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2328章
热门推荐:
重回八零:捡个部队大佬当老公
葬身火海后,我假死,他疯了
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
星武大秦
万古天骄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退休,然后进入逃生游戏
八零肥妻一撒娇,高冷老公不睡单位了
综影视:到不了的彼岸花
对于符力通过內侍府所查证到的结果,钱天敦并没有觉得意外。他和王汤姆在此之前就认为金尚宪的表现有问题,所陈述的事情经过更是有着诸多逻辑漏洞,只是一直缺乏可靠的证据来证明这样的猜测。
钱天敦之所以会在验尸时对那个细节格外注意,是因为他以前就针对朝鲜国重要人物做过相应的功课,知道李倧并没有亲自参加过任何战斗,就连当年发动宫廷政变,真正负责动手的也另有其人。至于后来发生丁卯胡乱时,李倧更是吓得直接逃到了江华岛躲避战乱,根本就没想过要亲自上阵抵御外敌。
李倧既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以他在宫中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身体会受到重伤的可能性自然也是微乎其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钱天敦才对那具遗骸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他当时将这个线索告知了符力,果然符力没有让他失望,还真就顺藤摸瓜查出了东西。
既然遗骸是假的,那么由此可以推论,跟遗骸相关的一系列信息也都或多或少掺了假。特别是金尚宪所说的御书房刺杀事件,其可信度便要因此大打折扣了。
但虽然这具遗骸是假的,钱天敦却已不对李倧的生死抱有任何希望,就算并没有发生御书房行刺事件,他也不可能无端消失一个多月。如今海汉已控制住汉城局势,李倧却还没出现,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凶多吉少了。
钱天敦更倾向于相信符力所提出的一种可能,即乱党为了夺权而编造了刺杀事件,假遗骸只是为了证明李倧是死于刺杀事件,但实际上这就是以刺杀事件为由头的一次宫廷政变。乱党得手之后,自然不会再让李倧活在世上,否则一旦出现死人复活的状况,乱党的阴谋就将会自动暴露于天下了。
而站在海汉的立场上,这次意外的权力更迭却不见得是坏事。相较于理念趋于保守的李倧,已经开始接受海汉式发展策略的李凒显然是更理想的统治者,他掌权之后将会让朝鲜国的立场进一步倒向海汉,并且为海汉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这正是海汉迫切想从朝鲜获得的东西。
但事情真相是否要继续追查下去,该如何向李凒通报此事,钱天敦还得好好斟酌一番,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要继续往下查,必然就得把金尚宪及其追随者连根拔起,不管是否要治他们的罪,对当下朝政所产生的影响肯定是无法忽视的。李凒才刚刚登基,有太多事务需要依靠金尚宪代为处理,如果要在这个时候把脸皮撕破,很可能会造成朝鲜国的新一轮内乱。
但要装作不知,无视调查结果,那显然也不是钱天敦的做事风格,此事肯定不能一直瞒着李凒。
钱天敦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在向李凒汇报调查进展之前,先跟金尚宪碰个面,看看他是否会就此作出解释。他也实在有些好奇,像金尚宪崔鸣吉这样权倾朝野的高官,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泡制这样一个难以收场的闹剧。
金尚宪身为大司宪,其办公地点自然是在司宪府。不过汉城的这些官府衙门,大多都是小门小户没什么排场,若不是门口挂着招牌,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私宅。
这司宪府也不例外,不过因为最近金尚宪要代为处理朝政,所以进出司宪府的人也多了不少。钱天敦来到这里的时候,便看到不断有小吏拿着纸卷进进出出,想是各个衙门送来这边让金尚宪审批的文件。
钱天敦突然到来,金尚宪就算再怎么忙也得先停下来了。他暂停了处理政务,在会客厅接见了钱天敦。
说是会客厅,其实也不过就是他办公的书房外隔出来的半间屋子,就只有简单的桌椅陈设,看起来十分朴素。很难想像如今的朝鲜官场第一人,就在这样局促的地方办公,接待往来的宾客。
金尚宪让人上了热茶,然后才开口询问钱天敦的来意:“钱将军突然到访,想必是有急事,不知在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钱天敦道:“关于御书房刺杀案,我这边的调查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我想在向国王汇报案情之前,先来听一听金大人的意见。”
金尚宪表情没有什么变化,继续问道:“那不知钱将军是查到了什么重要线索?”
