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圣教昭昭,大明窃国

大明嫡子 第四百九十一章 圣教昭昭,大明窃国

    凤阳城被封锁了整整一个昼夜。

    夜色下,凤阳城内无人安眠,城外亦是暗流涌动。

    当硝烟在凤阳城中升起,将一片片的月华和星光遮蔽住的时候。

    凤阳城外,藏在黑暗之中的不肯入眠的人,却动了起来。

    《水经注》:濠水出阴陵县阳亭北,东北流经小城,而北流注于淮。

    濠水并非大江大河,但在整个中原的文化体系里面,却广为人知。

    不是因为其水势汹涌,亦非两岸有绝美之景,引得无数词藻堆砌传唱。

    只因为,数千年前的两位先贤,在这条不长不宽不美的濠水之上,发生了一场传承久远的辩论,方才有了千年的名气。

    那一年庄子和惠子相约游玩,于濠水之上。

    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化身杠精,惠子急了。

    惠子怼:“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开始终结惠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至于惠子最后有没有因为庄子的杠精本质,而暴起伤人,后世人并不知晓。

    而能梦蝶的庄子,会在濠水之上说出知鱼之乐的话,也属实再正常不过。

    只是千年前的一场友人见的抬杠,却让濠水留下了一段千古的佳话。

    然而今夜。

    濠水再无佳话,只有阴谋。

    秋日里的夜色如同锋芒一样,寒冷之中带着萧杀。

    濠水两岸,地势平坦,少有遮挡。

    然而夜晚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依旧是充满了危险的。

    村舍之中的家家灯火早已熄灭。

    游走在村子里的家犬也已归窝,等待着日头的再一次升起。

    秋风在濠水两岸拂过,将已经枯黄的野草腰身压得更低了一些,水汽开始从泥土下翻滚上来。

    几片衣袍从草丛间游走,不久便已经沾湿。

    濠水东岸,与凤阳城隔水相望的野外。

    一片低洼地上,一道道人影压着身子,从周围的夜色中滑入聚在了一起。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一道道低沉且虔诚的声音,在夜色下的低洼地里回荡着、传唱着。

    人聚集的越来越多。

    只是每一个到来的人,都自动的站在了应该在的位置上,到场之后出了教中的口语之外,便再无言语。

    人群将中间的位置留了出来,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最后的正主到来。

    没有人急切,也没有人暴露出不耐烦。

    即便已经是深夜,却没有人露出困倦的神色。

    嗒嗒嗒。

    在很长的寂静之后,一阵低沉的脚步声从黑夜里传来。

    低洼地里的人们顿时双眼一亮,纷纷昂首挺胸,目光循着脚步声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未用多久。

    便见数名身上带刀的男子,簇拥护卫着两名身着锦服的男子到了人们面前。

    两名锦服男子未曾并肩同行。

    走在前面的是年轻些,估摸只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人。

    青年人脸上已经留了一抹短短的胡须,眉目之间有些清秀阴俊,细长的手掌上,指甲被修剪的十分整齐。

    当他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眼神里流露着一抹幽光,看清了聚集在此处的人数之后,眼底闪过一丝讥讽和轻蔑。

    而在青年人身后半步,另一名锦服男子,则已有四十出头的年纪。

    虽然身着锦服,却掩不住健硕的身故。

    粗壮却没有一丝肥肉的脖颈,泛着黄铜肤色。

    同样粗壮的双臂下,是一双厚实且布满粗茧的手掌。捏合松开之间,好似能一拳了结人命。

    中年锦服男人的双眼炯炯有神,站在青年人的身后,眼神已经锋利的扫过低洼地里聚集齐了的人。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我等拜见小明王,拜见护教太保。”

    青年人轻轻点头,有些不情愿的嗯了声,挥挥手。

    中年男人则是面露笑容,看了一眼众人,轻声道:“劳诸位久候,小明王来途几番担忧诸位安危,惦念诸位。都快快免礼。”

