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710章 案件具结(下)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710章 案件具结下
“殿下,这次的事件,现在我们完全看明白了,太子这次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看到李恪一幅不爽的样子,权万纪说道:“不过,这次事件,我们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就是经过今天的朝会一闹,魏王这个一直藏在幕后的竟争者也忍不住跳了出来。”
“还有那个一直守在山东之地,隔岸观火的齐王也暴露了出来。”
“之前一直是王爷在和太子较劲,这是皇上和满朝文武都知道是,但魏王和齐王却悄悄的伏在暗处,伺机而动,坐山观虎斗。经过这次,他们也跳到了明面上来,以后就不是双雄并立,而是四王争嫡了。”
“能将他们两个人的意图暴露给皇上,以后皇上和朝臣们的目光就不会仅仅只盯在王爷身上,有了他们两个的掩护,王爷自可以暂避锋芒,好好积蓄实力,待机而动了。”
柴哲威此时也跟着附合道:“是啊,王爷,之前您一直有些锋芒太露,以至引起皇上和东宫的忌惮,我也觉得您该暂时偃旗息鼓,养精蓄锐,让魏王和齐王上场和东宫斗,您坐壁上观,从容进退。”
柴哲威是知道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军中高层对太子的态度有所改变,再加上此时太子为皇上筹集了这么多的军费,有了资源,对突厥的战役马上就可以启动了。
军中高层可以说都因此受惠于太子,太子此时的地位可以说空前稳固,李恪又是自己的好友,这种环境下对上太子,恐怕凶多吉少。
李恪见两个重要的臂膀都是这样的看法,想到无论是岑文本还是杨妃都劝自己要低调,不要张扬,于是有些敷衍的点了点头,想到这次竟然败给了一向瞧不上眼的太子,心里一阵窝囊。
而此时,齐王府的快马还刚刚驶出长安城,往潼关方向而去,等梁思进回到齐王府后。
没过一会儿,又是几匹快马出城,往山东方向送信而去。
七天后,在太极宫承庆殿内,魏征抱着一摞资料前来拜见李世民,汇报调查详情。
经过几天的忙碌,飞虎军的案件在李言将所有内情全都对魏征开放的基础上,在大量事实和证据面前,魏征没有遇到什么顽固抵抗的份子,都坦白交待了。
这起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腐蚀案件,牵涉到近一万人,涉案资金达近两千万贯,牵连到长安城无数王公贵胄的事件,只动用了两名重臣,了七天时间就审结清了,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其实这也在预料之中的,正因为涉及到的势力和人数太多,所以李世民没有动用太多的人,只是让魏征一个人前去处理,侯君集也只是维持次序的。
甚至于没有让大理寺、刑部这两个一般处理重要案件都要参和进去的部门干涉,就是为了将案件的重要性降到最底,以免引起朝中世家们的抵触和反抗。
法不责众,在什么时候都是如此。
李世民也只是想要这笔钱而已,若是引得那些涉案人员背后的势力团结起来,群起对抗,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是以一开始就叮嘱魏征一定要在短时间内结案,而且没有做出重要的惩罚措施,就连胡礼贤、周延德这些人,也只是交出所收赃款,说出全部实情后,踢出飞虎军了事。
也没有在他们的档案上记上一笔,不影响他们以后再次继续‘报效朝庭’。
“皇上,臣不辱使命,已将飞虎军内部的事件全部查清。”
魏征将一份具结案件的奏折逞上,说道:“经查,胡礼贤、周延德、梁思进确属蜀王、魏王和齐王指使,费巨资进入飞虎军中,豁乱太子殿下的练兵事宜。”
“他们三个禀持背后诸王的指令,大肆出卖下属各级将校的职位,谋取利益,并且主动败坏军纪,纵容下属军校在军营赌博喝酒玩乐,以至飞虎军军纪涣散,溃烂不堪。”
“而罗恩胜是薛国公长孙顺德的女婿,只是想谋取一个职位而已。”
“刘仁轨虽然受鲁王推荐,却并未送取银钱,而且其以前在十六卫中就是中郎将之职,所以并未超额提拔。在飞虎军五卫中,他所属的后卫,完全按照朝庭要求认认真真挑选兵额,严加训练,下面两千人人也并未发现有靠输送利益进入的人。”
说完,魏征又附上一叠厚厚的钱票:“那几人所收所有钱财,一共五百八十九万贯,一文不少,全部在此,请皇上过目。”
“按皇上要求,所有银钱皆以捐赠的名义,所涉各极将校均签属证明文书,飞虎军除后卫将校外,其他四卫自火长以上职务者,全都开革出飞虎军,普通兵卒则留在飞虎军,请皇上示下。”
普通兵卒是飞虎军数量最为庞大的一批人,若是这些人都开掉了,那他们为了进飞虎军而上交的几百贯都要退回去,不然,恐怕会引发大的乱子。
那些丘八们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只知道他们交了那么多钱,为了就是进行飞虎军这支北伐军先锋之中,可以杀敌立功,不会任由朝庭把他们的钱给吞了。
若是就这样把他们赶出去,那些人肯定是不会干的。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支废物军还是要存在的,用来为真正的飞虎军摭掩耳目的,反正现在有了这么多钱,无非就是多买几匹马的事情,到北伐突厥的时候,若是那些人还是闹腾,调到前线去就是了。
那些人没有经过严酷的军事训练,军纪败坏,真的上了战场,在巨大的绞肉磨盘中一打转。
恐怕要不了两场仗打下来,就剩不了多少了。利用突厥,可以轻轻松松的解决问题,还没什么后遗症。
“嗯,玄成做的不错!”
