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900章 什么?尚以公主?不行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900章 什么?尚以公主?不行
“壮哉!”
侯君集面对北方百万大军,脸色不变,慷慨请战,李世民顿时拍案而起,神色激动的赞赏道:“国难思良将,这满朝文武,看来看去,还要属我侯大将军。”
侯君集老脸一红,被李世民夸的有点过意不去,不知道以后皇上知道了右贤王的真实身份,会不会和自己翻脸,骂自己厚颜无耻,是欺世盗名之辈。
前面的铺垫已经完成,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看了房玄龄一眼。
房玄龄知道该自己上场了,将他与李世民商量的方案说了出来,最后安抚道:“君集啊,此事关乎我大唐的安危,交给别人皇上实在不放心,所以老夫就向皇上推荐了你。”
“我说别人或可推辞,而君集对皇上赤胆忠心,哪怕明知是龙潭虎穴,只要为了皇上,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
侯君集这才恍然,刚刚还以为皇上要让自己去漠南阴山一带领兵,搞了半天,是要让自己去送礼拉扰右贤王?
不知为什么,想到面前担心受怕的李世民,竟然要派人去收买自己的儿子,侯君集脸上一阵怪异的神色,甚至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太子殿下这下真是玩儿大了,这是将整个大唐蒙在了鼓里啊!
随着殿下在北方的动作越来越大,已经不像以前在突厥偏安一隅,做一个小小的右贤王了。
未来还要搅动西北,这骗局也越滚越大,最后到底该怎么收场呢?
侯君集心里担忧起来,额上的汗水是越来越多,眉头也是越皱越紧,以他的智商,根本破不了局。
而对面的李世民和房玄龄,看到侯君集越来越凝重的神情,却认为侯君集恐怕是觉得这个任务太重,顾虑到在辽东差点要了右贤王的命,这一去草原,怕丢了性命。
“君集放心。”
房玄龄上前宽慰道:“在辽东城,那右贤王是经你的手逃出生天的,从某些方面来说,右贤王等于是欠了你一条命。此次出使草原,就算不能交好右贤王,也断然不至于丢了性命。”
“之前皇上怀疑右贤王是隐太子的长子,这才想致其于死地。”
“可后来,通过卫国公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断定,这右贤王和隐太子毫无关系。即然这样,那我们双方就有了商量的余地,不管有什么仇怨,都可以好好谈。”
“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当以天下百姓为重。”
“去年在辽东城,我们阴了右贤王一把,右贤王心中有气,拿下葜必何力,以做报复,我们也能理解。皇上决定,以后漠北就赐予右贤王管辖,从此我们两家握手言和,永世修好。”
说完,房玄龄将李世民封王赐汗,封妻荫子,赐予大量金银布帛还有粮草等物的条件一一提出,最后说道:“陛下还降了一道恩旨,若是右贤王愿意,陛下可尚以公主,招右贤王为婿。”
“陛下如今的公主中,只有安康公主年龄最合适。”
“大唐无人不知,安康公主是皇上最为宠爱的女儿,从小生的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夷男几次上奉请赐,还有长安无数高门世家想迎娶公主,都被陛下给拒绝了。”
“为了唐突两国的和平,双方无数百姓的安乐,皇上愿意割爱,将安康公主赐予右贤王为妻。”
在商议将哪位公主和亲的时候,房玄龄毫不犹豫的推荐了安康,并且说道,即然夷男心仪安康,那就把安康赐予右贤王。如此,就在草原东西两大部的首领心中,种下了一根刺。
然后再对夷男那边说,是右贤王听说此事后,特意要求安康公主和亲,所谓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以此刺激夷男,让草原两部撤底翻脸,大唐坐壁上观。
李世民听闻之后,虽然有些舍不得女儿,可做为一个帝王,一切都要以江山社稷为重。牺牲一个女儿,就能让草原两部誓不两立,为大唐争取有利局面,不知道要少让多少将士流血。
再三权衡之后,同意了此计。
“什么?尚以公主?”
侯君集一下从锦墩上跳起,脸色大变,连声拒绝道:“不可,万万不可,别的都可以商量。唯有这一条,绝对不行,更不能把公主嫁给这右贤王。”
侯君集的强烈反应,让李世民和房玄龄甚为诧疑。
这种变相和亲的事情,虽然不光彩,可能达到的作用却是十分划算的,不明白侯君集为什么如此过激。
知道用女人换取和平,伱们这些武将脸上没光,可你的反应也太大了吧!
