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第2694章 欺人太甚(求票票)
第2694章 欺人太甚(求票票)
“安平君!”
“这是临淄郡那里传来的消息。”
胶东郡!
莱阳之地。
自五龙河事情有成,扶苏便是一直坐镇于此,胶东郡还有最后一个大麻烦没有解决。
却也不远了。
多日来,一直在准备。
县府开辟的专门之地。
曹参手持一物,入厅内,语落近前。
“临淄郡的消息?”
“可是通武侯那里传来的?”
扶苏正站在一面屏风前端量胶东郡舆图,许多事情都已经吩咐下去,接下来就可行动了。
筹谋多日,就待一刻。
争取不出任何差错。
闻曹参之言,面上多有期待的伸手将一个扁平木盒接过来。
扫了一眼机关锁,挥手间便是打开,里面是纸质书信文书,不知道会有什么消息传来。
不知道是否如自己所想的消息。
“安平君。”
“非通武侯那里传来!”
曹参有些狐疑。
公子再等通武侯的消息?
为何?
有些不解!
文书是临淄郡郡守传来的。
五龙河一战。
擒拿抓捕的人很多,也已经给于审讯了,得到的有用讯息不少,都已经传递至临淄了。
那里会动手的。
算着时间,应该有结果了。
看着公子归于厅内上首案后,对照火泥印记,将书信打开,曹参不为上前打扰。
“安平君。”
“临淄那里的事情如何?果然有成。”
“接下来就可将胶东郡的麻烦解决。”
“如此,事情了结,归于临淄,再将那里的事情彻底处理,齐鲁可定。”
立于数尺开外,拱手一礼。
“……”
“通武侯耀兵临淄,有我等讯息,临淄郡县已然有力。”
“擒拿抓捕了不少人。”
“却也……有些乱象。”
“那些人想要鱼死网破?临淄郡许多地方都有异动,令郡县难安,为此,临淄郡郡尉之兵多有分派。”
“有通武侯在,那些人不敢有太大动静。”
“曹参,你也一览吧。”
扶苏很快将手中的文书看来,神色平静,不为满意,也不为动容,摇摇头,略有沉吟,抬首看向曹参。
文书里的消息很简单。
惜哉。
非自己要等的消息。
“鱼死网破?”
“那些人应该还没有此等决断,我猜……是想要继续挣扎,分散临淄之力,获得喘息之机。”
“越是如此,越不能够让他们得逞。”
“安平君,我以为……关键时刻,当可请通武侯出手,率兵剿灭一些人。”
“那些人都是帝国悖逆之人,剿灭也不可惜,纵有一时之乱,比起长久安稳,还是值得的。”
“……”
曹参近前,双手将文书接过,一边扫着,一边落下自己的建议,那些人的目的不难猜测。
至于说那些人鱼死网破?
他们还没有那个胆量,否则,诸国沦亡的时候,他们就有决断了,是以,临淄那里的乱象当速速镇压。
以雷霆之势,压制那些人的心思。
胶东郡这里,接下来就可行动,两处出力,两郡皆可定下,齐鲁也就定下,公子此行也就功成。
“……”
“通武侯出手将临淄郡的乱象镇压?”
“胶东郡这里呢?”
扶苏皱眉,扫了曹参一眼,自案后起身,双手背负身后,踱步厅中,曹参之意,自己可以明白。
的确可行。
然……许多事情非那般简单。
“有胶东郡郡兵在此。”
“又有通武侯那里调遣来的两支百战穿甲兵,足可定下胶东局势。”
曹参快速应道。
“……”
“临淄郡,以郡县之兵,似乎难以压下那些乱象。”
“胶东郡。”
“你先看看文书,本君需要想一想。”
扶苏行至厅前,眺望外界虚空天地,齐鲁这里也已经寒冷起来了,迎面有外面吹来的寒风。
“安平君。”
“似有迟疑,不知有何事难以决断?”
曹参很快将文书看完,大体如公子所言,临淄郡那里虽有乱象,有通武侯耀兵震慑,不可能有大碍。
刚才自己所言已经是不错的策略。
公子难以做下决定?
明显有踌躇!
缘由何在?
“在这份文书之前。”
“田言那里已经有关于临淄郡的消息提前传来。”
“通武侯……已经对临淄一些乱象之地下手了。”
“你觉如何?”
