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1091章 大唐宝钞(上)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1091章 大唐宝钞上
见女儿还是一幅固执的模样,侯君集耐下性子劝道:“李恪的事情你不用操心,皇上心中有数,他威胁不到皇上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皇上无声无息的就把他解决了。”
“你就记住,岑文本是友非敌,处好关系;对长孙大人,保持距离;皇上那里,多关心衣食起居,少涉及朝政;约束后宫,别起乱子;多去大明宫,陪伴皇太后。”
“只要你做好这几点儿,皇后的位置就稳如泰山,谁也撼动不了;皇后的位置不动摇了,这象儿的位置自然也就稳了。”
海棠知道,自己在大局上确实不行,爹爹却是为了自己好,虽然这些她心里也不是完全认同,却还是老老实实的应了下来:“女儿谨记爹爹的教诲就是了.”
“嗯!”侯君集这才满意了点了点头。
这边父女两人的谈话告一段落,那边和李象谈笑风声的岑文本也适时的停下来,走过来拱手道:“皇后娘娘,太尉,臣的差使已经办完,中书省那边还有事。”
“若是皇后娘娘这边没有其他吩咐的话,臣就告退了。”
“哈哈哈,幸苦岑先生了!”侯君集一脸笑容的点了点头,随后瞟向女儿。
海棠脸上挤出一个稍显尴尬的笑容:“象儿的功课也要岑先生多多费心了。”
从岑大人变为岑先生,是岑文本融入东宫的一大步,他感激的撇了侯君集一眼,自然知道刚刚侯君集一定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替自己说了不少好话。
皇后对自己有偏见,岑文本并没有太过介怀。
谁叫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就摆在哪里,皇后的不喜都摆在脸上,恰恰证明皇后心思单纯,不是那种深险诡谲之辈。这样的主子绝对比杨妃和太后那样的精明人物好打交道。
岑文本马上接过橄榄枝,恰到好处的露出一丝受宠若惊的振奋表情:“娘娘放心,殿下品性纯良,勤奋好学,尊敬师长,是一块不世出的璞玉,臣很喜欢殿下的性格,一定会尽心竭力的教导殿下。”
“对了,臣听说,吴王李恪最近可能离开长安,短时间不会回来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海棠的善意,立马就换回一个积极的回应。
若是和朝中那些老成持重的同僚们打交道,岑文本如此市侩直白,必然会让人小觑。可这一套放在眼前,却十分对武将出身的侯君集和心思浅薄的海棠胃口。
侯君集和海棠相视一顾,随即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即然岑文本这么说,那事情肯定是有着落了。李恪在这个时候离开长安,毫无疑问,就是出局了。
岑文本说的含糊,两人都以为李恪可能是去雪域高原就藩。那种环境艰苦、极端落后的地方,说是藩王,其实和一个地方官也差不多,去了哪里,从此再也没有觊觎皇权的机会了。
要是诸王的藩国在西域,臣子们还有些担心,可放在雪域高原这种鸟不拉粪的地方,没有一个人会忧虑。
岑文本透露出李恪的内情,除了让对方不在忧心这个敌人外,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不言不明。
他岑文本从此以后,和李恪再也没关系了,会一心为了东宫谋划。
连海棠都听懂了,放下了心中大石,看向岑文本,也了多了几份善意:“前段儿时间皇上赐下了几匹上好的蜀地云锦,听说岑夫人出身名门,贤惠淑婉,想来对这锦织衣绣之事也极为熟悉。”
“哪天得空了,让她来宫里,帮本宫瞧瞧,我们妇道人家,也好聊聊天儿”
岑文本也是心中一松,若是一直得不到皇后的认可,自己在这东宫就站不住脚,进而就会影响到在弘文殿中的位置。他知道,往日李世民在位时诸子相争的局面已经结束。
其他皇子的势力,必然会被打散瓦解,不复存在。
新朝所有人都会是陛下的人,哪怕继续分派相斗,在大面上也都必须获得陛下的认可。
自己被皇上亲自任命为太子傅,就天然的划到了李象的这一边儿。若想真正的在东宫立足,就要获得主人的认可。如今这位喜怒形于色的娘娘终于对自己放下了芥蒂。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再好好相处,必能获得皇后的真心信任。
对于皇后娘娘的主动示好,岑文本展现出一脸的慌恐,激动的说道:“拙荆蒲柳之姿,能入娘娘的法眼,实在是祖上修了几世的福德,多谢娘娘厚爱。”
“臣回去一定嘱咐她明日去宫里拜望娘娘,给娘娘请安.”
