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新明 第三章 经筵(中)
热门推荐:
暴富很难?小奶团能通古今!
把我当质子?我叛国你哭什么
凤掌九州
天命剑修
女配又茶又媚,一路撩拨上位
冷面军少求上门,媳妇太猛一胎三宝
张小曼洛尘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寒门:开局打猎喂饱小娇妻
经筵散罢,却余音袅袅。众臣见了皇帝天资聪颖,所思所问近乎大道,个个抚额称庆,曰帝统得人。
有那心思重的,不免细细琢磨皇帝片言只语所流露出的观点,暗暗寻思得个便宜机会投其所好。
内阁首辅张居正回到内阁签押房,寻思半天不得要领。要说皇帝是受人指点,看着却不像,因为皇帝后来插话应无人指点,而浅浅几句,却思维缜密,看来这书是读明白了。
这大内之中,皇帝一言一行俱在自己这个帝师和大伴冯保眼皮底下,何时皇帝圣学精进若是?作为一个士大夫,皇帝懂事早是好事,张居正只有感到高兴的份儿;而作为要展布大计的权臣,皇帝懂事早却是压力了。如果皇帝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施政不免平添了一份可能的阻力。
张居正纠结了一会儿,又想起了近期的‘王大臣案’,一阵头疼。于是叫了亲近人来,嘱托了,交代其约冯保夜里到相府密谈。
这边朱翊钧却仍处于参加了重大政治活动的兴奋之中。不过他多年公务员的历练,城府较深,未喜形于色罢了。回到后宫,侍奉李太后一如往常。早有耳报神通报了皇帝在经筵上的表现,李太后闻之大喜,重赏皇帝身边的随侍宫人,又对皇帝勉励有加。
见她容颜甚喜,朱翊钧趁机道:“太后,皇儿近期读书有所精进,俱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却无人商量其中的道理,张先生、申先生、吕先生等教的甚严,公务又多,皇儿不敢以课业多烦先生。——”
见李太后颜色没什么变化,大着胆子问道:“可否在勋贵、重臣之家择一些比皇儿年龄稍长些的品学兼有的少年,为朕伴读?砥砺之间,皇儿也可有所进益。”
李太后听了变色道:“皇帝要学习,哀家本不该拦着,但你如今贵为皇帝,饱学者有翰林,善治政者有张先生,宫内还有个冯保,这些人不够你交流、学习的?弄些少年,与你同学,皇帝将来如何用他们?岂不闻‘近之不逊’的道理?所请不许!”
朱翊钧听了李太后的一番话,除了有些许失望外,对万历时期的“政治铁三角”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时帝国的最高权力并未掌握在皇帝手中,而是通过太后、冯保、张居正这互相信任的铁三角总摄大政。其中,李太后为最高权力的授予者,在三角中居于顶端,但因其并无主政能力,就对张居正和冯保进行了充分的授权。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处理外朝政事,冯保作为司礼监掌印,处理内廷诸事,同时以皇帝秘书的身份为张居正的政事处置背书。
这历史上有名的三角关系牢不可破,从刚才李太后单点出这两个人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她对他们的信任——直到张居正去世,皇帝秉政后这铁三角才分崩离析,而分崩离析的后果除了李太后深居后宫,不再干涉国政外,其余两个却都没了下场,张居正险些被鞭尸,而冯保被驱逐出宫,凄惨死去——直接导致了张居正改革的彻底失败。
朱翊钧在后世常研究明代历史,并深深的为张居正惋惜。他认为张居正乃千年难得的贤臣,此人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明朝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却因杯葛皇权,导致了改革失败。
后世有史家称“明实亡于万历”,其实是说万历在张居正死后反攻倒算,泼水连孩子一起倒了,将张居正的改革成果尽数废除,致使明政府彻底的虚弱无力,竟然被满人轻易夺占了江山。
而此时此刻的朱翊钧,正是站在权力铁三角外面的第四者,如按正常历史,他不免要和这铁三角进行权力斗争——其实不算斗争,只是隐忍等待其自然破碎罢了,在此期间积攒了满腹的怨毒——换做自己,避免人亡政息的悲剧或者可以,但人生苦短,明明自己已经有了成年人的灵魂,还要等十年到张居正病逝?!