扶苏轻飘说道一事。
“这……。”
“通武侯坐镇东郡大营,有维持山东之地安稳之责任,若有乱象,有权将乱象镇压。”
“倘若临淄郡有需要快速处理的乱象,通武侯派人解决……也在情理之中。”
田言那里已经有消息传来了?
比起手中这份还要早一些。
曹参心有疑惑,还是将公子之问回答。
通武侯!
也有权过问山东之地的乱象之事,也有权行动。
就是……手中这份文书好像没有提及。
田言带来的消息……公子也没有和自己说过。
“本君之所以自请留在齐鲁之地,所为……便是亲手将那些人解决掉。”
“曹参,伱明白本君的意思?”
扶苏身躯一转,再次行向不远处的屏风之前,那里悬挂着一幅舆图,之前就在看。
“先前从通武侯那里调来两支千人队百战穿甲兵,并无大碍。”
“临淄这里的事情,大体都在本君掌握之中。”
“先前打算,将胶东郡的麻烦处理完,就前往临淄。”
“果然通武侯现在就将一些乱象之事解决,本君留在齐鲁的意义则宛若虚无。”
通武侯那里的力量。
自己可以调遣,可以使用。
但是!
通武侯那里若是动手,意义就不一样了。
甚至于先前调遣来的两支千人队……也将会含义不一样。
既如此。
自己还来齐鲁做什么?
直接交由通武侯处理,岂非更好,自己相信通武侯也有能力将这件事做好,甚至于做的比自己好。
就算最后的结果很完美,事情传回咸阳。
也非自己所愿。
有通武侯主动插手齐鲁之事,那么,许多事情在别人看来……就顺理成章了。
先前,通武侯功成灭国都轻而易举。
处理一些乱象之事,当手到擒来。
自己……当不显。
自己留在齐鲁就没有意义了。
也就没有价值了。
自己之前谋略那般多的事情,也就……无关紧要了。
“……”
“安平君之意,在下……明了。”
“可现在……安平君刚才已经说了,田言那里传来消息,通武侯已经开始插手临淄郡的一些乱象之事。”
曹参略有沉默。
从咸阳而来,待在公子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许多事情自己都知晓,明白齐鲁之事对公子的重要。
之前琅琊郡。
因一些事,公子被陛下呵斥。
缘由便是那些诸国乱象悖逆之人。
是以,现在待在齐鲁。
欲要将功补过,亲自将那些人解决明证心意能力,若然事情完美,好处无可限量。
通武侯插手!
的确含义不一样,通武侯作为帝国有数的上将军,身经百战,功成灭国就是战绩。
临淄郡的区区宵小,根本不在话下。
诚如此,临淄郡的功劳算谁的?
通武侯的?
公子呢?
胶东郡这里之所以行事顺利,那两支百战穿甲兵功劳不小,接下来要剿灭剩下的人,也许要那些人。
然!
通武侯现在已经出手了,正在对临淄郡生乱的一些人给于处理,似乎不太好解决。
职责上,通武侯也有权对齐鲁之地的乱象出手的。
“……”
“你说……本君前来齐鲁之地,通武侯是否明白本君前来的目的?”
扶苏抬手落在面前的屏风上,随心敲了敲。
通武侯王贲。
老成谋国。
谋略非常人可以。
自己前来齐鲁也这般久了,东郡距离这里也不远,他应该了解一些事情,也知道自己的动静。
尤其是,自己请他耀兵临淄以来,他更应该知道一些事情。
现在。
他出手了。
也没有文书传来。
自己一直在等王贲的文书!
等他的解释!
……
结果是!
他没有任何解释。
也没有文书传来!
是何意?
是临淄郡那里的乱象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
还是通武侯顺手就处理了?
“……”
“安平君,通武侯可有文书传来?”
曹参一问。
“……”
“并无!”
扶苏言语夹杂冷然。
“……”
“安平君,要不等一等,或许通武侯的文书就在路上了。”
“通武侯!”
“齐鲁之事,他应该不会破坏公子所谋,对他而言,没有好处。”
“也许事出有因!”
“或者。”
“安平君也可去一份文书至临淄。”
曹参也是头大。
通武侯!
若说他不知道公子齐鲁所谋,绝对不可能,他并非愚钝之人,且公子在齐鲁也非短时间。
他若是出手,影响当不一样。
诚如此。
通武侯就是知道公子此行之意,还有这般所为?
那就……奇怪了。
除非他有文书前来解释,以及弥补之法。
否则。
这等纠缠就大了。
现在还没有文书传来?
