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904章 和亲(下)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904章 和亲下
安康顶着哭红的双眼,犹自伤心的说道:“海棠你不知道,今天母后把我叫去绮云宫吃饭,最后还装做关心我的人生大事,我还以为她心疼我呢?”
“可绕到最后才露出真实意图,你知道母后想干什么吗?”
“她竟然和我说,要把我嫁到草原上去,后来我一气之下,去找父皇给我做主。谁知父皇也是劝我答应下来,她们她们跟本就是沆瀣一气,不要我了。”
海棠伸出纤细的手指替安康捋了捋粘在眼角泪痕上的长发,怜悯的看着面前眼神无助的女孩,心里一叹,她们这些世家豪门的女儿,看似光鲜,实则没有半点儿自由。
婚姻都不由自己做主,最终的命运还是要服从于权力。
两人边走边说,海棠和安康来到内宫承恩殿的书房中。
这处大殿后面有一处小湖泊,在湖泊和大殿中间是诧紫嫣红的园,李言以前的内书房就设在这里。海棠嫁来东宫后,也十分喜欢这里,更是和李言在这里渡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几个月。
再后来,太子失踪后,海棠就常常带着孩子,静静的在这里看风景。
“安康,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见依然伤心的公主,海棠劝解道:“你比我也小不了两岁,我现在都嫁人五六年了,象儿也五岁了。按照常理,伱在三四年前就该择取夫婿了,只是皇上舍不得,这才一留再留。”
“今年你都十七了,你看看皇上的公主们,哪个不是十三四岁就嫁人了,谁能拖到你现在的年龄?”
“听我一句劝,我们女人早晚都有这一天的,你总不能疯一辈子吧!”
安康嘴一撇,气汹汹的说道:“谁说我不想嫁人了,我早就想嫁了,只是怕父皇和母后不同意,这才不敢提出来。可谁能想到,他们是想把我嫁到草原上和亲。”
“这是和亲啊?”
“父皇竟然要拿我去和亲,他不是把我当成他最喜爱的女儿吗?难道以前的那些疼爱都是假的吗?”
海棠做为安康的闺蜜,自然知道安康一心扑在窦家的那位年轻人身上,只是一个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李世民的掌上明珠;一个是低践商贾的义子,毫无社会地位。
就冲着皇上这份恩宠,盯上的人就不少,哪能轮到一个普通的商贾之子?
自从几年前开始,就不断的有世家大族向李世表达过对安康公主的亲莱,就连远在西北的那位金山大都督府的少头领都几次上表朝庭,希望皇上能将公主下嫁。
前段时间听说夷男又上奏皇上请赐公主,莫不是皇上已经同意了?
虽然知道安康的命运必然是政治联姻,可一想到这么一位国色天色的佳人,要嫁给塞外那些粗鄙的胡人,海棠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试探的问道:“安康,皇后娘娘有没有说,想把你嫁给谁?”
“母后说,一个是薛延陀部的夷男,一个是突厥汗国的右贤王,现在他们陈重兵于塞外,对大唐来说十分重要,朝庭需要用我这位公主来拉拢他们?”
“至于是谁,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等到安康抽抽泣泣,一脸委屈的说完,再结合从侯君集那里得到敌情,哪怕海棠只是一个待在深宫的妇人,也知道朝庭这是要拉一个打一个了,至于拉谁打谁?
那就要看具体的谈判结果了。
或许这其中还有挑拨离间的意图在内,谁不知道夷男对安康是虎视眈眈,觊觎良久。
现在竟然一下出了两位侯选人,皇上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了。
“安康,那你的想法呢?”
安康听到这里,脸颊突然涌上一片羞红,若是以往,两人谈起这种话题,必然是嬉笑打闹一阵。
但此时安康知道,再退缩就没有余地了,于是鼓起通气,压住少女的羞涩说道:“海棠,你知道的,我心里一直是喜欢他的。”
说完,仿佛被内心的大胆搅动了女儿家的羞涩,安康情不自禁的螓首低垂。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风中的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就连海棠一个女人看得都是心头颤动。
海棠没有去打趣沉浸在爱情中的公主,而是一脸认真的问道:“安康,我问你,你是真的想和慕一宽在一起吗?要知道你们身份悬殊,他只是一个商人的螟蛉义子。”
“堂堂公主,下嫁如此人家,你知道你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吗?”
“有可能失去现在的公主尊贵,被皇室所不容,甚至世家和百官也不会认同,你们的结合会受到世俗的鄙夷和唾骂!”
