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607章 朝堂上没有秘密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607章 朝堂上没有秘密

    第607章 朝堂上没有秘密

    “哈哈哈,承乾,没想到你还真捞到宝贝了,这十个侍读中有王玄策一人,你的努力也不算白费了,小小年纪,就有这么深的心思,若是略加培养,以后必然是你的股肱之臣。”

    李言看到长孙无忌一脸赞叹的样子,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无语的说道:“舅舅,伱都在说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懂,什么计啊?坑啊的?你到底明白什么了?”

    “算了,听不明白就不明白吧!”

    长孙无忌脸含深意的瞧了装作无辜的小白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你就好好做你的太子,做一个孝顺父母,爱护兄弟的兄长好了,这些事情交给我来办。”

    “玄策的意图老夫已经全明白了,接下来,就看老夫的了。”

    李言这才放下了心,长孙无忌老奸巨滑,做起事情来,天衣无缝,比自己亲自出马效果还好,而且他久于朝堂,该怎么做,做到什么份儿上,这个火侯儿比自己还要能掌握好。

    当然,最重要的事,朝堂里聪明人不少,像房玄龄杜如晦那样的智者,就算不要证据,只看到一个外表的形势,往往就能推测出后面的真相,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背黑锅的人。

    长孙老儿是最合适的,背景硬碴,腹黑多谋,也有这么干的动机,这锅非他莫属。

    就算说不是他干的,老房和老杜也不信。

    李言叹息的摇了摇头,在那些聪明人眼里,朝堂上基本就没有秘密,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他们眼一搭,开动自己的cpu一计算,马上就能得出结论:60%是j,30%是k,10%是a。

    简直是开挂吗?

    长孙无忌看了看外面已经快落山的日头,催促道:“天色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宫门就落钥了,快回去吧。这件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专心干好你自己的事儿,老夫保证,三天之内,必然将长安城这一摊水给搅的风起云动,让你那三弟吃不了兜着走。”

    “即然这样,那外甥就不管了,我这就回宫了。”李言微微一笑,叫上外面的薛仁贵,带着一帮子侍卫,回东宫去了。

    送走了李言,长孙无忌对着外面吩咐道:“管家,进来一趟,老夫有事情吩咐。”

    李言刚刚回到东宫,恒连就一脸焦急的上前回报:“太子殿下,您跑到哪里去了,刚刚宫里来人了,皇上在承庆殿招您见驾呢?”

    “哦,什么事时候的事儿,都这个时候了,父皇一般都要歇息了”

    “在半个时辰之前,承庆殿的王公公先是派人来,后来又亲自来了一趟,您要再不回来,说不准一会儿还要再来呢?臣都派了好几个侍卫去东市里找您呢?”

    李言连忙换了太子服饰和恒连一起,出了玄德门,西内苑秒近道进了太极宫,刚刚来到承庆殿门口,就听到李世民在里面发火:“太子呢,怎么还没来,他整天都在做些什么,怎么总找不到人?”

    李言暗自吐了吐舌头,这做皇帝的,脾气就是大,说见谁就要立马见到,难怪那些大臣们下了朝,谁也不出去娱乐一下,由其是长孙老儿这样的人,除了上朝,就在家中待着。

    李言随时去,随时都能碰到,平时李言还嘲讽过,长孙老子堂堂一个三品重臣,一点儿夜生活都没有,连应筹一下都不懂,大唐歌舞可非其它朝代可比。

    搞了半天,是摊上这么一个只争朝夕的皇帝,谁敢乱跑呢?

    万一酒喝到一半,被皇上招见,醉熏熏的,不是让皇上讨厌嘛.

    李言赶紧加快了脚步,走进了御书房:“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快起来吧!”

    李言和在承庆殿侍驾的岑文本打了个招呼,对方微微一礼。

    李世民将一份奏折递给了李言:“弘文殿刚刚接到急报,近日连绵大雨,河水暴涨,把永通渠给冲毁了,漕运被阻断,从洛阳运往长安的粮食都被堆在潼关河道入口,南北间只剩下潼关陆路相连,根本不敷使用。”

    “泾州并州等边镇的粮草都在告急,几十万边兵都等着吃饭呢?而潼关关道壅塞百里,洛阳的粮食运不到长安,急报都报到朕这里了。”