就没有理由了。
固然也可以不来,于公子而言,就事情难料了。
“对他而言。”
“没有好处!”
“如何没有好处?”
“剿灭齐鲁乱象之事,功劳加身!”
“坏处?”
“通武侯是帝国柱石,本君不过寻常公子,不为大碍。”
“有何关系!”
“……”
“通武侯。”
“王家!”
“多年来,本君与之接触的确不多,可……他没有任何一份文书传来,也没有任何解释。”
“就出手了。”
“既然这般,本君在齐鲁待着还有什么意义?”
“……”
扶苏甚为不满。
通武侯的确有插手齐鲁的权力。
可……现在不是他该插手的时候。
除非提前说明。
若说他不知道自己前来齐鲁的目的,根本不可能,还是做了?是……不想让自己齐鲁事情有成?
王家!
王贲!
欺人太甚!
现在王贲已经出手,还没有任何解释,接下来当如何?
他要继续出手?
或者将胶东郡这里的两支百战穿甲兵召回?
念及此。
冷哼一声,单手握拳,重重落于面前的屏风上。
轰!
莫大之力落于木制屏风上,刹那间,屏风便是支离破碎,碎成一地的木片,那张舆图也皱在一起落下。
“……”
“安平君。”
“以在下之见,通武侯位高权重,当不会轻易出手。”
“尤其他当知道安平君的目的。”
“贸然行事于此,其实对他并无好处。”
“安平君在齐鲁行事的目的,此次东巡许多文武重臣都知道,陛下更是知道。”
“武真郡侯也是知道。”
“不出意外,是没有任何文武重臣愿意插手的。”
“插手!”
“便是与安平君为敌。”
“甚至于可能令陛下不满。”
“陛下同意安平君留在齐鲁行事,自当想要一窥安平君才学能力。”
“通武侯如今插手,岂非是插手另外的事情,是以,在下之见,为今之计,暂缓胶东郡之谋。”
“为表诚意,派人亲自送达文书于通武侯。”
“了解具体详情。”
“方可知晓通武侯所想。”
“此举也可彰显安平君的善意。”
“王家!”
“蒙家!”
“咸阳之内一些消息有闻,安平君自幼同蒙氏一族蒙恬将军、长史蒙毅相识相好。”
“同王家逊色一筹。”
“安平君!”
“如今齐鲁大事尚未完全定下,不可自乱分寸。”
“纵然通武侯出手随心,安平君也不可有其余动静,诸般事,咸阳之内,自有交代。”
“眼下,还是尽可能令通武侯不要插手为好。”
“事情还可挽回!”
公子心生怒气?
曹参神色有变,快步近前,深深一礼劝说着。
通武侯插手的后果,对通武侯自身而言,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处,对公子而言……也的确非好事。
是以。
公子此刻所做,乃是稳住心神,切记生乱。
齐鲁之事,还没有彻底解决。
自己相信通武侯出手不是没有缘由的。
现在大局初定,暂缓剿灭那些人的时间还是有的。
“若非轻视本君。”
“岂非连一封文书都没有前来!”
扶苏冷道。
“现在……本君还要亲写文书交到他手中?”
“王贲。”
“他执意要和本君为难?”
继而再道。
果然王贲有文书前来解释,自己也非如此生气,实在是……他行事太不将自己放在眼中。
“安平君!”
曹参又是一礼。
越是此刻,安平君越是不能自乱阵脚。
否则,齐鲁事情不成,不仅没有功劳,在始皇帝陛下面前也有过失。
“……”
扶苏不言,双眸闭起,双拳紧握,深深喘着粗气。
“安平君!”
“接下来胶东郡之地,还需要那两支百战穿甲兵助力。”
“若然与通武侯之间不快,那两千人归于东君,则我等要剿灭那些人多有艰难!”
曹参劝说着。
“你之意……没有通武侯王贲,本君在齐鲁事情就做不成?”
扶苏猛然转身,神色难看的看向曹参。
“……”
“安平君。”
“曹参非此意,胶东郡之地,安平君当知这里的地形复杂,只是依靠郡县之兵,多有艰难。”
“其实。”
“接下来只要通武侯不再插手,那么,一切事便是归于先前模样。”
“公子运筹帷幄,调遣诸般力量,解决齐鲁之事。”
曹参摇摇头,又是深深一礼。
再次解释着。
实则。
那些人现在流蹿胶东,单单郡县之兵,很难解决,唯有依靠百战穿甲兵之力,是时,调遣得当,则是安平君兵略之功。
“安平君!”
