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秦时小说家 > 第三三一一章 等死吧

秦时小说家 第三三一一章 等死吧

    第三三一一章 等死吧(求票票)

    “自秦国一天下已经十余年了,风调雨顺的日子很多,今岁为灾祸之年,不为什么大事。”

    “灾情,来的的确密集了一些。”

    “中原的雨势水灾,单单从这些文书上都能一窥。”

    “至于那些人……,三娘所言,或许都有一些。”

    历经冬春之时的雪灾,其后的关中、渭水流域、汉中之地,并无后续的灾情相随。

    虽有炎热和干旱,因百年来不住修建的水利沟渠,暂时可为,并未酿成失控的灾情。

    偶有一二难为,官府也能抽出力量就地挖井,取水灌溉农田,不至于让谷物禾苗有损。

    纵然立身于山林旷野的凉亭之中,也是难掩天地间的热意,不过,比起平旷无垠的区域,还是好上许多的。

    风动,卷起衣衫裙摆,撩动墨染青丝,吹走闲言轻语,消散于无形无相的天地间。

    静坐于亭内的石凳上,取来小火炉中的热水,相配有致的茶具,素手不住有动,将一种临近山野取来的毫叶给于冲泡着。

    “畏惧秦国,是需要的。”

    “若不畏惧秦国,他们当年就已经全部死了。”

    “也不会活到今日。”

    “这些年来,那些人所做的事情不少,取得的好处……几乎没有,甚至于损失的力量都越来越难以补充了。”

    “辰国之地,七八成以上的力量损耗。”

    “箕子朝鲜筹谋多年,一朝成空。”

    “他们所思多无序,也没有什么章法,如今吃了这些年的亏,应该多多少少长进了。”

    “……”

    于三娘之言,田言轻语。

    一袭云纹秀雅的白色束袖垂花衣裙着身,多了一丝柔美的风韵,少了沉静的清冷出尘之感。

    这种新的茶叶是从附近山脉中发现的,依从茶叶的制取法子炮制之,初品之,有一丝丝的苦意,然……数息之后,又有难掩的甘甜回荡。

    “畏惧秦国。”

    “我就不畏惧,有什么好怕的!”

    梅三娘哼道。

    说着,将手中的文书放下,上面并无新鲜的事情,实则,还是令自己心情多顺畅的。

    那些人今岁的确稍稍有些可怜了。

    在箕子朝鲜盘踞多年,也落下诸般力量,现在,一切成空,本想要躲在辰国之地避过灾祸。

    结果。

    又被秦军追杀,强行将他们驱逐入海了。

    没有入海的。

    也只有一条路了。

    “三娘!”

    “尝尝茶水的滋味如何,茶水的冲泡之法,时下所传有一二十种,每一种法子冲泡出来的滋味都不一样。”

    “中原水灾,不会对秦国有太大的冲击。”

    “说不定,秦国还会借助这一次的水灾,更加稳固对于山东诸郡之地的统御。”

    “王离!”

    “统率五万大军巡视诸郡县域,仅仅这份力量,已非那些人可以抗衡的了。”

    “今岁,从文书传来的消息看,诸郡之地都有大大小小的灾祸消息,祸兮福之所倚,未必不会成为好事。”

    “秦国。”

    “愈发难以撼动了。”

    “……”

    将冲泡好的茶水从一个稍大的瓷杯中倒出,落于两只火焰纹的浅绿色瓷盏中。

    这种特殊的瓷器,只要遇热,瓷器表面的火焰纹就会闪烁琉璃绚丽的光华,很是好看。

    虚空明日之下,熠熠生辉。

    随着瓷盏中的热意流散,火焰纹印记则是会徐缓归于平静之中,这种手段,不知江南总督府的那位焰灵姬如何做到的。

    是瓷土的缘故?

    还是秘法的缘故?

    ……

    闲暇之事,也有探究过,后来发现都好像不是,便是没有细究,一个难以有答案的问题,还是以待良机再寻秘也不晚。

    取过一盏,递给三娘。

    “……”

    “大小姐,重现农家……是不是也没有太大希望了?”

    “可是,大小姐你说过的,秦国虽强,不会恒强,终有衰弱的一日,那时……便是机会。”

    “许多人,也在等待那个机会。”

    “有人说,等嬴政身死之后,机会就来了。”

    “嬴政。”

    “从些许消息来看,近年来他的身子一直不太好,说不定真的快要死了,等嬴政死了,机会是否就来了?”

