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第1932章 宣镇国王回京
半个时辰后,李渊的尸体已经被抬到了皇宫大殿中。
片刻功夫后,那帮皇亲国戚也都得到风声哭天喊地的过来。
这种事跟寻常老百姓家的事不一样,寻常老百姓家没那么多讲究。有长辈去世,亲戚去吊唁。只要人到场就行,其他的无所谓。毕竟地球离开谁都能转,当牛做马的人,谁离开谁都能活,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皇家不一样,虽然是亲戚,可也是领导。这还真不是谁离开谁都能活的事,弄不好还真不能活。
这帮皇亲国戚也都是上道人,在长年累月的提心吊胆保命中,他们进化出常人不能理解的眼光。
别的不说,就说这哭。你不能不哭,毕竟老李源嘎了,真真切切的事。李老二又是最大的领导,必须看他的脸色办事。
别说是老李源嘎了,就是李老二家大黄嘎了,只要李老二有心,那也得哭爹喊娘的前去吊唁。
哭也有讲究,不能哭的太悲痛。如果哭的比领导哭的还悲痛,那也是错。
只能蜻蜓点水的哭两声意思一下,有那么点意思就得了,最好的掺杂在一大群人中浑水摸鱼。
如果在哭的期间李老二有咳嗽声传来,那就说明哭过头了,得赶紧停下。
半个时辰后,一帮皇亲国戚都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各位都是太上皇至亲至爱之人,太上皇走的太突然,朕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你们也出出主意,这后世怎么办?”
李世民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不过,明摆着这就是要让大家站队。
李世民的潜台词就是,以前有仰仗太上皇关照,没把咱当亲爹一样言听计从的,对咱玩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心里有小九九的,现在该表态了。机会给你们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了。如果有人把握不住这机会,就别怪咱不讲情面。
李世民说完,转头看着那几个王爷。
这几个家伙清一色老李渊的儿子,本来被封到外地。后来在张小瑜的捣鼓下,被接到长安城享福。
明着说是接回来享福,实际上就是收回封地,回到长安城老实过日子。
这帮王爷虽然碍于李世民的权威,和张小瑜的军威明面上不敢吭声。可是暗地里没少骂娘,尤其是聚在一起喝酒后,更是口吐芬芳,问候李老二和张小瑜老娘。
碍于老李源的面子,加上这帮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李世民从来没计较过这些。
现在好了,老李源嘎了,你们不得表态吗?
李世民一开始以为这帮人会有一些思想斗争,矜持一下,等自己杀鸡儆猴拿下几个,这帮人才能老实。
可事实比自己想的要顺利的多,李世民刚说完,这一帮王爷立马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陛下,太上皇一辈子安安稳稳,没有波澜,没有惊吓,没有委屈,没有遗憾,走的无怨无悔。”
“没错,陛下,太上皇这辈子值了,能培养出陛下你这样的人中龙凤带领大唐走的更高,走的更远,就是入土为安都能笑醒。”
“陛下,太上皇的后世怎么办,你说了算,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的都听你的。”
…………………
听到众人这话,李世民很是满意。
看到李世民脸上满意的笑容,几个王爷立马放心不已,转而是乘胜追击。
“二哥,咱爹在你和嫂子的照顾下吃的好,睡的香,心中无事,身后无债,这是世人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二哥,咱爹儿孙满堂,咱们兄弟之间又是和睦相处,没有一丝一毫的矛盾。你作为兄长处处为我们小弟着想,咱爹走的放心。”
“二哥,咱爹是高寿,又是无疾而终,这是好事,属于是喜丧。”
“对,没错,就是喜丧。各位,我觉得咱们应该办喜丧。正所谓皇家无私事,一切以国为主。现如今大唐在二哥的带领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小日子过的是风风火火,蒸蒸日上,谁不念二哥的好?而且现在临近年关,值此新春佳节来临,国泰民安之际。又恰逢太上皇化羽升天,位列仙班,咱们难道不应该办喜丧吗?”
