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2157章
热门推荐:
四合院之大山里的诱惑
我家大床通古今,一心赚钱养暴君
昆仑天师:我以神通聘道侣
菟丝花轻轻勾手,男主们排队摇尾
影视穿越人生
魂穿武道世界,我带女儿修仙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御兽塔
赞赞赞!老婆又美又乖羡煞旁人
通过民政官员的讲解,秀念大致明白了舟山这种海外殖民区在海汉国的政治地位和发展方向。按照他的理解,舟山倒是与平户藩的环境有些类似,同样是远离国家中心,同样是以跨国贸易为主要产业,同样也拥有强大的地方武装部队。不过这样一处贸易港所驻扎的武装舰队就足以干翻在日本国颇有名气的平户水军,可想而知海汉国的军事实力有何等强大。
得知舟山这里距离海汉国的京城有好几千里之遥,比平户到舟山的路程还要远两三倍之多,秀念难免还是稍稍有一点失望,这意味着舟山只不过是海汉国名下一处孤悬海外的贸易港而已。而类似舟山这样的海外殖民区,在这里与海汉本土之间,竟然还有至少四五处。
“能被分配到舟山,你们应该感到很庆幸,如果把你们送到北方的殖民区去,当地的条件可要比舟山艰苦多了,不是矿区就是战区,要不然就是军事基地,去了就发把锄头让你们挖土,可能会一直挖到进棺材的那一天!哪比得了我们这里,名为舟山,实际上是金山银山!只要你们今后好好干,别说衣食无忧,封妻荫子也是有机会的!”
负责培训他们的民政官员不无炫耀地提醒学员们要珍惜自己的好运气,相较条件艰苦的北方殖民区,富庶的舟山可以算是人间天堂了。
包括秀念在内的所有人对民政官员描述的后半段仍然不免将信将疑,他们下船后还没能来得及体验一下舟山的富庶,便从码头直接进了移民营,所以对民政官员所说的“金山银山”,的确也谈不上有任何的实感。
这种培训当然也不是一味给学员们画大饼,主要的内容还是要教会他们如何遵守海汉的社会规则,然后由这些未来的基层民政官将这些常识教给普通的日裔移民。
在效忠执委会这个雷打不动的原则之下,新移民们日常由谁管理,该听从谁的指挥,这是官方必须要让新移民们明白的事情。
安置到地方上之后,移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将由当地的村长或镇长来负责安排,而日裔民政人员主要担当沟通和协调的任务。治安方面则是接受地方警察的管辖,同时移民中的青壮有可能会被官方征召,接受当地的民兵训练。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必须要做,将这些基本规则尽快灌输给新移民,可以让基层在之后的安置过程和日常管理中省下不少麻烦。至于这些规则能够让新移民们掌握多少,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靠包括秀念在内的这些正在接受管理培训的人员了。
秀念能读会写的本事就派上了大用场,别人只能凭脑子硬记民政官员所说的事项,他却可以申请纸笔,将培训内容自行抄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一招就足以让秀念将其他人抛在身后了。
海汉所引进的移民中,通常会有几类人可以取得特殊的待遇。一是主动报名参军入伍的青壮,二是身怀生产技能的专业匠人,第三就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读书人了。
对于海汉的社会体系来说,成人的识字率堪堪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扫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起码还得两到三代人才能在国民中普及基础教育。在这种环境下,有文化的人仍属于稀缺资源,从登记个人资料开始就会得到官方的青睐。
官方的态度一般是倾向于安排这些人进入教育机构或者官僚体系中就业,以最大化地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所以从大明移民到海汉的读书人,哪怕是没有考取过任何功名,只要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有很大机会能在海汉的基层机构中混个一官半职。
