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672章 权万纪被揍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672章 权万纪被揍
李言没有在意王玄策眼里透出的喜意,自顾自的吩咐道:“要注意,锦衣卫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他们的职责是打探情报,监视目标,而不是杀敌。”
“要舍得钱打通关系,让他们尽量接近那些将领,只带着眼睛和耳朵,无条件的迎合目标取得信任,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哪怕那些人要心怀不诡造反,也要跟附合出谋划策,然后将情报送回来。”
“另外,这些成员不少都是边疆几个府道调回来的斥侯,注意要错开他们原来服役的地点,比如将泾州的调到云中,云中的调到马邑,马邑的调到灵州,别让他们碰到熟人了?”
“最后要严肃纪律,告诉他们,派往自己军队里面的人,牺牲了自然有厚重的抚恤,家人和孩子都不用担心,自有锦衣卫负责,孩子会进入东宫伴渎。但谁要是泄漏了身份,出卖锦衣卫,直接处死,家人孩子发配边疆,严重者可夷三族。”
李言的最后一句话,仿佛带着森寒的杀气,让王玄策心里都是一凛,把保密的重要程度又上调了几个档次。
忙应诺道:“是,殿下!”
李言也是没有办法,锦衣卫这样的情报机构,保密和安全是第一位的。
关乎着大唐的安全,这些撒出去的秘谍,有极强的自主性,部门却无法像正常的署衙那样做到有效监督,这些秘探的权力都是很大的,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大将军的生死,仅靠利益是无法约束和牵制他们的。
这东西和蘑菇弹一样,威力惊人,可一旦失控,他们的破坏力也是非常恐怖的。
只有靠内部更加严酷的纪律和森严的法令来制约,每一个成员都要选择家世清白,有家有口的,用这些人来约束住他们,限制他们的行为,确定他们对锦衣卫的忠诚和可靠。
李言从本性上来说,并不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但政治不是请客吃饭,大唐的安全也不是儿戏,关乎无数百姓的福祉和江山社稷的安稳。
若是心慈手软,最后会害了朝庭,害了锦衣卫,最终也将害了自己。
李言只有硬下心肠,按照这个时代的情况,制定出严酷血腥的内部纪律,让大家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谨慎行事,这样反而是保护了他们。
就像闯红灯,朝庭是体恤过马路的人,所以让车辆补偿一些,但行人反而有恃无恐,觉得不管我有没有理,反正我是弱者,你撞到我就要陪,最后搞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在乎红绿灯。
但若是严格按照律法,闯红灯的人不但要自负损失,还要赔偿正常行驶车辆的损失,这样的处理看似无情。但当大家都知道闯红灯要自负盈亏,都自觉遵守信号灯,这样闯红灯的人反而会变得很少,出事的自然也就更少了。
宽容未必是福,严格未必是祸!
蜀王府!
权万纪顶着一个黑眼拳和肿了半边的脸庞,不知道被谁给打了。
行色匆匆的进入王府中,直接来到位于后院水榭的亭子里,李恪一个人正拿着鱼杆钓鱼,神色凝重,眉头紧蹙,一点儿也没有得到左屯卫五千禁卫军的喜悦。
权万纪来到李恪面前一行礼,神色焦急的说道:“王爷,我按照您的吩咐,去拜访了卢国公,将几个投靠过来的世家子弟推荐给了程咬金。可谁知他说此去定襄恐怕带不了那么多人,而且目标太大若人非议,让他们自己去定襄投军即可。”
李恪眉头一皱,程咬金的态度可不对啊,难道怀亮不在了,这老小子想改玄易辙不成?
李恪盯着水面,也没注意到权万纪脸上的伤势。
权万纪手抚着脸,看到李恪看也没看自己一眼,心里略略有些不满,但想到自己的差事,没等李恪动问,顾不得脸上的伤痛,阴沉着脸说道:“可是我打听到,昨天上午程咬金亲自去了一趟东宫。”
“而且还把幼子程怀弼送到太子身边做了侍读,而且听说这个老东西还接受了太子的请求,将太子身边的侍卫薛仁贵收到了身边,明日启程就会带往定襄。”
“什么.”
李恪勃然大怒,站起身,将手中的鱼杆啪得一下摔在地上,如一头愤怒的狮子,虎视着权万纪,仿佛权万纪就是该死的程咬金,让权万纪心里都有些害怕。“该死,这么说来,程咬金果然是投入了东宫门下,要和本王做对了?”
