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661章 柴绍的动摇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661章 柴绍的动摇

    第661章 柴绍的动摇

    柴绍的脸色也变得无比难看,程咬金这一分析,柴绍还真的发现,皇上在朝上按下左屯卫的职务不议,反倒是给了自己面子,不忍心在大庭广众之下让自己难堪。

    可不是吗?

    这么一算,就是怀默退出了,自己家哲威也没机会!皇上自己立的太子,就要维护太子的权威,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力挺蜀王。

    程咬金见柴绍为难,主动说道:“老柴,倒有一个一石两鸟的主意,即能让柴绍接任左屯卫中郎将一职,又能修复你和太子的关系,就看你愿不愿意听了?”

    “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你倒是快说啊,我老柴记伱一回人情,下次一定还你。”柴绍神情一振,马上追问道。

    程咬金这才说道:“说来,哲威这孩子还是不错的,虽然和蜀王搅在一块,但多少大家都是姑表兄弟,也不算什么大事。但你却不能犯糊涂,你是正经手握军权的左卫大将军,管着泾州五六万兵马呢?”

    “借着这个机会,你去东宫拜访一下太子,为哲威说说情,再怎么说,哲威的母亲也是太子的亲姑姑。你再说两句好话,缓和一下关系,太子施个人情就把左屯卫让给哲威了。”

    “有了这个情义做为纽带,以后你再和蜀王保持一下距离,基本上就抽身出来了,至于要不要投向太子,可以慢慢再看。”

    “另外,你也要叮嘱哲威,和蜀王关系好归好,但要有个限度,就算是有所倾向,也分远近力度大小啊?这夺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慢慢走着瞧着,万一事有不谐,也不至于被一撸到底,再无翻身的机会不是.”

    柴绍听得频频点头,仔细揣摩了一会儿,不得不承认,程咬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样的打算虽然比以前少了几份力度,但却多了几分回旋的余地,牢稳了许多。

    如今大家都是家大业大的,真得是折腾不起了!

    就这样,柴绍没有说动程咬金,反而被程咬金给说动了,事情谈开后,两人都放下了心事,开始天南地北的谈起朝中最近的奇闻轶事了。

    当晚,程咬金在柴绍府里,又是喝的胡天海地,晚上被柴哲威给抬回府中。

    第二天,柴绍取消了返回泾州的计划,一上午就去东宫拜访了李言,在柴绍刻意的迎合下,两人谈得还是不错的,李言最后也点了头,认可了柴哲威接任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之职,着实给了柴绍这位便宜姑父一个大人情。

    等到柴绍从东宫回到府中,看着因为自己在家,也没出去的柴哲威,便将儿子叫到了书房里。

    秘谈了一个中午,等到柴哲威再次从父亲的书房中出来的时候,脸色变得格外的沉重,将自己关在房中,一下午都没有出门。

    父亲让他可以继续和蜀王来往,但不要牵涉的太深了。另外,只是帮着蜀王积极的做好差事就行了,别出些骚主意,由其是攻击排斥其他兄弟的事情,千万别粘。

    柴家几代人的奋斗,一家上下百十多号人,不能犯险。

    柴哲威自是明白,这是父亲又不太看好蜀王了,所以想暂时置身事外,恐怕和昨天程咬金的上门有很大的关系,怀亮一死,程咬金与蜀王也起了嫌隙,听说还要把怀弼送到东宫侍读。

    柴哲威是真的资质平庸,他做的事情,都是在他父亲的安排下做的,接近蜀王也是如此。虽然也有两人武略相当,志同道合的相投,但做为世家大族出来的嫡长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哪怕他个人再欣赏蜀王,但父亲要让他转而支持太子,他也会照做不误的。

    若是没有这份理智和担当,他柴绍也不会将爵位传给他,他还有个弟弟叫柴令武,同样可以继承家业。

    都说好男儿不可荫祖宗之功,但那也只是糊弄外人的。

    就如同玄武门九将之一独孤彦云的儿子独孤谋,若是没有独孤彦云的绥州战死沙场,恐怕自己的冒犯公主之罪也不是那么容易脱身的。

    在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后,去投军,若是别人投军,肯定要从低层小卒干起,人家一个‘元叔叔’直接就是军中小校了,而且还是守卫帅帐的那种。没有祖宗之功,就算独孤谋再骁勇,没个十年军伍,也做不到校尉的位置。

    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还是少,普通人家,十代能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就已经不错了,哪有那么多天才都出在你一家?

