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1037章 帝王的一天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1037章 帝王的一天
天下是皇帝的这句话,李言还没有感受到;可皇帝是天下的,现在却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
吐漕了一阵,李言耐着性子,继续审阅起来。
这些折子都是各地州府和六部逞上来的,已经经过尚书省处理过一道,后面都署着房玄龄的名字。原本是要发往中书省的,不过想到这几天官员变动比较大。
房玄龄之前又兼着中书令,也就没有再让岑文本过手了。
批阅奏折不仅是皇帝的权力,更是义务,还是驾驭权力稳定江山的必须手段,绕不过去的。想到房玄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尚且能认认真真的履职。
自己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还要偷懒吗?
即然做了皇帝,就要对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负责。
李言开解了自己两句,开始心平气和的处理起折子来。不过还好,大部份事情都不需要他来拿主意,三省的宫员都处理好了,自己与其说是在批阅。
不如说是在了解朝庭运转和学习如何理政,只要看完了,用朱笔在后面署上一个阅字即可。
时间缓缓流过,日落月升。
承庆殿内外,也都开始燃起牛油灯,御书房更是被照的亮如白昼。听到王德进来提醒自己要进晚膳了,李言才放下朱笔,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僵硬的身子。
原以为马上就有饭菜端进来,谁知道王德却给了自己一个类似于奏折的东西。
李言一愣,问道:“王德,这又是谁的奏子,这么晚也不让朕省心?”
“皇上,您误会了,这是你今天晚上的膳食,请您过目?”王德低眉顺眼的说道。
“嗯?”
李言这才发现,以前自己也遇到过李世民进膳,却不知道皇帝用餐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今天中午自己正生气,也没吃饭,也就没有遇到这个步骤。
于是好奇的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惊呆了。
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菜名,李言粗略一看,将近一百道菜,难道这都是自己今天晚上要吃的吗?
皇帝也太奢侈了吧!
不对啊?
自己以前也常和李世民吃饭,李世民每顿都是两三道菜,只有和自己一块用餐的时候,才会有五六道,也并不多啊?从来没见过李世民哪一次,一顿吃近百道。
李言面带疑惑,诧异的问道:“王德,怎么这么多,这都是朕今晚的菜吗?”
“皇上,你只须要从中点几道就可以了!”
‘呼’
李言松了口气,原来是菜谱啊,那这就不多了,长年累月的,这些还少了呢!
“吓了朕一跳,朕还以为你一次就准备了这么多菜?”
李言略有些不悦的说道:“不过,你该早点拿来的,朕都饿了,现在再去做,不知道朕什么时候才能吃上?”
“回皇上,这些菜都已备好,正在侧殿内放着,只要您点好了,马上就能端过来,不耽误的。”王德连忙解释道。
“什么,这怎么会.”李言说着,抬步就往侧殿走去。
拐过几个回廊,果然看到一个大厅里,摆了几张诺大的朱漆长桌,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菜肴,有荤有素,有菜有汤,旁边还放着面饼、面条、粗粟做成的主食。
近百道菜,看起来规模甚为壮观。
殿内各处站满了太监、宫女、还有整盔挂甲的持刀护卫,警惕的守卫着这一切。见皇帝来此,众人忙跪下行礼:“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都平身吧!”李言威严的一摆手,想说什么,最后又没说,脸色色复杂的转身又离开了。
回到御书房,李言这才脸色难看的问道:“王德,你给朕解释一下吧,以前父皇每顿也没有这么奢侈,难道是你们为了讨好朕,擅自改了规矩不成?”
