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1046章 反击(上)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1046章 反击上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皇太后不但可以干政,而且还可以合法的废立皇帝,是什么都可以管的,不存在权限不够。长孙无垢的权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比李言这个皇帝还要大。
一番训斥下来,话里话外的,要剥掉长孙无忌仆射的位置,长孙无忌连个屁也不敢放,唯唯诺诺的只有叩头谢罪!
李言知道,长孙无垢不只是说说而已。
就算做了太后,她也一样心中警惕,长孙无忌大权在握,皇帝给他的权力,要远超当时李世民托孤之时的预料。加上朝堂中的火爆,房玄龄的引退,都让长孙无垢深感不安。
昨天下午,知道朝堂上的情况后,房玄龄又自动请辞,退出了朝堂。她就把长孙无忌叫了过去,狠狠的批了一通,并要他至少辞掉一个仆射的位置,决不能一个人独霸尚书省。
当年吕氏专权后的下场,时刻都在警醒着她。
竭泽而渔,非无渔也,以后无渔;独霸专权,非无权也,未来灭族矣;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长孙无垢岂能放心?
如今,高阳一个不在权力场上的人,却被卷入其中,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死得如此干脆。
更是让她脊背发凉,毛骨悚然。
儿子这才继位三天时间,就死了一个公主,可见其中的凶险,绝非一般人能涉及的。
可长孙无忌告诉她的也有道理,现在的情况,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除非把皇位让出去,否则就决不能退,与其畏畏缩缩的,还不如全力一战。有长孙家族,有秦王府旧将,有贞观老臣,有皇族大将,有宗室子弟,还能和世族抗上一抗。
若是退缩,轻则皇位不保,重则皇帝这一脉,都会死的惨不忍睹,和当年的李建成李元吉一样,全家被灭。
若是由他掌权,多少还能照拂外甥一下,世族有个什么举措,和皇权有些矛盾,自己还能提前周旋一二。若是换了其他人,恐怕很难和外甥皇帝做到友好相处。
长孙无垢虽然贤明,对于朝中最核心的权力博弈,还是参和不上,只能是在背后支持自己的儿子。
可今天,发生了高阳公主身死的事情,她就不能不问了,不管是出来显示一下力量,还是给皇室宗亲们一个交待,她都要以皇太后之尊,前来太极宫问责。
训斥完长孙无忌,再转向萧禹、岑文本、马周、刘泊,长孙无垢有些为难了。皇帝是自己儿子,仆射是自己弟弟,都是自己人,自己骂两句,他们也得受着。
可萧禹都七十岁的老臣了,还是个刚直不阿的臣子,比自己大上一两辈儿。岑文本也是须发皆白,若是不留情面的痛骂一顿,自己于心不忍就算了。
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正在为难之际,岑文本直接叩头认罪:“臣等有罪,请太后娘娘责罚!”
此话一出,马周和刘泊也跟着请罪,萧禹也就跟着顺了下去,长孙无垢也是松了口气。
李言借着长孙无垢缓气的功夫,连忙起身,一脸悲伤中夹杂着愤怒把怀里的信笺掏出来,递了过去:“母后,您快看看,这是中书省的官员,从太庙里找到的高阳妹妹的遗书。”
“高阳妹妹,她死得冤啊.”
长孙无垢冷着脸,狠狠的瞪了李言一眼。其实,她也有些怀疑,高阳的死是不是与儿子有关。对于高阳这个任性妄为的公主,亲手编写出女则的长孙皇后,并不喜欢。
甚至说,从心里觉得讨厌。
她编写出女则的初衷,就是为了约束像高阳这样依附皇权,骄横跋扈的金枝玉叶们。
只是因为李世民的宠爱,她这个皇后在高阳面前,没有一点儿面子。
反而因编写女则的缘故,还被这些无法无天的皇子公主们暗中嫉恨不已。
长孙无垢熟读史书,她知道,不受约束的权力,最终会被权力所反噬。这不,眼前的高阳就是如此,太过高调,被人拿来当枪使,死在权力的倾轧之中。
长孙无垢是知道自己儿子的手段,决非表面看起来那么虚弱。
他本来就因为在外流落十多年,和这些弟弟妹妹们没有多少亲情。高阳昨天出面替那个妖僧求情不成,还和皇帝在御书房里顶撞了起来,这些王德都告诉了她。
所以她才在王德把旨意传到大明宫内时,严厉要求高阳按照皇帝的旨意办。
甚至派自己的贴身女官,带着人,押着高阳,进入了太庙。
表面上她是在维护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她是在保护高阳。她知道,在一个皇帝眼中,是只有权力,没有亲情的。高阳的那些破事,本来就弄得皇帝下不来台。
又仗着性子,在承庆殿顶撞皇帝,公然不给皇帝面子。
还说出,若是三哥四哥,就算是九哥,也不会这么对她的,这简直是取死之道啊!