而在语言不通的外国移民群体中,有一个秀念这样的异类,这对基层的民政官员来说简直就是福音。他们可以省下大量用于跟新移民沟通的精力,只需向秀念发号施令,由他转译成新移民们能够理解的语言传达出去就行了。
民政部门对新移民有一个专门的评级体系,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九成以上的人都会被划入最后两等,而秀念的情况基本可以确保划入乙级,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至于能划入甲等的就真是凤毛麟角了,一般只有少数具备一定社会地位及影响力,或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人物,才能有机会成为甲等移民中的一员。而通常这类人物并不需要经过移民营这一关,自然会有特事特办的渠道让其快速获得海汉国籍。
不过民政官员们当然不会过早对培训对象泄漏这些安排,以免影响到正常的培训和分配流程。如果秀念入籍之后再在民政部门工作一两年,那时候他才能有权获知民政部门的这些秘密。
民政部门每天对这些选拔出来的预备人员进行半天时间的培训,剩下的时间他们要与其他移民一起接受最基本的队列训练。这部分的训练就是由军方人员来充当教官了,目的倒不是要把这些移民训练成民兵,而是要让他们习惯于服从并且不打折扣地执行命令。
这种训练有助于让新移民快速适应本地的社会制度,同时也是为了让民政部门更容易管理他们。
虽然基本的队列训练内容十分枯燥乏味,但没有移民敢对此掉以轻心,因为任何在训练场上走神的表现,都有可能会让他们失去当天的一顿食物。
这种训练的运动量并不会太大,但训练结束才意味着秀念的工作刚刚开始,他需要向自己所负责的移民群体讲解今天才刚学到的各种制度和规定。让移民们明白这些东西并不容易,有很多东西秀念自己都未能理解透彻,要解答其他人提出的各种疑问实在是一件非常费脑的事情。
不过据说留在移民营的时间不会太长,上头已经在给日裔移民安排具体的安置点了,秀念只能鼓励自己咬咬牙再坚持几天,熬过去或许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
在回到舟山三天后,石迪文去朱家尖岛送走了将要返回福建的许家军,回来便接到了来自大同江基地的电报,内容是通报对战俘的审理进展。
联军在平户的各个岛屿上共抓获了两千余名战俘,不过这其中有超过一半是平户藩临时组织起来的农兵,军事价值并不大。剩下的俘虏中有极少数武士军官,由钱天敦带回了大同江基地作进一步的审讯。
虽然这场仗是毫无悬念地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对于海汉来说,由于没有抓到真正的关键人物田川介等人,关于十八芝与平户藩的关系,以及平户藩此前在海外的各种布局,都仍有许多未能得到最终答案的问题。而通过战后对战俘的审讯,以及从田川介府邸搜到一些文书资料,军方或许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确认海汉针对平户藩的一系列行动是否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从海南岛袭击朝鲜世子未遂事件开始,到后来在辽东、江浙、福建等地出现的一系列涉枪案件,海汉情报部门和军方不断追踪线索,从菲律宾群岛追到辽东,多次动用精锐武装出击,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逐渐将线索碎片拼凑到了一起,追查到了平户藩和十八芝余党的头上。
但直到执委会决定出兵,海汉所掌握的证据虽然都指向了平户,其实仍然没有切实的铁证能证明平户藩就是之前一系列案件幕后黑手。
不过从战后新取得的大量证据来看,海汉当时的推断基本是对的,的确是平户藩的田川介伙同十八芝余党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海汉及福建许氏的袭击行动。
根据目前调查所得,军情局已经对事情的时间线理出了大致的脉络。在1633年的宫古岛战役之后,一部分侥幸脱逃的十八芝余党抵达了平户,并凭借郑芝龙生前的关系获得了平户藩官方的庇护,就此开始在当地扎根重起炉灶。
为了能够报仇雪恨,十八芝余党凭借以前与西班牙人从事走私贸易的关系,花重金从马尼拉殖民当局手中分批购入了大量军火,到后来甚至连制造火枪火炮的技术也一并买下了,开始在当地自行研制武器装备。