见李言误会,王德连忙跪在地上解释了起来:“皇上,老奴哪敢擅自更改宫里的规矩。这宫里的每一条规矩,都是由殿中省和内侍省制定,由皇上亲自过目,准许施行的。”
“老奴也只是按照规矩来,以前太上皇用膳时也是如此的。”
说完,王德详细述说起来,李言这才明白,皇帝要入口的东西,都是重重之重,有严格的程序和专人把关。仅用餐这一项,在安全防护方面,就做到了极致。
宫内供皇帝承庆殿用膳的厨房,就有足足九个。
每顿每个厨房分别做九道菜出来,九九八十一道,做好了,放在侧殿等待皇帝临时勾选。
就是王德之前拿上来的单子,皇帝从中选择几道,之前李世民每次都是选两道到三道菜。这些菜在皇帝选择后,由王德亲自负责,在众人的眼皮底下,逞至御前。
在现场,还要当着皇帝的面银针试毒,小太监亲尝,多重把关,确认无误后,才能由皇上进食。李言这才明白,原来自己以前和李世民吃饭的时候,都是从八十一道菜中随机挑选的。
“这也太麻烦了吧!”李言皱了皱眉。
王德却是不在意的说道:“陛下千金之躯,一身更关系着数千万百姓的福祉,无论多谨慎都不为过。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心怀叵测的乱臣贼子,意图加害皇上。”
“这样做,只是为了防止别人循着皇帝用膳的路子,收买内监,暗害皇上。”
李言思索了片刻,不得不承认,这样做是必须的,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的大脑和心脏。
不是每个皇帝都像自己这样有系统,不怕暗算的。
大多数的人都是肉体凡胎,皇帝一旦中毒,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危险之中,确实得加倍的小心防范。一道菜,皇帝临时从中选出两三道。就算是别人下毒,也不可能每道菜都下。
九个厨房,九条通道,各不交叉,供八十一道菜肴,皇帝选中的概率极低,何况还有两道当着皇帝面的验毒。
最大程度保证了用膳这方面的安全。
李言本来是想提点意见的,不过想想,规矩就是规矩,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方法,必然有其用意。废了容易,再建立起来就是千难万难,再说,后世的帝王们也需要啊!
随后,李言也没再说什么,从中挑选了三道,交给了王德。
没一会儿,三道已经没有了热气的菜肴,经过后面的两道程序,摆在了面前,李言边吃饭连和王德聊着。
“王德,其他的菜呢,你们不会倒掉吧?”
王德轻轻一笑,说道:“哪能呢,皇上不用担心,那些菜肴在皇上挑选完之后,都会送到承庆宫内各值守宫女、太监还有侍卫们那里,不会浪费一丝一毫的。”
“嗯!”
李言点了点头,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若是有人下毒,那些侍侯的人们肯定可以尝出来,这样更为皇帝的安全加上了一层保险。
想来,若是有人想下毒谋害皇帝,看到这样严密的程序,也会放弃吧!
王德见李言心情不错,在一边提醒道:“皇上以后更要加倍小心,除了承庆殿内的东西可以放心外,外面的食物和水,不要轻易入口,免得遭了暗算。”
“哦,王德,那以前父皇的膳食遇到过意外吗?”李言好奇的问道。
“当然。”
李言原以为这么严密的程序,一般人肯定不会尝试。
谁知道王德竟然沉重的说:“太上皇在执政的二十年里,一共遇到过十九次意外,都是在饭食里下毒。每次都引起太极宫的腥风血雨,无数内侍被更换。”
“所以,老奴一点也不敢马虎,小行使得万年船啊!”
豁.
几乎每年一次,李言顿时缩了缩脖子。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皇位引来的灾祸啊!
接下来,王德给李言普及了一些皇帝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出行不能提前让外人知道,越临时起意越好;另外,就是去后宫诸妃或者朝中重臣那里,也不要轻易吃东西喝水。
当然,一般臣子也不会,更不敢给皇上递这些东西,这好比把九族端到了皇帝面前。
万一出事,全家都不够砍的,所以臣子们也不想找麻烦。
别说,李言还真是从王德这个万事通这里,知道了不少帝王隐秘和生存法则。
说到最后,王德试探的说道:“皇上,老臣在这宫里当了二十年的差,总结出一个道理,说出来,请皇上恕老奴冒昧之罪。”
“王德,你以前侍侯父皇,做为父皇的近身内侍。”
李言随和的说道:“说起来,父皇无论是和后宫嫔妃、朝中重臣,哪怕是我们这些亲王子嗣,也没有和你相处的时间长。你们名为主仆,实为老友。”
“朕相信,你和父皇的感情是很深的。”
“其实,朕以前当太子的时候,对你也是心存感恩的。因为你是在替我们这些子女,对父皇尽孝,父皇的衣食起居,晚上打帐盖被,也都是由你来照看,朕发自内心的感激你。”
“如今,你又要侍侯朕。”
“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你在陪着,朕也从来没有把你当过奴婢,而是一位长辈。若是在一般人家,你也有资被被称为一声王伯了。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就是了!”