原以为这些会吓退这位生活在蜜罐中的公主,谁知安康眼中透出无比坚定的决然说道:“海棠,你以我是三岁小孩吗,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我就是喜欢他。”
“别人的看法和我无关,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就算失去一切,我也愿意。”
“海棠,你知道吗,若是离开一宽,我会枯萎的。只要在他身边,我就感觉到生活处处充满了色彩,我很确定,我爱他,就像你爱太子哥哥一样。”
海棠被安康的那种执着打动了,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安康又流下两行泪水,喃喃道:“若是太子哥哥在就好了,他最疼爱安康了,只要安康能开心,他什么都会给安康的?”
“只可惜,我再也看不到太子哥哥了,他也帮不了安康了?”
说完,安康就要再次扑进海棠的怀里,继续痛哭,谁知海棠一把扶起安康,肃然说道:“谁说太子帮不了你?”海棠转身从书架上找到一只金丝楠木的盒子,放到桌面上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卷白帛。
在安康疑惑的眼神中递了过去:“太子虽然不在,依然垫记着你呢”
安康接过后缓缓展开,上面有字迹,细细一看,顿时呼吸急促起来,眼神越来越亮,最后激动的身子都有些颤抖了:“这是父皇的旨意,父皇什么时候下达了让我自己挑选夫婿的圣旨了?”
“我怎么不知道?”
安康如葱白般的玉指死死的撰着手上能解除自己困境,决定自己终身幸福的圣旨。
海棠神色黯然说道:“这是六年前,定襄大战前昔,太子出使突厥,代皇上会盟突利时,冒着触怒圣上的危险,要求皇上亲自书写的,也是皇上给太子以身犯险的筹功。”
说到最后,海棠眼中已蓄满了泪水。
而安康也没想到,一向疼爱自己的太子哥哥,用出使为代价,为自己换取了一次脱离政治联姻的机会。就是这次出使,太子哥哥永远折在草原上,连亲生的儿子也没能看上一眼。
“海棠姐姐.”
安康的眼泪夺眶而出,扑在海棠的怀中:“太子哥哥真傻,我宁可不要这封圣旨,也不要太子哥哥出事.”
两人悲伤一阵,还是海棠更坚强一些,安慰着:“安康,即然太子舍命为你求下了这道圣旨,那你的婚姻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大胆的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吧!”
“我和太子都支持你.”
在李言出使之前,就把这封圣旨交给了海棠,叮嘱她,若是等到安康要嫁人,而身不由已的时候,就拿出这封旨意,安康就能合法的挑选自己的如意郎君。
海棠一直都知道有这封旨意在,也是考虑到海棠孩子心性,未必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直到现在安康很笃定自己的心意,她的幸福就在慕一宽那里,海棠才将之拿了出来。
除此之外,海棠还有更多的考量。
无论是夷男还是右贤王,他们的影响力都在草原,安康嫁去草原,就等于没有了这个人。
此举固然对大唐有利,对东宫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
安康做为能牵动李世民的存在,一直都是心向东宫的,太子不在后,更是将对哥哥的情感,寄托到了李象身上。
一旦安康外嫁,那东宫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力量。
大唐的危机与自己无关,自然有李世民和满朝的文武们操心,自己儿子的未来,却是海棠最在意的。不管未来太子能不能安然返回,只要安康留在长安,那就是自己母子的一个靠山。
是以海棠最终决定,拿出圣旨,留下安康。
安康悲伤一阵后,也振作起来,举起圣旨,坚定的说道:“我这就去向父皇要个说法”
说完就准备离去,谁知海棠一把拉住了她,低声说道:“我的傻公主,你真以为这个圣旨能改变皇上的心意?”
“这上面的字是父皇亲自所写,皇上金口玉言,岂有不算之理?”安康一脸傻乎乎的问道。
“这个旨意是皇亲自书写的,他岂能不知?而现在拿你去和亲,明显就是不想承认。你现在去找他,他大可以将此收回,你能怎么样?”
海棠说到这里,忿忿的说道:“当年皇上在太子出使之前,明明当着朝中重臣承诺过,若是太子有所闪失,太子妃诞下龙孙,便立做太孙,可后来,你也看到了。”
“谁又提起过,皇上不一样食言了吗?”
安康一愣,是啊!
帝王一言九鼎,那是对别人,帝王若是自己想推翻,不过是摆摆手的事情。
这一封圣旨,在大唐的利益面前,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刚刚才逃出困境的安康,又难过起来,撅着嘴问道:“海棠,那怎么办,你帮帮我好嘛!”
“放心,安康,我们这么多年的好姐妹,这又是太子的心愿,无论如何我都会站在你这边的。”
海棠眼神烁烁的说道:“其实这封圣旨还是管用的,你太子哥哥用命给你换来的机会,岂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只是这济药在服用前,需要一个药引子。”
“什么药引子?”