权万纪心中也是震惊不已,一边感叹太子的手腕真是厉害,不声不响的就将程咬金收入了囊中,而且还是新鲜出炉的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边疆与草原几千里相接的边镇中最具有权势的一位。
一边暗暗高兴的同时,一边又得装作忿忿不平的和李恪同仇敌忾。
“殿下,如今看来,就算程咬金没有完全投过去,但态度上已经很明显了,他是在亲近太子,疏远殿下。”
李恪无限惋惜心痛不已的说道:“没想到怀亮一去,竟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若是说失去一个程咬金,本王还能承受,可朝庭马上就上北伐,做为最重要的后勤基地的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一职,就真的是不可承受之重了。”
李恪想到定襄那一大堆战将,还有战后的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顿时怒不可遏,有些失去理智的说道:“他程咬金莫不是忘了武德九年之事,以为还能和太子和平相处”
“殿下!”权万纪见李恪盛怒之下已经有些口无摭拦了,大声吼道。
李恪一怔,连忙醒悟过来,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四周,还好这里视野空旷,没有外人。
内心也有些嘭嘭直跳,自己真是被怒火冲昏了头,那件事一旦暴露,恐怕程咬金还没死,自己就将万劫不复。而且拿这种事去要胁程咬金一个前线的大将军,恐怕只能让他更厌恶自己,甚至有可能为了灭口,还将自己给干掉。
程怀亮死后,李恪在程府虽然不受待见,但李恪并没有太过担心程咬金会弃自己而投太子,因为武德九年的事情,早就将两人绑到了一条绳上,一旦太子知道真相,决饶不了他。
是以李恪一点儿也不担心,总想着程咬金因为痛失骨肉而一时牵怒自己,时间长了,等到时过境迁,自己再拉拢一下,也就是了。
抱着程咬金没有后路,也跑不掉的心态,所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一职,李恪毫不犹豫的就推荐了尉迟恭,就连消息都没透露给程咬金知道,可没想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而加速了程咬金的离开,但他为什么不投魏王李泰,而要去投一个结了死仇的太子,这让李恪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慢慢冷静下来,才注意到熊猫眼的权万纪,诧疑的问道:“他拒绝你就算了,也犯不着把你暴打一顿吧?再怎么说伱也是胪鸿寺的七品官员,还代表了本王,他哪来的那么大火气,本王这个苦主还没发火呢?”
“王爷哟,臣这伤不是卢国公打的.”
没等李恪询问,权万纪就解释道:“去完了卢国公府,臣想着王爷的叮嘱,去鄂国公尉迟敬德府上,就定襄道一事替王爷向他解释。没想到鄂国公这都隔了一天了,兀自怒火难消,逮着臣二话不说,挥拳就打。”
“若不是他的三个儿子拼死拉住了他,臣几乎要被他打死,此人真是脾气暴躁,无法无天。他边打还边说王爷您果然是嘴上没毛办事儿不牢,不是个东西,竟敢戏耍于他。”
“让他丢了大人,下次逮着机会要让您好看.”
权万纪添油加醋的发泄着对尉迟恭和李恪的不满,肆无忌惮的挑拨离间道。
李恪闻言一窒,顿时脸色变得无比难看,鄂国公性情憨直,状如赤子,就是见到房玄龄长孙无忌那样的人,也敢随便谈论鄙视,更何况是自己,就连父皇也是拿他没有办法
没想到自己一时糊涂,意然惹到了这样一个人,说不定下次他再见到自己,会当场给自己难堪也说不定。
一时顾不上程咬金的事情了,李恪头痛的问道:“万纪,尉迟恭的性格就是这样,性烈如火,无论什么都藏不住,你说,这可怎么办,下次再上朝,本王总不能躲着他吧”
见李恪一点儿也不关心自己的伤势,权万纪心里更是失落了几份,皱了皱眉,思索了一阵,然后建议道:“王爷,恐怕这么一直躲着不是办法,若是让皇上知道了,恐怕会小瞧了王爷。”
“这鄂国公性格冲动,口无摭拦,在朝中人缘极差,讨厌他的人不少。不如王爷哪次找机会,或让岑大人觑个时机,向皇上进言,将他放到地方上去,这样保证那些宰府重臣们,也会举双手赞同的。”
“不过,最好放到南方去,北边战事频繁,打仗的机会多,要不了多久,以他的一身武勇,恐怕就会立下大功,升得更高了。南方水网密布,他这个北方骁将施展不开,一旦陷进去,恐怕十年八年都出不来,也不怕他立大功。”
(本章完)
李言没有在意王玄策眼里透出的喜意,自顾自的吩咐道:“要注意,锦衣卫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他们的职责是打探情报,监视目标,而不是杀敌。”
“要舍得钱打通关系,让他们尽量接近那些将领,只带着眼睛和耳朵,无条件的迎合目标取得信任,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哪怕那些人要心怀不诡造反,也要跟附合出谋划策,然后将情报送回来。”
“另外,这些成员不少都是边疆几个府道调回来的斥侯,注意要错开他们原来服役的地点,比如将泾州的调到云中,云中的调到马邑,马邑的调到灵州,别让他们碰到熟人了?”