长孙无垢很是头痛,正打算等两天。儿子气消了,再出面劝劝,让高阳给儿子道个歉,没想到这么快,就传来高阳自尽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瞬间,长孙无垢就觉得不可能,依她对高阳的了解,她根本就不会认错,更不可能自尽。
知子莫若母!
长孙无垢下意识就猜到,是儿子出手了。
不得不说,李言是干脆利落,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她之所气急败坏的赶过来,与其说是责怪愤怒,不如说怕儿子没有把事情办漂亮,会被别人抓住把柄,是来替李言擦屁股的。
高阳的死活,长孙无垢并不在意。
但她怕把事情闹大,李言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如此无情无义,会引起众人排斥。
毕竟,李言现在远没有李世民的威望和实力,还需要皇室宗亲们的支持,才能坐稳皇位。
狠狠的瞪了李言一眼,长孙无垢接过信笺,还没看完,就泪如雨下,恸哭起来:“我苦命的高阳啊,才十六岁,刚刚长大,就遭此厄运。你受了这么多委屁,怎么不和母后说啊!”
“若是你父皇知道,定然将那恶贼扒皮抽筋,为你报仇啊!”
说到这里,长孙无垢似是受不了刺激,大悲之下,身子一晃,悠悠然的就要跌倒。
李言赶忙扶住和安康一块儿,把长孙无垢扶到了椅子上坐下。
晋阳公主手脚麻利的倒来一杯茶水,长孙无垢在李言的服侍下,喝下水,缓了缓。
随后睁开凤眼,对地上跪了一圈的臣子们愤怒的叱了一声:“你们都看看,都给我好好看看。哀家的高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像外面传的那样不堪?”
“皇家的公主,太上皇的掌上名珠,就被别人欺负成这样,我李家的女儿,被人埋汰成这样,死了还要顶着骂名。你们这些大唐的忠臣孝子们,都在干什么.”
长孙无忌第一个接过‘遗书’,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待看完之后,长孙无忌低着头,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嘴,不知道是在嗤笑高阳公主这一死,竟然还死出一个贞节烈妇来,还是在暗暗鄙视皇帝如此颠倒黑白,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长孙无忌没说什么,又把遗书递给给了身边的岑文本,然后依次传给萧禹、马周、刘泊。
等到众人都看完后,萧禹年纪最大,也性烈如火。在李世民当朝的时候,就经常顶撞李世民,被李世民丢到地方上,后来又回到朝堂中,如反复多次,都改不了萧禹的硬骨头。
萧禹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怒发冲冠,破口大骂起来:“好一个会昌寺,好一个妖僧,老夫早就说过,这些寺庙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些和尚也尽是些人面善心之徒。”
“如此欺凌我大唐公主,简直欺人太甚,就这还是公主,若是换做寻常人妇,不是更是惨无人道,不见天日了。”
说完,萧禹转身对李言愤然说道:“皇上,臣请派兵包围会昌寺,并进行查抄,看看这寺庙里到底藏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东西.”
“萧卿勿需担心。”
李言当即道:“在看到这封遗书的第一时间,朕就派出锦衣卫,包围了会昌寺,必然不让一个魑魅魍魉逃出生天。”
萧禹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时,长孙无垢愤然道:“那个害了高阳的的妖僧,胆敢玷污公主,亵渎皇家威严,必不能轻饶了他。还有那个把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的京兆尹楚衡。”
“事情的缘由还没查清,就在朝堂上污蔑皇家公主,着实可恨.”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个激伶,连忙应道:“臣在.”
“你是左仆射,此事哀家就交给你处理,若是不能给哀家一个交待,给我那尸骨未寒的高阳女儿一个交待。我整个李氏皇族,必然不会善罢干休!”
这句话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让人丝毫也不怀疑长孙无垢此时的决心。
看到长孙无忌满头大满,一脸紧张的样子。
李言在一边看得心中快意无限,让你这个老家伙这么快的把房玄龄拱下去。抢了人家的位置,自然要担负起人家的责任,顶着皇太后和李氏皇族的压力,去和世族们撕比吧!