…………………
等众人说完,李世民强忍着笑意说道:
“既然各位都觉得应该办喜丧,那就办喜丧。”
李世民定调后,众人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异议。事情大体方案定了下来,领导也满意,众人揪着的心纷纷放下。
接下来非常和谐,大家互相恭维,互相吹捧。毕竟难得聚这么齐,有聊不完的话题。
陵墓是早就准备好的,寿材也是现成的,这两样都齐备了,剩下的都是小事。
这帮皇亲国戚都是各自府邸街道上都是有头有脸的风云人物,不是在欺行霸市就是在欺男霸女,再不济也是在给花楼开业剪彩,难得聚齐。现在好不容易聚齐了,不得装装逼,出出风头嘛?
可是天总有聊完的那一刻,当众人不约而同的把天往下三路聊的时候,就预示着天已经被聊死。
干坐着喝茶也不是那么回事,有人试探性的提议打牌。这提议立马产生了共鸣,看到李世民没反对,小麻将立马搓起来。
从李源死的这天算,到起灵出殡下葬前一天止,光是长孙无垢在麻将桌上收的台面钱都收了几十万贯。
一切都非常顺利,大家不争不吵,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一群龙子龙孙披麻戴孝场面颇为壮观。
当李渊棺材被众人簇拥抬出城后,被一大帮人拦住了去路。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酵,长安城死了几十万学子的事传遍大江南北。在世家的推波助澜下,家中有孩子在长安城读书的人纷纷涌到长安城。
能把孩子送到长安城读书的人,都是大富大贵之家,都有家仆小厮。一个孩子至少来一个家长和一个小厮,有的甚至是拖家带口过来。死了二十多万学子,直接来了将近百万人。
在金吾卫的驱赶下,前进的道路被打通。
虽然李渊顺利入土为安,可是将近百万人在陵寝前逗留,虽然不吵不闹,李世民也是寝食难安。
万一哪天这帮人把自己老头子的尸首扒拉出来轮流问候呢?难不成把这百万人都杀了?
回到皇宫后,李世民先是让金吾卫彻夜守护皇陵,然后下了一道长孙无垢翘首以盼的圣旨。
“宣镇国王回京。”
片刻功夫后,那帮皇亲国戚也都得到风声哭天喊地的过来。
这种事跟寻常老百姓家的事不一样,寻常老百姓家没那么多讲究。有长辈去世,亲戚去吊唁。只要人到场就行,其他的无所谓。毕竟地球离开谁都能转,当牛做马的人,谁离开谁都能活,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皇家不一样,虽然是亲戚,可也是领导。这还真不是谁离开谁都能活的事,弄不好还真不能活。
这帮皇亲国戚也都是上道人,在长年累月的提心吊胆保命中,他们进化出常人不能理解的眼光。
别的不说,就说这哭。你不能不哭,毕竟老李源嘎了,真真切切的事。李老二又是最大的领导,必须看他的脸色办事。
别说是老李源嘎了,就是李老二家大黄嘎了,只要李老二有心,那也得哭爹喊娘的前去吊唁。
哭也有讲究,不能哭的太悲痛。如果哭的比领导哭的还悲痛,那也是错。
只能蜻蜓点水的哭两声意思一下,有那么点意思就得了,最好的掺杂在一大群人中浑水摸鱼。
如果在哭的期间李老二有咳嗽声传来,那就说明哭过头了,得赶紧停下。
半个时辰后,一帮皇亲国戚都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各位都是太上皇至亲至爱之人,太上皇走的太突然,朕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你们也出出主意,这后世怎么办?”
李世民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不过,明摆着这就是要让大家站队。
李世民的潜台词就是,以前有仰仗太上皇关照,没把咱当亲爹一样言听计从的,对咱玩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心里有小九九的,现在该表态了。机会给你们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了。如果有人把握不住这机会,就别怪咱不讲情面。
李世民说完,转头看着那几个王爷。
这几个家伙清一色老李渊的儿子,本来被封到外地。后来在张小瑜的捣鼓下,被接到长安城享福。
明着说是接回来享福,实际上就是收回封地,回到长安城老实过日子。
这帮王爷虽然碍于李世民的权威,和张小瑜的军威明面上不敢吭声。可是暗地里没少骂娘,尤其是聚在一起喝酒后,更是口吐芬芳,问候李老二和张小瑜老娘。
碍于老李源的面子,加上这帮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李世民从来没计较过这些。
现在好了,老李源嘎了,你们不得表态吗?