海棠满意的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端庄而和煦的笑容:“先生客气了,都不是外人。”
一时间,在双方都有意之下,几人的关系瞬间拉近,气氛也十分融洽和谐。
侯君集更是心中高兴,他知道岑文本之才,不在长孙无忌之下。可长孙无忌现在已经成长到了连皇上都忌惮的地步,自然是不能再收归东宫已用了。
岑文本现在摔的足够低,很轻易就能收服。以前他最是仇视此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不过侯君集是个坦荡的将军。他知道这种偏见,归根结底是因为岑文本的能力远在他之上,却又投入了敌对阵营中,帮着李恪那个小兔崽子来对付自己。
自己却拿对方没有丝毫办法,只能用恨这种无能狂怒来表态自己的情绪。
现在岑文本成了自己人,那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有此强援相助,外孙的地位就更牢靠了。
心中畅快之下,看到外孙一个人还在挥汗如雨,顿时心疼起来,把自己的衣袖一挽,说道:“老夫拿了一辈子的刀枪,最希望的就是铸剑为犁,马放南山。”
“想想,也很久没有下过田了,今日,老夫就和自己的外孙,一块儿忙活忙活农事。”
“爹爹,你身上还有伤呢?”
海棠见状急道:“再说了,皇上说过,不让象儿假手他人,你这样帮他,是不是不太好?”
“呃”
侯君集脸色一怔,踌躇起来:“老夫的伤倒无事,这耕耕地也费不了多大的力气。可这皇上的旨意”
“其实也不妨事儿。”
岑文本笑着出来解围:“皇上是怕殿下偷懒,让东宫的侍卫和下人替自己把事儿做了,那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皇上的意思是让太子殿下像普通农户一样去种田。”
“普通农户家里也鲜有只剩一人的,一般都有父母妻儿和兄弟姊妹帮衬着。再说,仅是那用犁犁地时,就需要一人在前拉牛,一人在后扶犁,一个人也做不了这事儿?”
“若只是太尉一人帮忙,我想应该无大碍的。”
侯君集老小孩儿似的,一听这话顿时喜笑颜开:“不错,不错,还是岑大人有见识,百姓家哪有一个人种地的,我这做外公的帮帮忙,也在情理之中。”
“说好了,你们都不许下来,只有我们祖孙俩就行了。”
说完,自顾自的往田里跑去,海棠和岑文本在一旁看得哭笑不得,都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承庆殿御书房,新任财政寺卿禇遂良一身暂新的紫色官袍,正精神奕奕的向李言汇报着工作。
新部门责任重大,褚遂良已辞去了门下省的差使,一心扑在财政寺上。
“皇上,财政寺的衙门属地已经选定,就在皇城内含光门大街东侧。从司农寺里划出了一大片院落,紧碍着右骁卫和右武卫军衙驻地,安全方面可保无虞。”
禇遂良一丝不苟的说道:“四个司属部门也已设立,当然,最主要是宝钞提举司和发行司,还有大唐资产管理署。东厂的架构太大,下辖各类经营产业偏布长安。”
“只是把原本在东宫的核心管理部门经历司迁到了财政寺,以便统筹,其它的,还是顺其自然。”
“嗯,这是对的!”
李言伸出手指晃了晃,说道:“以前太上皇一直把东厂视为一个皇家的财源,致使它无序膨胀,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可能并不到位。如今朕把他划为朝庭,并以此为基,发展成为大唐的产业。”
“以后规模还要扩张好几倍,你要好好整顿一下,把必要的监督落实到位,纳入管理,不要出现贪腐舞弊现象,以后朝庭每年也会督查,御史台也会监管。”
“是,皇上。”
禇遂良脑中一紧,连忙应道,并犹豫的问道:“臣另有一事,还请皇上示下。”
“嗯,你说!”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李言知道,只要自己这边钱粮准备到位,北方的突厥就会发动大规模的南侵,大唐也会迎来一次全面的冲击和动荡,帮助自己完成权力的集中和天下格局的重铸。
如今看到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世族也一步步落到了自己精心遍织的网中,李言心情也是很好。
禇遂良这才试探的问道:“陛下,东厂和锦衣卫密不可分,更是锦衣卫响银的保证,如今东厂纳入朝庭管辖,那锦衣卫是不是也另做处理,纳入十六卫.”
