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

1627崛起南海 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

    驶出胜利港之后,两艘船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将船只交给了一帮新人水手来操作,几个老鸟只负责指挥他们的行动。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新人水手们能更快地适应远航的生活,毕竟前些天的集训仅仅只是在家门口打转,每天训练几个小时就上岸了,而这次出行却有可能要在船上待上好些天,那种感受跟集训完全是两码事。好在执委会挑出的这批队员身体素质都还不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人出现强烈的晕船现象。

    因为从胜利港到崖州这一段水域已经是熟门熟路跑过多次,这次考察队出行便没有再选择一路靠近海岸线航行,而是在绕过鹿回头角之后直接走了外海航线,从三亚湾的东西两岛南端驶过,直插南山角。

    船队在崖州附近的宁远河口做了短暂的停靠,完成他们此行的另一个小任务将工业部加工好的小型热水锅炉和一捆管道部件带给驻崖办。提前得到通知的驻崖办让张广雇了一辆牛车来这里等着,不过由于“飞速号”上没有吊装设备,众人只能通过搭建跳板把体积硕大的锅炉卸到码头上,十几个男人又扛又搬地忙乎了近半个小时,才把这个将近三百斤重的大家伙搬上了牛车。

    离开宁远河口再次出发,因为由此向西的航线开始变得陌生,老船员们便接手了驾驶工作,选择了相对比较安稳的近海航线,一边航线一边对照地图记录沿岸状况。而这时候穿越众的黑科技就派上了大用场,有专人直接拍下海岸的照片,然后沿着航路行进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标注出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地理辨识位置。这样下一批船员跑这条航线的时候,就有了十分明确的参照物而不仅仅只是枯燥的文字航线记录。

    大约两小时之后,船队抵达了海南岛的西南角莺歌咀。后世整个中国南方最大的盐场莺歌海盐场,便是座落在这里。这里临海的地方是一片数十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而在后世这片平原的大部分地区都被用来修建盐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这里的海盐年产量就已经达到27万吨,放在17世纪来看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莺歌海地区一向是执委会发展计划当中的一个重要区域,这里的盐场可建设面积极大,至少是胜利港外海盐场公社的十倍以上,只要把这里充分开发出来,那么穿越集团未来的化工生产原料基本就有了充足的保障。不过执委会目前还苦于受制于人力瓶颈,根本无暇来对这里进行大规模开发,目前也只能做一点前期勘察准备工作。

    根据手头所掌握的资料,考察队知道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海湾隐藏在狭窄的入海口后面,考虑到这里的沿海滩涂地区水深非常有限,船队在海岸边停靠,从船上放下了橡皮冲锋舟,通过狭窄的入海口进入了海湾地区进行考察。由于这里是属于从未造访过的陌生区域,出于安全考虑,冲锋舟上只搭载了四名全副武装的北美帮人员。

    冲锋舟驶入海湾之后,王汤姆负责驾船,罗杰负责警戒,摩根拿着摄影设备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作影像记录,化工专家乔志亚在不同的地点分别采集水样,通过简单的检测手段来确定这里海水的含盐量。此时这地方并没有被开发出来当作盐场进行生产,整个沿海滩涂都见不到人烟。其实即便到了后世,这里的莺歌海镇的居民也仅仅只有一万余人,远远比不上其他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

    而其他驻留在海岸的考察队队员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按着几个老鸟的指点,拿出数根钓竿,便站在船舷边开始垂钓起来。在后世这里可是南海著名的渔场之一,各种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而在眼下这个尚处于原生态的环境当中,近海的鱼群也十分稠密,鱼竿甩进海里往往不过一两分钟就会有反应。  等到去海湾考察的小分队回来的时候,众人已经钓起了大大小小七八十条海鱼了。

    于是考察队按照老海员们的传统,又一次在海边举办了烧烤餐会。有一部分队员是今天才跟大部队一起合流,大家现在聚到一起,又重新互相介绍认识了一下。

    这次的考察队当中一如既往地是军警部占了大头,全队十七人中有十人隶属于军警部,其中也包括了北美帮的六人在内。剩下的七人当中有三人是工业部下属矿业勘探小组的成员,鸿基煤矿的初步勘探任务将由他们来完成。另外海运部有两人随行,主要负责整理制作航线图和撰写航海日志,同时还要负担起一部分水文海况勘探任务。剩下两人中一个是乔志亚的化工部同事,另一人是农业部派来的,他的考察内容是越南的稻米种植状况。