见李太后并未同意伴读事,朱翊钧故作怏怏不乐。李太后心中有些腻歪,却耐心宽慰道:“皇帝勿恼,皇帝伴读事不可行,待得空了,我们娘儿两个去西苑游玩。”朱翊钧怕她多心,又装出欢喜模样。
母子二人说过话儿,宫妇彭氏等人带着皇弟潞王朱翊镠、皇妹寿阳公主朱尧娥、永宁公主朱尧瑛、瑞安公主朱尧媛到了。朱翊镠乃李太后亲生之第二子,今方五岁,二岁时就封了潞王。
这几个孩子和朱翊钧均为一母所出,朱尧媛算是遗腹女,尚在襁褓之中,由乳母抱着。
因一辈子只能做个富贵王爷,李太后并不严厉要求潞王,反倒多有宠溺。潞王上面有长兄、两位姐姐,还未到读书的年龄,虽有教礼仪的宫妇教导,但无人认真管束与他,因此天性未失,活泼好动,和其兄判若两人。
待行过了礼,就猴在李太后身上耍宝,李太后也笑容满脸,以手抚摸其背,问他早膳和午膳进的如何。朱翊镠回答两句,突然问道:“母后,妹妹还在喝奶,我和姐姐们如何没有奶吃?”
李太后一愣,随即展颜笑道:“你已经长大了,如何吃得人奶?要喝奶,以后让尚膳监进些牛乳,热了你吃。”
潞王听了不依,吵闹着要和妹妹一样吃人奶,朱翊钧在一旁听了暗笑,心道这潞王不愧为天下第一“嫌王”,小小年纪就花样百出。
乃笑道:“弟弟勿恼,这人奶只适合幼儿服用,稍微长大些,吃人奶却让你不长个子,也不长力气,你可要长高长壮?要长力气吗?”
凡儿童没有不想着快些长大的,听说吃人奶不长个子,朱翊镠反问朱翊钧吃什么长个子长力气,朱翊钧沉吟了一下,说道:“母后适才说牛乳,牛乃牲畜中气力最大的,吃牛乳长力气,还能强壮身体——以后我和弟弟一起喝,可好?”随即望向李太后,问道:“母后,你看可行否?”
一碗牛乳的事儿,李太后没有不听得道理,随即吩咐下去,日后每日给皇帝和潞王进一斤牛乳。两个公主听了也要,李太后也都应了。
朱翊钧不知道明代人是否把牛奶当做常规饭食,见公主们也要,才知宫中确实没有。说话间,他细细打量了永宁公主,见其身量未开,但眉眼间确是个美人胚子,不由得暗恨冯保:他自后世来,知道到万历十年,永宁尚主的时候,因冯保收受贿赂,竟将永宁许配给一个身体孱弱的痨病鬼。驸马婚礼上就吐血昏迷,永宁成婚两月守了寡,没几年郁郁而终,死的时候竟然未经人事,可以说悲剧至极。——冯保之跋扈可见一斑。
既然已经知道了此事,朱翊钧自然会让这悲剧不再发生。由此他暗思铁三角三人组——李太后因有孝道在,不能忤逆其意,且李太后深宫妇人,诚信礼佛,并无武则天那样的野心,放权张居正不过是因为她最省心罢了;张居正大改革家,正要得力大用,但要限制他的跋扈——唯有冯保一环最弱,所依仗者不过是李太后宠信,自己把他敲掉,对国政影响微乎其微。而冯保一去,张居正只能依靠“早慧”的自己展布改革大计,庶几可将后世的治国理念慢慢熏陶给张居正,让这老大帝国尽起沉珂,焕发生机。
细细思索了一会儿,越来越觉得计划可行。朱翊钧收拾了心情,在太后寝殿又消磨了一会儿时间,就告退回寝宫去。李太后道:“皇帝今日经筵乏了,早些入寝。”看模样想说句什么,想想却又没说,只是吩咐了皇帝身边一个姓殷的老太监叫殷祥的,以及服侍皇帝的宫妇徐氏、小内监张诚等要按时服侍皇帝入寝的话。因怕张诚年纪小,不稳重,又格外严厉的说了殷太监几句,这才让他回去了。
殷太监、宫妇徐氏、内监张诚等服侍着朱翊钧步行回宫,尚未到时,就见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秉笔太监张宏、张鲸在殿门外候着。见皇上驾到,忙大礼参拜。朱翊钧调整心绪,笑道:“大伴来了?”
