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995章 李治上门(二)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995章 李治上门(二)

    第995章 李治上门二

    看到李治眼中的光采和眉飞色舞的神色,长孙无忌神情一窒,不知道李治是真糊涂还是在装糊涂?

    犹豫半响,还是决定快刀斩乱麻,把事情摊开了,让他死心。随后,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道:“晋王殿下,你本来就是一个不好名利的人,一心修仙问道、超然物外。”

    “从来不涉朝政,不是挺好的吗?”

    “以后还像以前那样,做一个闲散亲王,等到新皇登基了,老臣请旨,给你在西域挑一块儿好地方,做一个藩王。无忧无虑的,一辈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李治脸色一僵:“舅父,你什么意思?”

    见李治一幅不敢置信的样子,长孙无忌索性不再摭掩了:“晋王殿下,龙飞九五,是要看命的,昨天的朝会,就是你化蛟为龙的劫难。可惜,你没渡过去,与龙椅彻底无缘了。”

    “不可能的,昨天只是意外?”

    李治如遭雷噬,愤然起身,歇斯底里的冲着长孙无忌咆哮道:“孤有父皇支持,谁能阻挡,父皇是大唐天子,是玄武门杀出来的圣主,逼得皇祖父不得不禅位的一代雄杰。”

    “贞观一朝,父皇攻突厥,败西域诸国,开创一代贞观盛世,万国来朝,被奉为史无前例的天可汗。朝中百官拥护,民间威望极高,谁敢忤逆他老人家的旨意?”

    “何况,还有舅父你和房玄龄、李靖、李绩、高士廉、唐俭这些老臣支持,所谓的朝庭,不就是你们这些人吗?你们就是大唐最有权势的那一批人,是贞观盛世的缔造者。”

    “只要伱们认同的事情,谁还敢反对?”

    看着平时和音细语、温文而雅的少年,此刻如一头发怒的幼虎,小脸涨的通红,双手紧握成拳,冲着自己龇牙咧嘴,愤怒疯狂中夹着一丝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隐隐带着些哀求和让人怜悯的无助。

    长孙无忌也是无可奈何的一叹,同时心中一阵自嘲。

    是啊,自己这些人,已经是大唐最有权势的人了,只要这些人意见一致,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呢?

    在昨天朝会之前,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侯君集出来前,自己一直都是信心满满,认为大局已定。

    可谁能想到,这么一群人认定的事情,硬生生的被侯君集给搅和了。当整个太极殿九成以上臣子站到了他们对立面的时候,长孙无忌也惊呆了,他连反驳都不敢。

    只能无助的看向李世民,期待天可汗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可他只能从李世民的眼中看到震惊、愤怒、狂暴、烦燥、无奈、失望和隐隐的害怕,最后也只能两眼一翻,选择用病遁,来躲避这注定了无法收拾的局面。

    百官是宰辅重臣的基石,也是皇权的根本。

    一旦百官反对,他们这几个重臣,根本无力抗衡,就连皇帝最后也不得不妥胁。

    虽然叫来了杨岌,用御林军来押阵,可那又怎么样?

    皇上可以随心所欲的把魏王给圈禁了,也可以豪不犹豫的把刑部尚书张亮给关起来,可面对朝堂中一大半的臣子共同逼宫,皇帝也只能选择退却,不能硬抗。

    面对如此滔滔大势,若放在十年前,哪怕就是皇上生病之前,依长孙无忌对李世民性格的了解,他也不会轻易妥胁的。

    可现在李世民时日无多,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去从容处理这些事情,能做的只能是顺势而为,听从百官谏言,后天所谓的公开议决新太子人选,一唯公议是从。

    不过是帝王最后的尊严罢了,实际上皇帝已经妥胁了。

    这也在情理之中,皇帝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就连长孙无忌也破不了局?

    而且他相信,房玄龄也不行。

    虽然他年纪大了,身子骨儿不太好,可也不至于从昨日晕倒,到现在都还没醒过来,恐怕这老家伙也是没招儿了。

    怕皇帝继续威逼,夹在中间难做为,所以借着昏厥在躲避。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房玄龄在从侧面告诉李世民,不要再执着推晋王上位了。群臣不可忤,众怒不可犯,就算是他,也不可能帮着李世民和满朝文武作对。

    房玄龄就算不在意自己的得失,也要为房氏家族考虑,他们可都还要生活下去的。

    长孙无忌相信,在朝会之前,房玄龄大概都不会醒过来了。到朝会的那一天,他一定会让人搀扶着,颤颤巍巍的出现在太极殿,就算不为邀宠。

    也不能让新太子误以为他房家,不拥护新太子的上位?