“这是临淄郡那里传来的消息。”
胶东郡!
莱阳之地。
自五龙河事情有成,扶苏便是一直坐镇于此,胶东郡还有最后一个大麻烦没有解决。
却也不远了。
多日来,一直在准备。
县府开辟的专门之地。
曹参手持一物,入厅内,语落近前。
“临淄郡的消息?”
“可是通武侯那里传来的?”
扶苏正站在一面屏风前端量胶东郡舆图,许多事情都已经吩咐下去,接下来就可行动了。
筹谋多日,就待一刻。
争取不出任何差错。
闻曹参之言,面上多有期待的伸手将一个扁平木盒接过来。
扫了一眼机关锁,挥手间便是打开,里面是纸质书信文书,不知道会有什么消息传来。
不知道是否如自己所想的消息。
“安平君。”
“非通武侯那里传来!”
曹参有些狐疑。
公子再等通武侯的消息?
为何?
有些不解!
文书是临淄郡郡守传来的。
五龙河一战。
擒拿抓捕的人很多,也已经给于审讯了,得到的有用讯息不少,都已经传递至临淄了。
那里会动手的。
算着时间,应该有结果了。
看着公子归于厅内上首案后,对照火泥印记,将书信打开,曹参不为上前打扰。
“安平君。”
“临淄那里的事情如何?果然有成。”
“接下来就可将胶东郡的麻烦解决。”
“如此,事情了结,归于临淄,再将那里的事情彻底处理,齐鲁可定。”
立于数尺开外,拱手一礼。
“……”
“通武侯耀兵临淄,有我等讯息,临淄郡县已然有力。”
“擒拿抓捕了不少人。”
“却也……有些乱象。”
“那些人想要鱼死网破?临淄郡许多地方都有异动,令郡县难安,为此,临淄郡郡尉之兵多有分派。”
“有通武侯在,那些人不敢有太大动静。”
“曹参,你也一览吧。”
扶苏很快将手中的文书看来,神色平静,不为满意,也不为动容,摇摇头,略有沉吟,抬首看向曹参。
文书里的消息很简单。
惜哉。
非自己要等的消息。
“鱼死网破?”
“那些人应该还没有此等决断,我猜……是想要继续挣扎,分散临淄之力,获得喘息之机。”
“越是如此,越不能够让他们得逞。”
“安平君,我以为……关键时刻,当可请通武侯出手,率兵剿灭一些人。”
“那些人都是帝国悖逆之人,剿灭也不可惜,纵有一时之乱,比起长久安稳,还是值得的。”
“……”
曹参近前,双手将文书接过,一边扫着,一边落下自己的建议,那些人的目的不难猜测。
至于说那些人鱼死网破?
他们还没有那个胆量,否则,诸国沦亡的时候,他们就有决断了,是以,临淄那里的乱象当速速镇压。
以雷霆之势,压制那些人的心思。
胶东郡这里,接下来就可行动,两处出力,两郡皆可定下,齐鲁也就定下,公子此行也就功成。
“……”
“通武侯出手将临淄郡的乱象镇压?”
“胶东郡这里呢?”
扶苏皱眉,扫了曹参一眼,自案后起身,双手背负身后,踱步厅中,曹参之意,自己可以明白。
的确可行。
然……许多事情非那般简单。
“有胶东郡郡兵在此。”
“又有通武侯那里调遣来的两支百战穿甲兵,足可定下胶东局势。”
曹参快速应道。
“……”
“临淄郡,以郡县之兵,似乎难以压下那些乱象。”
“胶东郡。”
“你先看看文书,本君需要想一想。”
扶苏行至厅前,眺望外界虚空天地,齐鲁这里也已经寒冷起来了,迎面有外面吹来的寒风。
“安平君。”
“似有迟疑,不知有何事难以决断?”
曹参很快将文书看完,大体如公子所言,临淄郡那里虽有乱象,有通武侯耀兵震慑,不可能有大碍。
刚才自己所言已经是不错的策略。
公子难以做下决定?
明显有踌躇!
缘由何在?
“在这份文书之前。”
“田言那里已经有关于临淄郡的消息提前传来。”
“通武侯……已经对临淄一些乱象之地下手了。”
“你觉如何?”
扶苏轻飘说道一事。
“这……。”
“通武侯坐镇东郡大营,有维持山东之地安稳之责任,若有乱象,有权将乱象镇压。”
“倘若临淄郡有需要快速处理的乱象,通武侯派人解决……也在情理之中。”
田言那里已经有消息传来了?