这也是海汉情报部门一开始受到误导的原因,在调查中缴获的武器将调查方向指向了西班牙人,但没人能解释事发时已经战败退到南海深处的西班牙人,是如何将武器卖到大明沿海地区,甚至还远赴辽东卖给了清军。
直到后来平户藩浮出水面,情报部门才逐渐意识到直接提供这些武器的或许并不是远在南海的西班牙人,而是一直对大明海岸虎视眈眈的十八芝余党。
从田川介府邸中抄出的账本最终坐实了这一点,上面记录有平户藩秘密向外界出售的武器的交易内容。而从这些书面资料来看,平户藩出售武器的数量甚至远远超出了海汉当初的预计,很有可能是被田川介当成了一项赚钱的产业来经营。毕竟军火生意会有多高的利润,海汉作为这个时代东亚地区经营规模最大的军火商是再清楚不过了。
从账本上来看,平户藩至少向扬州盐商出售了两百支火枪,四门小口径炮,以及若干弹药。值得庆幸的是军方在扬州采取行动时,对方没能来得及动用他们的全部库存武器,否则当时参加行动的人员很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不过当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再拖上几个月让扬州盐商训练出了规模更大的火枪队,甚至是炮手,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了。以扬州盐商的实力,一旦他们尝到甜头,投入重金组织一支成建制的私人军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而出售给清军的武器数量,也大大超出了海汉情报部门的预计。尽管海军陆战队潜入敌后消灭了一支清军的火枪部队,但从账本上的记录来看,清军实际购入的火枪数量足够再组建一支同等规模的火枪队。而且更要命的是,从账目上看有大笔来自清国支付的款项没有注明销售的内容,军情局认为这意味着清军有可能已经从平户藩引入了火枪火炮的制造技术。
尽管平户藩所掌握的武器制造技术相较海汉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如果让清军开始大规模地制造武器,组建起成建制的火枪部队,那必定会对辽东前线形成极大的威胁。
而根据对俘获的武器匠人审讯所知,还有另一个坏消息,平户藩的武器制造作坊并不止在平户岛上有,至少在九州还有一处专门制造火枪的作坊。而这个供述与联军在平户岛未能搜寻到火枪制造地点的事实也相符,当时他们仅仅只是在镜川找到了铸炮的作坊,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找到造枪的地方。
这也就意味着平户藩很可能成功保住了制造火枪的能力,联军对平户藩的打击效果也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电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很危险的可能,即遭到重创的平户藩余孽会设法与清国取得联系,达成某种形式的军事同盟以对抗共同的敌人海汉。
当然这种可能性会受限于这两方的航海能力,毕竟两国之间还隔着个朝鲜半岛,而清国的航海能力在海汉连年不断的清剿下已经损失殆尽,甚至远远比不过朝鲜这样的弱国。想要建立起长久稳定的海上航线,那还得先设法突破海汉在黄海海域的军事封锁才行。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海汉单方面的推测,理论上仍有多种发展方向的可能性存在。比如当初袭击朝鲜世子李凒的计划,海汉情报部门认为其中可能会有朝鲜国内的某些势力参与其中,这就意味着平户藩在东北亚地区的盟友可能不止有清国,或许会出现更复杂的局面。但可惜的是目前却尚未对此获取到更多的情报信息。
得知舟山这里距离海汉国的京城有好几千里之遥,比平户到舟山的路程还要远两三倍之多,秀念难免还是稍稍有一点失望,这意味着舟山只不过是海汉国名下一处孤悬海外的贸易港而已。而类似舟山这样的海外殖民区,在这里与海汉本土之间,竟然还有至少四五处。
“能被分配到舟山,你们应该感到很庆幸,如果把你们送到北方的殖民区去,当地的条件可要比舟山艰苦多了,不是矿区就是战区,要不然就是军事基地,去了就发把锄头让你们挖土,可能会一直挖到进棺材的那一天!哪比得了我们这里,名为舟山,实际上是金山银山!只要你们今后好好干,别说衣食无忧,封妻荫子也是有机会的!”