随后海棠拉着安康,附耳说了一翻话:“你这样”
谁也不会想到,东宫深处的两个妙龄少女一番谋划,竟然于不久之后,在长安城闹出了一场诺大的风波。
(本章完)
安康顶着哭红的双眼,犹自伤心的说道:“海棠你不知道,今天母后把我叫去绮云宫吃饭,最后还装做关心我的人生大事,我还以为她心疼我呢?”
“可绕到最后才露出真实意图,你知道母后想干什么吗?”
“她竟然和我说,要把我嫁到草原上去,后来我一气之下,去找父皇给我做主。谁知父皇也是劝我答应下来,她们她们跟本就是沆瀣一气,不要我了。”
海棠伸出纤细的手指替安康捋了捋粘在眼角泪痕上的长发,怜悯的看着面前眼神无助的女孩,心里一叹,她们这些世家豪门的女儿,看似光鲜,实则没有半点儿自由。
婚姻都不由自己做主,最终的命运还是要服从于权力。
两人边走边说,海棠和安康来到内宫承恩殿的书房中。
这处大殿后面有一处小湖泊,在湖泊和大殿中间是诧紫嫣红的园,李言以前的内书房就设在这里。海棠嫁来东宫后,也十分喜欢这里,更是和李言在这里渡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几个月。
再后来,太子失踪后,海棠就常常带着孩子,静静的在这里看风景。
“安康,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见依然伤心的公主,海棠劝解道:“你比我也小不了两岁,我现在都嫁人五六年了,象儿也五岁了。按照常理,伱在三四年前就该择取夫婿了,只是皇上舍不得,这才一留再留。”
“今年你都十七了,你看看皇上的公主们,哪个不是十三四岁就嫁人了,谁能拖到你现在的年龄?”
“听我一句劝,我们女人早晚都有这一天的,你总不能疯一辈子吧!”
安康嘴一撇,气汹汹的说道:“谁说我不想嫁人了,我早就想嫁了,只是怕父皇和母后不同意,这才不敢提出来。可谁能想到,他们是想把我嫁到草原上和亲。”
“这是和亲啊?”
“父皇竟然要拿我去和亲,他不是把我当成他最喜爱的女儿吗?难道以前的那些疼爱都是假的吗?”
海棠做为安康的闺蜜,自然知道安康一心扑在窦家的那位年轻人身上,只是一个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李世民的掌上明珠;一个是低践商贾的义子,毫无社会地位。
就冲着皇上这份恩宠,盯上的人就不少,哪能轮到一个普通的商贾之子?
自从几年前开始,就不断的有世家大族向李世表达过对安康公主的亲莱,就连远在西北的那位金山大都督府的少头领都几次上表朝庭,希望皇上能将公主下嫁。
前段时间听说夷男又上奏皇上请赐公主,莫不是皇上已经同意了?
虽然知道安康的命运必然是政治联姻,可一想到这么一位国色天色的佳人,要嫁给塞外那些粗鄙的胡人,海棠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试探的问道:“安康,皇后娘娘有没有说,想把你嫁给谁?”
“母后说,一个是薛延陀部的夷男,一个是突厥汗国的右贤王,现在他们陈重兵于塞外,对大唐来说十分重要,朝庭需要用我这位公主来拉拢他们?”
“至于是谁,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等到安康抽抽泣泣,一脸委屈的说完,再结合从侯君集那里得到敌情,哪怕海棠只是一个待在深宫的妇人,也知道朝庭这是要拉一个打一个了,至于拉谁打谁?
那就要看具体的谈判结果了。
或许这其中还有挑拨离间的意图在内,谁不知道夷男对安康是虎视眈眈,觊觎良久。
现在竟然一下出了两位侯选人,皇上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了。
“安康,那你的想法呢?”
安康听到这里,脸颊突然涌上一片羞红,若是以往,两人谈起这种话题,必然是嬉笑打闹一阵。
但此时安康知道,再退缩就没有余地了,于是鼓起通气,压住少女的羞涩说道:“海棠,你知道的,我心里一直是喜欢他的。”
说完,仿佛被内心的大胆搅动了女儿家的羞涩,安康情不自禁的螓首低垂。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风中的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就连海棠一个女人看得都是心头颤动。
海棠没有去打趣沉浸在爱情中的公主,而是一脸认真的问道:“安康,我问你,你是真的想和慕一宽在一起吗?要知道你们身份悬殊,他只是一个商人的螟蛉义子。”
“堂堂公主,下嫁如此人家,你知道你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吗?”
“有可能失去现在的公主尊贵,被皇室所不容,甚至世家和百官也不会认同,你们的结合会受到世俗的鄙夷和唾骂!”