钱天敦盯着金尚宪慢慢说道:“我方的调查发现,金大人提供的遗骸有些问题,死者好像并非国王,而是另有其人。”
“竟有此事?不知钱将军是如何辨认遗骸的身份?”金尚宪听到这个指控,依然镇定自若,并没有丝毫的慌张,立刻就反问钱天敦。
钱天敦却没有正面回应金尚宪的提问,而是接着这个发现往下说:“出事之后金大人和崔鸣吉都去了御书房,应该不至于连死者身份都辨认不出。如果当天死的人并非国王,那刺杀案是怎么凭空冒出来的?”
金尚宪冷声应道:“我不明白钱将军在说什么。如果国王遗骸有什么问题,那应该是崔鸣吉在中间动了手脚。”
“你的意思是,崔鸣吉特地制作了一副假遗骸,秘密运往城外掩埋?这样做的意义何在?”钱天敦摇了摇头道:“于理不通。我认为乱党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打算在发动那天就处死国王,而制造这假遗骸的作用,就是为了坐实国王确实是在当天死于刺杀,把责任推到所谓的满清刺客头上,让整个计划看起来更为合理而已。”
金尚宪陷入沉默,没有回应钱天敦的这种推论。
钱天敦接着说道:“要把宫廷政变装扮成刺杀事件,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很容易会走漏风声,所以事后宫中可能接触到真相的人员全部都被以调查之名带走,想必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了陪葬品。会泄漏秘密的知情人都死了,这刺杀事件才能真正坐实。但制定了这个计划的人万万想不到,他们事前找好的国王替死鬼,竟然没有看上去那么完美,死了一个月之后还会被看出破绽。”
钱天敦顿了顿,缓缓说道:“前前后后有很多人为了这件事丢了性命,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所谓的刺杀案,让发动政变的幕后主使能够在得手之后还能顺利脱身。只可惜百密一疏,终究还是留下了小小的漏洞。”
“我来见金大人之前,就已经命人去将那几具遗骸都封存了,所以也不用考虑证物是否还有销毁的可能。新王是个聪明人,如果他知道了刺杀案是有人故意泡制的假象,那他应该很快就会想明白到底是谁在背后主使这一切。”
金尚宪这个时候才开口道:“崔鸣吉自以为算无遗策,却不曾想他的计划在外人眼中一戳就破,实在可笑。老夫虽是受他胁迫,但事后没有主动将此节揭发,的确也是有罪。”
“到了这个份上,金大人还在想着把责任都推到死人头上吗?”钱天敦微微摇头道:“你们为了让这个计划看起来合理,就只能用更多的人命来填这个坑,殊不知死的人越多,局面就越难以控制。看似死人守住了秘密,但其实也暴露了这件事必定存在极大的问题,否则怎么可能连个活着的知情人都找不到。金大人还是不明白,只要有了一处破绽,那处处都是破绽。”
金尚宪再一次陷入到沉默中,只是表情已经没有先前那么镇定自若了。
钱天敦道:“我当然能理解,金大人肯定不会承认指控。不过我是很想知道,像你和崔鸣吉这样的朝廷重臣,明明已经大权在握,已经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你们的地位,为什么还要冒着极大风险去做这样的事?难道真是满清给你们许下了天大的好处?但再怎么样封赏,也不会超过你们在朝鲜国位极人臣的待遇吧?”
金尚宪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不是慌乱,而是愤怒:“钱将军,金某此生,只会忠于朝鲜国,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国为民,绝无私心!崔鸣吉与在下虽然政见不合,但他也是爱国之人,不可能与满清贼子勾结在一起!”
