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615章 魏征查案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615章 魏征查案

    第615章 魏征查案

    “呃皇上,这”马宣良一脸的为难。

    “嗯,吞吞吐吐的干什么,有什么话就说”李世民见状更是愤怒。

    马宣良连忙往地上一跪,慌忙的说道:“皇上,臣确实有听过这样的传言,但事涉皇子,臣只当是流言蜚语,乱风过耳,并没有往心里去,所以也不敢将这些有污圣听的事情禀告给皇上。”

    李世民顿时上前一脚,将马宣良给揣倒在地,怒不可扼的说道:“朕养你有什么用,自己去领三十大板。”

    “是”

    马宣良一脸的委屈,他曾经想过向皇上汇报的,只是怕皇上觉得自己乱嚼舌根,搬弄是非,是以思来想去,慎重之下,决定再看看,要是流言短时间不平息,再向皇上提起,没想到却被萧禹一本奏到了皇上面前。

    不过马宣良也是心中一阵庆幸,看来事情比自己想像的更加严重,眼看一场风波到来,这时候能抽身而退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眼看马宣良吃了第一波瓜落儿,其他的臣子们都在心中惴惴不安,李世民揪住了刚刚进门的岑文本,脸色一冷:“岑文本,你知道吗?”

    “回禀皇上,臣近来一直在弘文殿当值,并未听到这些传言,今日刚刚出宫,就听说此事,所以未曾回府,就来向皇上禀告,没想到让萧大人他们抢了先。”

    “呃”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暗骂一声老狐狸,就连跪着的萧禹也是面色不善的回头打量了一下岑文本,暗哼一声。

    李世民一肚子的火不知道往哪里发,在殿内转了几圈,在即将说话之前,岑文本见状急忙插嘴道:“皇上,虽然萧大人他们说的是实情,可这并不代表就是蜀王传扬出去的,蜀王虽然年轻,却知道轻重,断不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皇上,目前两位皇子正奉皇上旨意修缮永通渠,疏通漕运,这关系着边疆将士们的军粮,还有长安几十万百姓的生存问题,在皇上马上就要发动对突厥的战役之前,长安城传出这样的流言蜚语。”

    “臣猜想,自古以来的大战之前,策动流言扰乱对方军心民心都是常有的事儿,此事必然是颉利在长安的细作放出来的风声,用以挑拨皇上父子之间的和慕,在两位皇子之间制造矛盾,其心可诛。”

    “皇上,这正说明颉利对我们的忌惮和担忧,我们内部更不能因为这些传言而自乱阵脚,怀疑自己人,不然这不正中颉利下怀吗?”

    李世民闻言重重的舒了一口气,说实话刚刚听到这些传言的时候,他也是异常的愤怒,由其是那句大唐唯一战胜过颉利的男人,更是让他心中怒不可遏,简直是在打他的脸,更是触到了他的敏感神经。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肯定是李恪自己散布出来,用以营造声势力压太子的,因为这事的缘由首先就是从李恪智斗颉利开始的。

    但后来传到那些异像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知道,这是有人在推波助澜,前段时间李恪形势大好,太子势弱,自己才会将周转钱粮的差事交给太子以壮其势。

    没想到这才几天不到,长安城就传出了这样的流言,而且来越来越离谱。

    长孙无忌心中暗道一声可惜,刚刚为了避闲,怕吸引皇上的注意力,所以才一直沉默,任由萧禹发挥。但岑文本进来后,才三言两语,就将蜀王的嫌疑给摘了也去,而且还引到了突厥身上。

    这无疑是化解眼前之厄最好的方法,长孙无忌暗叹岑文本果然是一支老奸巨滑的狐狸,他没有愚蠢的攻击太子,反而将祸水外引,只片刻间就想出了这样的策略,实在是高明啊!

    事已至此,只有退上一步消劫了,长孙无忌连忙上前说道:“是啊皇上,臣相信这些传言绝不会是蜀王自己传出来以壮声势的,岑大人所言有理,肯定是颉利所为,意在挑拨离间,扰乱我大唐的内部团结。”

    岑文本心里可以断定,这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但投鼠忌器,只有往突厥头上推,但听了长孙无忌貌似赞同实际居心叵测的话,还是忍不住心里一怒。