冯保胖胖的圆脸上永远挂着可亲的笑意,口中一堆颂圣的话儿喷薄而出,将皇帝在经筵上的表现夸得没边了。朱翊钧听了几句,不置可否,率先进殿。冯保见状,脸上浮现出迷茫之情,轻轻掸了下蟒袍,也和张宏、张鲸进殿。
及进殿中,见桌上放着一堆司礼监批红的奏折,朱翊钧一愣。说道:“这些不都是你等批过红的?拿来作甚?”冯保笑道:“回皇上话,臣等见皇上在经筵上出口成章,圣学日渐日新,有心让皇上先熟悉下政务,因此秉明太后,自今日起,在乾清宫批红——也是让皇上早日熟悉国事的想头。”
朱翊钧心中一动,笑道:“朕方才自太后宫中来,太后并无此语。”
冯保也是一愣,他今日见皇帝在经筵上出口成章,片言只语中流露出较为成熟的思想,内心高兴之余又有害怕大权旁落的惶恐。去年他刚联合张居正把前首辅高拱放倒,以顾命身份掌印司礼监,半年时间不到,已经迷醉在巅峰权力之中。
今日见到皇帝聪慧如斯,不免和张居正一样陷入了一种纠结。他虽然自小在内书房接受了完整教育,却没有张居正的城府,也没有士大夫的操守,所关注的仅仅是自身的权力罢了。
在散朝后寻思半天,冯保想出了一个“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的主意,就是让小皇帝先看看这政务是怎么办的——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当皇帝知道了批阅奏折是如此辛苦的一件事情之后,未必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到最后批红权还是要回到他手里。一旦成例,皇帝成年后也有可能充分放权与他,如此方可高枕无忧。因此,他兴头头的禀明太后,要在乾清宫批红,太后虽觉有些早,但母爱还是有些盲目,内心中不免有些期盼,就允了。
冯保却不知这“批红心理阴影计划”正中朱翊钧下怀,也未想到太后没有嘱咐皇帝。朱翊钧见他愣住,就对身边小内监张诚说道:“你去太后处问问,太后今日可有如此安排?问明白了回话。”张诚应了一声去了。
朱翊钧为何如此做?朱翊钧刚才在太后寝宫看出太后欲言又止,当时不明白,现在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后此举的意图——和冯保一样,都是试探自己。而自己用张诚表明,自己并不敢独断专行,会事事禀明太后方才施为,就如同刚才在太后寝宫中要牛奶的事儿一般——事虽小,自己也无意专行。(ps:以后尽量少言语分析,有凑字嫌疑,请读者自行解析人物心理活动)
有那心思重的,不免细细琢磨皇帝片言只语所流露出的观点,暗暗寻思得个便宜机会投其所好。
内阁首辅张居正回到内阁签押房,寻思半天不得要领。要说皇帝是受人指点,看着却不像,因为皇帝后来插话应无人指点,而浅浅几句,却思维缜密,看来这书是读明白了。
这大内之中,皇帝一言一行俱在自己这个帝师和大伴冯保眼皮底下,何时皇帝圣学精进若是?作为一个士大夫,皇帝懂事早是好事,张居正只有感到高兴的份儿;而作为要展布大计的权臣,皇帝懂事早却是压力了。如果皇帝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施政不免平添了一份可能的阻力。
张居正纠结了一会儿,又想起了近期的‘王大臣案’,一阵头疼。于是叫了亲近人来,嘱托了,交代其约冯保夜里到相府密谈。
这边朱翊钧却仍处于参加了重大政治活动的兴奋之中。不过他多年公务员的历练,城府较深,未喜形于色罢了。回到后宫,侍奉李太后一如往常。早有耳报神通报了皇帝在经筵上的表现,李太后闻之大喜,重赏皇帝身边的随侍宫人,又对皇帝勉励有加。
见她容颜甚喜,朱翊钧趁机道:“太后,皇儿近期读书有所精进,俱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却无人商量其中的道理,张先生、申先生、吕先生等教的甚严,公务又多,皇儿不敢以课业多烦先生。——”
见李太后颜色没什么变化,大着胆子问道:“可否在勋贵、重臣之家择一些比皇儿年龄稍长些的品学兼有的少年,为朕伴读?砥砺之间,皇儿也可有所进益。”
李太后听了变色道:“皇帝要学习,哀家本不该拦着,但你如今贵为皇帝,饱学者有翰林,善治政者有张先生,宫内还有个冯保,这些人不够你交流、学习的?弄些少年,与你同学,皇帝将来如何用他们?岂不闻‘近之不逊’的道理?所请不许!”