钱天敦道:“只是爱国,没有忠君?妙得很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钱天敦基本可以确定,金尚宪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之前的政变,而且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遭受了崔鸣吉的胁迫。但这两人为何要去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钱天敦却还是没有头绪。
金尚宪第三次陷入沉默。今天的这场谈话中,钱天敦的话锋咄咄逼人,让他很难接话。当然这在钱天敦看来,就不失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了。
金尚宪的确没法正面回应钱天敦的质疑,更不可能向钱天敦说明发动这场政变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国王李倧对海汉的依赖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程度,有可能会影响到朝鲜国的国祚,所以才会使用非正常的方式去推翻李倧的统治。
但由始至终,他们可没打算要自立为王,对李氏王朝取而代之,更勿论勾结满清了。所以金尚宪对钱天敦的猜测十分愤怒,认为这是一种侮辱。
他和崔鸣吉自诩为爱国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只想将李倧推翻之后,让下一任国王来掌管这个国家。尽管他们对继任者的人选还存在分歧,但只要朝政仍在他们手中掌控,不管是哪个王子继承王位都不会太差。
当然后来金尚宪为了自保,在执行计划期间用了一些手段,结果导致事态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到最后金尚宪不得不动用武力手段把崔鸣吉一派解决掉,并顺手把所有的责任也推到了崔鸣吉头上。
这虽然是计划外的状况,但金尚宪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解决了政敌,得到了独揽朝政的机会。只是临时的计划更改导致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漏洞,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漏洞全部弥补显然极为困难,结果就是被海汉人发现了其中的一个漏洞,从而追查出了刺杀案的一部分真相。
在原本的计划中,事情根本就不会拖到海汉人兵临城下,他们会在刺杀案大约十天之后就宣布查明了真相,然后将国王风光大葬,事后不管是海汉人来查,还是世子回归汉城,肯定都不会去开启陵墓验尸了。
但由于金尚宪和崔鸣吉之间起了矛盾,崔鸣吉手上只有那具冒充李倧的假遗骸,而没能掌握李倧的真正下落,他担心金尚宪给自己使绊子,自然不敢搞什么风光大葬,只能悄悄将假遗骸先葬在城北的山上。而金尚宪后来虽然将李倧秘密处理了,时间却与刺杀案相差太多,内行人一看便知猫腻,哪敢让海汉人去验真的,只能将崔鸣吉准备的假遗骸挖出来,打算以此蒙混过关。
金尚宪觉得自己编的故事虽有不少漏洞,但海汉人应该也找不到什么于己不利的证据,只要李凒接掌了王位,自己身为朝堂第一人,自然会有很多办法将这一段经历抹掉。
只是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还是被海汉人抓住了把柄,虽然这个证据仍然无法证明金尚宪在此期间做过些什么,但的确是已经在他精心编造的故事上捅出了一个大窟窿。海汉人如果要顺着现有的线索往下查,那的确有可能会牵扯出更多的人和事。
金尚宪当然不甘就此放弃,但要跟海汉人正面对着干,却还是差了勇气,能大着胆子反驳钱天敦几句,就几乎是他所能做到的上限了。而且他也不敢确定钱天敦这么有恃无恐地找上门来,是否已经掌握了更多的证据,自己说多错多,自然少说话为妙。
钱天敦见金尚宪不接话,便决定再给他施加一些压力:“弑君作乱,株连九族,金大人要是觉得这也无所谓,那我就据实回报了。”
钱天敦之所以会在验尸时对那个细节格外注意,是因为他以前就针对朝鲜国重要人物做过相应的功课,知道李倧并没有亲自参加过任何战斗,就连当年发动宫廷政变,真正负责动手的也另有其人。至于后来发生丁卯胡乱时,李倧更是吓得直接逃到了江华岛躲避战乱,根本就没想过要亲自上阵抵御外敌。
李倧既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以他在宫中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身体会受到重伤的可能性自然也是微乎其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钱天敦才对那具遗骸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他当时将这个线索告知了符力,果然符力没有让他失望,还真就顺藤摸瓜查出了东西。
既然遗骸是假的,那么由此可以推论,跟遗骸相关的一系列信息也都或多或少掺了假。特别是金尚宪所说的御书房刺杀事件,其可信度便要因此大打折扣了。
但虽然这具遗骸是假的,钱天敦却已不对李倧的生死抱有任何希望,就算并没有发生御书房行刺事件,他也不可能无端消失一个多月。如今海汉已控制住汉城局势,李倧却还没出现,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凶多吉少了。
钱天敦更倾向于相信符力所提出的一种可能,即乱党为了夺权而编造了刺杀事件,假遗骸只是为了证明李倧是死于刺杀事件,但实际上这就是以刺杀事件为由头的一次宫廷政变。乱党得手之后,自然不会再让李倧活在世上,否则一旦出现死人复活的状况,乱党的阴谋就将会自动暴露于天下了。