(本章完)
见女儿还是一幅固执的模样,侯君集耐下性子劝道:“李恪的事情你不用操心,皇上心中有数,他威胁不到皇上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皇上无声无息的就把他解决了。”
“你就记住,岑文本是友非敌,处好关系;对长孙大人,保持距离;皇上那里,多关心衣食起居,少涉及朝政;约束后宫,别起乱子;多去大明宫,陪伴皇太后。”
“只要你做好这几点儿,皇后的位置就稳如泰山,谁也撼动不了;皇后的位置不动摇了,这象儿的位置自然也就稳了。”
海棠知道,自己在大局上确实不行,爹爹却是为了自己好,虽然这些她心里也不是完全认同,却还是老老实实的应了下来:“女儿谨记爹爹的教诲就是了.”
“嗯!”侯君集这才满意了点了点头。
这边父女两人的谈话告一段落,那边和李象谈笑风声的岑文本也适时的停下来,走过来拱手道:“皇后娘娘,太尉,臣的差使已经办完,中书省那边还有事。”
“若是皇后娘娘这边没有其他吩咐的话,臣就告退了。”
“哈哈哈,幸苦岑先生了!”侯君集一脸笑容的点了点头,随后瞟向女儿。
海棠脸上挤出一个稍显尴尬的笑容:“象儿的功课也要岑先生多多费心了。”
从岑大人变为岑先生,是岑文本融入东宫的一大步,他感激的撇了侯君集一眼,自然知道刚刚侯君集一定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替自己说了不少好话。
皇后对自己有偏见,岑文本并没有太过介怀。
谁叫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就摆在哪里,皇后的不喜都摆在脸上,恰恰证明皇后心思单纯,不是那种深险诡谲之辈。这样的主子绝对比杨妃和太后那样的精明人物好打交道。
岑文本马上接过橄榄枝,恰到好处的露出一丝受宠若惊的振奋表情:“娘娘放心,殿下品性纯良,勤奋好学,尊敬师长,是一块不世出的璞玉,臣很喜欢殿下的性格,一定会尽心竭力的教导殿下。”
“对了,臣听说,吴王李恪最近可能离开长安,短时间不会回来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海棠的善意,立马就换回一个积极的回应。
若是和朝中那些老成持重的同僚们打交道,岑文本如此市侩直白,必然会让人小觑。可这一套放在眼前,却十分对武将出身的侯君集和心思浅薄的海棠胃口。
侯君集和海棠相视一顾,随即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即然岑文本这么说,那事情肯定是有着落了。李恪在这个时候离开长安,毫无疑问,就是出局了。
岑文本说的含糊,两人都以为李恪可能是去雪域高原就藩。那种环境艰苦、极端落后的地方,说是藩王,其实和一个地方官也差不多,去了哪里,从此再也没有觊觎皇权的机会了。
要是诸王的藩国在西域,臣子们还有些担心,可放在雪域高原这种鸟不拉粪的地方,没有一个人会忧虑。
岑文本透露出李恪的内情,除了让对方不在忧心这个敌人外,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不言不明。
他岑文本从此以后,和李恪再也没关系了,会一心为了东宫谋划。
连海棠都听懂了,放下了心中大石,看向岑文本,也了多了几份善意:“前段儿时间皇上赐下了几匹上好的蜀地云锦,听说岑夫人出身名门,贤惠淑婉,想来对这锦织衣绣之事也极为熟悉。”
“哪天得空了,让她来宫里,帮本宫瞧瞧,我们妇道人家,也好聊聊天儿”
岑文本也是心中一松,若是一直得不到皇后的认可,自己在这东宫就站不住脚,进而就会影响到在弘文殿中的位置。他知道,往日李世民在位时诸子相争的局面已经结束。
其他皇子的势力,必然会被打散瓦解,不复存在。
新朝所有人都会是陛下的人,哪怕继续分派相斗,在大面上也都必须获得陛下的认可。
自己被皇上亲自任命为太子傅,就天然的划到了李象的这一边儿。若想真正的在东宫立足,就要获得主人的认可。如今这位喜怒形于色的娘娘终于对自己放下了芥蒂。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再好好相处,必能获得皇后的真心信任。
对于皇后娘娘的主动示好,岑文本展现出一脸的慌恐,激动的说道:“拙荆蒲柳之姿,能入娘娘的法眼,实在是祖上修了几世的福德,多谢娘娘厚爱。”
“臣回去一定嘱咐她明日去宫里拜望娘娘,给娘娘请安.”