    柴哲威自然也舍不得父亲和母亲留给自己的诺大家业,这是自己一辈也挣不到的荣耀,现在只要老老实实听爹的话,就能顺理成章的得到,何必要去拼死拼活呢?

    柴哲威在房间里思考着未来和蜀王相处的模式,目前父亲只是不像以前那么笃定了,并不是说要完全改弦易辙,这条线还是要保留的。他要尽可能让蜀王感觉不到的情况下,慢慢的淡化,要做的悄无声息,尽量不引起蜀王的反感。

    太子那边自有父亲去周旋,听说太子已经同意了,这次的左屯卫翊夫中郎将就不争了,让给自己。这是一份多大的人情,未来父亲要用什么来还,柴哲威不知道,但他相信父亲说的,若是太子真想争,这次左屯卫中郎将的职位,轮不到蜀王,这么说来,自己也欠了太子的人情。

    甚至有可能比蜀王的人情还要大?

    …

    柴哲威在愁肠百结的时候,太极宫承庆殿里的李世民,下了朝回到御书房,王德就来通报,程咬金前来拜见。

    李世民想着,程咬金回来近一个月了,家里的事情也该办完了,边疆虽然暂时无事,可前方大将也不能总是缺席,万一突厥入侵,没有大将,岂不是要误了大事。

    但人家毕竟死了一个儿子,李世民只好让附近定襄的李道宗帮忙照看着,给程咬金批了一个月的丧假,盘算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估计程咬金是来向自己辞行的。

    李世民暂时放下公务,专门接待了程咬金。

    两人谈了一些边疆防御突厥,还有为今冬明春的大战提前做好准备,后来都准备送客的时候,程咬金提到自己的长子程怀默恐怕暂时回不了长安,又扯到左屯卫上。

    李世民上次抛出这个职位就是为了引起长子和次子的争夺,那次没有成功,这次总算争了起来,正暗自得计的时候,程咬金提起这茬儿,难免又让李世民想到前任左屯卫翊夫中郎将程怀亮。

    想到这里,李世民叹了口气,安慰了程咬金几句,结果这个威武雄壮的汉子,不知道触到了哪根神经,竟然在御书房,当着李世民的面开始痛哭起来。

    还不是那种点到即止的,而是肝肠寸断,痛彻心肺,哭得像个孩子,完全没有一个国公和大将军的体面,也不顾场合,弄得李世民连忙赶走了王德等下人。

    开始安慰起来,谁知程咬金这一下就如同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回家见到了父母,哭的泣不成声,最的趴在锦墩上,那股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哀嚎,就连站在门口的王德都暗自嗟叹。

    此时正好李言前来请安,被王德止住,两人在房门外,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哭泣声,都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见此情形,李言只好在外面等着,并且将其他要来拜见李世民的臣子给挡了回去。

    李世民一脸的无奈,看着程咬金满脸的虬髯,靠着墩子,哭得不能自已,上气不拉下气。

    丧子之痛,也难怪?

    李世民想了想,以为程咬金是为左屯卫的事哭诉,于是提议道:“知节啊!其实朕觉得太子说的有道理,边疆兵凶战危的,要不,让怀默回长安算了,这几年怀默跟着你也长了不少见识。带个禁卫军守守城池,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程咬金只是哭泣,却坚定了摇了摇头。

    李世民见状也没有办法了,只是神情沉重的安慰着,最后好说歹说,总算哄好了程咬金,告诉他,若是舍不得,就再多待两天,反正边疆一时半会儿的也不急。

    李世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最后程咬金倒是没有再说什么,对于君前失仪进行了告罪,欲言又止的犹豫了半响,最后一脸悲伤的离开了承庆殿。

    等到程咬金一走,李言就走了进来,对站在殿内皱着眉头的李世民行了一礼:“儿臣见过父皇!”

    “哦,太子来了!”

    李言一边将锦墩放回原位,一边整理着御案,给李世民重新换上了热茶。

    李世民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回到自己的御案后,疑惑的说道:“知节今日也不知怎么了,突然就这么伤心,怀亮都去了一个月了,他还没有恢复过来吗?”

    “父皇,儿臣到了有一会儿了,刚刚也听到卢国公的哭声了,恐怕殿外的侍卫们都听到了。”

    李言微微一定,踌躇的说道:“儿臣倒是知道卢国公今日为什么会当着父皇情绪崩溃,嚎啕大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