而站在海汉的立场上,这次意外的权力更迭却不见得是坏事。相较于理念趋于保守的李倧,已经开始接受海汉式发展策略的李凒显然是更理想的统治者,他掌权之后将会让朝鲜国的立场进一步倒向海汉,并且为海汉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这正是海汉迫切想从朝鲜获得的东西。
但事情真相是否要继续追查下去,该如何向李凒通报此事,钱天敦还得好好斟酌一番,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要继续往下查,必然就得把金尚宪及其追随者连根拔起,不管是否要治他们的罪,对当下朝政所产生的影响肯定是无法忽视的。李凒才刚刚登基,有太多事务需要依靠金尚宪代为处理,如果要在这个时候把脸皮撕破,很可能会造成朝鲜国的新一轮内乱。
但要装作不知,无视调查结果,那显然也不是钱天敦的做事风格,此事肯定不能一直瞒着李凒。
钱天敦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在向李凒汇报调查进展之前,先跟金尚宪碰个面,看看他是否会就此作出解释。他也实在有些好奇,像金尚宪崔鸣吉这样权倾朝野的高官,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泡制这样一个难以收场的闹剧。
金尚宪身为大司宪,其办公地点自然是在司宪府。不过汉城的这些官府衙门,大多都是小门小户没什么排场,若不是门口挂着招牌,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私宅。
这司宪府也不例外,不过因为最近金尚宪要代为处理朝政,所以进出司宪府的人也多了不少。钱天敦来到这里的时候,便看到不断有小吏拿着纸卷进进出出,想是各个衙门送来这边让金尚宪审批的文件。
钱天敦突然到来,金尚宪就算再怎么忙也得先停下来了。他暂停了处理政务,在会客厅接见了钱天敦。
说是会客厅,其实也不过就是他办公的书房外隔出来的半间屋子,就只有简单的桌椅陈设,看起来十分朴素。很难想像如今的朝鲜官场第一人,就在这样局促的地方办公,接待往来的宾客。
金尚宪让人上了热茶,然后才开口询问钱天敦的来意:“钱将军突然到访,想必是有急事,不知在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钱天敦道:“关于御书房刺杀案,我这边的调查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我想在向国王汇报案情之前,先来听一听金大人的意见。”
金尚宪表情没有什么变化,继续问道:“那不知钱将军是查到了什么重要线索?”
钱天敦盯着金尚宪慢慢说道:“我方的调查发现,金大人提供的遗骸有些问题,死者好像并非国王,而是另有其人。”
“竟有此事?不知钱将军是如何辨认遗骸的身份?”金尚宪听到这个指控,依然镇定自若,并没有丝毫的慌张,立刻就反问钱天敦。
钱天敦却没有正面回应金尚宪的提问,而是接着这个发现往下说:“出事之后金大人和崔鸣吉都去了御书房,应该不至于连死者身份都辨认不出。如果当天死的人并非国王,那刺杀案是怎么凭空冒出来的?”
金尚宪冷声应道:“我不明白钱将军在说什么。如果国王遗骸有什么问题,那应该是崔鸣吉在中间动了手脚。”
“你的意思是,崔鸣吉特地制作了一副假遗骸,秘密运往城外掩埋?这样做的意义何在?”钱天敦摇了摇头道:“于理不通。我认为乱党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打算在发动那天就处死国王,而制造这假遗骸的作用,就是为了坐实国王确实是在当天死于刺杀,把责任推到所谓的满清刺客头上,让整个计划看起来更为合理而已。”
金尚宪陷入沉默,没有回应钱天敦的这种推论。
钱天敦接着说道:“要把宫廷政变装扮成刺杀事件,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很容易会走漏风声,所以事后宫中可能接触到真相的人员全部都被以调查之名带走,想必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了陪葬品。会泄漏秘密的知情人都死了,这刺杀事件才能真正坐实。但制定了这个计划的人万万想不到,他们事前找好的国王替死鬼,竟然没有看上去那么完美,死了一个月之后还会被看出破绽。”
钱天敦顿了顿,缓缓说道:“前前后后有很多人为了这件事丢了性命,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所谓的刺杀案,让发动政变的幕后主使能够在得手之后还能顺利脱身。只可惜百密一疏,终究还是留下了小小的漏洞。”
“我来见金大人之前,就已经命人去将那几具遗骸都封存了,所以也不用考虑证物是否还有销毁的可能。新王是个聪明人,如果他知道了刺杀案是有人故意泡制的假象,那他应该很快就会想明白到底是谁在背后主使这一切。”
金尚宪这个时候才开口道:“崔鸣吉自以为算无遗策,却不曾想他的计划在外人眼中一戳就破,实在可笑。老夫虽是受他胁迫,但事后没有主动将此节揭发,的确也是有罪。”
“到了这个份上,金大人还在想着把责任都推到死人头上吗?”钱天敦微微摇头道:“你们为了让这个计划看起来合理,就只能用更多的人命来填这个坑,殊不知死的人越多,局面就越难以控制。看似死人守住了秘密,但其实也暴露了这件事必定存在极大的问题,否则怎么可能连个活着的知情人都找不到。金大人还是不明白,只要有了一处破绽,那处处都是破绽。”
金尚宪再一次陷入到沉默中,只是表情已经没有先前那么镇定自若了。
钱天敦道:“我当然能理解,金大人肯定不会承认指控。不过我是很想知道,像你和崔鸣吉这样的朝廷重臣,明明已经大权在握,已经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你们的地位,为什么还要冒着极大风险去做这样的事?难道真是满清给你们许下了天大的好处?但再怎么样封赏,也不会超过你们在朝鲜国位极人臣的待遇吧?”