(本章完)
天下是皇帝的这句话,李言还没有感受到;可皇帝是天下的,现在却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
吐漕了一阵,李言耐着性子,继续审阅起来。
这些折子都是各地州府和六部逞上来的,已经经过尚书省处理过一道,后面都署着房玄龄的名字。原本是要发往中书省的,不过想到这几天官员变动比较大。
房玄龄之前又兼着中书令,也就没有再让岑文本过手了。
批阅奏折不仅是皇帝的权力,更是义务,还是驾驭权力稳定江山的必须手段,绕不过去的。想到房玄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尚且能认认真真的履职。
自己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还要偷懒吗?
即然做了皇帝,就要对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负责。
李言开解了自己两句,开始心平气和的处理起折子来。不过还好,大部份事情都不需要他来拿主意,三省的宫员都处理好了,自己与其说是在批阅。
不如说是在了解朝庭运转和学习如何理政,只要看完了,用朱笔在后面署上一个阅字即可。
时间缓缓流过,日落月升。
承庆殿内外,也都开始燃起牛油灯,御书房更是被照的亮如白昼。听到王德进来提醒自己要进晚膳了,李言才放下朱笔,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僵硬的身子。
原以为马上就有饭菜端进来,谁知道王德却给了自己一个类似于奏折的东西。
李言一愣,问道:“王德,这又是谁的奏子,这么晚也不让朕省心?”
“皇上,您误会了,这是你今天晚上的膳食,请您过目?”王德低眉顺眼的说道。
“嗯?”
李言这才发现,以前自己也遇到过李世民进膳,却不知道皇帝用餐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今天中午自己正生气,也没吃饭,也就没有遇到这个步骤。
于是好奇的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惊呆了。
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菜名,李言粗略一看,将近一百道菜,难道这都是自己今天晚上要吃的吗?
皇帝也太奢侈了吧!
不对啊?
自己以前也常和李世民吃饭,李世民每顿都是两三道菜,只有和自己一块用餐的时候,才会有五六道,也并不多啊?从来没见过李世民哪一次,一顿吃近百道。
李言面带疑惑,诧异的问道:“王德,怎么这么多,这都是朕今晚的菜吗?”
“皇上,你只须要从中点几道就可以了!”
‘呼’
李言松了口气,原来是菜谱啊,那这就不多了,长年累月的,这些还少了呢!
“吓了朕一跳,朕还以为你一次就准备了这么多菜?”
李言略有些不悦的说道:“不过,你该早点拿来的,朕都饿了,现在再去做,不知道朕什么时候才能吃上?”
“回皇上,这些菜都已备好,正在侧殿内放着,只要您点好了,马上就能端过来,不耽误的。”王德连忙解释道。
“什么,这怎么会.”李言说着,抬步就往侧殿走去。
拐过几个回廊,果然看到一个大厅里,摆了几张诺大的朱漆长桌,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菜肴,有荤有素,有菜有汤,旁边还放着面饼、面条、粗粟做成的主食。
近百道菜,看起来规模甚为壮观。
殿内各处站满了太监、宫女、还有整盔挂甲的持刀护卫,警惕的守卫着这一切。见皇帝来此,众人忙跪下行礼:“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都平身吧!”李言威严的一摆手,想说什么,最后又没说,脸色色复杂的转身又离开了。
回到御书房,李言这才脸色难看的问道:“王德,你给朕解释一下吧,以前父皇每顿也没有这么奢侈,难道是你们为了讨好朕,擅自改了规矩不成?”