房玄龄疑惑的说道:“君集,虽然右贤王是突厥的首领,却是我中原的血脉流落到草原,并非是本土的草原蛮人,从在辽东城右贤王的瞒天过海可以看出来。”
“此人也是文武双全,才华出众。”
“他以一已之力,夺取了整个突厥汗国的权力。这样的人中龙凤,别说放在突厥了,就算是我大唐,在这满目才俊的长安城,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安康公主你也知道,皇上视之如掌上明珠。”
“也不单单为了安抚突厥,同时也是为公主找到一个举世无双的良配。若对方是胡人,就算对方再有实力,陛下也不会割爱,你也知道,之前夷男多次请求,皇上都推赐了。”“右贤王文武双全,风华正貌,又掌握着半个草原,也配得上公主。更何况,此举可以将右贤王拉拢到我大唐一边来,彻底解决北方胡骑的问题。”
“可谓一举两得,你为什么这么反对?”
说到这里,房玄龄忽然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对了,君集,听说在辽东城,你曾经受突厥人邀请,在右贤王突围的前一天夜里,进入过辽东城。”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莫非见过这右贤王?”
李世民也是神色一紧,龙目如电,直视侯君集,刚刚只顾谈事,把这个细节都忘了。
还好侯君集对此早有准备,经过李言提醒后,他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当夜只有自己一个人进了辽东城,可知道自己夜入城内的人还是不少,这一点儿连长孙无忌都没有察觉。
现在房玄龄却是直接说了出来,这就说明,那几个手下中,肯定有李世民的人。
“皇上,房相,当天夜里我被一辆马车带入城中,确实见到了传说中的右贤王。”
李世民眼前一亮,兴奋起来,呼吸一紧,急忙问道:“这右贤王年龄多大,长相如何,才学高低,出生何地,他有没有向你透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皇上,当时臣进入了一个大殿中,这右贤王想收卖臣,臣将计就计,后来弄巧成拙,详情已经上奏过皇上。”
侯君集还没说完,李世民就打断了他的话:“那些事情朕都知道了,朕想知道的是关于右贤王的信息。”
“是皇上!”
侯君集一幅老实的样子:“当时右贤王隔着一道帘子,与臣相见,臣并没有看清他的相貌.”
‘呃’
李世民和房玄龄面面相觑,脸色都是失望无比,原以为可以从侯君集这里得到一些信息,没想到还是竹蓝打水。
“皇上,臣虽然没有见过右贤王长什么样子。”
侯君集又想到李世民刚刚和亲的态度,补充道:“不过,这右贤王即然躲躲藏藏,臣料想,此人一定相貌丑陋,不堪入目,草原人称他为地狱里出来的恶魔。”
“要知道,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名号。”
“这右贤王举止从容,温文而雅,性格也并不暴燥,臣观其并不像是噬杀之人,那这个名号从何而来?肯定是形容其相貌丑陋,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把公主嫁过去呢?”
“别说美若天仙的安康公主,就算其他公主也不行。”
侯君集一口气说完,然后紧张的擦了擦额上的汗水,可一定要打消皇上和亲的念头。其他的都好说,金银粮帛爵位都可赐,这要是把公主送过去了,太子殿下可怎么处理啊?
更何况皇上还是想要让自己当使臣,要见到太子殿下,不把自己骂的狗血喷头才怪。
李世民听侯君集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对方分析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态度明显有些犹豫起来:“真是可惜,千百年来,我汉家儿郎好不容易在突厥这塞外异国打下一片天下。”
“如此人物,却.”
“罢了,即然右贤王丑如恶鬼,那朕的女儿肯定是不能嫁了,这和亲之事”
李世民还没说完,马宣良急促促推门走了进来:“皇上,漠北八百里急报,信使已到殿外!”
殿内三人都是一紧张,李世民断然道:“快传.”
最近这段时间,漠北局势紧张,李世民要第一时间知道详情,是以有过提前交待,凡是漠北军情,不必送往弘文殿,直接送到承庆殿,任何人不得阻拦。
为此还专门派人在宫门口,拿着金牌令箭守着。
信使嘴唇干裂,面色憔悴,一看就是远道而来,递上牛皮信囊后就被人带了下去。
最近这样的人挺多,马宣良对程序已烂熟于心。
(本章完)
“壮哉!”