    说着话,中年男人便在青年人身边,侧目看了一眼,伸手朝向人群中被留出的中心位置。

    青年人转头,朝着中年男人点了点头,方才轻踏脚步,走入人群中。而中年男人,则是全程跟随在其身后。

    周围的人群自动的分开,虽然这里大多数人都只是农户或是匠人出身,又或是商贾、仆役之类的贱籍。但每个人在看到青年人的时候,都默默的低下了头,仪态恭敬的无可挑剔。

    没人敢在青年人和中年男人面前造次。

    今夜能到这里的人,都是知晓这两人身份的。

    不论是青年人还是这中年男人,都是有着深厚背景和出身的。

    且先说这中年男人,其父乃是前元时天下无数起义军之一的领袖刘福通。

    前元至正十五年,刘福通等人在亳州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称帝,改元龙凤,国号宋。

    刘福通历任平章、丞相,官至太保,诸事皆由刘福通决断。

    而此时这中年男人,便是刘福通之子刘宗圣,如今的白莲教护教太保。

    而一直走在刘宗圣前面的青年人,身份更是深厚。

    便是当初被刘宗圣之父刘福通拥立称帝的韩林儿之孙韩明王。

    韩明王亦是如今的白莲教首领,教中小明王。

    因为两人祖上的渊源和出身,可以说如今中原各地的白莲教、明教中人,皆以其二人为首。

    在经历了前元的动乱和大明开国之后,白莲教内部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等级和阶级的控制,比之大明开国前更加的明显和森严。

    韩明王和刘宗圣两人离开护卫,一路走进人群中。

    人群露出热切的目光。

    当韩明王的名字,在教中传荡时,所有人都清晰的明白,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含义。

    白莲教中的很多人,少有机会能见到刘宗圣,更不要说是韩明王本人了。

    到了场中。

    韩明王目光先是环顾四周,最后落定,看了眼身边的刘宗圣。

    他轻声开口,语气平静的带着几分清冷,却吐字清晰。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便是韩明王的身份,也要在所有公开的场合,先声开口此句。

    在场一众白莲教众当即低声重复。

    韩明王吐了一口气,调整好情绪和心态,继续道:“圣教昭昭,天命在我。圣教今日盛况,皆为教众拥戴,圣教功成之日,便是诸位封侯拜相之日!”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

    当初秦法明确写明,征发徭役遭遇暴雨阻行,可免罪延期。

    但陈胜吴广等人起义,以秦法严苛为由鼓动百姓,还要喊出那句贯穿数千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传世之言。

    所为的,就是激发人们心中的欲望和期待。

    今日之韩明王亦如当初的陈胜吴广,更似古往今来所有的造反起义者一般,功成之前都要对人们许以重诺。

    周围的人群明显更加的热切起来。

    刘宗圣目光欣慰的注视着韩明王的侧影。

    白莲教需要有一个人将其拧成一根绳,这个人非韩明王无可替代。

    当初自己的父亲能执掌龙凤朝,自己如今亦是如此。

    韩明王的声音,依旧在黑夜里回荡,只是变得悲愤了一些。

    “龙凤元年,皇考称帝于亳州,百废俱兴,正是再造山河之时。却不想天时未至,社稷被昔日部下反叛所夺。

    更恨!

    龙凤十二年,皇考与太保先父为朱家所害。名为派遣部将接应护卫,实则却暗中授意,命那廖永忠戕害皇考与先太保。

    朱元章本为我教教众,借我教之势,自那僧侣起家,坐享富贵。却不想其忘恩负义,蛇鼠两端。

    朱明窃夺天下,洪武元年,便下诏禁绝我等,背信弃义。二十八载,圣教无数人,被这朱明所害。

    今时,朱明要做那动荡天下的新政,更是要断天下人的活路。我本欲云游四海,襄助教众,有那吃饱穿暖的日子。

    却不想朱明不留我等活路,我实属无奈,只能做父辈之事,聚天下有志之士,行杀伐之事,诛窃国之辈,复圣教昭昭,建光明天下!”