原以为这些会吓退这位生活在蜜罐中的公主,谁知安康眼中透出无比坚定的决然说道:“海棠,你以我是三岁小孩吗,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我就是喜欢他。”
“别人的看法和我无关,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就算失去一切,我也愿意。”
“海棠,你知道吗,若是离开一宽,我会枯萎的。只要在他身边,我就感觉到生活处处充满了色彩,我很确定,我爱他,就像你爱太子哥哥一样。”
海棠被安康的那种执着打动了,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安康又流下两行泪水,喃喃道:“若是太子哥哥在就好了,他最疼爱安康了,只要安康能开心,他什么都会给安康的?”
“只可惜,我再也看不到太子哥哥了,他也帮不了安康了?”
说完,安康就要再次扑进海棠的怀里,继续痛哭,谁知海棠一把扶起安康,肃然说道:“谁说太子帮不了你?”海棠转身从书架上找到一只金丝楠木的盒子,放到桌面上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卷白帛。
在安康疑惑的眼神中递了过去:“太子虽然不在,依然垫记着你呢”
安康接过后缓缓展开,上面有字迹,细细一看,顿时呼吸急促起来,眼神越来越亮,最后激动的身子都有些颤抖了:“这是父皇的旨意,父皇什么时候下达了让我自己挑选夫婿的圣旨了?”
“我怎么不知道?”
安康如葱白般的玉指死死的撰着手上能解除自己困境,决定自己终身幸福的圣旨。
海棠神色黯然说道:“这是六年前,定襄大战前昔,太子出使突厥,代皇上会盟突利时,冒着触怒圣上的危险,要求皇上亲自书写的,也是皇上给太子以身犯险的筹功。”
说到最后,海棠眼中已蓄满了泪水。
而安康也没想到,一向疼爱自己的太子哥哥,用出使为代价,为自己换取了一次脱离政治联姻的机会。就是这次出使,太子哥哥永远折在草原上,连亲生的儿子也没能看上一眼。
“海棠姐姐.”
安康的眼泪夺眶而出,扑在海棠的怀中:“太子哥哥真傻,我宁可不要这封圣旨,也不要太子哥哥出事.”
两人悲伤一阵,还是海棠更坚强一些,安慰着:“安康,即然太子舍命为你求下了这道圣旨,那你的婚姻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大胆的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吧!”
“我和太子都支持你.”
在李言出使之前,就把这封圣旨交给了海棠,叮嘱她,若是等到安康要嫁人,而身不由已的时候,就拿出这封旨意,安康就能合法的挑选自己的如意郎君。
海棠一直都知道有这封旨意在,也是考虑到海棠孩子心性,未必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直到现在安康很笃定自己的心意,她的幸福就在慕一宽那里,海棠才将之拿了出来。
除此之外,海棠还有更多的考量。
无论是夷男还是右贤王,他们的影响力都在草原,安康嫁去草原,就等于没有了这个人。
此举固然对大唐有利,对东宫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
安康做为能牵动李世民的存在,一直都是心向东宫的,太子不在后,更是将对哥哥的情感,寄托到了李象身上。
一旦安康外嫁,那东宫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力量。
大唐的危机与自己无关,自然有李世民和满朝的文武们操心,自己儿子的未来,却是海棠最在意的。不管未来太子能不能安然返回,只要安康留在长安,那就是自己母子的一个靠山。
是以海棠最终决定,拿出圣旨,留下安康。
安康悲伤一阵后,也振作起来,举起圣旨,坚定的说道:“我这就去向父皇要个说法”
说完就准备离去,谁知海棠一把拉住了她,低声说道:“我的傻公主,你真以为这个圣旨能改变皇上的心意?”
“这上面的字是父皇亲自所写,皇上金口玉言,岂有不算之理?”安康一脸傻乎乎的问道。
“这个旨意是皇亲自书写的,他岂能不知?而现在拿你去和亲,明显就是不想承认。你现在去找他,他大可以将此收回,你能怎么样?”
海棠说到这里,忿忿的说道:“当年皇上在太子出使之前,明明当着朝中重臣承诺过,若是太子有所闪失,太子妃诞下龙孙,便立做太孙,可后来,你也看到了。”
“谁又提起过,皇上不一样食言了吗?”
安康一愣,是啊!
帝王一言九鼎,那是对别人,帝王若是自己想推翻,不过是摆摆手的事情。
这一封圣旨,在大唐的利益面前,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刚刚才逃出困境的安康,又难过起来,撅着嘴问道:“海棠,那怎么办,你帮帮我好嘛!”
“放心,安康,我们这么多年的好姐妹,这又是太子的心愿,无论如何我都会站在你这边的。”
海棠眼神烁烁的说道:“其实这封圣旨还是管用的,你太子哥哥用命给你换来的机会,岂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只是这济药在服用前,需要一个药引子。”
“什么药引子?”
随后海棠拉着安康,附耳说了一翻话:“你这样”
谁也不会想到,东宫深处的两个妙龄少女一番谋划,竟然于不久之后,在长安城闹出了一场诺大的风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