负责培训他们的民政官员不无炫耀地提醒学员们要珍惜自己的好运气,相较条件艰苦的北方殖民区,富庶的舟山可以算是人间天堂了。
包括秀念在内的所有人对民政官员描述的后半段仍然不免将信将疑,他们下船后还没能来得及体验一下舟山的富庶,便从码头直接进了移民营,所以对民政官员所说的“金山银山”,的确也谈不上有任何的实感。
这种培训当然也不是一味给学员们画大饼,主要的内容还是要教会他们如何遵守海汉的社会规则,然后由这些未来的基层民政官将这些常识教给普通的日裔移民。
在效忠执委会这个雷打不动的原则之下,新移民们日常由谁管理,该听从谁的指挥,这是官方必须要让新移民们明白的事情。
安置到地方上之后,移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将由当地的村长或镇长来负责安排,而日裔民政人员主要担当沟通和协调的任务。治安方面则是接受地方警察的管辖,同时移民中的青壮有可能会被官方征召,接受当地的民兵训练。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必须要做,将这些基本规则尽快灌输给新移民,可以让基层在之后的安置过程和日常管理中省下不少麻烦。至于这些规则能够让新移民们掌握多少,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靠包括秀念在内的这些正在接受管理培训的人员了。
秀念能读会写的本事就派上了大用场,别人只能凭脑子硬记民政官员所说的事项,他却可以申请纸笔,将培训内容自行抄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一招就足以让秀念将其他人抛在身后了。
海汉所引进的移民中,通常会有几类人可以取得特殊的待遇。一是主动报名参军入伍的青壮,二是身怀生产技能的专业匠人,第三就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读书人了。
对于海汉的社会体系来说,成人的识字率堪堪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扫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起码还得两到三代人才能在国民中普及基础教育。在这种环境下,有文化的人仍属于稀缺资源,从登记个人资料开始就会得到官方的青睐。
官方的态度一般是倾向于安排这些人进入教育机构或者官僚体系中就业,以最大化地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所以从大明移民到海汉的读书人,哪怕是没有考取过任何功名,只要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有很大机会能在海汉的基层机构中混个一官半职。
而在语言不通的外国移民群体中,有一个秀念这样的异类,这对基层的民政官员来说简直就是福音。他们可以省下大量用于跟新移民沟通的精力,只需向秀念发号施令,由他转译成新移民们能够理解的语言传达出去就行了。
民政部门对新移民有一个专门的评级体系,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九成以上的人都会被划入最后两等,而秀念的情况基本可以确保划入乙级,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至于能划入甲等的就真是凤毛麟角了,一般只有少数具备一定社会地位及影响力,或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人物,才能有机会成为甲等移民中的一员。而通常这类人物并不需要经过移民营这一关,自然会有特事特办的渠道让其快速获得海汉国籍。
不过民政官员们当然不会过早对培训对象泄漏这些安排,以免影响到正常的培训和分配流程。如果秀念入籍之后再在民政部门工作一两年,那时候他才能有权获知民政部门的这些秘密。
民政部门每天对这些选拔出来的预备人员进行半天时间的培训,剩下的时间他们要与其他移民一起接受最基本的队列训练。这部分的训练就是由军方人员来充当教官了,目的倒不是要把这些移民训练成民兵,而是要让他们习惯于服从并且不打折扣地执行命令。
这种训练有助于让新移民快速适应本地的社会制度,同时也是为了让民政部门更容易管理他们。
虽然基本的队列训练内容十分枯燥乏味,但没有移民敢对此掉以轻心,因为任何在训练场上走神的表现,都有可能会让他们失去当天的一顿食物。
这种训练的运动量并不会太大,但训练结束才意味着秀念的工作刚刚开始,他需要向自己所负责的移民群体讲解今天才刚学到的各种制度和规定。让移民们明白这些东西并不容易,有很多东西秀念自己都未能理解透彻,要解答其他人提出的各种疑问实在是一件非常费脑的事情。
不过据说留在移民营的时间不会太长,上头已经在给日裔移民安排具体的安置点了,秀念只能鼓励自己咬咬牙再坚持几天,熬过去或许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
在回到舟山三天后,石迪文去朱家尖岛送走了将要返回福建的许家军,回来便接到了来自大同江基地的电报,内容是通报对战俘的审理进展。
联军在平户的各个岛屿上共抓获了两千余名战俘,不过这其中有超过一半是平户藩临时组织起来的农兵,军事价值并不大。剩下的俘虏中有极少数武士军官,由钱天敦带回了大同江基地作进一步的审讯。