(本章完)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皇太后不但可以干政,而且还可以合法的废立皇帝,是什么都可以管的,不存在权限不够。长孙无垢的权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比李言这个皇帝还要大。
一番训斥下来,话里话外的,要剥掉长孙无忌仆射的位置,长孙无忌连个屁也不敢放,唯唯诺诺的只有叩头谢罪!
李言知道,长孙无垢不只是说说而已。
就算做了太后,她也一样心中警惕,长孙无忌大权在握,皇帝给他的权力,要远超当时李世民托孤之时的预料。加上朝堂中的火爆,房玄龄的引退,都让长孙无垢深感不安。
昨天下午,知道朝堂上的情况后,房玄龄又自动请辞,退出了朝堂。她就把长孙无忌叫了过去,狠狠的批了一通,并要他至少辞掉一个仆射的位置,决不能一个人独霸尚书省。
当年吕氏专权后的下场,时刻都在警醒着她。
竭泽而渔,非无渔也,以后无渔;独霸专权,非无权也,未来灭族矣;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长孙无垢岂能放心?
如今,高阳一个不在权力场上的人,却被卷入其中,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死得如此干脆。
更是让她脊背发凉,毛骨悚然。
儿子这才继位三天时间,就死了一个公主,可见其中的凶险,绝非一般人能涉及的。
可长孙无忌告诉她的也有道理,现在的情况,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除非把皇位让出去,否则就决不能退,与其畏畏缩缩的,还不如全力一战。有长孙家族,有秦王府旧将,有贞观老臣,有皇族大将,有宗室子弟,还能和世族抗上一抗。
若是退缩,轻则皇位不保,重则皇帝这一脉,都会死的惨不忍睹,和当年的李建成李元吉一样,全家被灭。
若是由他掌权,多少还能照拂外甥一下,世族有个什么举措,和皇权有些矛盾,自己还能提前周旋一二。若是换了其他人,恐怕很难和外甥皇帝做到友好相处。
长孙无垢虽然贤明,对于朝中最核心的权力博弈,还是参和不上,只能是在背后支持自己的儿子。
可今天,发生了高阳公主身死的事情,她就不能不问了,不管是出来显示一下力量,还是给皇室宗亲们一个交待,她都要以皇太后之尊,前来太极宫问责。
训斥完长孙无忌,再转向萧禹、岑文本、马周、刘泊,长孙无垢有些为难了。皇帝是自己儿子,仆射是自己弟弟,都是自己人,自己骂两句,他们也得受着。
可萧禹都七十岁的老臣了,还是个刚直不阿的臣子,比自己大上一两辈儿。岑文本也是须发皆白,若是不留情面的痛骂一顿,自己于心不忍就算了。
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正在为难之际,岑文本直接叩头认罪:“臣等有罪,请太后娘娘责罚!”
此话一出,马周和刘泊也跟着请罪,萧禹也就跟着顺了下去,长孙无垢也是松了口气。
李言借着长孙无垢缓气的功夫,连忙起身,一脸悲伤中夹杂着愤怒把怀里的信笺掏出来,递了过去:“母后,您快看看,这是中书省的官员,从太庙里找到的高阳妹妹的遗书。”
“高阳妹妹,她死得冤啊.”
长孙无垢冷着脸,狠狠的瞪了李言一眼。其实,她也有些怀疑,高阳的死是不是与儿子有关。对于高阳这个任性妄为的公主,亲手编写出女则的长孙皇后,并不喜欢。
甚至说,从心里觉得讨厌。
她编写出女则的初衷,就是为了约束像高阳这样依附皇权,骄横跋扈的金枝玉叶们。
只是因为李世民的宠爱,她这个皇后在高阳面前,没有一点儿面子。
反而因编写女则的缘故,还被这些无法无天的皇子公主们暗中嫉恨不已。
长孙无垢熟读史书,她知道,不受约束的权力,最终会被权力所反噬。这不,眼前的高阳就是如此,太过高调,被人拿来当枪使,死在权力的倾轧之中。
长孙无垢是知道自己儿子的手段,决非表面看起来那么虚弱。
他本来就因为在外流落十多年,和这些弟弟妹妹们没有多少亲情。高阳昨天出面替那个妖僧求情不成,还和皇帝在御书房里顶撞了起来,这些王德都告诉了她。
所以她才在王德把旨意传到大明宫内时,严厉要求高阳按照皇帝的旨意办。
甚至派自己的贴身女官,带着人,押着高阳,进入了太庙。
表面上她是在维护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她是在保护高阳。她知道,在一个皇帝眼中,是只有权力,没有亲情的。高阳的那些破事,本来就弄得皇帝下不来台。
又仗着性子,在承庆殿顶撞皇帝,公然不给皇帝面子。
还说出,若是三哥四哥,就算是九哥,也不会这么对她的,这简直是取死之道啊!