    长孙无忌这分明是含沙射影,什么叫绝不会是蜀王自己传出来以壮声势的。

    但他又没法辨驳,只好沉着一张脸。

    岑文本心里清楚,此事十有八九就是长孙无忌在维护太子,打压蜀王,但他又不能挑明了,没有证据的事情,绝不能乱说。

    他心里也在庆幸,幸好长孙无忌不够聪明。

    若只是传言凌架太子,那蜀王自然会惹来皇上的不满,但过尤不及,你连皇上都扫进去了,而且强加了那么多异像进去,太过夸张了,皇上反而不信了。

    因为蜀王没有那么蠢,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事涉两个皇子之间的争斗,又在这个朝庭积极备战的关键时刻,李世民也不想将事情闹大,但心里对于李恪却多了几份不满,做点儿事就得意忘形,不知收敛,处处想抢太子的风头,不然也不会被人利用,将事情闹成这样。不管怎么样,刚好借此机会,打压一下李恪,让他将翘起来的尾巴收一收,想到这里,李世民断然说道:“不管怎么样,此事不能不管,长孙无忌.”

    “臣在.”长孙无忌躬身领命。

    正想说话的李世民忽然想到,此事交给长孙无忌有些不妥,于是话锋一转:“关于疏通南北间漕运的事情,太子和李恪年龄都小,恐有不全之处,伱要多操些心,不要出了茬子。”

    “是,臣遵旨”

    长孙无忌没有任何异样,仿佛早有预测这个案子皇上不会让自己来调查。

    “魏征!”

    魏征上前一步:“老臣在.”

    “朕命你彻查京师舆论一案,看看到是谁在后面散播流言、搬弄是非?一旦查出,朕决不姑息。”李世民将此事定为案子,交给了刚正不阿,又没有偏向任何一个皇子的魏征。

    “臣领旨”

    长孙无忌和岑文本此时都是松了一口气,长孙无忌还有后着,会将事情引向蜀王一系,要是自己出面反而不方便操作,这下交给魏征,自己可以置身事外,从容应对。

    而岑文本是庆幸此事没有落到长孙无忌手中,魏征立场一向中正,不偏不倚,必然不会做出栽赃陷害的事情,只是岑本文想到前几天去蜀王府宣旨的时候,李恪和权万纪两人鬼鬼祟祟的样子,心里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或许这事儿还真有可能是李格自己做的。

    魏征接下圣旨后,大张旗鼓的开始查起案来,一连三天,在长安市上抓不少传播流言的人,就在京兆尹下辖的万年县县衙开始审训了起来。

    县衙前面有公堂,后面有监牢,而且里面的衙役都是审讯的好手,再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地方了。

    此时魏征正端坐于大堂上,县令在一边陪同,大堂两列衙役执棍而立,大堂下面跪着一个尖嘴猴腮的干瘦男子。

    一个差役上前一拱手说道:“大人,此人叫王七,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是西市有名的掮客,靠倒卖消息,替人跑腿为生,我们几条线索都追查到此人身上。”

    魏征听后,眼神微微一眯,脸上流露出厌恶的神色,伸手一拍惊堂木,‘嘭’的一声,惊堂木发出的轰响声,让堂上的所有人心中都是微微一凛,心中一窒。

    大堂瞬间安静下来,魏征断然喝道:“王七,本宫已经审过不少人了,众人的口供都说他们最初听到蜀王异相的说词,是从你嘴里传出来的,而且你还刻意在人多的时侯刻意散播。”

    “要是今天你不能自圆其说,体怪本宫不客气。”

    说完,几名差役搬来一大堆的刑具往五七面前一扔,王七看着眼前的绳子,夹板,还有带血的狼牙板櫈,甚至还有粘着不知名暗红色物质的烙铁,散发出一股腥臭味道。

    王七眼神一缩,浑身颤抖起来,磕头如捣蒜的求饶,连忙说道:“大人,小人招,您还是让人把这些东西给搬走吧,小人看着都害怕。”

    魏征满意的点了点头:“那要看你接下来是不是能说实话了,本官问你,是谁让你在市井恶意传播流言蜚语的?”

    “大人,小人一定老老实实的招供。”

    王七应承一声,开始竹筒倒豆子:“三天前,小人在西市上游逛,到处招揽生意。那天,突然有一个人找到小人,说让小人传播蜀王殿下的威名,小人心想,这是好事儿啊?”

    “若是真让小人败坏王爷的名声,小人是死也不肯干的,但蜀王智斗颉利的事情,那替咱们大唐争了光彩,小人虽是一介普通百姓,但也钦佩这样的汉子,与有荣焉,再加上”

    说到这里,王七瑟缩的看了一眼魏征。

    魏征眼神一瞪,大声咆哮道:“再加上什么,还不老实招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