没过多久,宁卫川的北右路大军便遇上了一支叛军,随即两军大战,一时战事胶着难分。赵云歌率领两营骑兵营没有参战,而是绕过战场,朝皇帝狩猎的山头飞奔而去。
天很快便黑了下来,整个篱山围场上到处都是火把,到处都是大军。为了避开叛军,赵云歌的队伍不敢大规模生起火把,只由领头带路的十余名骑兵手举火把居前引路,而且一直绕着弯路前进。
就在行军路上,突然杀出了一伙骑马的陌生人,他们身着长衫而未穿戴铠甲,背负长剑而手中未持长枪。黑暗之中,虽然这伙人虽然出现得太过突然,但他们的装扮一看就知道并非叛军。就在他准备开口质问之时,对方队伍中走出一人先他开口,此人自称是问天阁弟子樊清风,有事找将军相问。随即,赵云歌与樊清风二人轮流问答,你来我往,因为共同熟悉的两个人——苏彣和睿王渠梁衍的原因,二人很快便熟络起来了。
樊清风从赵云歌口中得知了靖王谋反的真相后,便决定领着自己的师弟们和赵云歌的人马赶去救驾。
在林野之中行军了一个多时辰后,赵云歌和樊清风终于赶到了叛军围堵皇帝陛下的山头,此时林地里火把麻密闪烁亮光,刀剑嘈杂的撞击声响彻夜空,正好是苏彣率领着赤焰军骑兵营与叛军激烈交战。将交战双方的情况打探清楚后,二人便领着众人杀将过去。
为了提醒前方正在激战的苏彣知晓援军赶到,更是提醒他,他的师弟们也赶来支援了,樊清风和他的二十几名师弟们二人一队,挥剑互击。来自经脉深处独门武力,激发出强大的剑气,使得双剑互击之后发出了尖锐刺耳的铿锵之声,谓之剑语。剑语乃问天阁的独门秘籍,这是问天阁弟子相互传递信息的绝密手段。
“但愿宁将军能够力挽狂澜,将叛军一一歼灭,解行宫之围了。刺客叛军正在伐林建造云梯,过了今晚,叛军可就随时会攻城了,还请诸位坚守岗位,不给叛军任何可乘之机。”渠梁衍说道,然后又转向苏彣继续说到:“有劳苏兄和众位问天阁弟子了!”
“请殿下放心!”苏彣等一众人纷纷拱手道。
“走,我们先去审一审那个董禹!”渠梁衍说道,随后走下城墙,苏彣和赵云歌走在后面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