“最后要严肃纪律,告诉他们,派往自己军队里面的人,牺牲了自然有厚重的抚恤,家人和孩子都不用担心,自有锦衣卫负责,孩子会进入东宫伴渎。但谁要是泄漏了身份,出卖锦衣卫,直接处死,家人孩子发配边疆,严重者可夷三族。”
李言的最后一句话,仿佛带着森寒的杀气,让王玄策心里都是一凛,把保密的重要程度又上调了几个档次。
忙应诺道:“是,殿下!”
李言也是没有办法,锦衣卫这样的情报机构,保密和安全是第一位的。
关乎着大唐的安全,这些撒出去的秘谍,有极强的自主性,部门却无法像正常的署衙那样做到有效监督,这些秘探的权力都是很大的,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大将军的生死,仅靠利益是无法约束和牵制他们的。
这东西和蘑菇弹一样,威力惊人,可一旦失控,他们的破坏力也是非常恐怖的。
只有靠内部更加严酷的纪律和森严的法令来制约,每一个成员都要选择家世清白,有家有口的,用这些人来约束住他们,限制他们的行为,确定他们对锦衣卫的忠诚和可靠。
李言从本性上来说,并不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但政治不是请客吃饭,大唐的安全也不是儿戏,关乎无数百姓的福祉和江山社稷的安稳。
若是心慈手软,最后会害了朝庭,害了锦衣卫,最终也将害了自己。
李言只有硬下心肠,按照这个时代的情况,制定出严酷血腥的内部纪律,让大家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谨慎行事,这样反而是保护了他们。
就像闯红灯,朝庭是体恤过马路的人,所以让车辆补偿一些,但行人反而有恃无恐,觉得不管我有没有理,反正我是弱者,你撞到我就要陪,最后搞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在乎红绿灯。
但若是严格按照律法,闯红灯的人不但要自负损失,还要赔偿正常行驶车辆的损失,这样的处理看似无情。但当大家都知道闯红灯要自负盈亏,都自觉遵守信号灯,这样闯红灯的人反而会变得很少,出事的自然也就更少了。
宽容未必是福,严格未必是祸!
蜀王府!
权万纪顶着一个黑眼拳和肿了半边的脸庞,不知道被谁给打了。
行色匆匆的进入王府中,直接来到位于后院水榭的亭子里,李恪一个人正拿着鱼杆钓鱼,神色凝重,眉头紧蹙,一点儿也没有得到左屯卫五千禁卫军的喜悦。
权万纪来到李恪面前一行礼,神色焦急的说道:“王爷,我按照您的吩咐,去拜访了卢国公,将几个投靠过来的世家子弟推荐给了程咬金。可谁知他说此去定襄恐怕带不了那么多人,而且目标太大若人非议,让他们自己去定襄投军即可。”
李恪眉头一皱,程咬金的态度可不对啊,难道怀亮不在了,这老小子想改玄易辙不成?
李恪盯着水面,也没注意到权万纪脸上的伤势。
权万纪手抚着脸,看到李恪看也没看自己一眼,心里略略有些不满,但想到自己的差事,没等李恪动问,顾不得脸上的伤痛,阴沉着脸说道:“可是我打听到,昨天上午程咬金亲自去了一趟东宫。”
“而且还把幼子程怀弼送到太子身边做了侍读,而且听说这个老东西还接受了太子的请求,将太子身边的侍卫薛仁贵收到了身边,明日启程就会带往定襄。”
“什么.”
李恪勃然大怒,站起身,将手中的鱼杆啪得一下摔在地上,如一头愤怒的狮子,虎视着权万纪,仿佛权万纪就是该死的程咬金,让权万纪心里都有些害怕。“该死,这么说来,程咬金果然是投入了东宫门下,要和本王做对了?”