    “大小姐,那个时候是否有机会?”

    “连山宗虽好,不若当年的农家。”

    从大小姐手中接过一杯茶水,还是同一种茶叶冲泡的,手段不同,气息上……好像真的不一样。

    修行更进一步,六识感知更加敏锐。

    细微的变化,也能有所知。

    一片茶叶身上的妙处许多,不同的手段,所能激发、获取的好处不一样,瞅着瓷盏中浅绿的茶汤,边缘之地,泛着一丝丝火红的光晕。

    火焰纹的映照。

    嗅之,有些香气,不为浓郁,反而有些花草的苦涩、芬芳之气,嗯,那种属于茶叶本源的气息凸显了许多。

    品饮一口,最先感觉到的还是苦意,顺而就是层次分明的旷野花草清新之意,很多很多。

    有些花草的气息是清香的。

    有些是泛着陈涩之气的。

    有些是芳香鲜果的气息。

    ……

    这一次的气息,可以感知很多,一瞬间都能察觉五六种以上,甚至于还有更多的。

    更多的?

    梅三娘没有花费那个时间,便是将茶水一饮而尽。

    其实,自己不太喜欢喝茶。

    就算是喝茶,也是大口饮之,更为痛快,更为自在,小口小口喝茶,总觉不合自己的性子。

    饮完手中茶水,将杯盏落于石桌上,看向正在细细品味茶水的大小姐,梅三娘不自轻叹。

    秦国眼下如何,自己非不能感知。

    秦国的确很强。

    比起当年还要强大。

    北胡匈奴,从明岁开始,就要面临秦国的巨大压力了。

    以前,对付匈奴只有蒙恬一支力量,明岁之后,力量就多了,力量就更强了。

    匈奴会如何?

    难料。

    若说匈奴可以战胜秦国,自己……虽不喜秦国,也觉这个可能性不大,很小很小。

    放在十年前。

    如果中原之地出现那样大的灾情,自己都已经猜到会有什么后果,那些人定然会动手的。

    定会出手的。

    可!

    似乎也仅仅如此,欲要有更多所得,难为。

    农家。

    农家因秦国而破灭离散,自离开魏国披甲门后,农家就是自己的家,家没了,如何不想?

    这些年过去了,一直都在想着。

    自己也非不明时事之人。

    以秦国目下之至强,何以有力?

    如何有机会?

    多难为!

    若说一点点机会都没有,也不尽然。

    “农家。”

    “欲要重现和当年一模一样的农家,多难。”

    “除非天下再次归于诸国岁月。”

    换了一个新的冲泡手段,茶水的滋味果然有细微差别了,若是不通此道的人品饮,也许并无察觉。

    重现农家。

    三娘这些年来提及多次。

    握着手中瓷盏,茶水古井无波,无一丝一毫的涟漪荡开。

    “再次归于诸国岁月?”

    “千百年来,一直都是诸国岁月,只是秦国太霸道了一些,非要攻灭诸国,将天下归一。”

    虽难,可为。

    诸国岁月很好。

    自己很喜欢诸国岁月。

    大周岁月,天下本就是诸国。

    更早一些的殷商,天下也是诸国的。

    为何到秦国这里,要变呢?为何一定要变呢?有什么好处呢?自己并未看到什么好处?

    诸国各安其事,互不侵扰,不好吗?

    关中、关外、中原……本就是不一样的地方,秦国非要将不一样变成一样吗?

    “一天下有成,秦国立下。”

    “嬴政登位天子,手握至尊至贵的权柄,驾驭风火雷电,一举一动,诸夏皆有回响。”

    “再现诸国,也一定会出现那样的野心、雄心之人。”

    “一件事,嬴政可为。”

    “再现诸国,也一定会有仿效之人。”

    “诸国再现,也不会长久,也一定会再起战乱,直到诸夏间只剩下一个诸侯国。”

    “天子!”

    “嬴政是天子,是皇帝,是天下共主,还是始皇帝,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大周天子亦是天下共主。”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

    当一位真真正正的天子出现之时,一切都是不同的,都是不一样的。

    以后的诸夏间,就算秦国不在了,若说会出现诸国共存的岁月,可以有,不会长远。

    农家。

    因烽火诸侯而生。

    超过五百年的岁月过去,一个个诸侯国不在了,农家,也遭劫了,农家的遭劫是因为秦国。

    又不只是秦国。

    “嬴政。”

    “皇帝,始皇帝!”

