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见龙定鼎 > 第366章 英雄不问出处

见龙定鼎 第366章 英雄不问出处

    各路诸侯的后排,则是数十名将领,而将领也有区分,帅帐虽宽阔,但是一人一席位,也是容不下多少人饮宴。

    所以主帐之内,仅允许比二千石以上将领入座,光是赵云所部就占据了六席,袁绍帐下更是占据了十几席,所以千石以下的武将及随军参军,便能在偏帐饮宴。

    别部司马刘备,也只是奋武将军帐下的部将,秩千石而已,帅帐内并无他的位置,张飞为之十分的愤怒,差一点打入帅帐。

    赵云入座后也发现了此事,经过深思后赵云并没有提及,若是赵云以副盟主的身份邀请刘备入帅帐,盟主袁绍也会给赵云面子。

    但是此事并非如此简单,刘备乃是公孙瓒的部将,人家公孙瓒都没有半点意见,自己冒然提出,岂不是有分解公孙瓒势力的意思。

    公孙瓒此人出身贵族,但却只是公孙家的外室所生,在家族内地位极低,出仕也只能当书佐小吏,后受太守刘其赏识,邀其为自己女婿,并且帮助公孙瓒拜入名师门下。

    之后刘其因事被流放日南郡,公孙瓒便装成士兵沿途护送,中途刘其被汉廷赦免,听闻公孙瓒之情义,便举其为孝廉担任辽东属国长史,从此公孙瓒才大展身手。

    公孙瓒看似心胸广阔,其实对于那些以嫡系自称的贵族宗室极为不屑,对于人才任用也不是唯才士举,历史上如赵云与刘备,在公孙瓒帐下都没有得到重用。

    公孙瓒不重用刘备,是因为他早看出刘备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所以也仅是礼貌性相助,不重用赵云则是心存疑虑,必竟赵云不是幽州人曾是袁绍名义上的部下,可见公孙瓒此人,并非不识人才,而是任人选亲,而且还是极为固执。

    袁绍此杯讲话前,骁骑校尉曹操则说道“本初!何故不邀汉室宗亲别部司马刘备刘玄德,此次会盟反董,我们需要公山刺史这等宗室支持,也需要玄德司马加入,刘玄德与刘公山同在盟内,可以助涨盟军之声势!”

    赵云看向曹操,心想曹孟德果然还是眼尖,一段话便说透了其中的好处,更是体现出曹操对汉室宗亲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曹操已识英雄之能。

    公孙瓒做为刘备的上司,自然也是起身说道“玄德乃是汉室宗亲,之前为国效力多有功勋理应入席!”

    赵云见此也想做个顺水人情,也便起身抱拳说道“玄德心怀天下,一心匡扶汉室,乃是忠良之人,盟主应邀其入席!”

    袁术则说道“而今天下自称汉室宗亲的人可多了,又有谁知晓这刘备是否是冒充啊,况且大帐内已然无位可坐,如何邀刘备入席?在偏帐饮宴其实也是相同!”

    袁绍无奈的扫了袁术一眼,心里想着自己的弟弟果然是愚蠢至极,不言语也罢,一开口便语出惊人,将没有风度、没有眼界、没有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下刘备什么身份,又有何关系,曹操、赵云、公孙瓒三人才是重点,三人都认定刘备的身份,你袁术却如此反驳,岂不是同时得罪了数人,包括兖州刺史刘岱想来已是心怀不满,好歹人家都姓刘。

    袁绍连忙哈哈笑道“自古英雄不问出处,有何况玄德乃是中山靖山之后,此等英杰理当入席,来人立刻将刘司马请来,并且在首席之下再增一席,所有反董之士皆为义勇,联军帅帐又岂能容不下任何一位英雄,若是需要我袁绍甘愿让出盟主席位,一切皆是为大汉兴衰而奋斗,我袁绍甘为牛马!”

    袁绍的一席话才叫漂亮,显示了他的容人之量,还宣示了他的匡汉志向,若是袁绍一直如此,恐怕不会有后来的曹刘孙三分天下。

    大帐之内各诸侯推杯换盏互相吹捧,常有人举大义之旗,酒后痛骂董卓,而刘备也不忘四下游说,一副悲天悯人之相,竟然与徐州刺史陶谦相谈甚欢,两人在一角痛哭流涕,赵云、曹操、公孙瓒、袁绍则是侧目而视,看着这群妖魔鬼怪的表演。

    此时在洛阳的董卓大为震惊,他招来了手下众谋士,在丞相府正厅内,董卓愤怒的说道“袁本初等贼子,为何如此的丧心病狂,我诚心优待于他们,可却换来他们的联合攻伐,我董卓做错了何事?”

    谋士李儒起身说道“丞相一向仁义,袁绍等贼人,已非常人可比,如今已然魔性入心,实则已不可称之为人,丞相应该立刻聚集大军,将贼子们一并清除!”

    董卓怒拍案头说道“他日有上表袁本初为渤海太守,赵子龙为武州刺史,孙文台为破虏将军,曹孟德为骁骑校尉,这些人却不思感恩,反而引兵来犯,索性本相让陛下下一道圣旨,将尔等一干人等的官职免去!”

    贾诩不慌不忙的说道“主公若是免去他的官职,岂不是如了他们的心愿,到时候赵云定然会在武州月报上,大肆宣扬主公挟天子以令天下,届时那些暂且观望的诸侯,定然会兴兵加入其中!”

    荀爽也继续说道“文和先生所言极是,袁绍等人之所以兴兵来犯,便是以丞相挟持天子之名,若是丞相罢其官职,只会引起更多的愤怒,倒不如迁都以避其兵锋!”

    何禺与荀攸一众也是赶附和,其实此时在洛阳的文人名士,还有荀彧、郭嘉、王允人等人,都是在董卓的独权下为官。

    但董卓真正的谋士只有李儒一人,而贾诩则是一只老狐狸,从来不会主动出谋划策,一切谋划都是先考虑自身安危,历史上贾诩历经数主,而得终老一生,不是没有原因的。

    若说谋士田丰是刚硬直谏,贾诩则是以其相反,我的谋划是你自个的需求,并非我主动献计,成与不成我贾诩都是没有半点担责任。

    而荀攸、荀爽等人皆人在董营心在汉,历史上还包括已经去武州的郑泰,他们为董卓出谋划策,皆是故意误导董卓。