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 第1440章 千奇百怪的题目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第1440章 千奇百怪的题目

    这一次的官员大灵轩非常突然,所有人都没有准备,都有一些措手不及。

    其实就是一次突袭行动,秦风认为这样更好,更体现出大秦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诸子百家当中重要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大君子几乎都居住在咸阳城附近,所以把这些人聚集起来非常的容易。

    聚集起来之后,就把这些人封闭在了兴乐宫里面,让他们各自研究出题。

    出问题之后就在那休闲,一直等考试结束之后,他们才可以自由行动。

    宫殿已经是重兵把守,飞鸟难渡。

    而至于说各个朝臣,那就不用过于担心,大秦朝臣对于保密这一方面非常的谨慎。

    写题后,就会涉及到整个部门,整个部门都会被肃清,没有人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所以秦风也不当一回事。

    题目出的非常快,一天之后,就汇总给秦风,秦风会一个个进行了审核,

    不合格的题目就会被打回去重新出题,一直到秦风满意为止,最后是一共出了200道题,满分是840分。

    秦风独自出了50道题,掺杂在里面,开始在封闭的印刷厂里面印刷,印刷完之后就全部封存。由安全府负责看管。

    15天之后,大秦各地想要参加考试的人全部都来了,秦风站在咸阳城的城楼上,看着那些学子们集中走进咸阳城,心中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些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群星荟萃,有十四五岁的少年郎,也有七八十岁的耄耋老者。

    更加奇怪地是,来的女子的人数竟然占到了三成,而且这三场都是年轻一代的少女,都在14岁到18岁之间。

    这绝对是一个好现象。

    这证明秦风推行的平等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大秦,窥一豹而见全身。

    秦风对跟在身边的三公九卿说道:“这几年咱们的思想建设非常成功,竟然有这么多女子参加官员的考试。”

    萧何说道:“只是……这也太多了吧,从年轻一代的人来看,女子所占的比例应该比男子多。

    以后咱们官员里面是不是女子会占大多数,这样就不利于咱们大秦的人口计划。”

    秦风说道:“我认为大可不必顾虑,这些人都是人才,散落在民间还是不好管理的,

    可是一进入官员体系,那就是好拿捏了,他们甚至他们的亲戚、族人达不到咱们朝廷的任务,对于他们的考核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这些女子为官之后就会以身作则,反而更加有利人口计划的推行。”

    陈平在一边笑道:“萧何老哥,你的确是顾虑太多了,家主说得对……”

    萧何脸上立刻露出了窘迫的神态,叔孙通呵呵笑着转移话题,他向花千岁说道:“太尉,你们军伍中女子的比例似乎很小啊。是不是也需要改一下?”

    花千岁说道:“根据大秦军律,女子是不适合战争的。

    所以大秦作战部里面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女子,

    不过我们也再为此努力,比如说我们态可维护组建组建了治疗部队。

    这治疗部队里面90%全部都是女子,而其中吕雉、薄姬等人因为服务战争,治疗军人,获得军功已经到了少良造。”

    叔孙通哈哈一笑:“还是你们太尉府拿捏的准。这样做的确无懈可击。佩服呀佩服。”

    花千岁说道:“御史大夫,我们太尉府应该不归你们管吧?”

    叔孙通则说道:“当然不归我们督查,咱们这个不是闲聊嘛。

    如果归我们管,我们早已经介入太尉府各个军队里面去了,还用得着咱们在城楼上这么悠闲地聊天吗?

    你都能把我恨死。”

    花千岁说道:“我也没有见萧何、陈平丞相和你是死对头。”

    叔孙通说道:“那是你不了解他们。他们这样的人能屈能伸……主要是打不过我。

    他们两个加起来都不是我的对手,当然对我就没有恨意了。

    因为对我越恨,他们受到的苦难越多,我对他们越严苛,他们还没有办法。”

    花千岁笑道:“这很叔孙通呀。”

    叔孙通呵呵笑道:“那是必须的。”

    所有参与官员选拔的学子全部进入进入咸阳城后,秦风的人这才从楼上下来。

    这次参与考试的人足足有2万人,录取的比例则有一些低了。

    学子进入咸阳城之后休息了两天,考试正式开始。

    当他们看到卷子之后,整个人都傻了,很多人都摸不着头绪或者奇怪。

    比如说他们看到了下面的两个题目:

    大秦二世皇帝陛下在盛大阅兵过程中,发现各军兵种方队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完美展现了大秦军人的刚毅与坚强,非常震撼。这是锐士们历经数月艰苦训练的结果。

    已知,某参与小队共有40余名队员,平均身高1.82米,平均年龄24岁。

    最终,所有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都参与了正式阅兵,

    根据以上信息,关于该训练小组,可以得出下列_________项。

    A.没有23岁以下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

    b.参加正式阅兵的队员中,23岁以上的队员占多数

    c.所有身高超过1.83米但年龄23岁以下的队员都没有参加正式阅兵

    d.未参加正式阅兵者中不包括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

    说明原因。

    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个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A 、乙、丙两个人去了

    b、甲一个人去了

    c 、甲、丙、丁 三个人去了

    d、四人都去了

    说明原因。

    这一次考试的时间非常的紧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考试完之后很多人都懵了,都感觉自己回答的题目是不对的,似乎又是对的。

    很多题目都是似是而非,整个咸阳城都被这种现象带入到了一种沉闷的气氛当中。

    其实考试完之后,这一个试卷就公开了……并不是说这个试题被刊登出来了。而是能从大秦各地汇聚到这里的学子们都是聪慧之人。

    很多人都把题目背了下来,找相熟的人相互讨论,讨论这些题目到底是什么样的答案,到底怎么做?

    结果那答案就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或者说有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很多知识点不知其所以然。

    诸子百家的大君子以及朝臣们则是拿到了完整的试卷,因为他们都需要审阅试卷的。

    2万多份试卷,需要封闭、誊抄,拆分成一道题一道题的举措,

    也就是说一个试卷拆分成200份,需要四五百人才能够批阅完毕。

    最后将拆分的试卷重新汇总之后,才能汇总出分数,这就做到了绝对的公平。

    即便是有人贿赂阅卷的人也不可能,谁有能力能够找到四五百人去作弊,去为自己的这场考试冒险?

    因为付出和收获差距太大,不值得。

    考试完之后,各个报纸上就刊登了这次阅卷的方法。这种新型的阅卷方法直接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

    过来参加考试的人心里就有了底了,这种绝对公平,这对于他们来自底层的学子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那些朝臣批阅的试卷也有一些心里发毛,因为这一个试卷可以说包罗万象五花八门。

    甚至很多使用到了不合理的推理,除非脑洞大开才能做出来。

    尤其是他们看到答案和解析之后,额头都有些冷汗,

    如果让他们答这个卷子,以这个卷子来衡量的话,他们根本就考不过去,就会与官员阶层无缘了。

    阅卷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只是用了3天的时间卷子全部汇总,然后成绩就张贴出来。

    当然张贴的是全部录取人的名单,以及他们所考的分数。

    至于说没有考过,他们的成绩也可以到奉常府去查阅,也可以申请奉常府重新阅卷。

    这是给参加考试的人一个公平的权利,所以成绩公示就会有三天的时间,并且同时把整个试卷全部刊登了出来,也把所有的档案刊登出来,包括其中的解析。

    大秦人和后世的人有一些不同,他们不会心存侥幸,即便认为自己不行,也让人重新阅卷。

    所以到奉常府申请重新阅卷的人是有,但是不多。

    因为阅卷是公开的,一旦有人申请重新阅卷,奉常府就会直接抽出这个人的试卷,展示给众人。

    让所有的人拿着标准答案填去评判,非常不给面子,让所有的人去评判,到底这个人的成绩行还是不行。

    结果只有三四个人申请了阅卷,被众位学子和学者们重新评判之后,分数反而比试卷给的成绩都低了一些。

    让这些自以为是的人很受打击,结果就是奉常府发出来另一个指令,

    凡是重新查阅试卷的人再次评判分数,要高了可以更改成绩,如果低了以官府评判为准。

    即便是这样,再也没有人去申请重新阅卷。

    公示三天之后,录取的官员任命诏令一个一个开始下发。

    这次录取了3000多人,这希尔人乘上专列,开始向东北地区行进,进入到了他们陌生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