    “粮食运转一事牵涉面甚广,六部均有干系在里面,谁出面都难以调停,所以朕打算让你挑头儿,把这件事管起来,一面抢修漕运,一面调理潼关关道,边兵的粮草决不能误了”李言接过来一看,果然是洛阳告急的文书,没有立马答应,略微思索了一阵,才说道:“父皇,儿臣近日比较忙,刚好三弟从绥州谈判回来,天天待在府里,无所事事。”

    “三弟为人精明强干,做事又雷历风行,儿臣看不如把这件差事交给他,这样也免得误了朝庭的大事。”

    边上的岑文本一脸的意动,他早就想为蜀王争取了,只是他为人沉稳,知道京师和边边的粮食运转一节,事关重大,这北伐的事情拖不过今年冬天,谁管着粮草,那仗一打起来,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前线的三军粮草总督监。

    不光会立下北伐的第一功,手里拎着钱袋子,将军们都会刻意亲近,不知能拢络交好多少将领,这可是扩张势力的大好机会。

    而且前段时间蜀王和突厥谈判一事大出风头,后来太子又将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一职推给了蜀王,蜀王实力大涨,现在无论朝野,都在夸奖蜀王,隐隐压住了东宫的风头儿。

    所以皇上才会把这么一件差事交给太子,以壮声势,没想到太子傻乎乎的竟然想都不想就往蜀王身上推,这让岑文本一时真的看不清,太子到底是大智若愚呢,还是真的拎不清?

    以往的判断,又有些拿不准了.

    “哼”

    果然,李世民将脸色一跨,根本就没接李言的话茬儿,恨铁不成钢的怒斥道:“你是太子,朕看你才是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天天带着你那几个侍读,不是去吃饭喝酒,就是在两市闲逛,你还忙,忙着吃喝玩乐,游戏人生吗?”

    见李世民发火了,岑文本就更不敢说话了!

    李言却是没有害怕,不慌不忙的说道:“即然这样,那儿臣也就听父皇的,把这个差使接下来了。”

    “只是,督运粮草和疏通潼关关道的事情,也用不了多少人,儿臣带着东宫属僚自然能办妥。只是永通渠决口的事情,可不是几十号人能干好的。”

    “父皇,那肯定是要招上几千劳役去修缮,这么多人忙碌起来,肯定要有人管着,儿臣手中无人,总不能把东宫六率都调出去管理吧?”

    李言脑中不断的思索着说道:“左屯卫就驻扎在北门,程怀亮刚刚接任了中郎将,不若让三弟带着左屯卫的五千军士去管理,再征些劳役,以三弟的才能肯定能将永通渠修好。”

    “此事事关重大,马虎不得,让三弟辅助我,我们兄弟同心,一个负责陆路,一个负责水道,一定能不负父皇之所托,将这件事情办好的”

    李世民刚开始还一脸不耐烦的样子,老子是在帮你,你傻乎乎的,难道真的看不清现在的局势,都要被人骑到头上了,天天在街头巷尾的转悠,难道就没听到百姓是怎么议论你这个太子的?

    但李言最后的兄弟同心一词,打动了李世民,仿佛让李世民想到了什么让人不开心的往事,神情一怔,脸色沉了下来,随后眼神复杂的看着李言,见李言一脸期待的样子,仿佛真的对李恪没什么介蒂似的。

    再加上岑文本也是一幅意动的样子,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了:“好吧,就这么办?”

    “岑文本,拟旨。”

    岑文本连忙双手一拱,恭敬的行礼道:“皇上.”

    “太子做为边疆至京师粮草周转的总负责人,把潼关关道疏通,传旨给李恪,让他调动左屯卫军,征招劳役,负责永通渠的修缮,务必保证水路通畅。”

    “是,皇上!”

    岑文本暗喜,太好了,原本还怕抢过这个差事,会使得蜀王更加冒头儿,这下有太子在前面挡着,以李恪的才能办理这个差使不难,但大家都知道,永通渠才是漕运堵塞的最重要一环。

    到时候谁的功劳大,这还用说吗?

    虽然李恪是在太子的指挥下,但朝中百官都知道,李恪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功臣,而太子只是挂了个名头儿,那样蜀王的声势就更盛了,而且还避免了凌架于太子之下,被人说三道四的。

    转眼间岑文本就想通了这一切,看着面前仿佛推掉了一个天大的麻烦,一脸松了一口气的太子,心里暗暗的庆幸着,幸好这位殿下不是个精明的主儿,不然,蜀王哪儿有机会啊?

    回到中书省,岑文本手脚麻利,快速的拟好了两份圣旨,一份交给李言,另一份自己亲自拿着出了宫,往蜀王府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