    “大小姐,那都是嬴政他给他自己脸上添彩。”

    “等嬴政死了,一切就该结束了。”

    “……”

    也许,大小姐说的是对的。

    也许,大小姐说的不对。

    无论如何,不试一试如何知道农家不能重现?

    只要秦国不在了,只要诸国重现,当年的一切都可重现,一切都可以回来。

    农家六堂的传承,连山宗都有。

    就算有残缺的,也多在陈胜他们那里,直接取来就行,以自己现在的力量,足以有资格取来。

    期时,六堂再现。

    希冀许久之事!

    “人,都会死的。”

    “长生不老丹。”

    “不知阴阳家耗费那般大代价炼制出来的丸药,是否有作用。”

    “……”

    一些事,和三娘所言也有不少。

    田言再次轻抿一口茶水,于秦国而言,嬴政是很重要的,待嬴政真的有碍,一些事说不得会有变化。

    至于是什么变化……就难料了。

    诸国会重现?

    可能会!

    也可能不会!

    十余年来,秦国对于山东之地的统御愈发强力了。

    “长生不老丹?”

    “长生?嬴政想多了。”

    “大小姐,如今中原灾情很大,肯定有很多人受灾,若可,我带人亲自前往一趟,搜罗一些好苗子如何?”

    “这些年来,连山宗的好东西不少,若得好苗子,好好栽培,将来就是可用之人。”

    梅三娘不屑的嗤笑一声。

    长生?

    嬴政那样的一个人竟然会想要长生?

    他是想要永远的成为天子吗?

    永远的统御诸夏吗?

    天地间何有长生之物?

    依靠丹药就能长生?想多了!

    嬴政,年岁不小了,就等死吧。

    可惜,不能亲自手刃他!

    眼下,倒是还有一桩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对连山宗以及以后可能重建的农家都有好处。

    “搜罗一些好苗子。”

    “事情可为,需要小心为之。”

    “三娘,切勿冲动。”

    田言没有拦阻。

    “大小姐,放心吧,大事不好说,这点小事还是轻而易举的。”

    “中原之地,算起来,我也有好多年没有去走一走了。”

    “大梁城,这一次的水灾也很严重。”

    “大梁城。”

    “魏国当年沦亡后,大梁城就几乎一空,后来,可恶的秦国将大梁城外城几乎都拆了。”

    “该死。”

    “该杀。”

    “……”

    想起秦国当年对魏国的所作所为,想起大梁城的遭遇,想起魏国最后的魏武卒下场,梅三娘便是一阵低吼怒骂。

    只手握拳,虚空震颤,如果当时自己有这样的力量,定然归于大梁城,将所有的来犯之敌尽皆杀死。

    “大小姐,你要不要和我一块去中原走一走?”

    “连山宗眼下并无大事。”

    “二公子也一块去。”

    “总是修行,也是无趣。”

    大梁城,一定要去走一走的。

    大小姐,不知去不去?一块去更好了,梅三娘多有期盼的看过去,大小姐也可以走动走动的。

    “我就不去了!”

    “阿赐,就跟着三娘你去一趟吧。”

    “阿赐的修行有进益,伤势恢复一些,可以和三娘你一块去关外、中原见识见识。”

    田言摇摇头。

    “大小姐,你不去?”

    “其实这里真的没有什么事的。”

    “……”

    梅三娘面有遗憾,虽有所料,听得大小姐此言,还是觉得多可惜,尤其都允自己带着二公子一块去了。

    “我若出现在中原,一些麻烦事可能就来了。”

    “只是三娘你们前往,还可无碍。”

    “无需担心我,自保之力还是有的。”

    迎着三娘看过来的期待目光,田言一笑,秀首再次摇摇,些许缘由不为小,不能忽视。

    “大小姐,无碍的。”

    “以我和二公子的力量,就算到时候真遇到了什么危险,强行带着大小姐你一起从中原之地离开,不为难事。”

    梅三娘觉得无碍,有自己和二公子在身边,自保之力同样有,还很强,只要不主动惹事,也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大小姐完全可去的。

    “道理如此。”

    “倘若真在此刻的中原生出一些事,就非容易解决了。”

    “中原!”

    “这次你和阿赐先去,待中原灾情过去之后,我与你们再去也不迟,也不晚。”

    放下手中的瓷盏,田言轻抚衣裙,自石桌旁起身,轻灵之眸有动,看向中原所在的方向。

    那里,还在下雨。

    眼前,大日别样夺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