    韩明王的声音很平静,但却极具蛊惑性。

    人群的怒火被勾动,被点燃。

    刘宗圣在一旁复盘着韩明王方才所言,是否与二人来此之前所议有错落之处。

    事实上。

    前元指正十五年,刘福通拥护韩林儿在亳州称帝。

    同一年,元军便在太康大败刘福通,进逼包围亳州。刘福通走投无路,挟持韩林儿逃往安丰,其后再聚兵马夺取地盘。

    至龙凤四年五月,刘福通继续挟持韩林儿迁都开封,八月又迁回安丰。

    等到了龙凤就连,安丰被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章求救。那时候,朱元章已经起势,亲率大军,出手将刘福通、韩林儿解救至除州,建造宫殿给韩林儿居住,身边官属一一被更换撤下。

    等到了龙凤十二年,朱元章派遣部将廖永忠去除州,要将韩林儿、刘福通等人迎入应天城。

    船至瓜步州,不了船只翻江沉底。

    韩林儿、刘福通等人不幸遇难身亡。

    而韩、刘而二人的子嗣,却因为种种缘由,又幸存了下来,藏匿于世人之中。

    那时候,地方上便有传言,当时船只翻江,乃是朱元章事先授意廖永忠而为,为的便是要自己称帝登基。

    只是事情的真相,没人知道。

    廖永忠也在洪武三年,朝廷大封有功之臣时,被朝廷册封为德庆侯,年禄一千五百石,授予世袭罔替铁券。

    洪武八年,廖永忠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物,被坐罪赐死。

    事件的知情者,如今只剩下洪武皇帝一人。

    人们再也不会知道,当时那条船,究竟是真翻还江还是人为。

    刘宗圣见人群被韩明王激起心中怒火。

    他接过话:“我等此次前来中都,便是为了炆废人而来。却不想,今日方至便闻听凤阳封城,官军在城中大索本教教众,肆意戕害教众,可谓是手段狠辣。

    今夜召集诸位于此,便是共议起义一事。我等已各方联络,只等此番朱明那所谓太孙小儿北巡,便借机起事。

    而再次之前,还望诸位于中都襄助,毁朱明祖业。待凤阳封城结束,小明王自会入城,寻那炆废人相见。

    若本教能挟被朱明所弃的炆废人,更可借其名召集天下。”

    “太保只管发话,我等必尊小明王之令,助兴圣教,光复故国!”

    相聚于此的中都地界的白莲教众,纷纷开口呼应。

    刘宗圣欣慰点头:“明日,我等先观凤阳情形,再行定夺。待朱明小儿离城之后,便是我等行事之时!”

    “谨遵令!”

    韩明王挺起胸膛:“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真空家乡!”

    “无生老母!”

    ……

    当第二日破晓未至,城门在双眼发黑,满脸杀气的留守司官兵们的推动下被打开。

    知府衙门也派了人在各处宣告,中都凤阳城的封城已经结束。

    然而,昨晚凤阳城中那彻夜不歇的厮杀声,此刻仍然回荡在城中百姓的脑海里。

    不少人家的院子外面,还残留着官府未曾来得及冲刷干净的血渍。

    以中都皇城为核心,整座凤阳城保持着另类的寂静,除了官府衙门的人还在城中巡逻外,难见百姓出门。

    东城门下,分属于凤阳各司衙门的几队人,严阵以待的守在城门内外。

    一辆辆盖着厚布的大车,在车夫的驾驭下咯吱咯吱的摇摆着驶向城外。

    马车虽然被装的很严实。

    但车板边缘,仍然可见有一缕缕的血液流淌出来,并且不断地顺着马车尾部低落在地上,不长的时间,街道上已经是留下了两道清晰且渗人的血痕。

    一夜的追杀,凤阳城里潜藏的白莲教教众,以及那些被晋商收买之人,尽数被锦衣卫揪出诛杀。

    马车将杀戮送出城外。

    东城门后,皇城方向的街巷里。

    秋娘双眼带着恐惧和害怕,双手紧紧的抱着朱允炆的手臂。

    “二郎,真的死了很多人啊。”

    “不会有事吧?”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