李世民坐在案后,一脸惬意的接过厚厚一叠银票,心里满意极了,加了前段时间太子交上的一千三百万贯银票,就是一千八百八十九万贯,这可是占了国库年收入的一大半。
是自己登基三年以来,省吃俭用才积攒下来的五六百万贯的三倍以上。
果然还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自己做了皇帝后,所言所行都讲究规矩,以至于处处受到制约和掣肘,以皇帝之尊,攒了三年,还不如太子一次捞的多。
孙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果然没错。
要做成大事,还是要出奇制胜,诸皇子处在争夺的位置上,为了讨好自己这个父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的争取进步,最后获益的是谁,还不是自己这个超然其上的皇帝。
看来臣子们要争,而诸皇子们,也要争。
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疯狂的博弈,自己才能得到这么多好处,这更是坚定了李世民继续引导诸子夺嫡的形势格局。
虽然他对太子非常满意,但并不影响他在表面上压一下太子,给其他诸皇子一些机会和诱惑,以至于众子像驴拉磨一样,使劲给自己贡献着力量。
还可以磨励太子的能力,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看到案上的一叠厚厚的钱票,李世民激动起来,近两千万贯啊,有了这笔钱,自己马上就可以提前展开北伐战役的各种部属,而且前几天,侯君集来自己这里为太子求情,已经接下了秘密训练飞虎军的差事。
自己所谋皆成,这场闹剧是时候收场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情十分愉悦,有些压制不住内心的欢愉,从案后起身走了出来,亲自将魏征扶了起来:“玄成啊,这次的事情,你也知道,朕也是无可奈何啊?”
“上次咱们议的准备对百姓加税的提议就此做罢吧,大唐立国不久,朕登基后接连三年都有灾情,百姓们生活已经够艰苦了,若非万不得已,朕岂能不心疼他们,他们都是朕的子们啊!”
事已至此,魏征还能说什么,总算这一刀没有砍到百姓身上。亲自审训的他也知道,飞虎军一个普通军卒的进入都要费好几百贯,更不用说那些担任军职的,动辙几万几十万贯。
都是些豪富之家,没有一个普通百姓,对于皇上打他们的秋风,魏征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陛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些人家财累富,为大唐的江山社稷贡献一点儿力量也是应该的。”
魏征正色提醒道:“只是皇上身为天子,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一言一行都当为天下之表率,万千臣民之榜样。这样的事情,毕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都当汲取教训,可一不可再。”
“说到底,这是在透支陛下在君臣当中的诚信,若是次数多了,若怕皇家在文武百官中也会失去威严。”
听到魏征又开始数落自己,李世民心里一阵腻歪,不过看在魏征为自己办了一件大好事的份上,也就不再和他计较了。何况,这次其实也利用了魏征在朝臣们心中的正派形象。
毕竟,魏征办案一向刚正,这次为了坦护自己也是担了不少的干系。
“嗯,不错,爱卿说的对,太子这次做的实在是太过了,朕要批评他,下不为例。”
“.”
魏征见李世民一幅敷衍的样子,心里一叹,算了,皇帝毕竟不同于诤臣。
要是真的事事光明正大,胸怀坦荡,事事拿得到台面上,那这个皇帝也不要当了。朝中那些臣子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要是没点手腕也治不住他们,自己还是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罢!