见李言误会,王德连忙跪在地上解释了起来:“皇上,老奴哪敢擅自更改宫里的规矩。这宫里的每一条规矩,都是由殿中省和内侍省制定,由皇上亲自过目,准许施行的。”
“老奴也只是按照规矩来,以前太上皇用膳时也是如此的。”
说完,王德详细述说起来,李言这才明白,皇帝要入口的东西,都是重重之重,有严格的程序和专人把关。仅用餐这一项,在安全防护方面,就做到了极致。
宫内供皇帝承庆殿用膳的厨房,就有足足九个。
每顿每个厨房分别做九道菜出来,九九八十一道,做好了,放在侧殿等待皇帝临时勾选。
就是王德之前拿上来的单子,皇帝从中选择几道,之前李世民每次都是选两道到三道菜。这些菜在皇帝选择后,由王德亲自负责,在众人的眼皮底下,逞至御前。
在现场,还要当着皇帝的面银针试毒,小太监亲尝,多重把关,确认无误后,才能由皇上进食。李言这才明白,原来自己以前和李世民吃饭的时候,都是从八十一道菜中随机挑选的。
“这也太麻烦了吧!”李言皱了皱眉。
王德却是不在意的说道:“陛下千金之躯,一身更关系着数千万百姓的福祉,无论多谨慎都不为过。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心怀叵测的乱臣贼子,意图加害皇上。”
“这样做,只是为了防止别人循着皇帝用膳的路子,收买内监,暗害皇上。”
李言思索了片刻,不得不承认,这样做是必须的,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的大脑和心脏。
不是每个皇帝都像自己这样有系统,不怕暗算的。
大多数的人都是肉体凡胎,皇帝一旦中毒,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危险之中,确实得加倍的小心防范。一道菜,皇帝临时从中选出两三道。就算是别人下毒,也不可能每道菜都下。
九个厨房,九条通道,各不交叉,供八十一道菜肴,皇帝选中的概率极低,何况还有两道当着皇帝面的验毒。
最大程度保证了用膳这方面的安全。
李言本来是想提点意见的,不过想想,规矩就是规矩,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方法,必然有其用意。废了容易,再建立起来就是千难万难,再说,后世的帝王们也需要啊!
随后,李言也没再说什么,从中挑选了三道,交给了王德。
没一会儿,三道已经没有了热气的菜肴,经过后面的两道程序,摆在了面前,李言边吃饭连和王德聊着。
“王德,其他的菜呢,你们不会倒掉吧?”
王德轻轻一笑,说道:“哪能呢,皇上不用担心,那些菜肴在皇上挑选完之后,都会送到承庆宫内各值守宫女、太监还有侍卫们那里,不会浪费一丝一毫的。”
“嗯!”
李言点了点头,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若是有人下毒,那些侍侯的人们肯定可以尝出来,这样更为皇帝的安全加上了一层保险。
想来,若是有人想下毒谋害皇帝,看到这样严密的程序,也会放弃吧!
王德见李言心情不错,在一边提醒道:“皇上以后更要加倍小心,除了承庆殿内的东西可以放心外,外面的食物和水,不要轻易入口,免得遭了暗算。”
“哦,王德,那以前父皇的膳食遇到过意外吗?”李言好奇的问道。
“当然。”
李言原以为这么严密的程序,一般人肯定不会尝试。
谁知道王德竟然沉重的说:“太上皇在执政的二十年里,一共遇到过十九次意外,都是在饭食里下毒。每次都引起太极宫的腥风血雨,无数内侍被更换。”
“所以,老奴一点也不敢马虎,小行使得万年船啊!”
豁.
几乎每年一次,李言顿时缩了缩脖子。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皇位引来的灾祸啊!
接下来,王德给李言普及了一些皇帝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出行不能提前让外人知道,越临时起意越好;另外,就是去后宫诸妃或者朝中重臣那里,也不要轻易吃东西喝水。
当然,一般臣子也不会,更不敢给皇上递这些东西,这好比把九族端到了皇帝面前。
万一出事,全家都不够砍的,所以臣子们也不想找麻烦。
别说,李言还真是从王德这个万事通这里,知道了不少帝王隐秘和生存法则。
说到最后,王德试探的说道:“皇上,老臣在这宫里当了二十年的差,总结出一个道理,说出来,请皇上恕老奴冒昧之罪。”
“王德,你以前侍侯父皇,做为父皇的近身内侍。”
李言随和的说道:“说起来,父皇无论是和后宫嫔妃、朝中重臣,哪怕是我们这些亲王子嗣,也没有和你相处的时间长。你们名为主仆,实为老友。”
“朕相信,你和父皇的感情是很深的。”
“其实,朕以前当太子的时候,对你也是心存感恩的。因为你是在替我们这些子女,对父皇尽孝,父皇的衣食起居,晚上打帐盖被,也都是由你来照看,朕发自内心的感激你。”
“如今,你又要侍侯朕。”
“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你在陪着,朕也从来没有把你当过奴婢,而是一位长辈。若是在一般人家,你也有资被被称为一声王伯了。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就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