权万纪心中也是震惊不已,一边感叹太子的手腕真是厉害,不声不响的就将程咬金收入了囊中,而且还是新鲜出炉的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边疆与草原几千里相接的边镇中最具有权势的一位。
一边暗暗高兴的同时,一边又得装作忿忿不平的和李恪同仇敌忾。
“殿下,如今看来,就算程咬金没有完全投过去,但态度上已经很明显了,他是在亲近太子,疏远殿下。”
李恪无限惋惜心痛不已的说道:“没想到怀亮一去,竟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若是说失去一个程咬金,本王还能承受,可朝庭马上就上北伐,做为最重要的后勤基地的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一职,就真的是不可承受之重了。”
李恪想到定襄那一大堆战将,还有战后的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顿时怒不可遏,有些失去理智的说道:“他程咬金莫不是忘了武德九年之事,以为还能和太子和平相处”
“殿下!”权万纪见李恪盛怒之下已经有些口无摭拦了,大声吼道。
李恪一怔,连忙醒悟过来,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四周,还好这里视野空旷,没有外人。
内心也有些嘭嘭直跳,自己真是被怒火冲昏了头,那件事一旦暴露,恐怕程咬金还没死,自己就将万劫不复。而且拿这种事去要胁程咬金一个前线的大将军,恐怕只能让他更厌恶自己,甚至有可能为了灭口,还将自己给干掉。
程怀亮死后,李恪在程府虽然不受待见,但李恪并没有太过担心程咬金会弃自己而投太子,因为武德九年的事情,早就将两人绑到了一条绳上,一旦太子知道真相,决饶不了他。
是以李恪一点儿也不担心,总想着程咬金因为痛失骨肉而一时牵怒自己,时间长了,等到时过境迁,自己再拉拢一下,也就是了。
抱着程咬金没有后路,也跑不掉的心态,所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一职,李恪毫不犹豫的就推荐了尉迟恭,就连消息都没透露给程咬金知道,可没想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而加速了程咬金的离开,但他为什么不投魏王李泰,而要去投一个结了死仇的太子,这让李恪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慢慢冷静下来,才注意到熊猫眼的权万纪,诧疑的问道:“他拒绝你就算了,也犯不着把你暴打一顿吧?再怎么说伱也是胪鸿寺的七品官员,还代表了本王,他哪来的那么大火气,本王这个苦主还没发火呢?”
“王爷哟,臣这伤不是卢国公打的.”
没等李恪询问,权万纪就解释道:“去完了卢国公府,臣想着王爷的叮嘱,去鄂国公尉迟敬德府上,就定襄道一事替王爷向他解释。没想到鄂国公这都隔了一天了,兀自怒火难消,逮着臣二话不说,挥拳就打。”
“若不是他的三个儿子拼死拉住了他,臣几乎要被他打死,此人真是脾气暴躁,无法无天。他边打还边说王爷您果然是嘴上没毛办事儿不牢,不是个东西,竟敢戏耍于他。”
“让他丢了大人,下次逮着机会要让您好看.”
权万纪添油加醋的发泄着对尉迟恭和李恪的不满,肆无忌惮的挑拨离间道。
李恪闻言一窒,顿时脸色变得无比难看,鄂国公性情憨直,状如赤子,就是见到房玄龄长孙无忌那样的人,也敢随便谈论鄙视,更何况是自己,就连父皇也是拿他没有办法
没想到自己一时糊涂,意然惹到了这样一个人,说不定下次他再见到自己,会当场给自己难堪也说不定。
一时顾不上程咬金的事情了,李恪头痛的问道:“万纪,尉迟恭的性格就是这样,性烈如火,无论什么都藏不住,你说,这可怎么办,下次再上朝,本王总不能躲着他吧”
见李恪一点儿也不关心自己的伤势,权万纪心里更是失落了几份,皱了皱眉,思索了一阵,然后建议道:“王爷,恐怕这么一直躲着不是办法,若是让皇上知道了,恐怕会小瞧了王爷。”
“这鄂国公性格冲动,口无摭拦,在朝中人缘极差,讨厌他的人不少。不如王爷哪次找机会,或让岑大人觑个时机,向皇上进言,将他放到地方上去,这样保证那些宰府重臣们,也会举双手赞同的。”
“不过,最好放到南方去,北边战事频繁,打仗的机会多,要不了多久,以他的一身武勇,恐怕就会立下大功,升得更高了。南方水网密布,他这个北方骁将施展不开,一旦陷进去,恐怕十年八年都出不来,也不怕他立大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