(本章完)
“殿下,这次的事件,现在我们完全看明白了,太子这次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看到李恪一幅不爽的样子,权万纪说道:“不过,这次事件,我们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就是经过今天的朝会一闹,魏王这个一直藏在幕后的竟争者也忍不住跳了出来。”
“还有那个一直守在山东之地,隔岸观火的齐王也暴露了出来。”
“之前一直是王爷在和太子较劲,这是皇上和满朝文武都知道是,但魏王和齐王却悄悄的伏在暗处,伺机而动,坐山观虎斗。经过这次,他们也跳到了明面上来,以后就不是双雄并立,而是四王争嫡了。”
“能将他们两个人的意图暴露给皇上,以后皇上和朝臣们的目光就不会仅仅只盯在王爷身上,有了他们两个的掩护,王爷自可以暂避锋芒,好好积蓄实力,待机而动了。”
柴哲威此时也跟着附合道:“是啊,王爷,之前您一直有些锋芒太露,以至引起皇上和东宫的忌惮,我也觉得您该暂时偃旗息鼓,养精蓄锐,让魏王和齐王上场和东宫斗,您坐壁上观,从容进退。”
柴哲威是知道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军中高层对太子的态度有所改变,再加上此时太子为皇上筹集了这么多的军费,有了资源,对突厥的战役马上就可以启动了。
军中高层可以说都因此受惠于太子,太子此时的地位可以说空前稳固,李恪又是自己的好友,这种环境下对上太子,恐怕凶多吉少。
李恪见两个重要的臂膀都是这样的看法,想到无论是岑文本还是杨妃都劝自己要低调,不要张扬,于是有些敷衍的点了点头,想到这次竟然败给了一向瞧不上眼的太子,心里一阵窝囊。
而此时,齐王府的快马还刚刚驶出长安城,往潼关方向而去,等梁思进回到齐王府后。
没过一会儿,又是几匹快马出城,往山东方向送信而去。
七天后,在太极宫承庆殿内,魏征抱着一摞资料前来拜见李世民,汇报调查详情。
经过几天的忙碌,飞虎军的案件在李言将所有内情全都对魏征开放的基础上,在大量事实和证据面前,魏征没有遇到什么顽固抵抗的份子,都坦白交待了。
这起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腐蚀案件,牵涉到近一万人,涉案资金达近两千万贯,牵连到长安城无数王公贵胄的事件,只动用了两名重臣,了七天时间就审结清了,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其实这也在预料之中的,正因为涉及到的势力和人数太多,所以李世民没有动用太多的人,只是让魏征一个人前去处理,侯君集也只是维持次序的。
甚至于没有让大理寺、刑部这两个一般处理重要案件都要参和进去的部门干涉,就是为了将案件的重要性降到最底,以免引起朝中世家们的抵触和反抗。
法不责众,在什么时候都是如此。
李世民也只是想要这笔钱而已,若是引得那些涉案人员背后的势力团结起来,群起对抗,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是以一开始就叮嘱魏征一定要在短时间内结案,而且没有做出重要的惩罚措施,就连胡礼贤、周延德这些人,也只是交出所收赃款,说出全部实情后,踢出飞虎军了事。
也没有在他们的档案上记上一笔,不影响他们以后再次继续‘报效朝庭’。
“皇上,臣不辱使命,已将飞虎军内部的事件全部查清。”
魏征将一份具结案件的奏折逞上,说道:“经查,胡礼贤、周延德、梁思进确属蜀王、魏王和齐王指使,费巨资进入飞虎军中,豁乱太子殿下的练兵事宜。”
“他们三个禀持背后诸王的指令,大肆出卖下属各级将校的职位,谋取利益,并且主动败坏军纪,纵容下属军校在军营赌博喝酒玩乐,以至飞虎军军纪涣散,溃烂不堪。”
“而罗恩胜是薛国公长孙顺德的女婿,只是想谋取一个职位而已。”
“刘仁轨虽然受鲁王推荐,却并未送取银钱,而且其以前在十六卫中就是中郎将之职,所以并未超额提拔。在飞虎军五卫中,他所属的后卫,完全按照朝庭要求认认真真挑选兵额,严加训练,下面两千人人也并未发现有靠输送利益进入的人。”
说完,魏征又附上一叠厚厚的钱票:“那几人所收所有钱财,一共五百八十九万贯,一文不少,全部在此,请皇上过目。”
“按皇上要求,所有银钱皆以捐赠的名义,所涉各极将校均签属证明文书,飞虎军除后卫将校外,其他四卫自火长以上职务者,全都开革出飞虎军,普通兵卒则留在飞虎军,请皇上示下。”
普通兵卒是飞虎军数量最为庞大的一批人,若是这些人都开掉了,那他们为了进飞虎军而上交的几百贯都要退回去,不然,恐怕会引发大的乱子。
那些丘八们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只知道他们交了那么多钱,为了就是进行飞虎军这支北伐军先锋之中,可以杀敌立功,不会任由朝庭把他们的钱给吞了。
若是就这样把他们赶出去,那些人肯定是不会干的。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支废物军还是要存在的,用来为真正的飞虎军摭掩耳目的,反正现在有了这么多钱,无非就是多买几匹马的事情,到北伐突厥的时候,若是那些人还是闹腾,调到前线去就是了。
那些人没有经过严酷的军事训练,军纪败坏,真的上了战场,在巨大的绞肉磨盘中一打转。
恐怕要不了两场仗打下来,就剩不了多少了。利用突厥,可以轻轻松松的解决问题,还没什么后遗症。
“嗯,玄成做的不错!”