    “晋王殿下,其实你也知道,经过昨天朝会之后,你已经站到了群臣的对立面,势同水火。若是再让你上位,那昨天近乎于逼宫的行为,又算什么呢?”

    李治神情一震,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的喃喃道:“这是为什么,本王又没有得罪过他们?很多人,本王都没有见过,为什么他们要拼死反对孤王?”

    “侯君集和东宫的那些人反对,孤能理解,可为什么就连魏王和吴王、齐王,还有一些哪边儿都不站的人,也要反对?”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的摇摇头,无奈的说道:“他们不是在反对你,他们是对皇上不经过他们同意,就擅自确定了新的储君不满。”

    “晋王殿下,你真为以为储君人选可以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

    见李治一脸的发懵,长孙无忌叹息道:“今天的储君,就是未来的皇帝,天子一身系天下安危,多少世家朝臣的未来命运所系,这是整个统治阶层的大事。”

    “自古以来,皇帝就是整个利益群体的代表,是要获得大多数朝臣的认同。”

    “自从贞观三年冬,先太子出事后,皇上就推了吴王和魏王出来,让他们为了太子之位,上窜下跳的争了十多年。可在最后时刻,却挑了一个从来都没有冒过头儿皇子为储。”

    “这是什么行为?”

    “皇上这是在把群臣百官当猴耍,而且一耍就是十六年。吴王、魏王、齐王和那些附庸的官员岂能善罢干休,他们心里的憋屈和愤怒,又该如何发泄?”

    “这次皇上选择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提前又没有放出风声,更没有和朝中各派臣子沟通,想打群臣一个措手不及,强行把这锅饭给做熟了。”

    “这更是让群臣感到了羞辱,此时不管皇上选谁,他们都要反对。”

    “东宫系,吴王系,魏王系,还有齐王等人就不说了,甚至连中立的臣子们,也没机会捞到一点儿拥立之功。他们岂能善罢干休,群臣是冲着陛下去的,晋王只是受了无妄之灾。”

    李治听到长孙无忌的分析,细细一想,也觉得颇有道理,脸色难看,神情绝望的哭泣道:“可这和我无关啊,孤王何其无辜?”

    长孙无忌暗自撇了撇嘴,心里不屑的道:‘怎么和你无关了,若是事成,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还不是你吗?那可储位啊,现在的太子,未来的皇上。’

    ‘前面有六位兄长,那么多人争了那么多年,呕心沥血、心力憔悴、损兵折将,几乎付出了所有的心血,都没有结果?’

    ‘没看到东宫的皇长孙,名正言顺的,都有些退缩。你倒好,一个乳臭未干,毛都没长齐的半大孩子,就敢毫不犹豫的伸手,火中取栗,想把这么大一个桃子给摘走?’

    ‘愿赌就得服输,事情失败了,你自然要承担相应的报应,做这种小儿女状,有什么用?’

    “他们和你没有恩,却机缘巧合的因为昨天的事件,和你结下了仇。若是你上位,必然会计较群臣昨天的共同反对,他们害怕受到报复,自然不会再给你机会。”

    长孙无忌对形势看得很清楚,苦口婆心的劝道道:“现在几个有资格竟选太子的诸王中,魏王提前出局,几乎已经没有了任何机会。可就算这样,他成为新太子的机会,还是比你大。”

    见李治一脸的疑惑,长孙无忌说道:“魏王得罪的是人是皇上,他是被皇上剥除了争储的机会;可你得罪的人是满朝文武,被众人在大庭广众下给砸下来的。”

    “得罪了皇上,九死一生,可还有一点儿生机;而得罪了所有臣子,十死无生,那是皇上也无法承受之重,你明白吗?”

    长孙无忌同情的看了眼李治,悠悠的说道:“时也命也,天意如此,如之奈何?”

    “不,我绝不认命!”

    李治腾的一声站起,状似疯魔的吼道:“这些都是你的推测,孤不信,今日宫中侍人前来传旨,这分明是父皇在暗示孤,后天在朝会上,要再次把孤推向储位。”

    “你刚刚也说了,群臣反对的是父皇,不是孤,孤还有机会。”

    看到李治神色有些颠狂的模样,长孙无忌遗憾的摇了摇头,这可是皇位啊!天下至高无尚的宝座,离这个少年只有一步之遥,任谁与之擦肩而过,恐怕都无法接受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