海棠满意的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端庄而和煦的笑容:“先生客气了,都不是外人。”
一时间,在双方都有意之下,几人的关系瞬间拉近,气氛也十分融洽和谐。
侯君集更是心中高兴,他知道岑文本之才,不在长孙无忌之下。可长孙无忌现在已经成长到了连皇上都忌惮的地步,自然是不能再收归东宫已用了。
岑文本现在摔的足够低,很轻易就能收服。以前他最是仇视此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不过侯君集是个坦荡的将军。他知道这种偏见,归根结底是因为岑文本的能力远在他之上,却又投入了敌对阵营中,帮着李恪那个小兔崽子来对付自己。
自己却拿对方没有丝毫办法,只能用恨这种无能狂怒来表态自己的情绪。
现在岑文本成了自己人,那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有此强援相助,外孙的地位就更牢靠了。
心中畅快之下,看到外孙一个人还在挥汗如雨,顿时心疼起来,把自己的衣袖一挽,说道:“老夫拿了一辈子的刀枪,最希望的就是铸剑为犁,马放南山。”
“想想,也很久没有下过田了,今日,老夫就和自己的外孙,一块儿忙活忙活农事。”
“爹爹,你身上还有伤呢?”
海棠见状急道:“再说了,皇上说过,不让象儿假手他人,你这样帮他,是不是不太好?”
“呃”
侯君集脸色一怔,踌躇起来:“老夫的伤倒无事,这耕耕地也费不了多大的力气。可这皇上的旨意”
“其实也不妨事儿。”
岑文本笑着出来解围:“皇上是怕殿下偷懒,让东宫的侍卫和下人替自己把事儿做了,那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皇上的意思是让太子殿下像普通农户一样去种田。”
“普通农户家里也鲜有只剩一人的,一般都有父母妻儿和兄弟姊妹帮衬着。再说,仅是那用犁犁地时,就需要一人在前拉牛,一人在后扶犁,一个人也做不了这事儿?”
“若只是太尉一人帮忙,我想应该无大碍的。”
侯君集老小孩儿似的,一听这话顿时喜笑颜开:“不错,不错,还是岑大人有见识,百姓家哪有一个人种地的,我这做外公的帮帮忙,也在情理之中。”
“说好了,你们都不许下来,只有我们祖孙俩就行了。”
说完,自顾自的往田里跑去,海棠和岑文本在一旁看得哭笑不得,都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承庆殿御书房,新任财政寺卿禇遂良一身暂新的紫色官袍,正精神奕奕的向李言汇报着工作。
新部门责任重大,褚遂良已辞去了门下省的差使,一心扑在财政寺上。
“皇上,财政寺的衙门属地已经选定,就在皇城内含光门大街东侧。从司农寺里划出了一大片院落,紧碍着右骁卫和右武卫军衙驻地,安全方面可保无虞。”
禇遂良一丝不苟的说道:“四个司属部门也已设立,当然,最主要是宝钞提举司和发行司,还有大唐资产管理署。东厂的架构太大,下辖各类经营产业偏布长安。”
“只是把原本在东宫的核心管理部门经历司迁到了财政寺,以便统筹,其它的,还是顺其自然。”
“嗯,这是对的!”
李言伸出手指晃了晃,说道:“以前太上皇一直把东厂视为一个皇家的财源,致使它无序膨胀,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可能并不到位。如今朕把他划为朝庭,并以此为基,发展成为大唐的产业。”
“以后规模还要扩张好几倍,你要好好整顿一下,把必要的监督落实到位,纳入管理,不要出现贪腐舞弊现象,以后朝庭每年也会督查,御史台也会监管。”
“是,皇上。”
禇遂良脑中一紧,连忙应道,并犹豫的问道:“臣另有一事,还请皇上示下。”
“嗯,你说!”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李言知道,只要自己这边钱粮准备到位,北方的突厥就会发动大规模的南侵,大唐也会迎来一次全面的冲击和动荡,帮助自己完成权力的集中和天下格局的重铸。
如今看到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世族也一步步落到了自己精心遍织的网中,李言心情也是很好。
禇遂良这才试探的问道:“陛下,东厂和锦衣卫密不可分,更是锦衣卫响银的保证,如今东厂纳入朝庭管辖,那锦衣卫是不是也另做处理,纳入十六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