长孙无垢很是头痛,正打算等两天。儿子气消了,再出面劝劝,让高阳给儿子道个歉,没想到这么快,就传来高阳自尽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瞬间,长孙无垢就觉得不可能,依她对高阳的了解,她根本就不会认错,更不可能自尽。
知子莫若母!
长孙无垢下意识就猜到,是儿子出手了。
不得不说,李言是干脆利落,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她之所气急败坏的赶过来,与其说是责怪愤怒,不如说怕儿子没有把事情办漂亮,会被别人抓住把柄,是来替李言擦屁股的。
高阳的死活,长孙无垢并不在意。
但她怕把事情闹大,李言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如此无情无义,会引起众人排斥。
毕竟,李言现在远没有李世民的威望和实力,还需要皇室宗亲们的支持,才能坐稳皇位。
狠狠的瞪了李言一眼,长孙无垢接过信笺,还没看完,就泪如雨下,恸哭起来:“我苦命的高阳啊,才十六岁,刚刚长大,就遭此厄运。你受了这么多委屁,怎么不和母后说啊!”
“若是你父皇知道,定然将那恶贼扒皮抽筋,为你报仇啊!”
说到这里,长孙无垢似是受不了刺激,大悲之下,身子一晃,悠悠然的就要跌倒。
李言赶忙扶住和安康一块儿,把长孙无垢扶到了椅子上坐下。
晋阳公主手脚麻利的倒来一杯茶水,长孙无垢在李言的服侍下,喝下水,缓了缓。
随后睁开凤眼,对地上跪了一圈的臣子们愤怒的叱了一声:“你们都看看,都给我好好看看。哀家的高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像外面传的那样不堪?”
“皇家的公主,太上皇的掌上名珠,就被别人欺负成这样,我李家的女儿,被人埋汰成这样,死了还要顶着骂名。你们这些大唐的忠臣孝子们,都在干什么.”
长孙无忌第一个接过‘遗书’,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待看完之后,长孙无忌低着头,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嘴,不知道是在嗤笑高阳公主这一死,竟然还死出一个贞节烈妇来,还是在暗暗鄙视皇帝如此颠倒黑白,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长孙无忌没说什么,又把遗书递给给了身边的岑文本,然后依次传给萧禹、马周、刘泊。
等到众人都看完后,萧禹年纪最大,也性烈如火。在李世民当朝的时候,就经常顶撞李世民,被李世民丢到地方上,后来又回到朝堂中,如反复多次,都改不了萧禹的硬骨头。
萧禹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怒发冲冠,破口大骂起来:“好一个会昌寺,好一个妖僧,老夫早就说过,这些寺庙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些和尚也尽是些人面善心之徒。”
“如此欺凌我大唐公主,简直欺人太甚,就这还是公主,若是换做寻常人妇,不是更是惨无人道,不见天日了。”
说完,萧禹转身对李言愤然说道:“皇上,臣请派兵包围会昌寺,并进行查抄,看看这寺庙里到底藏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东西.”
“萧卿勿需担心。”
李言当即道:“在看到这封遗书的第一时间,朕就派出锦衣卫,包围了会昌寺,必然不让一个魑魅魍魉逃出生天。”
萧禹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时,长孙无垢愤然道:“那个害了高阳的的妖僧,胆敢玷污公主,亵渎皇家威严,必不能轻饶了他。还有那个把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的京兆尹楚衡。”
“事情的缘由还没查清,就在朝堂上污蔑皇家公主,着实可恨.”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个激伶,连忙应道:“臣在.”
“你是左仆射,此事哀家就交给你处理,若是不能给哀家一个交待,给我那尸骨未寒的高阳女儿一个交待。我整个李氏皇族,必然不会善罢干休!”
这句话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让人丝毫也不怀疑长孙无垢此时的决心。
看到长孙无忌满头大满,一脸紧张的样子。
李言在一边看得心中快意无限,让你这个老家伙这么快的把房玄龄拱下去。抢了人家的位置,自然要担负起人家的责任,顶着皇太后和李氏皇族的压力,去和世族们撕比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