李世民一开始以为这帮人会有一些思想斗争,矜持一下,等自己杀鸡儆猴拿下几个,这帮人才能老实。
可事实比自己想的要顺利的多,李世民刚说完,这一帮王爷立马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陛下,太上皇一辈子安安稳稳,没有波澜,没有惊吓,没有委屈,没有遗憾,走的无怨无悔。”
“没错,陛下,太上皇这辈子值了,能培养出陛下你这样的人中龙凤带领大唐走的更高,走的更远,就是入土为安都能笑醒。”
“陛下,太上皇的后世怎么办,你说了算,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的都听你的。”
…………………
听到众人这话,李世民很是满意。
看到李世民脸上满意的笑容,几个王爷立马放心不已,转而是乘胜追击。
“二哥,咱爹在你和嫂子的照顾下吃的好,睡的香,心中无事,身后无债,这是世人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二哥,咱爹儿孙满堂,咱们兄弟之间又是和睦相处,没有一丝一毫的矛盾。你作为兄长处处为我们小弟着想,咱爹走的放心。”
“二哥,咱爹是高寿,又是无疾而终,这是好事,属于是喜丧。”
“对,没错,就是喜丧。各位,我觉得咱们应该办喜丧。正所谓皇家无私事,一切以国为主。现如今大唐在二哥的带领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小日子过的是风风火火,蒸蒸日上,谁不念二哥的好?而且现在临近年关,值此新春佳节来临,国泰民安之际。又恰逢太上皇化羽升天,位列仙班,咱们难道不应该办喜丧吗?”
…………………
等众人说完,李世民强忍着笑意说道:
“既然各位都觉得应该办喜丧,那就办喜丧。”
李世民定调后,众人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异议。事情大体方案定了下来,领导也满意,众人揪着的心纷纷放下。
接下来非常和谐,大家互相恭维,互相吹捧。毕竟难得聚这么齐,有聊不完的话题。
陵墓是早就准备好的,寿材也是现成的,这两样都齐备了,剩下的都是小事。
这帮皇亲国戚都是各自府邸街道上都是有头有脸的风云人物,不是在欺行霸市就是在欺男霸女,再不济也是在给花楼开业剪彩,难得聚齐。现在好不容易聚齐了,不得装装逼,出出风头嘛?
可是天总有聊完的那一刻,当众人不约而同的把天往下三路聊的时候,就预示着天已经被聊死。
干坐着喝茶也不是那么回事,有人试探性的提议打牌。这提议立马产生了共鸣,看到李世民没反对,小麻将立马搓起来。
从李源死的这天算,到起灵出殡下葬前一天止,光是长孙无垢在麻将桌上收的台面钱都收了几十万贯。
一切都非常顺利,大家不争不吵,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一群龙子龙孙披麻戴孝场面颇为壮观。
当李渊棺材被众人簇拥抬出城后,被一大帮人拦住了去路。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酵,长安城死了几十万学子的事传遍大江南北。在世家的推波助澜下,家中有孩子在长安城读书的人纷纷涌到长安城。
能把孩子送到长安城读书的人,都是大富大贵之家,都有家仆小厮。一个孩子至少来一个家长和一个小厮,有的甚至是拖家带口过来。死了二十多万学子,直接来了将近百万人。
在金吾卫的驱赶下,前进的道路被打通。
虽然李渊顺利入土为安,可是将近百万人在陵寝前逗留,虽然不吵不闹,李世民也是寝食难安。
万一哪天这帮人把自己老头子的尸首扒拉出来轮流问候呢?难不成把这百万人都杀了?
回到皇宫后,李世民先是让金吾卫彻夜守护皇陵,然后下了一道长孙无垢翘首以盼的圣旨。
“宣镇国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