朱翊钧听了李太后的一番话,除了有些许失望外,对万历时期的“政治铁三角”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时帝国的最高权力并未掌握在皇帝手中,而是通过太后、冯保、张居正这互相信任的铁三角总摄大政。其中,李太后为最高权力的授予者,在三角中居于顶端,但因其并无主政能力,就对张居正和冯保进行了充分的授权。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处理外朝政事,冯保作为司礼监掌印,处理内廷诸事,同时以皇帝秘书的身份为张居正的政事处置背书。
这历史上有名的三角关系牢不可破,从刚才李太后单点出这两个人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她对他们的信任——直到张居正去世,皇帝秉政后这铁三角才分崩离析,而分崩离析的后果除了李太后深居后宫,不再干涉国政外,其余两个却都没了下场,张居正险些被鞭尸,而冯保被驱逐出宫,凄惨死去——直接导致了张居正改革的彻底失败。
朱翊钧在后世常研究明代历史,并深深的为张居正惋惜。他认为张居正乃千年难得的贤臣,此人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明朝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却因杯葛皇权,导致了改革失败。
后世有史家称“明实亡于万历”,其实是说万历在张居正死后反攻倒算,泼水连孩子一起倒了,将张居正的改革成果尽数废除,致使明政府彻底的虚弱无力,竟然被满人轻易夺占了江山。
而此时此刻的朱翊钧,正是站在权力铁三角外面的第四者,如按正常历史,他不免要和这铁三角进行权力斗争——其实不算斗争,只是隐忍等待其自然破碎罢了,在此期间积攒了满腹的怨毒——换做自己,避免人亡政息的悲剧或者可以,但人生苦短,明明自己已经有了成年人的灵魂,还要等十年到张居正病逝?!
见李太后并未同意伴读事,朱翊钧故作怏怏不乐。李太后心中有些腻歪,却耐心宽慰道:“皇帝勿恼,皇帝伴读事不可行,待得空了,我们娘儿两个去西苑游玩。”朱翊钧怕她多心,又装出欢喜模样。
母子二人说过话儿,宫妇彭氏等人带着皇弟潞王朱翊镠、皇妹寿阳公主朱尧娥、永宁公主朱尧瑛、瑞安公主朱尧媛到了。朱翊镠乃李太后亲生之第二子,今方五岁,二岁时就封了潞王。
这几个孩子和朱翊钧均为一母所出,朱尧媛算是遗腹女,尚在襁褓之中,由乳母抱着。
因一辈子只能做个富贵王爷,李太后并不严厉要求潞王,反倒多有宠溺。潞王上面有长兄、两位姐姐,还未到读书的年龄,虽有教礼仪的宫妇教导,但无人认真管束与他,因此天性未失,活泼好动,和其兄判若两人。
待行过了礼,就猴在李太后身上耍宝,李太后也笑容满脸,以手抚摸其背,问他早膳和午膳进的如何。朱翊镠回答两句,突然问道:“母后,妹妹还在喝奶,我和姐姐们如何没有奶吃?”
李太后一愣,随即展颜笑道:“你已经长大了,如何吃得人奶?要喝奶,以后让尚膳监进些牛乳,热了你吃。”
潞王听了不依,吵闹着要和妹妹一样吃人奶,朱翊钧在一旁听了暗笑,心道这潞王不愧为天下第一“嫌王”,小小年纪就花样百出。
乃笑道:“弟弟勿恼,这人奶只适合幼儿服用,稍微长大些,吃人奶却让你不长个子,也不长力气,你可要长高长壮?要长力气吗?”
凡儿童没有不想着快些长大的,听说吃人奶不长个子,朱翊镠反问朱翊钧吃什么长个子长力气,朱翊钧沉吟了一下,说道:“母后适才说牛乳,牛乃牲畜中气力最大的,吃牛乳长力气,还能强壮身体——以后我和弟弟一起喝,可好?”随即望向李太后,问道:“母后,你看可行否?”