侯君集面对北方百万大军,脸色不变,慷慨请战,李世民顿时拍案而起,神色激动的赞赏道:“国难思良将,这满朝文武,看来看去,还要属我侯大将军。”
侯君集老脸一红,被李世民夸的有点过意不去,不知道以后皇上知道了右贤王的真实身份,会不会和自己翻脸,骂自己厚颜无耻,是欺世盗名之辈。
前面的铺垫已经完成,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看了房玄龄一眼。
房玄龄知道该自己上场了,将他与李世民商量的方案说了出来,最后安抚道:“君集啊,此事关乎我大唐的安危,交给别人皇上实在不放心,所以老夫就向皇上推荐了你。”
“我说别人或可推辞,而君集对皇上赤胆忠心,哪怕明知是龙潭虎穴,只要为了皇上,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
侯君集这才恍然,刚刚还以为皇上要让自己去漠南阴山一带领兵,搞了半天,是要让自己去送礼拉扰右贤王?
不知为什么,想到面前担心受怕的李世民,竟然要派人去收买自己的儿子,侯君集脸上一阵怪异的神色,甚至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太子殿下这下真是玩儿大了,这是将整个大唐蒙在了鼓里啊!
随着殿下在北方的动作越来越大,已经不像以前在突厥偏安一隅,做一个小小的右贤王了。
未来还要搅动西北,这骗局也越滚越大,最后到底该怎么收场呢?
侯君集心里担忧起来,额上的汗水是越来越多,眉头也是越皱越紧,以他的智商,根本破不了局。
而对面的李世民和房玄龄,看到侯君集越来越凝重的神情,却认为侯君集恐怕是觉得这个任务太重,顾虑到在辽东差点要了右贤王的命,这一去草原,怕丢了性命。
“君集放心。”
房玄龄上前宽慰道:“在辽东城,那右贤王是经你的手逃出生天的,从某些方面来说,右贤王等于是欠了你一条命。此次出使草原,就算不能交好右贤王,也断然不至于丢了性命。”
“之前皇上怀疑右贤王是隐太子的长子,这才想致其于死地。”
“可后来,通过卫国公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断定,这右贤王和隐太子毫无关系。即然这样,那我们双方就有了商量的余地,不管有什么仇怨,都可以好好谈。”
“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当以天下百姓为重。”
“去年在辽东城,我们阴了右贤王一把,右贤王心中有气,拿下葜必何力,以做报复,我们也能理解。皇上决定,以后漠北就赐予右贤王管辖,从此我们两家握手言和,永世修好。”
说完,房玄龄将李世民封王赐汗,封妻荫子,赐予大量金银布帛还有粮草等物的条件一一提出,最后说道:“陛下还降了一道恩旨,若是右贤王愿意,陛下可尚以公主,招右贤王为婿。”
“陛下如今的公主中,只有安康公主年龄最合适。”
“大唐无人不知,安康公主是皇上最为宠爱的女儿,从小生的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夷男几次上奉请赐,还有长安无数高门世家想迎娶公主,都被陛下给拒绝了。”
“为了唐突两国的和平,双方无数百姓的安乐,皇上愿意割爱,将安康公主赐予右贤王为妻。”
在商议将哪位公主和亲的时候,房玄龄毫不犹豫的推荐了安康,并且说道,即然夷男心仪安康,那就把安康赐予右贤王。如此,就在草原东西两大部的首领心中,种下了一根刺。
然后再对夷男那边说,是右贤王听说此事后,特意要求安康公主和亲,所谓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以此刺激夷男,让草原两部撤底翻脸,大唐坐壁上观。
李世民听闻之后,虽然有些舍不得女儿,可做为一个帝王,一切都要以江山社稷为重。牺牲一个女儿,就能让草原两部誓不两立,为大唐争取有利局面,不知道要少让多少将士流血。
再三权衡之后,同意了此计。
“什么?尚以公主?”
侯君集一下从锦墩上跳起,脸色大变,连声拒绝道:“不可,万万不可,别的都可以商量。唯有这一条,绝对不行,更不能把公主嫁给这右贤王。”
侯君集的强烈反应,让李世民和房玄龄甚为诧疑。
这种变相和亲的事情,虽然不光彩,可能达到的作用却是十分划算的,不明白侯君集为什么如此过激。
知道用女人换取和平,伱们这些武将脸上没光,可你的反应也太大了吧!