比起手中这份还要早一些。
曹参心有疑惑,还是将公子之问回答。
通武侯!
也有权过问山东之地的乱象之事,也有权行动。
就是……手中这份文书好像没有提及。
田言带来的消息……公子也没有和自己说过。
“本君之所以自请留在齐鲁之地,所为……便是亲手将那些人解决掉。”
“曹参,伱明白本君的意思?”
扶苏身躯一转,再次行向不远处的屏风之前,那里悬挂着一幅舆图,之前就在看。
“先前从通武侯那里调来两支千人队百战穿甲兵,并无大碍。”
“临淄这里的事情,大体都在本君掌握之中。”
“先前打算,将胶东郡的麻烦处理完,就前往临淄。”
“果然通武侯现在就将一些乱象之事解决,本君留在齐鲁的意义则宛若虚无。”
通武侯那里的力量。
自己可以调遣,可以使用。
但是!
通武侯那里若是动手,意义就不一样了。
甚至于先前调遣来的两支千人队……也将会含义不一样。
既如此。
自己还来齐鲁做什么?
直接交由通武侯处理,岂非更好,自己相信通武侯也有能力将这件事做好,甚至于做的比自己好。
就算最后的结果很完美,事情传回咸阳。
也非自己所愿。
有通武侯主动插手齐鲁之事,那么,许多事情在别人看来……就顺理成章了。
先前,通武侯功成灭国都轻而易举。
处理一些乱象之事,当手到擒来。
自己……当不显。
自己留在齐鲁就没有意义了。
也就没有价值了。
自己之前谋略那般多的事情,也就……无关紧要了。
“……”
“安平君之意,在下……明了。”
“可现在……安平君刚才已经说了,田言那里传来消息,通武侯已经开始插手临淄郡的一些乱象之事。”
曹参略有沉默。
从咸阳而来,待在公子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许多事情自己都知晓,明白齐鲁之事对公子的重要。
之前琅琊郡。
因一些事,公子被陛下呵斥。
缘由便是那些诸国乱象悖逆之人。
是以,现在待在齐鲁。
欲要将功补过,亲自将那些人解决明证心意能力,若然事情完美,好处无可限量。
通武侯插手!
的确含义不一样,通武侯作为帝国有数的上将军,身经百战,功成灭国就是战绩。
临淄郡的区区宵小,根本不在话下。
诚如此,临淄郡的功劳算谁的?
通武侯的?
公子呢?
胶东郡这里之所以行事顺利,那两支百战穿甲兵功劳不小,接下来要剿灭剩下的人,也许要那些人。
然!
通武侯现在已经出手了,正在对临淄郡生乱的一些人给于处理,似乎不太好解决。
职责上,通武侯也有权对齐鲁之地的乱象出手的。
“……”
“你说……本君前来齐鲁之地,通武侯是否明白本君前来的目的?”
扶苏抬手落在面前的屏风上,随心敲了敲。
通武侯王贲。
老成谋国。
谋略非常人可以。
自己前来齐鲁也这般久了,东郡距离这里也不远,他应该了解一些事情,也知道自己的动静。
尤其是,自己请他耀兵临淄以来,他更应该知道一些事情。
现在。
他出手了。
也没有文书传来。
自己一直在等王贲的文书!
等他的解释!
……
结果是!
他没有任何解释。
也没有文书传来!
是何意?
是临淄郡那里的乱象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
还是通武侯顺手就处理了?
“……”
“安平君,通武侯可有文书传来?”
曹参一问。
“……”
“并无!”
扶苏言语夹杂冷然。
“……”
“安平君,要不等一等,或许通武侯的文书就在路上了。”
“通武侯!”
“齐鲁之事,他应该不会破坏公子所谋,对他而言,没有好处。”
“也许事出有因!”
“或者。”
“安平君也可去一份文书至临淄。”
曹参也是头大。
通武侯!
若说他不知道公子齐鲁所谋,绝对不可能,他并非愚钝之人,且公子在齐鲁也非短时间。
他若是出手,影响当不一样。
诚如此。
通武侯就是知道公子此行之意,还有这般所为?
那就……奇怪了。
除非他有文书前来解释,以及弥补之法。
否则。
这等纠缠就大了。
现在还没有文书传来?
就没有理由了。
固然也可以不来,于公子而言,就事情难料了。
“对他而言。”
“没有好处!”