金尚宪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不是慌乱,而是愤怒:“钱将军,金某此生,只会忠于朝鲜国,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国为民,绝无私心!崔鸣吉与在下虽然政见不合,但他也是爱国之人,不可能与满清贼子勾结在一起!”
钱天敦道:“只是爱国,没有忠君?妙得很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钱天敦基本可以确定,金尚宪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之前的政变,而且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遭受了崔鸣吉的胁迫。但这两人为何要去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钱天敦却还是没有头绪。
金尚宪第三次陷入沉默。今天的这场谈话中,钱天敦的话锋咄咄逼人,让他很难接话。当然这在钱天敦看来,就不失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了。
金尚宪的确没法正面回应钱天敦的质疑,更不可能向钱天敦说明发动这场政变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国王李倧对海汉的依赖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程度,有可能会影响到朝鲜国的国祚,所以才会使用非正常的方式去推翻李倧的统治。
但由始至终,他们可没打算要自立为王,对李氏王朝取而代之,更勿论勾结满清了。所以金尚宪对钱天敦的猜测十分愤怒,认为这是一种侮辱。
他和崔鸣吉自诩为爱国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只想将李倧推翻之后,让下一任国王来掌管这个国家。尽管他们对继任者的人选还存在分歧,但只要朝政仍在他们手中掌控,不管是哪个王子继承王位都不会太差。
当然后来金尚宪为了自保,在执行计划期间用了一些手段,结果导致事态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到最后金尚宪不得不动用武力手段把崔鸣吉一派解决掉,并顺手把所有的责任也推到了崔鸣吉头上。
这虽然是计划外的状况,但金尚宪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解决了政敌,得到了独揽朝政的机会。只是临时的计划更改导致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漏洞,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漏洞全部弥补显然极为困难,结果就是被海汉人发现了其中的一个漏洞,从而追查出了刺杀案的一部分真相。
在原本的计划中,事情根本就不会拖到海汉人兵临城下,他们会在刺杀案大约十天之后就宣布查明了真相,然后将国王风光大葬,事后不管是海汉人来查,还是世子回归汉城,肯定都不会去开启陵墓验尸了。
但由于金尚宪和崔鸣吉之间起了矛盾,崔鸣吉手上只有那具冒充李倧的假遗骸,而没能掌握李倧的真正下落,他担心金尚宪给自己使绊子,自然不敢搞什么风光大葬,只能悄悄将假遗骸先葬在城北的山上。而金尚宪后来虽然将李倧秘密处理了,时间却与刺杀案相差太多,内行人一看便知猫腻,哪敢让海汉人去验真的,只能将崔鸣吉准备的假遗骸挖出来,打算以此蒙混过关。
金尚宪觉得自己编的故事虽有不少漏洞,但海汉人应该也找不到什么于己不利的证据,只要李凒接掌了王位,自己身为朝堂第一人,自然会有很多办法将这一段经历抹掉。
只是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还是被海汉人抓住了把柄,虽然这个证据仍然无法证明金尚宪在此期间做过些什么,但的确是已经在他精心编造的故事上捅出了一个大窟窿。海汉人如果要顺着现有的线索往下查,那的确有可能会牵扯出更多的人和事。
金尚宪当然不甘就此放弃,但要跟海汉人正面对着干,却还是差了勇气,能大着胆子反驳钱天敦几句,就几乎是他所能做到的上限了。而且他也不敢确定钱天敦这么有恃无恐地找上门来,是否已经掌握了更多的证据,自己说多错多,自然少说话为妙。
钱天敦见金尚宪不接话,便决定再给他施加一些压力:“弑君作乱,株连九族,金大人要是觉得这也无所谓,那我就据实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