李世民坐在案后,一脸惬意的接过厚厚一叠银票,心里满意极了,加了前段时间太子交上的一千三百万贯银票,就是一千八百八十九万贯,这可是占了国库年收入的一大半。
是自己登基三年以来,省吃俭用才积攒下来的五六百万贯的三倍以上。
果然还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自己做了皇帝后,所言所行都讲究规矩,以至于处处受到制约和掣肘,以皇帝之尊,攒了三年,还不如太子一次捞的多。
孙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果然没错。
要做成大事,还是要出奇制胜,诸皇子处在争夺的位置上,为了讨好自己这个父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的争取进步,最后获益的是谁,还不是自己这个超然其上的皇帝。
看来臣子们要争,而诸皇子们,也要争。
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疯狂的博弈,自己才能得到这么多好处,这更是坚定了李世民继续引导诸子夺嫡的形势格局。
虽然他对太子非常满意,但并不影响他在表面上压一下太子,给其他诸皇子一些机会和诱惑,以至于众子像驴拉磨一样,使劲给自己贡献着力量。
还可以磨励太子的能力,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看到案上的一叠厚厚的钱票,李世民激动起来,近两千万贯啊,有了这笔钱,自己马上就可以提前展开北伐战役的各种部属,而且前几天,侯君集来自己这里为太子求情,已经接下了秘密训练飞虎军的差事。
自己所谋皆成,这场闹剧是时候收场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情十分愉悦,有些压制不住内心的欢愉,从案后起身走了出来,亲自将魏征扶了起来:“玄成啊,这次的事情,你也知道,朕也是无可奈何啊?”
“上次咱们议的准备对百姓加税的提议就此做罢吧,大唐立国不久,朕登基后接连三年都有灾情,百姓们生活已经够艰苦了,若非万不得已,朕岂能不心疼他们,他们都是朕的子们啊!”
事已至此,魏征还能说什么,总算这一刀没有砍到百姓身上。亲自审训的他也知道,飞虎军一个普通军卒的进入都要费好几百贯,更不用说那些担任军职的,动辙几万几十万贯。
都是些豪富之家,没有一个普通百姓,对于皇上打他们的秋风,魏征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陛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些人家财累富,为大唐的江山社稷贡献一点儿力量也是应该的。”
魏征正色提醒道:“只是皇上身为天子,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一言一行都当为天下之表率,万千臣民之榜样。这样的事情,毕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都当汲取教训,可一不可再。”
“说到底,这是在透支陛下在君臣当中的诚信,若是次数多了,若怕皇家在文武百官中也会失去威严。”
听到魏征又开始数落自己,李世民心里一阵腻歪,不过看在魏征为自己办了一件大好事的份上,也就不再和他计较了。何况,这次其实也利用了魏征在朝臣们心中的正派形象。
毕竟,魏征办案一向刚正,这次为了坦护自己也是担了不少的干系。
“嗯,不错,爱卿说的对,太子这次做的实在是太过了,朕要批评他,下不为例。”
“.”
魏征见李世民一幅敷衍的样子,心里一叹,算了,皇帝毕竟不同于诤臣。
要是真的事事光明正大,胸怀坦荡,事事拿得到台面上,那这个皇帝也不要当了。朝中那些臣子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要是没点手腕也治不住他们,自己还是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