    有鉴于这次考察任务的危险性比较大,执委会并没有再安排女性成员加入这支队伍当中。不过这群难得有放风机会的家伙显然不太在意这事,队中的大部分人在穿越之后都是首次离开胜利港,而且目的是后世非常出名的风景区,这绝对是一趟不可多得的好差事。

    矿业勘探组的田叶友个头不高,肤色黝黑,如果仅仅只是看外貌,几乎很难把他与黎苗两族的山民区别开来。他穿越前曾在华北地质勘查局工作了好几年,一直都是从事野外矿业勘察工作,在穿越集团当中也算是科班出身的技术专家了。田叶友一边啃着烤好的鱼,一边嘟囔道:“执委会这帮家伙总算还有点人性,看我们在山里蹲了一两个月不容易,还知道安排我们出来公费旅游一下。”

    王汤姆好奇地问道:“待了这么久?内陆不是就那么一两个矿点吗?”

    田叶友没好气地说道:“一两个矿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我们这几个人从四月份就进山,上个礼拜得到调令才从黎峒出来,一直都在大茅那边探矿。大茅的磷矿和锰矿可不像田独铁矿埋得那么浅,随便刨几锄头就出来了,我们还得指导那些黎人矿工架设坑道,教会他们如何在地下挖掘矿脉而不会把自己给活埋掉。风餐露宿在野外待了三四十天了,你看看我们几个这肤色,只要换身衣服就能直接进黎峒冒充黎人了!”

    乔志亚笑着安慰道:“不过这次去鸿基港应该不会太累,我看资料上说那边的矿脉都非常浅,有很多地方甚至就是露天的,你们只要直接去采集样品就行了。”

    田叶友摇摇头道:“一般的煤好找,不过无烟煤和焦煤还是得下点功夫才行,特别是焦煤,只占煤田储量的1015,搞不好又得一顿好找。”

    “在风景秀丽的滨海地区探矿,总比窝在深山老林里要好吧?”王汤姆笑着打趣道。

    田叶友点点头道:“都说下龙湾风景漂亮,我穿越前就想带女朋友一起去看看,可惜一直没能成行。”

    “女朋友跟你一起参加穿越了?”乔志亚好奇地追问道。

    田叶友脸色一黯,摇摇头道:“分了。主要是我这工作一年起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野外到处跑,还怎么能好好谈恋爱?就更别提什么结婚了。有次在网上看到陶总他们组织穿越的消息,索性就辞了职,把工作这几年的存款全都留给了父母,然后自己跑到广州入了伙。”

    乔志亚叹口气道:“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更悲伤的是穿越之后居然跟穿越之前根本就没没什么变化,一样的荒郊野外,一样的孤身一人。”田叶友脸上倒是没显露出悲伤,只有深深的无奈:“我原本琢磨着穿越之后能不能换个行当做做,当个地主什么的,欺压一下长工,调戏调戏丫环,也体验一下纨绔恶少的生活。结果没想到还是跟以前一样的老本行,一进山就是几十天,基本就只跟石头泥巴打交道。”

    “别这么沮丧,慢慢都会好起来的。我看顶多两三年之内,你们这些搞技术工作的人都会提拔起来的。未来的海汉共和国不仅仅需要政客,还是得有一大批技术官员才能撑得起来。”王汤姆倒是对未来的形势走向看得比较透彻,安慰起来也头头是道:“估计等到鸿基和石碌这两个地方开发出来,你们的主要使命就会有所变化了,到时候肯定要成立相关的技术学校,把你们这些技术人员请去当老师,到时候就不用这么天南地北的到处折腾了。”

    田叶友笑了笑道:“怕就怕在外面跑习惯了,到那时候要叫我们这种人坐办公室,反而会觉得待不住。我是已经想明白了,这次去考察就顺便看看那里的生活环境如何,如果环境好,干脆回来就向执委会申请常驻算了,反正那边肯定也需要懂行的人监督开矿的进程。”

    “常驻海外?这你可得好好想清楚了!”王汤姆摇摇头道:“那地方环境再好,生活上肯定也没有大本营这么方便。”

    “那倒未必,再说越南新娘这么出名,我也很想见识见识越南妹子的好处。”说到女人,田叶友忍不住张开嘴笑出声来,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