房玄龄疑惑的说道:“君集,虽然右贤王是突厥的首领,却是我中原的血脉流落到草原,并非是本土的草原蛮人,从在辽东城右贤王的瞒天过海可以看出来。”
“此人也是文武双全,才华出众。”
“他以一已之力,夺取了整个突厥汗国的权力。这样的人中龙凤,别说放在突厥了,就算是我大唐,在这满目才俊的长安城,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安康公主你也知道,皇上视之如掌上明珠。”
“也不单单为了安抚突厥,同时也是为公主找到一个举世无双的良配。若对方是胡人,就算对方再有实力,陛下也不会割爱,你也知道,之前夷男多次请求,皇上都推赐了。”“右贤王文武双全,风华正貌,又掌握着半个草原,也配得上公主。更何况,此举可以将右贤王拉拢到我大唐一边来,彻底解决北方胡骑的问题。”
“可谓一举两得,你为什么这么反对?”
说到这里,房玄龄忽然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对了,君集,听说在辽东城,你曾经受突厥人邀请,在右贤王突围的前一天夜里,进入过辽东城。”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莫非见过这右贤王?”
李世民也是神色一紧,龙目如电,直视侯君集,刚刚只顾谈事,把这个细节都忘了。
还好侯君集对此早有准备,经过李言提醒后,他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当夜只有自己一个人进了辽东城,可知道自己夜入城内的人还是不少,这一点儿连长孙无忌都没有察觉。
现在房玄龄却是直接说了出来,这就说明,那几个手下中,肯定有李世民的人。
“皇上,房相,当天夜里我被一辆马车带入城中,确实见到了传说中的右贤王。”
李世民眼前一亮,兴奋起来,呼吸一紧,急忙问道:“这右贤王年龄多大,长相如何,才学高低,出生何地,他有没有向你透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皇上,当时臣进入了一个大殿中,这右贤王想收卖臣,臣将计就计,后来弄巧成拙,详情已经上奏过皇上。”
侯君集还没说完,李世民就打断了他的话:“那些事情朕都知道了,朕想知道的是关于右贤王的信息。”
“是皇上!”
侯君集一幅老实的样子:“当时右贤王隔着一道帘子,与臣相见,臣并没有看清他的相貌.”
‘呃’
李世民和房玄龄面面相觑,脸色都是失望无比,原以为可以从侯君集这里得到一些信息,没想到还是竹蓝打水。
“皇上,臣虽然没有见过右贤王长什么样子。”
侯君集又想到李世民刚刚和亲的态度,补充道:“不过,这右贤王即然躲躲藏藏,臣料想,此人一定相貌丑陋,不堪入目,草原人称他为地狱里出来的恶魔。”
“要知道,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名号。”
“这右贤王举止从容,温文而雅,性格也并不暴燥,臣观其并不像是噬杀之人,那这个名号从何而来?肯定是形容其相貌丑陋,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把公主嫁过去呢?”
“别说美若天仙的安康公主,就算其他公主也不行。”
侯君集一口气说完,然后紧张的擦了擦额上的汗水,可一定要打消皇上和亲的念头。其他的都好说,金银粮帛爵位都可赐,这要是把公主送过去了,太子殿下可怎么处理啊?
更何况皇上还是想要让自己当使臣,要见到太子殿下,不把自己骂的狗血喷头才怪。
李世民听侯君集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对方分析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态度明显有些犹豫起来:“真是可惜,千百年来,我汉家儿郎好不容易在突厥这塞外异国打下一片天下。”
“如此人物,却.”
“罢了,即然右贤王丑如恶鬼,那朕的女儿肯定是不能嫁了,这和亲之事”
李世民还没说完,马宣良急促促推门走了进来:“皇上,漠北八百里急报,信使已到殿外!”
殿内三人都是一紧张,李世民断然道:“快传.”
最近这段时间,漠北局势紧张,李世民要第一时间知道详情,是以有过提前交待,凡是漠北军情,不必送往弘文殿,直接送到承庆殿,任何人不得阻拦。
为此还专门派人在宫门口,拿着金牌令箭守着。
信使嘴唇干裂,面色憔悴,一看就是远道而来,递上牛皮信囊后就被人带了下去。
最近这样的人挺多,马宣良对程序已烂熟于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