一碗牛乳的事儿,李太后没有不听得道理,随即吩咐下去,日后每日给皇帝和潞王进一斤牛乳。两个公主听了也要,李太后也都应了。
朱翊钧不知道明代人是否把牛奶当做常规饭食,见公主们也要,才知宫中确实没有。说话间,他细细打量了永宁公主,见其身量未开,但眉眼间确是个美人胚子,不由得暗恨冯保:他自后世来,知道到万历十年,永宁尚主的时候,因冯保收受贿赂,竟将永宁许配给一个身体孱弱的痨病鬼。驸马婚礼上就吐血昏迷,永宁成婚两月守了寡,没几年郁郁而终,死的时候竟然未经人事,可以说悲剧至极。——冯保之跋扈可见一斑。
既然已经知道了此事,朱翊钧自然会让这悲剧不再发生。由此他暗思铁三角三人组——李太后因有孝道在,不能忤逆其意,且李太后深宫妇人,诚信礼佛,并无武则天那样的野心,放权张居正不过是因为她最省心罢了;张居正大改革家,正要得力大用,但要限制他的跋扈——唯有冯保一环最弱,所依仗者不过是李太后宠信,自己把他敲掉,对国政影响微乎其微。而冯保一去,张居正只能依靠“早慧”的自己展布改革大计,庶几可将后世的治国理念慢慢熏陶给张居正,让这老大帝国尽起沉珂,焕发生机。
细细思索了一会儿,越来越觉得计划可行。朱翊钧收拾了心情,在太后寝殿又消磨了一会儿时间,就告退回寝宫去。李太后道:“皇帝今日经筵乏了,早些入寝。”看模样想说句什么,想想却又没说,只是吩咐了皇帝身边一个姓殷的老太监叫殷祥的,以及服侍皇帝的宫妇徐氏、小内监张诚等要按时服侍皇帝入寝的话。因怕张诚年纪小,不稳重,又格外严厉的说了殷太监几句,这才让他回去了。
殷太监、宫妇徐氏、内监张诚等服侍着朱翊钧步行回宫,尚未到时,就见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秉笔太监张宏、张鲸在殿门外候着。见皇上驾到,忙大礼参拜。朱翊钧调整心绪,笑道:“大伴来了?”
冯保胖胖的圆脸上永远挂着可亲的笑意,口中一堆颂圣的话儿喷薄而出,将皇帝在经筵上的表现夸得没边了。朱翊钧听了几句,不置可否,率先进殿。冯保见状,脸上浮现出迷茫之情,轻轻掸了下蟒袍,也和张宏、张鲸进殿。
及进殿中,见桌上放着一堆司礼监批红的奏折,朱翊钧一愣。说道:“这些不都是你等批过红的?拿来作甚?”冯保笑道:“回皇上话,臣等见皇上在经筵上出口成章,圣学日渐日新,有心让皇上先熟悉下政务,因此秉明太后,自今日起,在乾清宫批红——也是让皇上早日熟悉国事的想头。”
朱翊钧心中一动,笑道:“朕方才自太后宫中来,太后并无此语。”
冯保也是一愣,他今日见皇帝在经筵上出口成章,片言只语中流露出较为成熟的思想,内心高兴之余又有害怕大权旁落的惶恐。去年他刚联合张居正把前首辅高拱放倒,以顾命身份掌印司礼监,半年时间不到,已经迷醉在巅峰权力之中。
今日见到皇帝聪慧如斯,不免和张居正一样陷入了一种纠结。他虽然自小在内书房接受了完整教育,却没有张居正的城府,也没有士大夫的操守,所关注的仅仅是自身的权力罢了。
在散朝后寻思半天,冯保想出了一个“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的主意,就是让小皇帝先看看这政务是怎么办的——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当皇帝知道了批阅奏折是如此辛苦的一件事情之后,未必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到最后批红权还是要回到他手里。一旦成例,皇帝成年后也有可能充分放权与他,如此方可高枕无忧。因此,他兴头头的禀明太后,要在乾清宫批红,太后虽觉有些早,但母爱还是有些盲目,内心中不免有些期盼,就允了。
冯保却不知这“批红心理阴影计划”正中朱翊钧下怀,也未想到太后没有嘱咐皇帝。朱翊钧见他愣住,就对身边小内监张诚说道:“你去太后处问问,太后今日可有如此安排?问明白了回话。”张诚应了一声去了。
朱翊钧为何如此做?朱翊钧刚才在太后寝宫看出太后欲言又止,当时不明白,现在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后此举的意图——和冯保一样,都是试探自己。而自己用张诚表明,自己并不敢独断专行,会事事禀明太后方才施为,就如同刚才在太后寝宫中要牛奶的事儿一般——事虽小,自己也无意专行。(ps:以后尽量少言语分析,有凑字嫌疑,请读者自行解析人物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