虽然这场仗是毫无悬念地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对于海汉来说,由于没有抓到真正的关键人物田川介等人,关于十八芝与平户藩的关系,以及平户藩此前在海外的各种布局,都仍有许多未能得到最终答案的问题。而通过战后对战俘的审讯,以及从田川介府邸搜到一些文书资料,军方或许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确认海汉针对平户藩的一系列行动是否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从海南岛袭击朝鲜世子未遂事件开始,到后来在辽东、江浙、福建等地出现的一系列涉枪案件,海汉情报部门和军方不断追踪线索,从菲律宾群岛追到辽东,多次动用精锐武装出击,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逐渐将线索碎片拼凑到了一起,追查到了平户藩和十八芝余党的头上。
但直到执委会决定出兵,海汉所掌握的证据虽然都指向了平户,其实仍然没有切实的铁证能证明平户藩就是之前一系列案件幕后黑手。
不过从战后新取得的大量证据来看,海汉当时的推断基本是对的,的确是平户藩的田川介伙同十八芝余党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海汉及福建许氏的袭击行动。
根据目前调查所得,军情局已经对事情的时间线理出了大致的脉络。在1633年的宫古岛战役之后,一部分侥幸脱逃的十八芝余党抵达了平户,并凭借郑芝龙生前的关系获得了平户藩官方的庇护,就此开始在当地扎根重起炉灶。
为了能够报仇雪恨,十八芝余党凭借以前与西班牙人从事走私贸易的关系,花重金从马尼拉殖民当局手中分批购入了大量军火,到后来甚至连制造火枪火炮的技术也一并买下了,开始在当地自行研制武器装备。
这也是海汉情报部门一开始受到误导的原因,在调查中缴获的武器将调查方向指向了西班牙人,但没人能解释事发时已经战败退到南海深处的西班牙人,是如何将武器卖到大明沿海地区,甚至还远赴辽东卖给了清军。
直到后来平户藩浮出水面,情报部门才逐渐意识到直接提供这些武器的或许并不是远在南海的西班牙人,而是一直对大明海岸虎视眈眈的十八芝余党。
从田川介府邸中抄出的账本最终坐实了这一点,上面记录有平户藩秘密向外界出售的武器的交易内容。而从这些书面资料来看,平户藩出售武器的数量甚至远远超出了海汉当初的预计,很有可能是被田川介当成了一项赚钱的产业来经营。毕竟军火生意会有多高的利润,海汉作为这个时代东亚地区经营规模最大的军火商是再清楚不过了。
从账本上来看,平户藩至少向扬州盐商出售了两百支火枪,四门小口径炮,以及若干弹药。值得庆幸的是军方在扬州采取行动时,对方没能来得及动用他们的全部库存武器,否则当时参加行动的人员很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不过当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再拖上几个月让扬州盐商训练出了规模更大的火枪队,甚至是炮手,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了。以扬州盐商的实力,一旦他们尝到甜头,投入重金组织一支成建制的私人军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而出售给清军的武器数量,也大大超出了海汉情报部门的预计。尽管海军陆战队潜入敌后消灭了一支清军的火枪部队,但从账本上的记录来看,清军实际购入的火枪数量足够再组建一支同等规模的火枪队。而且更要命的是,从账目上看有大笔来自清国支付的款项没有注明销售的内容,军情局认为这意味着清军有可能已经从平户藩引入了火枪火炮的制造技术。
尽管平户藩所掌握的武器制造技术相较海汉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如果让清军开始大规模地制造武器,组建起成建制的火枪部队,那必定会对辽东前线形成极大的威胁。
而根据对俘获的武器匠人审讯所知,还有另一个坏消息,平户藩的武器制造作坊并不止在平户岛上有,至少在九州还有一处专门制造火枪的作坊。而这个供述与联军在平户岛未能搜寻到火枪制造地点的事实也相符,当时他们仅仅只是在镜川找到了铸炮的作坊,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找到造枪的地方。
这也就意味着平户藩很可能成功保住了制造火枪的能力,联军对平户藩的打击效果也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电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很危险的可能,即遭到重创的平户藩余孽会设法与清国取得联系,达成某种形式的军事同盟以对抗共同的敌人海汉。
当然这种可能性会受限于这两方的航海能力,毕竟两国之间还隔着个朝鲜半岛,而清国的航海能力在海汉连年不断的清剿下已经损失殆尽,甚至远远比不过朝鲜这样的弱国。想要建立起长久稳定的海上航线,那还得先设法突破海汉在黄海海域的军事封锁才行。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海汉单方面的推测,理论上仍有多种发展方向的可能性存在。比如当初袭击朝鲜世子李凒的计划,海汉情报部门认为其中可能会有朝鲜国内的某些势力参与其中,这就意味着平户藩在东北亚地区的盟友可能不止有清国,或许会出现更复杂的局面。但可惜的是目前却尚未对此获取到更多的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