“如何没有好处?”
“剿灭齐鲁乱象之事,功劳加身!”
“坏处?”
“通武侯是帝国柱石,本君不过寻常公子,不为大碍。”
“有何关系!”
“……”
“通武侯。”
“王家!”
“多年来,本君与之接触的确不多,可……他没有任何一份文书传来,也没有任何解释。”
“就出手了。”
“既然这般,本君在齐鲁待着还有什么意义?”
“……”
扶苏甚为不满。
通武侯的确有插手齐鲁的权力。
可……现在不是他该插手的时候。
除非提前说明。
若说他不知道自己前来齐鲁的目的,根本不可能,还是做了?是……不想让自己齐鲁事情有成?
王家!
王贲!
欺人太甚!
现在王贲已经出手,还没有任何解释,接下来当如何?
他要继续出手?
或者将胶东郡这里的两支百战穿甲兵召回?
念及此。
冷哼一声,单手握拳,重重落于面前的屏风上。
轰!
莫大之力落于木制屏风上,刹那间,屏风便是支离破碎,碎成一地的木片,那张舆图也皱在一起落下。
“……”
“安平君。”
“以在下之见,通武侯位高权重,当不会轻易出手。”
“尤其他当知道安平君的目的。”
“贸然行事于此,其实对他并无好处。”
“安平君在齐鲁行事的目的,此次东巡许多文武重臣都知道,陛下更是知道。”
“武真郡侯也是知道。”
“不出意外,是没有任何文武重臣愿意插手的。”
“插手!”
“便是与安平君为敌。”
“甚至于可能令陛下不满。”
“陛下同意安平君留在齐鲁行事,自当想要一窥安平君才学能力。”
“通武侯如今插手,岂非是插手另外的事情,是以,在下之见,为今之计,暂缓胶东郡之谋。”
“为表诚意,派人亲自送达文书于通武侯。”
“了解具体详情。”
“方可知晓通武侯所想。”
“此举也可彰显安平君的善意。”
“王家!”
“蒙家!”
“咸阳之内一些消息有闻,安平君自幼同蒙氏一族蒙恬将军、长史蒙毅相识相好。”
“同王家逊色一筹。”
“安平君!”
“如今齐鲁大事尚未完全定下,不可自乱分寸。”
“纵然通武侯出手随心,安平君也不可有其余动静,诸般事,咸阳之内,自有交代。”
“眼下,还是尽可能令通武侯不要插手为好。”
“事情还可挽回!”
公子心生怒气?
曹参神色有变,快步近前,深深一礼劝说着。
通武侯插手的后果,对通武侯自身而言,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处,对公子而言……也的确非好事。
是以。
公子此刻所做,乃是稳住心神,切记生乱。
齐鲁之事,还没有彻底解决。
自己相信通武侯出手不是没有缘由的。
现在大局初定,暂缓剿灭那些人的时间还是有的。
“若非轻视本君。”
“岂非连一封文书都没有前来!”
扶苏冷道。
“现在……本君还要亲写文书交到他手中?”
“王贲。”
“他执意要和本君为难?”
继而再道。
果然王贲有文书前来解释,自己也非如此生气,实在是……他行事太不将自己放在眼中。
“安平君!”
曹参又是一礼。
越是此刻,安平君越是不能自乱阵脚。
否则,齐鲁事情不成,不仅没有功劳,在始皇帝陛下面前也有过失。
“……”
扶苏不言,双眸闭起,双拳紧握,深深喘着粗气。
“安平君!”
“接下来胶东郡之地,还需要那两支百战穿甲兵助力。”
“若然与通武侯之间不快,那两千人归于东君,则我等要剿灭那些人多有艰难!”
曹参劝说着。
“你之意……没有通武侯王贲,本君在齐鲁事情就做不成?”
扶苏猛然转身,神色难看的看向曹参。
“……”
“安平君。”
“曹参非此意,胶东郡之地,安平君当知这里的地形复杂,只是依靠郡县之兵,多有艰难。”
“其实。”
“接下来只要通武侯不再插手,那么,一切事便是归于先前模样。”
“公子运筹帷幄,调遣诸般力量,解决齐鲁之事。”
曹参摇摇头,又是深深一礼。
再次解释着。
实则。
那些人现在流蹿胶东,单单郡县之兵,很难解决,唯有依靠百战穿甲兵之力,是时,调遣得当,则是安平君兵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